首頁 > 美食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由 周到客戶端 發表于 美食2021-06-30

簡介女孩耳根都塗上雄黃,男孩額頭上寫“王”字 (視覺中國)著名美食評論家江禮暘告訴晨報記者,端午節上海人除了吃粽子外,還要吃“五黃”

燒五絲是什麼意思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不過,很多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其中蘊含著什麼文化歷史呢?媒體人、新民晚報上海閒話專欄作家沈一珠告訴晨報記者

端,開端,初始;五月初五,五月裡第一個5日,所以,端午最初就是端五。而五月,古人也稱伊為午月;所以,端五又不知不覺、自然而然變成端午。所以,阿拉老上海還是叫伊端五節。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香囊 沈一珠畫

說到端午節上海人的風俗,沈一珠說

今年端午節收到年輕朋友送個香囊一隻、五彩手鍊一根。從前人捺伊掛勒衣襟上,一是好看,另外也是伊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現在眼門前,寫末事倦了,聞一聞,提神醒腦。而手鍊是端午節迭天要系勒手腕上的,直到端午節後的第一個落雨天(滬語:下雨天),要解下來摜(滬語:扔)到河浜裡。為了五月裡有迭能一個不凡的日子,謝謝,照辦。

一位曾長期在石庫門居住的市民朋友告訴晨報記者

小時候,端午節這天弄堂裡熱鬧非凡,能聞到自己胸前掛香袋的香氣,而空氣中瀰漫著粽香、艾草香和雄黃的酒香,當然還有灶披間(滬語:廚房)裡飄散出來的烘烤蒜香和炒米莧香。

下午放學後,女孩耳根都塗上雄黃,男孩額頭上寫“王”字,手巧的小孩用粽殼做成小動物或者做成能吹的哨子。 我家大門口圍著一大群小孩,姆媽給他們一個個用雄黃畫“王”字,家裡沒粽子吃的小孩,姆媽(滬語:母親)還悄悄送上兩個粽子給他。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女孩耳根都塗上雄黃,男孩額頭上寫“王”字 (視覺中國)

著名美食評論家江禮暘告訴晨報記者,端午節上海人除了吃粽子外,還要吃“五黃”。什麼是“五黃”?舊時有兩葷兩素,

即黃魚、黃鱔、黃瓜、黃豆芽,再加一個雄黃酒。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清蒸黃魚

黃魚性味甘、平,有補氣、開胃、填精、安神、明目、止痢等功效。黃魚只要新鮮,清蒸、紅燒俱佳。我曾在漁船上吃過剛捕到的黃魚,暴醃清蒸,“蒜瓣肉”鮮得不得了,吃口又好。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炒鱔絲

黃鱔是鱔科動物,其性味甘、溫,有補虛損、除風溼、強筋骨之功效。黃鱔的吃法很多,淮安長魚宴有108款項菜式。上海人歡迎的響油鱔糊,濃油赤醬,其實是徽州風味,先傳到蘇州,再傳到上海。上海本地是白燒鱔絲,配料是茭白絲。寧波是以韮芽為配料。洋蔥炒鱔絲不但味鮮美,而且二原料都降糖,成菜乃降糖佳餚。但我仍嫌太油,於是分別水汆後涼拌,非常清爽可口。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冷拌黃豆芽

黃瓜是葫蘆科植物,又名胡瓜、刺瓜、青瓜,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其性味甘、寒,無毒。黃瓜有清熱、利水,止渴、解毒之功效。不知黃瓜是否可以叫“冷盆第一菜”,反正進菜館首先要點的冷菜,多數就是黃瓜,什麼冷拌黃瓜、蓑衣黃瓜、霹靂黃瓜。

黃豆芽是豆科植物大豆的種子經浸罨後發出的嫩芽。其性味甘、寒、無毒。食之有清熱解毒,利溼清積之功效。黃豆芽可冷拌,可熱炒,也可放湯,還有吊湯(做素高湯)。昔日母親在每年吃素的時日,黃豆芽是重要素菜,有時也加點糟滷,成糟黃豆芽,或者加上油豆腐,成為糟黃豆芽+糟油豆腐,鮮香異常!

雄黃酒多數人已無印象。後來因為雄黃含砷,有毒,雄黃酒被淘汰。有人以鹹蛋黃或黃酒為第五“黃”。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作家沈嘉祿解讀端午背後的文化密碼

端午節前夕,上海作家、美食家沈嘉祿走進浦東新區浦興街道社群文化中心,作為“文學進社群”系列活動之一,以“端午的文化價值和節令美食”為題與讀者分享了一場妙趣橫生的講座。在沈嘉祿看來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凝結著中國農耕文明智慧,也包含著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同時,每個節氣的吃食也有講究,觸動著中國人的味蕾。

端午節一般說來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一種說法是紀念吳國宰相伍子胥。端午的民俗活動很多,

採草藥、佩香囊、鑄陽燧、懸菖艾、划龍舟、端午浴、放紙鳶、拴五色絲線、食五黃、給小孩額頭塗寫雄黃字、吃五毒餅……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包粽子。

包粽子的習俗大約是在東晉形成的,當時,很多人在汨羅江畔祭祀屈原,往河裡投食物。身穿白袍、披頭散髮的屈原現形後告訴人們,河裡有惡龍,可以把米飯包在蘆葉裡再投下去。這當然是一種傳說,傳說背後有著相應的時代背景。東晉時期,中國的文化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有大量平原、水田,當北方的農業技術傳到南方,促進了南方的農業生產,老百姓有了餘糧,才可能做粽子。

家家戶戶做粽子,鄰里之間分送,促進了鄰里關係的和諧,這也是端午民俗對當代社會的意義。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王淵超帶女兒走進石庫門弄堂與社群居民一道包粽子

說到包粽子,現在上海市民大多數獨門獨戶居住,鄰里之間很少走動來往,其實包粽子最有意思的是街坊鄰居在一起參與,這樣既能增加鄰里之間的人際交流也能分享包粽子的樂趣。接下來,讓我們聽聽上海童謠唱作人、詞曲作家,音樂策劃人王淵超帶來的一首滬語歌曲《上海人歡喜吃粽子》,這首歌曲再現了王淵超在端午節這天帶女兒走進石庫門弄堂與居民一道包粽子的場景。

影片載入中。。。

《上海人歡喜吃粽子》BY 王淵超 詞曲演唱

老上海歡喜把端午節讀作端五節,這天吃“五黃”小孩還要耳根額頭塗雄黃,作家解讀文化密碼

Tags:粽子端午節黃豆芽端午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