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性格真的決定成敗?城濮之戰楚國子玉的表現,就是耍小聰明的下場

由 故史輕言 發表于 娛樂2023-01-28

簡介這段話前半部分就不說了,就是前面故史君所描述的意思,後面就是先軫針對子玉之意進行的反擊,意思就是說,默許曹、衛兩國復國然後強迫他們跟著自己一起去伐楚,同時把子玉派出的使者宛春抓起來,以此來惹怒子玉和楚國,讓他們儘快的出兵,這樣一來,晉國再接

青島姓什麼的最多

在之前的文章中故史君較為詳細的闡述了晉文公為了擊敗楚國圖謀霸業而做出的種種努力以及其偉大戰略思想的構思,不得不說,晉文公實為齊桓公之後又一中原諸侯的傑出領袖。

可是,相比於齊桓公來說,晉文公的霸業之路更為曲折,因為他的對手是能力、品格等各方面都不遜色自己的楚成王。

所以說,在決定與楚國作戰的時候,晉文公沒有絲毫的放鬆,他所做出的每一個戰略上的決定都是經過他及其手下大臣們所深思熟慮過的。

晉文公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廣開言路且自身就是一個高瞻遠矚之人,此為事實不必做過多闡述。

那麼,能夠讓晉文公如此小心翼翼的對手又有多強呢?答案就是非常的強。

性格真的決定成敗?城濮之戰楚國子玉的表現,就是耍小聰明的下場

楚成王是楚國曆史上難得一見的雄主,事實上,他的英明之處在與晉文公的爭霸中體現

淋漓盡致。

前文說過,晉文公為了逼迫楚國主動遠涉交戰,想到了

“分曹衛之地與宋人”的妙招,本來晉文公認為楚國一定會不甘示弱而主動出擊的,但楚成王卻已經猜中了晉文公的本意,所以,一開始,楚成王是沒有打算接招的。

當時兩國的戰前態勢是:

晉軍侵入曹、衛,分曹衛之地與宋人;齊、秦兩國交好晉國,並派出軍隊支援晉國;晉國協助秦國攻取了楚國商密之地,大有令楚國後院起火之勢。

所以,當時的形勢對於晉國是極大的利好,對於楚國則大為不利,尤其是秦國攻取了楚國商密之地,令楚成王非常恐慌。於是在綜合考慮了以上因素後,楚成王決定撤兵,但可惜的是,時任楚國令尹的子玉卻擅自出兵,從而導致了楚軍大敗,此事會在後面講述,這裡表過不提。

那麼既然決定避晉軍鋒芒,楚成王就下令子玉撤圍宋國,然後班師回國。

性格真的決定成敗?城濮之戰楚國子玉的表現,就是耍小聰明的下場

子玉也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在之前的文章中故史君也提到過,楚國能夠在齊桓公去世後快速的掌控中原局勢,除了楚成王的雄才偉略之外,子玉為楚成王出謀劃策也是功不可沒,但子玉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性格剛強,做事容易上頭。

對於子玉這一性格上的缺陷,楚成王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當楚成王下令撤軍後,他也擔心子玉不聽從命令而貿然進軍,於是便特意派人去告誡子玉,史書記載:

無從晉師,《軍志》曰,‘允則當歸’;又曰,‘知難而退’;又曰,‘有德不可敵’,此三志者,晉之謂矣。

意思就是說,晉文公是有德之人,人心歸附,又有強援在手,大勢所趨,我們打不過的。

除了告誡子玉之外,楚國還下令撤出了佔領齊地谷城的駐軍,將谷城主動歸還給齊國,以期與齊國重新修好。

以上種種可見楚成王還是非常明智的,何時可戰、何時該退都心中有數。

然而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楚成王千算萬算還是沒算到子玉根本聽不進自己的勸告,他一意孤行的繼續兵圍宋國,大有不滅宋國誓不罷休的意思,尤其是當子玉獲知晉人分曹衛之地與宋的時候,更是派人勸說楚成王派援軍支援自己,這就讓楚成王很矛盾了。

性格真的決定成敗?城濮之戰楚國子玉的表現,就是耍小聰明的下場

可是,楚成王的這種矛盾很快就消散了,原來楚成王回到申地後發現,秦國佔領商密後並無進一步的舉動,楚國的後院暫時來看還時很安穩的,所以,自覺後方無事的楚成王也被子玉的言行所打動,竟然頭腦一熱,真的派出了援軍!

其實,對於楚成王來說,派出援軍也並非完全是頭腦一熱,

“頭腦一熱”不過是後世者的總結罷了,我們作為後世者看到了他們最後的結局,但對於親歷者來說,是很難窺測到未來的,起碼就當時的晉楚兩國態勢來講,楚國還是有與晉國一戰之實力的,而且楚國也並非孤軍作戰,當時支援楚國的諸侯國也並不少。

既然君臣一致決定出兵了,那麼這場戰就一定會不可避免的打起來,至於怎麼打,身為主帥的子玉是有自己的一番想法的。

在正式開打之前,子玉派使者宛春前往晉營,對晉文公說了這樣一番話:

請復衛侯而封曹伯,則楚亦釋宋之圍。

意思就是說,咱們雙方做個交換,你讓衛成公再回國繼續做國君,也別分兩國的土地給宋國了,那麼我也從宋國撤軍,咱們就此罷兵言和。

性格真的決定成敗?城濮之戰楚國子玉的表現,就是耍小聰明的下場

雙方主力盡出,大戰一觸即發,難不成,子玉真的想求和?這不跟鬧著玩兒似的?

哎,說對了,子玉此番說辭就是在鬧著玩兒,而且就是想耍晉國玩兒,其實形勢都已經發展成這個樣子了,子玉還在耍小聰明,實在是不該。

為什麼說子玉在耍小聰明呢?我們不妨再根據當時的形勢再分析一下子玉的意思。

首先來看啊,釋放衛侯、歸還曹衛之地、撤兵宋國,這可都是楚國主動提出來的,晉國可是一門心思想要跟楚國幹仗啊,假如晉國答應了,那麼,曹、衛、宋三國最先感激的是誰?很顯然是楚國!

其次,如果晉國不答應,還是一門心思的跟楚國幹仗,行不行?答案肯定行,但是晉國一定會在輿論上受到損失,因為曹、衛、宋三國畢竟是小國,他們打心裡是不希望戰爭的,尤其是戰場還在自己的土地上,而且戰後他們的損失也非常大,所以如果晉國不答應,那麼這三國肯定會怨恨晉國,到時候楚國再繼續發動輿論戰,

“你們看看,我都主動言和了,晉國還是不答應,不是我想打啊,是晉國想打”,到那時,晉國或許會“眾叛親離”也說不定啊。

所以說,子玉這一招,真的是絕妙,絕妙啊!

性格真的決定成敗?城濮之戰楚國子玉的表現,就是耍小聰明的下場

那麼,對於子玉的目的,晉國能夠看破嗎?很顯然,晉國的君臣也都不是吃素的,我這兒已經厲兵秣馬多年,就等這一仗了,你這兒突然來請和,能答應嗎?很顯然不能!可是不答應直接回絕的話,的確在輿論上影響不好,所以怎麼辦?好辦!

據史書記載啊,先軫深知子玉其意,於是對晉文公獻策:

楚一言而定三國,我一言而亡之,不許楚言,是棄宋也;救而棄之,謂諸侯何?楚有三施,我有三怨;怨仇已多,將何以戰?不如私許復曹、衛以攜貳之;執宛春以怒楚;既戰而後圖之。

這段話前半部分就不說了,就是前面故史君所描述的意思,後面就是先軫針對子玉之意進行的反擊,意思就是說,

默許曹、衛兩國復國然後強迫他們跟著自己一起去伐楚,同時把子玉派出的使者宛春抓起來,以此來惹怒子玉和楚國,讓他們儘快的出兵,這樣一來,晉國再接戰就不存在輿論上的壓力了。

不得不說,先軫的建議真的是太妙了,首先,默許曹衛復國這相當於恩威並施,不管願不願意,就是要把這兩國綁在自己的戰車上,強行讓他們站在楚國的對立面,既然站在了楚國的對立面,那就是自己的盟友了,不再分盟友的地給另一個盟友,那麼另一個盟友宋國也不好說什麼,再說了,接下來擊敗楚國,宋國的土地也會失而復得,畢竟還是自己的土地香,宋國也不會怨恨晉國。

性格真的決定成敗?城濮之戰楚國子玉的表現,就是耍小聰明的下場

除此之外呢,把宛春抓起來也非常高明,畢竟宛春一抓,誰也不知道楚國最先提出

“和解”,而且還能激怒楚國,一石二鳥,絕對高明!

看來,先軫深諳陰謀之學啊,不愧是高人!

於是,在先軫的這一通安排計劃下,子玉成功的被激怒了,他不顧一切的出兵了,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雙方在城濮交戰,楚軍大敗,晉文公終於迎來屬於自己的霸業,而楚國也只能退出中原,暫時隱忍下來,待時而變。

故史君至此也非常相信,子玉剛強易怒的性格肯定非常的明顯,甚至是天下人所共知了,所以先軫想到的這些策略也一定是基於子玉此人的性格而定的。

所以說,透過子玉和先軫的這一次較量也可以總結出來:成大事者,一定要穩重,千萬別因為一件或者幾件小事而衝昏頭腦,做出懊悔之舉,尤其是,千萬別讓對手抓住你的性格把柄,否則後果非常嚴重!

Tags:楚國楚成王子玉晉國晉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