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由 田伸歷史說 發表于 娛樂2023-01-02

簡介現今已知自明嘉靖陳侃出使琉球著《使琉球記》記載出使使事、異域風俗、海島景觀等之後,冊封使十之八九會留下自己使錄,記載冊封見聞,此類使錄成為後世研究中琉關係的寶貴史料,同時也是兩者歷史交往的最佳見證

日本琉球國內叫什麼

周煌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作為冊封副使與正史全魁前往琉球冊封琉球國世子尚穆,以正其位。終乾隆帝在位60年的歷史中,此係清廷對琉球國唯一一次冊封,這次出行不僅是中琉交往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對周煌個人的人生軌跡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琉球古國(今日本沖繩縣)位於東海與太平洋之間,是東亞海洋場域的交通樞紐,中國、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可從海路在此間往來。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據中國典籍記載,琉球最初稱“流虯”,後又名“流求”、“瑠求”,自明永樂之後才稱“琉球”。從歷代中國人對琉球的記載可觀中琉之間的雙向交流最早可追溯到隋大業年間,到了明永樂年間才正式建立宗藩關係,琉球成為中國的世界秩序中的一環。

明清政府對琉球的冊封是兩者政治、經濟、文化相聯絡的最明顯“通道”,琉球在“朝貢-冊封”的雙向交流中在政治上獲得了“輸貢之地,庶不敢欺凌”的保護傘;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經濟上,在朝貢貿易中獲得利益,並且還由於與中國的親密關係,成為東海貿易的樞紐,文化上,一方面被冊封使團帶去的中國文化浸染,另一方面,自洪武二十五年始透過遣人入中國國子監讀書,學中國禮儀,以成“守禮之邦”。

現今已知自明嘉靖陳侃出使琉球著《使琉球記》記載出使使事、異域風俗、海島景觀等之後,冊封使十之八九會留下自己使錄,記載冊封見聞,此類使錄成為後世研究中琉關係的寶貴史料,同時也是兩者歷史交往的最佳見證。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明洪武五年(1372)五月,中國與琉球建立正式外交關係。先是明太祖派遣行人楊載赴海詔諭琉球明朝之正統地位。隨之在洪武十年十二月,琉球國中山王派遣使臣與楊載一起返回中國,並呈交方物以為貢品。

永樂二年(1404)明成祖再派遣行人時中前往琉球冊封中山王,以開冊封琉球之端。自此中國政府才與琉球建立正式的“封-貢”關係,實現兩者之間關係的一個質的飛躍。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明朝冊封琉球“凡十五次,二十七人”,清朝八次,共16人,這已經過學界的明確考證,研究者藉助《明史》《清史稿》等官方典籍與冊封使所著使錄,以人物為線索,釐順明清兩朝對琉球的冊封線索。

如謝必震作“明清冊封琉球使一覽表”、孫欲容作“明、清出使琉球使臣及其著作表”、李源作“明清歷次冊封琉球一覽表”、賴正維有“明清冊封使出使琉球表”等。中琉之間的“朝貢-冊封”關係一直延續到1879年日本宣佈琉球廢藩置縣,將其強行併入日本,設為“沖繩”縣。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共計五百餘年。僅就清朝入關之後對中琉關係的恢復與延續過程,即康熙皇帝對琉球的冊封活動作一簡要回顧。清朝入主中原並平定福建後,琉球國世子尚賢於順治三年(1646)派遣使臣來京請封,禮部以“前朝敕印未繳,未便授封。”

為由請回。順治十年(1653),尚質遣使上繳前朝敕印,向清廷請封。順治帝遣兵科副理事官張學禮、行人司行人王垓為正副使前往冊封,但兩人到福建時“因海氛未靖,仍掣回”。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終順治一朝,冊封都未得以開展,一直到康熙元年(1662)“聖祖仁皇帝御極,念遠人延佇日久”且時值鄭成功在臺灣病故,南明政權業已崩潰,清朝基本統一陸地,且海疆之憂也稍加緩解,才再次遣張學禮等人前往冊封。此為清朝冊封琉球之始。

張學禮、王垓此次出使歷時168天,過程雖艱辛,但最後使團順利完成冊封任務,成功使中琉關係得到恢復。康熙二十一年(1682),琉球國王世子尚貞再次遣使請求冊封新王。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當時禮部官員認為琉球航海道遠,應該如暹羅一般,“封儀物敕”由貢使自行帶回,中國不遣官恤封。但康熙帝認為“(尚)貞父子世守臣節,如所請。”之後命九卿詹事科道官會推冊封使者,最後選定翰林院檢討汪輯、內閣中書舍人林麟焻前往琉球冊封世子尚貞。

此次出使康熙帝還親書“中山世土”匾,由使團帶往琉球賜其國王。從此四字便可觀康熙帝對琉球國向化之心的肯定。汪、林一行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二十三日開洋,十二月初四歸來,順利完成了冊封任務。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康熙五十六年(1717),琉球國王尚益世子尚敬遣使夏執中、蔡溫入貢並報曾祖尚貞與父尚益之喪,兼上請封表文。次年康熙帝遂派遣翰林院檢討海寶充正使、編修徐葆光充副使前往冊封。

此次出使與往代不同,時值《皇輿全覽圖》竣工不久,書中未收錄琉球地圖,故康熙皇帝派測量官平安與檢生豐盛額,與海寶、徐葆光同往琉球,測繪琉球地圖。皇帝對地圖的測繪極為重視,測繪官前往地方時都會被尊稱為“欽差”,平安與豐盛額在琉球時也同享欽差待遇。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康熙帝此舉動與之前賜予琉球的“中山世土”匾貌似可以相互呼應,以作清朝已徹底將琉球納入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國際秩序圈之中的象徵。遂康熙以後,派遣使臣親自前往琉球行冊封、賞恤物之事,朝堂之上再無異議。

總而言之,康熙朝對琉球的冊封活動具有深遠的意義。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第一,不僅恢復和延續了中琉之間的“封-貢”關係,為歷史上中琉交往重新搭建一架更加堅固的橋樑。

第二,為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形成添磚加瓦,強化了清朝在東亞國際環境中的首席地位。

周煌出使琉球史事考證:兩國在交往中,表現出怎樣關係?

第三,因為康熙帝重視冊封使臣的選派,提高了整個冊封使團的文化素養,將中華文化遠播重洋;最後,三次出使的使臣歸來後,都寫就質量不俗的使錄,亦是後人研究中琉關係以審視當代中日關係的史料瑰寶。

Tags:琉球冊封出使康熙帝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