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由 什麼值得買 發表于 娛樂2022-12-28

簡介迎合一下開頭段落,在我看來,如果Void是你的第一幅大耳,那麼那種“跳躍式”的驚喜肯定會給到你,即使是熟悉水月雨的老粉也仍然不會削減多少對它的驚喜感,例如同類、同級產品中優越的空間表現、舒展開來的自然樂感都是其突出優勢

塑膠的軟硬由什麼決定

作者:進擊的老八

正當我納悶水月雨之前嚷嚷的那些大耳們怎麼還沒上市之時,這款售價相對親民的Void“空鳴”就率先上了個架。相比較於水家同期露出的另外兩款高階大耳,我個人其實對這個Void印象更深,反正當時就記得這貨雪白的外觀比較獨特,而且水月雨將它的定價也卡在了大耳領域中一個“相對入門的區間”。要我說,999的這個定價其實蠻奇妙,因為在你未接觸之前,你不知道它是屬於卷級產物還是“入門級”的產品,因此多少會被勾起點好奇心,這種揣測和好奇也算是部分燒友不停換新的一個動力吧。

著重強調一下,Void相對親民的定價應該是很多水家粉絲的“第一幅大耳”,而既然是水家的首款大耳,那麼從全盤的體驗上就必須要做到位,所以Void在前陣子被重新小改的原由就浮出了,往下我們來查驗一下產品的最終形態夠不夠完善,先從外觀講起。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從耳塞轉到大耳的使用者在開箱時的首波體驗可能會產生一種莫名的驚喜感,這無非就是體積上帶來的感知,花同樣的錢但我添置了一個“大件”,消費上的滿足感來的更足。Void的包裝封面依舊是水式那種二次元小清新的風格,從開箱過程的體驗上我個人覺得不如自家便攜塞做的精緻,內襯包裝啥的就略單薄了。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Void上手的那種“實物感”並不強烈,整體運用了大量的塑膠材質,頭梁金屬調節杆設計的也有些乾巴,但如果從材料運用的角度來說,這無疑給輕量化的體驗積累了很大優勢,估計大部分使用者在上手時都會覺得這個大物件還挺輕巧,且在佩戴上不會出現我常說的壓脖感,但並不確定是不是我耳朵外突還是耳罩設計的有點淺,反正在長時佩戴後耳朵外側稍微有點膈,這個就因人而異了。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在貼合度和包裹感上並沒有讓我吐槽的地方,耳罩表皮運用的是皮質材料,上下兩側和內側均有打孔,軟硬程度比較算比較適中,對眼鏡黨還算友好,整體佩戴體驗無功無過吧,不會出現咋調都不得勁的情況,上耳就能保證一個相對穩定的基礎體驗。如果從外觀講起,我會認為Void既凸顯了略獨特的家族式風格,又較好的適應了大眾審美,顏值還是有的。另外線材的挑選是我一直比較喜歡的尼龍編織表皮,挺軟,手感也更紮實些。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作為一款開放式動圈大耳,它的賣點肯定包括那顆50mm的碩大動圈,透過網狀外殼或者內側都能比較直觀感受的到,而用過開放式大耳的燒友應該都多少熟悉其主要的共性,那就是聽感上有較為可觀的自然度,例如R70X、1840這些經典的開放式大耳在樂感的塑造上是足夠出色的。如果你留意過Void的宣傳,你會發現官方給它貼上了一個“開放式監聽大耳”的標籤,經驗之談,我會認為這幅大耳的“部分”的聲音特徵符合“監聽”的標準,而開放式的設計又扶持了一把樂感的自然發揮。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簡單來說,Void的素質表現無疑是出色的,大動圈下帶來的解析完全不會令人感到“壓抑”,它細節的詮釋是纖毫畢現and“大大方方”的,細節能聽得很清晰,而且還不覺得假。就好比相機的感測器和手機的感測器,一個是底子大帶來的光線資訊多,一個是在有限的底子上靠堆演算法,最終呈現出的畫質可能一眼差不多,但這個時候如果你細看景深控制、自然感、放大推敲等等,就完全不是一個等級了,我這麼講可能有些片面,大家大概理解我想表達的意思就好。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我很喜歡Void那種微細節、微動態呈現出的氣氛,聽起來就是覺得這小聲兒挺微妙的。很多曲目為了深刻情緒上的起伏,都會在開頭安靜的空間裡輕微傳出幾聲器樂緩緩代入,可能是撥幾聲弦,也可能是幾聲鋼琴音,或者是《十面埋伏》開頭裡的幾聲琵琶。你拿Void來聽這型別的曲目是相當合適的,在我看來它本身具備了兩個優勢,一個是聲底足夠乾淨(當然是在安靜環境),另一個是開闊的空間感配合利索的定位。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這倆優勢在結合時聽這類歌曲還真容易產生點什麼“高深莫測”的看法,當然這幅大耳經過我隨身裝置和臺式裝置的測試後發現。。。,用個靠譜些的小尾巴也足以應對,首先從引數上來講它並不屬於難驅動的型別,而且重點是Void本身就沒有什麼極大的動態起伏而言,動圈雖大,但它並不是那種張力起伏充足、圈味兒濃烈的型別,本身而言它的基礎風格是偏中性的,然後融入了一些秀麗、精緻的聽音特徵,上耳時最大的感受是空氣感夠足、線條夠徹底、聽感夠自然。老實說它這種聽感不需要什麼很高的控制力,亦或者說也不需要那種“潛力探測器”般的裝置去開發,只要前端不是那種雜音都沒控制好的,那麼Void就是一副好上手、也好發揮的大耳。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讓我沒興趣探測潛力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它的低頻表現,並不是說低頻殘廢,畢竟我之前在寫他家塞子的時候也提到過,水月雨越來越照顧大局了,低頻在整體成份的佔比中不再偏頗。那麼Void論低頻量感算不上缺,至少聽周董《Mine Mine》的開頭並不覺得空蕩,氛圍這塊夠用了。只不過低頻在面積鋪開的處理上是略剋制的,起伏和泛音來的也不那麼明顯,更多是質感的刻畫和層次的展示,有個有趣的地方是它的低頻位置擺放在縱向線上還挺有深度(不是下潛),所以這可能讓它在聽流行樂時也能獲得開闊自然的空間感。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除了開放式的特點以外,中高頻其實是主導這幅大耳最終聽感的推手。先說說中頻人聲吧,人聲基本上是保證了真實感的基礎上做出了一點輕微不出格的清甜質感,你也可以安心信任它的結像形體,也可以享受一波帶有水式家族拿手的輕微染色,Void對人聲的調教在我看來就是雙持加成。在厚度、密度、距離等要素上,我認為它是沒有什麼明顯偏向的,你要說它人聲發薄也不至於,厚也沒厚到哪兒去,密度把不算凝聚也不算鬆散,輪廓倒是還蠻清晰,關於人聲距離就算比較合適了,沒有壓迫感、也遠離了埋沒跡象。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Void也可以算是一幅器樂大耳,我在頭天晚上把玩時就拿它聽了好幾首純器樂曲子,經過多種曲風的嘗試後也更加肯定了它與純器樂曲目的高度融合。關於高頻特點,它可以把器樂的細微特質展現得井井有條,亮度微微偏亮,單純從“亮度感受”上對比,它和自家KATO出入不大,都具備了光澤感的表現形態,當然分離之間的空隙感就不能相提並論了,一般大尺寸振膜上對器樂結像的“擴大感”是自然又飽滿的。開放式的優勢還額外賦予了Void高頻的延申效果,主觀感受上它對器樂的高頻顫動和極高頻的延申拿捏的很到位,這時候也並不覺得高頻有所毛刺,對音源質量的要求嘛沒有想象中的高。

或許能得到“跳躍式的滿足”,聊聊水月雨的大耳——Void空鳴

迎合一下開頭段落,在我看來,如果Void是你的第一幅大耳,那麼那種“跳躍式”的驚喜肯定會給到你,即使是熟悉水月雨的老粉也仍然不會削減多少對它的驚喜感,例如同類、同級產品中優越的空間表現、舒展開來的自然樂感都是其突出優勢。聲音上講,這可能並不是一幅“大氣”的產品,但卻是一幅足夠中正、同時那股子小精緻也容易讓人討喜的穩妥大耳,看來Void立項到問世有長達三年的打磨確實充滿了說服力。

Tags:Void大耳低頻高頻開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