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由 錦點 發表于 娛樂2021-06-30

簡介中國古代天文圖與西方的“十二星座”不同,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觀測內容為日、月、五星的執行,把星空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地標,並稱之為“二十八星宿”,又按方位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一種動物: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星空物語什麼意思

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什麼?

看朋友圈!刷微博!刷抖音!

也有一些人,他們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

看星座運勢!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備受年輕人追捧喜愛的星座運勢,與天文學到底有什麼聯絡?今天大錦就跟大家一起感受天文學的熱潮,看看

古今中外的人們到底是如何“看星星”的

一、東西方不同的“觀星法”

想要搞清楚星座運勢,首先要弄懂星座的概念。

星座,其實是指一群在天球上

投影位置相近的恆星的組合

,即

“星座”“星群”

。它是占星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現代星座大多由古希臘傳統星座演化而來,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其精確劃分為

八十八星座

而平時大家津津樂道的星座運勢中所指的太陽星座、月亮星座、上升星座,與天文學上的星座二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絡,但又不盡相同。前者一般指的是西方占星說所討論的

黃道十二星座

,後者當然遠遠不止這些。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黃道十二星座

星座運勢的依據,主要是

透過天體的相對位置和相對運動來解釋或預言人的命運和行為

。星座運勢認為天體,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種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預示人間萬物的變化。它還會利用人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天體的位置來解釋人的性格和命運。其中到底有多少科學成分,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那麼在古老的東方,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人又是怎麼“看星星”的呢?研究星星,其實是中國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在天文學方面,

中國算得上是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我國天象觀察從好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古人在這方面觀察仔細、記錄精確、描述詳盡,留下的典籍至今仍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中國古代天文圖

與西方的“十二星座”不同,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觀測內容為

日、月、五星的執行

,把星空劃分為若干個區域地標,並稱之為

“二十八星宿”

,又按方位分為

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分別將各宮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一種動物: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古代中國曆朝歷代,都很重視設定皇家天文機構。從秦漢的太史令、唐代的太史局和司天臺、宋元的司天監再到明清兩代的欽天監,透過觀察日月星辰的運動細節,來觀察天文,推算曆法,破解星象中預示著的國運或人事。

二、古代的“星空物語”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古人在觀星方面的智慧,大錦特意挑選了幾件相關文物,一起來看看吧。

01

東周彩漆二十八宿圖衣箱

彩漆二十八宿圖衣箱為戰國時期的文物,於1978年從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1號墓出土,今仍為湖北省博物館所收藏。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東周彩漆二十八宿圖衣箱,圖源湖北省博物館

東周彩漆二十八宿圖衣箱長71釐米,寬47釐米,高40。5釐米,箱體為長方形,四角均有把手伸出。箱蓋隆起呈拱形,上面刻有“止匫”二字,表明其是一件收納睡衣的衣箱。

最奇特的是其表面以黑漆為底,以紅漆彩繪星辰、雲朵、十字紋和太陽紋,蓋面兩邊分別繪有象徵東方的蒼龍與象徵西方的白虎形象,中央是一個象徵北斗星的“鬥”字,周圍環繞著二十八宿。

該衣箱是

所見的二十八宿全名與四象相配的最早實物文獻

,它不僅在我國古代天文學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也為後人研究天文學留下了可貴的材料。

02

西漢四神瓦當

西漢四神瓦當,出自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於1956年在西安漢長城遺址出土,現擁有成套四神瓦當的國有文博收藏機構,包括陝西曆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等數家。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西漢四神瓦當

西漢四神瓦

當直徑16-19釐米,邊輪寬2-2。1釐米

。其瓦頭為圓形,瓦筒呈半圓形,在瓦頭上還分別有“四神”——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圖案

。遠古時期的人們會有圖騰崇拜的心理,或許“四神”圖案也暗含著人們的崇拜心理。

在商代,人們把天空四方的星象組成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並在以後作為方位或地域概念,所以“四神”在古代也分別代表天上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星宿。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西漢四神瓦當

到漢代,四神又被視為

武力

的象徵,並出現在宮殿裝飾瓦當及銅鏡上,四神瓦當不僅代表四個方位,更有了

驅邪除惡、鎮宅吉祥

的含義。

如今,我們在電視劇或電影裡也時常會聽到四神的名字,可見四神瓦當的遺留不僅為後代研究天文學做了鋪墊,還給予了後人

文學創造

的靈感。

03

帛書《五星佔》

帛書《五星佔》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於1972-1974年間被考古工作者發現,現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館。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帛書《五星佔》

現在的我們對星座、占星術等這些有著神秘光環的事物充滿好奇,甚至占星師也成了一個職業,但是與古人對於占星術這方面的興趣相比,我們只能說是望塵莫及。

《五星佔》便是以五星行度的異常和運氣星慧的變化來占卜吉凶的術數類帛書。它用整幅絲帛抄寫而成,約有8000字,前半部為《五星佔》佔文,後半部分為五星行度表,其根據觀測到的景象,用列表的形式記錄了從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到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

這70年間木星、土星、金星的位置,以及這3顆行星在一個會合週期的動態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帛書《五星佔》所記錄的文字

經考證,《五星佔》所記載的數值精確度極高,如書中所記載的金星會合週期為584。4日,

僅比今測值583。92日大了0。48日,誤差只有萬分之幾

。書中記載的種種數值都比較縝密地反映了五大行星的執行,這也說明了當時的天文學家已經很熟練地利用“速度乘以時間等於距離”這個公式,把行星動態的研究和位置推算有機地聯絡起來了。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帛書《五星佔》

《五星佔》的成書年代目前還沒有準確定論,但根據考證可知,

《五星佔》應是發現的全世界最早的天文專著

,可見中國古人的智慧是多麼令人驚歎。

三、夜空中最亮的“星”

文物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四川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省份,在天文文化方面的研究自然不少,同時還出現了許多傑出的天文學家,為後人在天文學領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01

“中國天文史上最燦爛的星座”——落下閎

落下閎,字長公,生於公元前156年,卒於公元前87年,漢朝西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作為天文學家,落下閎潛心鑽研,為當世和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智慧成果。

著名的《太初曆》就是由其編撰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落下閎雕塑

《太初曆》的制定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一次曆法大改革,且落下閎首次將24節氣編入《太初曆》中,使得24節氣被納入了曆法。除此以外,他也確立了正月為歲首,這個規定至今都還在延續著。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太陽曆》

而《太初曆》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文字記載的歷法,不僅在我國曆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也是

中華民族在世界天文學上的巨大貢獻

不僅如此,

落下閎還是渾天儀的創始人之一

,他提出了“渾天學說”。經他改進的赤道式渾天儀在中國用了兩千年,渾儀(包括渾天儀和渾天象)形象地展示了宇宙模型。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渾天儀雕塑

落下閎還發明瞭

“通其率”

。在數學方面,他發明“連分數(輾轉相除)求漸進分數”的方法,並定名為

“通其率”

,但現代的學者也稱之為

“落下閎演算法”

。該演算法雖是數學領域的,但是其為曆法計算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從而也影響了中國天文數學的歷史。

落下閎創造的這些歷史性成就,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天文學的發展,也對世界天文學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因此英國科技史學家李約瑟稱他為

“中國天文史上最燦爛的星座”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也將其發現的國際永久編號為16757的小行星命名為

“落下閎星”

02

“太平渾儀”發明者——張思訓

張思訓,生於公元947年,卒於公元1017年,今四川巴中(恩陽區)石城人,北宋時期著名天文學家。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張思訓雕塑

張思訓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在於他對落下閎的渾天儀進行了重大改革。公元979年,張思訓製造了

世界上第一臺自動天象儀——太平渾儀

(又稱水運渾象)。該渾儀用水銀作動力,而水銀的內聚力很強,具有在空中保持穩定的效能,從而可以保證渾天儀的正常運轉。同時,

太平渾儀也是世界上使用水銀於機械儀表的始祖

古人是如何“看星星”的?

太平渾儀

張思訓的這次改革無疑又帶領中國天文學邁上了新臺階,他的創新思維也同樣驚豔了天文學領域。

四川歷代以來的天文學家還有很多,他們的姓名或許不為人所熟知,但他們在天文學上的智慧與探索成果卻滋養著後代眾多的天文愛好者,同時也是促進中國天文學甚至是世界天文學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END

現代天文學的發展,離不開古人的智慧結晶,每一個探索太空的人都是站在一代又一代“巨人”的肩膀上,渴望離星空更進一步,然後不斷突破、不斷創新……

參考資料:《二十八星宿與西方星座有何關係》《消費亞文化視角下“星座文化熱”特徵溫暖過分析》

文:嚴雨蝶

編審:趙霞

圖:來源網路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Tags:星座四神天文學五星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