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祭侄文稿》為什麼是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的內容有什麼特點嗎?

由 奈落堇夢 發表于 藝術2021-05-19

簡介看似潦草卻價值不菲在無比悲痛中,顏真卿寫下了用來懷念、追祭自己從侄顏季明的草稿——《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為什麼是天下第二行書

“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摹寫”,

這是南齊畫家兼理論家——謝赫所提出的,關於繪畫藝術的六大品鑑標準。

並且因其語言精練、觀點切中要害而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中國繪畫領域佔有重要地位的繪畫理論。

從書寫順序便不難看出,繪畫最高境界便是“氣韻生動”。

“氣韻”一詞,在我國繪畫史上向來受到極大的推崇,可以解釋為氣度、韻味等精神一類的藝術境界,看似雲淡風輕,卻極難把握。

同時,漢字除去其實用功能,也在其獨特的生成環境下,發展成為了一種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相輔相成的書法藝術。

從而有了“書畫一體、書畫同源”之說。

而眾所周知的書法家顏真卿之書法作品——《祭侄文稿》,在常人看來,似乎十分潦草,

且以禿筆枯墨勾畫而成

卻還榮獲僅次於王羲之《蘭亭序》的“

天下第二大行書

”之殊榮,這便是出自中國傳統藝術的獨特審美標準。

《祭侄文稿》:塗塗改改十分潦草,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顏真卿怒寫《祭侄文稿》

在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古代封建社會中,由於社會生產力的低下,

古代封建中央集權制度的各種漏洞。

使得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會在若干年之後,因為各種

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社會階級問題

等而爆發不同程度的反叛戰爭,從而在流血、犧牲中,形成相對進步的封建政權。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唐玄宗沉迷美色、疏於朝政。使得對於皇家政權早有覬覦之心的安祿山,有了乘機作亂的機會,也

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人盡皆知的“安史之亂”。

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叛軍造反,具有深厚愛國之心的官兵將士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於是作為平原太守的顏真卿,便快馬加鞭聯絡自己的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共同抗擊叛軍。

不幸的是,顏真卿與顏杲卿空有一腔護國熱情,卻一生舞文弄墨,並非抗敵之材。

抗戰初期,

顏杲卿尚且能依靠城內將士、軍隊抵擋叛軍。

《祭侄文稿》:塗塗改改十分潦草,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而待次年正月,麾下軍隊損失慘重,又因敵方圍追堵截而遲遲等不來糧草支援。

所以常山太守顏杲卿極其兒子顏季明,便在敵軍瘋狂而殘忍的戰火中不幸去世,加上顏氏其他子孫後代,共有30多口人成為了敵軍的刀下魂。

得到這一訊息,顏真卿感到悲痛萬分,他痛恨自己空有一腔熱血卻無力保護自己的親人,更加痛恨為了爭奪權力,

而不惜讓天下百姓生靈塗炭的反叛軍隊

為了讓自己的親人在死後落葉歸根而不至於成為孤魂野鬼,他於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率領手下,

前來常山尋找親人的屍骨。

在千迴百轉中,

顏真卿終於找到了從侄顏季明的下落

,只是沒料到敵人竟如此兇殘,讓顏季明身首異處。

看著自己親侄子的頭骨,顏真卿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於是那一篇悲憤交加、又摻雜著潦草撕扯苦痛情緒的

“天下第二大行書”——《祭侄文稿》便產生了。

《祭侄文稿》:塗塗改改十分潦草,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看似潦草卻價值不菲

在無比悲痛中,顏真卿寫下了用來懷念、追祭自己從侄顏季明的草稿——

《祭侄文稿》。

內容主要是描述自己從兄、從侄在抗擊敵軍過程中的大致事宜。

當然它之所以能夠得到天下人的喜歡與敬畏,主要是因為其行書筆法的出神入化、頓挫有情,而不在於它具體描寫了什麼事情。

從至今仍舊儲存完整的遺蹟來看,尤其是在非專業人士看來,其實顏真卿的這幅書法作品

並沒有多少美感可言,不僅字跡潦草

,而且在整篇文稿之中,還出現了多處圈改、塗劃的地方。

此外,從用筆用墨方面來看,《祭侄文稿》的筆記很明顯是用禿了的毛筆、乾枯的墨汁書寫而成。怎麼看都無法與大家腦海中,筆跡流暢順滑、

墨汁飽滿濃厚的優秀書法作品聯絡起來。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即使在很多人看來,《祭侄文稿》一文,除筆法還算蒼勁之外,

其它方面皆是漏洞百出,

幾乎連一件普通的書法作品都算不上。

《祭侄文稿》:塗塗改改十分潦草,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但是它卻從誕生起,便受到了眾多來自歷代著名書法家、繪畫藝術家、藝術收藏家等人的追捧。

即使絕大多數世人看不懂顏真卿《祭侄文稿》的價值,卻依舊不會因此而被埋沒在歷史的塵埃裡。

在歷史上,《祭侄文稿》這件看似毫不起眼的書法作品,卻經過了很多有識之士的珍惜。

比如北宋內府、元人張晏、鮮于樞、明人吳廷、清人徐乾學、王鴻緒、清宮內府等,

都曾不惜一切代價收藏過《祭侄文稿》。

而且為了彰顯自己的藝術品味與曾經擁有過,這些收藏者都在收藏期間為《祭侄文稿》

蓋上了自己的印章、還題寫了跋文。

此外,於1949年,《祭侄文稿》還因其巨大的藝術價值,而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重視。

為了不讓它流落異鄉、或者被資本運作所利用,將其

珍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祭侄文稿》:塗塗改改十分潦草,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如今,《祭侄文稿》在其不斷散發的藝術價值與歷史文物價值影響之下,早已成為了我國的無價之寶。

箇中深意自有知己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

能夠讓看似潦草、雜亂的《祭侄文稿》擁有如此般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呢?

首先,《祭侄文稿》是顏真卿在悲痛交加中,對於當時真實歷史事件的文獻表述,所以透過這一作品,可以協助我們當代人更好的洞察歷史,

所以,它作為一件歷史文物而言,自然是不可多得的寶物。

其次,《祭侄文稿》作為顏真卿的創作草稿,偶有塗劃之處在所難免,在當時戰火紛飛的情況下,身邊只有禿筆枯墨也實屬情理之中。

《祭侄文稿》:塗塗改改十分潦草,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同時,也正因此,使得顏真卿高超的書法技巧,沒有被其材料華麗的外表所遮掩。即使條件粗鄙,可字裡行間所透露而出的蒼勁氣節,卻不見半分。

管是其寬博奇險的結體、刀鋒內含而力透紙外的遒勁線條、恣意靈動而渾然天成的章法佈局、燥而流暢且揮灑自如的墨法。

還是通篇文稿所透露出來的

悲痛、憤恨、卻又無力迴天的真情實感。

都在顏真卿的運籌帷幄中展現得恰到好處。

所以,縱然並非刻意而為,卻反而無懈可擊。這不就是南齊謝赫所言之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

只要將其作品之氣韻活靈活現

,又何必在意它是否工整、是否白潔呢?

《祭侄文稿》:塗塗改改十分潦草,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絡,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Tags:文稿顏真卿書法作品潦草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