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老子大智慧:懂得做好這3個方面的積累,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由 文史明月 發表于 藝術2023-01-24

簡介這就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的道理,沒有前四年的積累,哪裡會“厚積薄發”,一夜成才呢

學習如何達到量變到質變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一句詩歌,被後世封為“詩聖”的他,一生為國為民,先後創作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他的詩中流露出“憂國憂民”的情懷,更是被後人推崇備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老子大智慧:懂得做好這3個方面的積累,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杜甫

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其實一向尊重知識積累的古人,早就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大智慧供後世參考學習,就比如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這當中蘊含了一個人要想成才必須要經歷的磨礪。那該如何實現這些磨礪呢?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民間廣泛流傳的《道德經》中,就包含了做好積累才能成功的大智慧。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每一個參天大樹的成才,最開始都離不開“毫末”大小的嫩芽小苗。

老子大智慧:懂得做好這3個方面的積累,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老子

正是這樣的小苗,看似絲毫不起眼,一年、兩年之後還是任由風吹雨打,有時候在狂風的肆虐下,很容易就折斷了。但它只要根系完好無損,就會從底部重發新芽,一次次的強風只會讓它的根系扎得更牢,折斷以後嫩芽長得更加茂盛,更加迅速。

正如鄭板橋詩中所云“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相傳,在我國東南一些地方生長著一種“毛竹”。這種竹子在種植以後的前四年裡,每年的生長速度也不過3公分左右。很多人都覺得花這麼長時間精心栽培的竹子,就長十幾公分,根本不值得栽培。

老子大智慧:懂得做好這3個方面的積累,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毛竹

但繼續堅持種下去的農戶發現,直到第五年開始,這種竹子以每天30公分的速度瘋狂生長。短短几天時間,原來低矮的小竹苗一夜之間就成了一片竹林,高達數十米。這就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的道理,沒有前四年的積累,哪裡會“厚積薄發”,一夜成才呢?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但很多人在生活當中,經常也會看到明明有些人也在很努力地去做了積累,可還是“事與願違”。不僅沒有“量變引起質變”,反而越來越歸於平庸,漏洞百出。“並非所有的種子都會發芽,發芽的種子也不一定都能成才”。

九層高的土臺,是從一筐土慢慢堆砌起來的。話雖然是這樣說,但如果只是簡單地堆砌,不夯實基礎,把一層層的土臺築牢,那一層層土堆積上去自然就會脫落下來。很多人只知道做好積累,以為每天進步一點點就是在往前走,終於有一天會建好高臺。但現實卻是堆得越高,土石跌落得越快。

老子大智慧:懂得做好這3個方面的積累,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高臺

“沒有目標的努力只是虛有的徒勞無功,打好基礎最重要!”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當然,尋找到自己的方向,除了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好基礎之外,更重要的則是開始行動。很多人在腦海當中,一閃而過許多個應該如何成功,又該如何獲得圓滿人生的想法。但只有一小部分人抓住了時代的機遇,搭上了“順風車”,最終如同“開掛”一般,走上人生巔峰。

但更多的人則是不停地在一邊觀望,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瞻前顧後,遲遲不願意下手開幹。最終只能抱憾終身,杜荀鶴有詩云“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面對已經選好的道路,就一定要“管得住嘴,邁得開腿”,“悶聲發大財”說的就是這些人。

老子大智慧:懂得做好這3個方面的積累,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在俗語當中,我們也經常能夠聽到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每個人生存在世界上,都想要獲得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美好的幸福生活怎麼得來呢?自然少不了個人的奮鬥來造就,在奮鬥的時候更是需要做好積澱的。“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能不能捉到“魚”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發生改變。

荀子《勸學》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說得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這就可以看出兩千多年前老子留下五千字箴言的《道德經》當中蘊含了多少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懂得做好這3個方面的積累,才能“量變引起質變”

但不管怎麼說,想要“量變引起質變”就一定要學會上述3個方面的積累,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做到“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Tags:成才毫末積累當中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