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由 智東西 發表于 藝術2023-01-12

簡介從高通2013年帶出手機快充標準至今,過去了將近十年,曾經國際USB IF協會嘗試用PD標準下的PPS協議來統一移動裝置充電,卻因沒有得到廠商們的積極響應而最終收效甚微

沐足儀泡腳有什麼好處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作者 | 雲鵬

編輯 | 心緣

蘋果公司躺吃Lighting介面紅利十年後,突然一個“Deadline”砸到了自己頭上。

年前,歐盟已經正式透過新規,以後手機想在歐盟範圍內賣,就必須要用Type-C充電介面,這項規定的執行時間是2024年12月28日。

新規通過後,蘋果全球營銷高階副總裁格Greg Joswiak也在一次活動中確認,蘋果將遵守歐盟的規定。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但這裡要明確一點,統一充電介面,並不等於統一充電協議。

現在安卓手機基本都在用Type-C口充電,但充電速度卻是千差萬別,充電功率從幾十瓦到兩百多瓦不等。這背後,就是快充協議的混亂、不統一。

可以說,歐盟統一充電介面,只是邁出了統一整個手機快充生態的重要一步,但並非解決了根上的問題。

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來說,統一快充協議的需求,顯然要來的更加迫切。畢竟手握支援“快充”的手機,卻因為用了協議不同的充電器只能享受“慢充”,這種糟糕的體驗,想必不少人都有深刻體會。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因此,給快充協議建立統一標準這件事,就顯得愈發迫切。

從高通2013年帶出手機快充標準至今,過去了將近十年,曾經國際USB IF協會嘗試用PD標準下的PPS協議來統一移動裝置充電,卻因沒有得到廠商們的積極響應而最終收效甚微。

2022年9月,國內的首個融合快充協議標準UFCS(Universal Fast Charging Specification)終於正式落地,幾大相關協會聯合釋出了首批11張快充認證證書,華為、小米、OPPO、vivo等手機巨頭均是主要發起和參與者。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也就是說,充斥著國內安卓手機廠商們各種私有協議的快充生態,終於迎來了協議標準統一的新契機。

這是否會是國內手機快充走向大一統的重要轉折點,快充協議的統一到底會給國內手機使用者帶來哪些好處?十年手機快充協議難統一的癥結又在哪裡?透過與多位業內人士深入交流,我們嘗試找到答案。

一、技術規範落地,國內快充統一來到新節點

從蘋果開啟“智慧手機”時代後,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但耗電也越來越快,在電池容量無法顯著增加的前提下,廠商們都將目光投向了充電速度的提升,手機“快充”的概念也開始逐漸走入我們的視野。

但近幾年來,手機快充技術的迅速發展,快速拉昇了手機充電功率的上限,手機充電安全問題變得愈發凸顯,而各類私有協議也不斷迭代,不同品牌之間的壁壘不降反增,消費者的使用者體驗也大打折扣。

其實早在2021年5月,國內的電信終端產業協會就釋出了《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範》,這項技術規範就是為了讓各家的私有協議能夠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不必在為充電插頭互不相容而苦惱。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UFCS協議標準的推出,讓我們感受到國內快充技術的統一終於開始有了眉目,走出了關鍵性一步。

2022年7月,標準檔案已經出臺,同年9月首批快充認證證書的頒發,以及4款終端、5款介面卡、2款晶片的適配,都成為這一標準正式執行落地的關鍵節點。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在當時的釋出會上,我們能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比如國內四大手機巨頭華米OV,據瞭解,他們都是這項標準的主要牽頭制定者,而參與的供應鏈企業也有矽力傑、瑞芯微等國內相關晶片玩家。

根據官方資訊,下一步,電信終端產業協會、中國通訊標準化協會和廣東省終端快充行業協會這三大協會將開始合作推進這項融合快充標準的落地。

其中廣東省終端快充行業協會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細翻看其組織架構,不難發現其陣容組合還是頗為“豪華”的。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廣東省終端快充行業協會的理事會包括中國信通院、華為、OPPO、vivo、小米,以及昂寶電子、瑞芯微、立輝科技、矽力傑。而協會的技術委員會也包含了OPPO、vivo、小米等公司快充技術的科學家和相關負責人。技術研究組也包含了多為產業專家、工程師和研發經理。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可以說,協會技術相關成員不少都是一線做快充技術出身,對於技術的難點,行業痛點的把握會更加精準。

值得一提的是,在測試認證方面,這次的融合快充標準會使用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作為測試單位。

可以說,從行業各方的參與,到標準的執行落地,我們都看到了國內快充標準統一,正在邁向一個新的節點。

在官方新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幾大協會聯手指定這一標準的用意,核心就是要統一當下混亂的快充生態,真正給消費者們帶來好的充電體驗,同時保證安全性,進而促進整個移動充電行業的發展。

具體來看這項標準,如果簡單理解,與此前的PD 3。0協議類似,UFCS協議會透過多個檔位的電壓調節來實現不同的輸出功率,協議最高支援的輸出功率將達到200W以上,目前手機Type-C介面支援的最高充電功率為240W,應該說留出的空間是非常大的。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UFCS協議對裝置輸出功率的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首發了200W快充的iQOO 10 Pro機型已經透過OTA韌體更新,支援到UFCS協議了。

可以看到,這次標準對於此前已釋出機型的相容適配也做了比較好的最佳化,甚至只需要軟體升級即可實現支援。

廣東省終端快充行業協會技術委員會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這次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範的落地,會是國內快充走向統一的一個重要節點,各方都表現出比較高的積極性。

小米方面人士也透露,信通院、泰爾以及各大主流手機廠商都在積極推動標準的落地,現在實現的相容功率在30W階段,但相較於此前的10W或18W,充電體驗已經提升了很多,而後續更大功率的快充相容也在一步步推進中。

二、十年漫漫難統一,廠商們究竟在猶豫什麼?

這次國內UFCS協議標準落地,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相關參與方、產業鏈、技術等方面的條件都已成熟,快充標準統一這件事,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

不過即使如此,協議落地或許還將面臨不少挑戰。此前產業鏈十多年都沒有搞定的事,必然存在著更深層次的癥結。

2013年前後,高通第一次在手機充電中引入了QC 1。0標準,將手機充電的電流提升到了2A,充電功率也來到了10W(5V/2A)。從2013年到2017年,高通陸續迭代了QC 2。0、QC 3。0、QC 4。0等標準。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在此期間,手機廠商們除了跟隨高通的腳步,也開始探索各自的快充技術路徑,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2014年OPPO透過定製7針Micro USB充電線,將充電功率提升至25W(5V/5A),當年“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的廣告語也傳遍了大街小巷。

隨後,大電壓、大電流等不同充電方案你方唱罷我登場,充電元器件、線纜也隨之開始升級。

2017年,終於有人站出來要統一手機快充。

定義了Mini USB,Micro USB,Type C等介面的USB IF協會,透過PD 3。0協議中的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技術規範相容了高通、聯發科、華為、OPPO的快充協議。

PD 3。0的推出是手機快充發展中的關鍵節點,所有主流安卓手機廠商,甚至是蘋果都相容了PD協議,而PD協議也不僅應用於手機,膝上型電腦、平板以及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幾乎都處於PD協議的管控範圍。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容並不等於統一。

簡單理解,各家手機快充的速度,終於有了一個“公約數”,不論如何,只要相容PPS技術規範,不同品牌的手機都能至少享受到“最低標準”的統一充電速度。

2019年,身為移動軟體生態巨頭的谷歌也站了出來,宣佈所有Type-C介面手機必須支援PD協議。

看上去,快充標準有了,行業巨頭也開始強制執行,但實際上,雖然有了規範,但由於規範的操作空間很大,甚至每個國家的用電情況都有所不同、市場情況、品牌策略也大相徑庭,因此廠商們採納這一標準的積極性並不高。

最常見的情形就是,手機廠商們的充電器都支援PD協議,但在PD協議下的充電功率普遍只有最低的10W左右。

所以為什麼統一快充這麼難,企業們到底在猶豫什麼?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既然探討為什麼廠商不願意推進公有協議相容,我們可以從公有協議的弊端和私有協議的好處兩方面來看。

首先是安全。有小米相關充電技術專家告訴智東西,在考慮協議相容時,安全是一個重要考量,對於充電安全,如何重視都不為過。現在各家手機廠商的私有協議都有加密鑑權,因此相對公有協議會更安全。

從技術層面來看,PD協議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其發熱和充電效率都存在一些問題,廠商選擇自有技術路線,一定程度上可以採用更高階的器件、材料、線纜以及更有針對性的充電演算法,從而實現更高的充電效率。

在手機快充功率動輒突破百瓦的今天,實現最高充電速度,需要手機內部晶片、充電器、線纜、介面、演算法等各方面條件的密切配合。這也給高功率充電的統一帶來了許多技術上的挑戰。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當然,除了安全和技術,廠商的切身利益肯定是關鍵因素。

有OPPO相關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其實手機快充統一之所以推進的比較慢,主要是因為廠商們“不太願意”。

充電協議的相容,需要考慮軟體系統的適配,同時要針對市面上已上市的機型做驗證測試,這個過程中,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兼顧,實行起來其實有不小的難度。

另外,手機廠商從不同的快充技術供應商處獲得不同方案以實現相容,也需要資金的投入,但這種看似“利他”的行為,很難讓廠商們產生興趣。

同時,公有協議大多是由產業鏈中的晶片廠商或者配件廠商來配合實現,這些參與者沒有手機產品和自己的生態圈,對於他們來說,技術開源、使用的人越多,他們獲益越大。

相反,私有協議背後的技術提供方是手機廠商,從樹立專利技術壁壘的角度來看,廠商們自然希望技術獨佔。

此外,私有協議能夠給手機廠商們帶來諸多顯而易見的好處。展示動輒百瓦的自有快充技術,顯然是廠商們“秀肌肉”的好方式,同時給自家產品賦予獨特的產品競爭力。

從配件銷售來說,由於只有自家充電器才能實現最高充電功率,其他品牌手機無法相容,因此消費者就必須要購買原品牌的配件。

同時,三方廠商如果想要生產支援這一品牌的充電器配件,就需要得到品牌的授權,這筆商業授權費用,也是不小的生意。

就在10月4日,歐洲通過了一項新規,要求2024年起,各類移動電子裝置都要用Type-C口充電,包括蘋果的iPhone。有分析指出,蘋果會因此每年損失數十億至百億人民幣,足可見充電認證裡面的“油水”有多大。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可以看到,統一手機快充,並非表面看上去的大家集體“簽字畫押”那麼簡單,背後不僅涉及安全、技術的考量,更涉及到複雜的利益博弈。可以說國內UFCS協議標準開了個好頭,但後續廣泛普及或許還不會來的那麼快。

三、標準統一已成大勢,手機快充發展趨於平穩

不論是國內融合快充協議標準UFCS的落地、USB IF協會透過PPS技術規範相容各傢俬有充電協議,還是歐盟多年來對於充電介面統一的不懈推動,讓電子產品的充電體驗變得更好、更流暢,一直是科技產業努力的大方向。

電協議統一會讓手機快充生態變得更好,降低玩家參與的門檻,同時讓產業鏈更加完善,也有利於技術的進一步突破。

有知情人士告訴智東西,這次國內協會和廠商一起來做這個標準,核心還是希望消費者的充電體驗能夠真正變好,並且在今天,快充的安全可靠已經被擺在了首要位置,如何兼顧高功率協議互通和安全性,勢必需要標準的統一和規範。

就這位知情人士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在各大協會和主要參與廠商之間,這次各方的參與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可以期待後續成果。

正如前文提到的,目前iQOO的最新旗艦智慧手機已經支援了UFCS協議,要知道,這可是一部支援200W超高功率快充的手機。我們能夠看到,只要廠商願意,在技術上的難題並不是真正的阻力。

手機快充大一統,中國人先走一步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融合快充標準第一階段的最高功率是40W,而第二階段會逐步提高到65W,後續的可用性還會進一步提高。

有知名科技圈從業者認為,“UFCS更像是一個‘快充保底’計劃,未來不管是千元價位的入門款,還是萬元旗艦,都能獲得支援,同時帶來安全快速的充電體驗……”

目前僅小米、OPPO、vivo三家國內智慧手機頭部廠商的出貨量就已經佔到了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UFCS協議標準在國內全面普及,其很可能會成為推動全球手機快充生態統一的重要變數。

面向未來的手機充電技術發展,目前“百瓦快充”已經能夠實現較好的充電體驗了,在10分鐘以內進一步縮短充電時間,對使用者體驗提升並沒有那麼大。

後續如何做好整機厚度、續航(電池容量)、充電速度之間的平衡,如何最佳化手機的功耗策略、實現效能、功耗、發熱的平衡,都是對廠商們更加實際的考驗。

結語:手機快充“大一統”時代或許已經不遠了

回顧快充十年發展,不難看出,如果不能給廠商帶來實際的好處,只是從行業角度出發去做軟性規範,收效甚微。

早在2009年,歐盟就希望透過非強制性協議統一蘋果、華為、三星和諾基亞幾家廠商的充電介面,要知道,統一介面並不等於統一充電標準,介面只是第一步,而第一步就邁了十幾年,直到今天蘋果仍未加入。

此次國內UFCS落地,各家參與積極性很高,快充標準統一再次燃起希望。但標準能否堅持執行,推進落地的情況到底如何,還有待觀察。

如今手機市場遭遇嚴冬,與其針鋒相對拼個你死我活,不如抱團取暖共同把蛋糕做大,充電標準統一勢必會讓廠商損失一部分利益,但真正將手機使用者體驗做好,讓行業整體朝著正向積極的一面發展,或許行業才能真正走出當下的困境。

Tags:快充充電協議手機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