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由 黃米米黃 發表于 藝術2022-12-30

簡介我認為當家長遇到了孩子性格、習慣、成績方面的煩惱時,都可以從這三方面思考自己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誰提出真善美

現在養育一個孩子不容易。當孩子內向、不喜歡錶現自己時,父母會擔心他不合群。當孩子沒有養成好習慣時,父母覺得孩子會誤入歧途。當孩子成績不好時,父母擔心孩子將來不能找到好工作,沒有一個好未來。

自從有了孩子,父母的心就老是放不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總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培養下越來越好。

如何讓孩子能很好地適應未來,張華先生認為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向世界學習。從《世界是我們的課堂》我學習到三方面內容:閱讀與表達、自由探索與遊戲化、全人教育。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我認為當家長遇到了孩子性格、習慣、成績方面的煩惱時,都可以從這三方面思考自己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結合以上三方面的知識,以及我自己的育兒經驗和思考,我認為家庭教育需要顧及真、善、美三方面。

一、 接納真實的孩子,給孩子做自己的權利。

俗話說人無完人,孩子也一樣是沒有完美的。現在,我們喜歡稱那些優秀接近完美的孩子為“別人家的孩子”。正是因為是別人家的,所以我們也只是看到了其他孩子的優點,沒有看到他們的缺點。

我們的孩子呢,其實也很完美,但我們沒有看到,只是盯著他的缺點去了。

最近,在知乎上出現了一個這樣的育兒問題。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這位媽媽覺得自己的女兒太內向,很擔心她的未來,所以想盡辦法糾正她的性格,但都以失敗告終,最後都有放棄她的念頭。

這個問題的下面一個高贊回答是內向的孩子也很優秀,家長不應該強行把孩子變成外向的孩子,而是要懂得欣賞孩子的性格。

認為自家孩子性格不好,想糾正他,這是社會上一個很普遍的育兒問題。

大家公認的性格好就是外向、活潑,如果不是這樣,家長就覺得孩子有問題。

就像那個高贊回答中說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內向”只是大人給孩子貼的標籤。

記錄片《零零後》裡的一一十年後並沒有變成問題小孩,她喜歡交朋友也喜歡獨處。有人覺得她的思想很成熟,說得道理連大人都慚愧。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孩子的性格如何,是天生的,只要他生活在一個有愛、可以包容他的家庭,他長大後就不會有問題。如果家長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培養孩子,總是對孩子不滿意,孩子能感覺到家長的態度,就會變得不自信。

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與眾不同,需要無條件地尊重和接納,給孩子做自己的權利。

二、 家庭教育中需要多點自由

我認為家長需要把孩子放在跟我們一樣的地位來對待。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老是想控制他,多給孩子點自由。

1、 給孩子自由選擇生活習慣的權利。

尹建莉老師認為兒童的能量很少,如果我們給孩子太多規則,讓他生活得不自由,他的能量就會很快被消耗掉,長大後面對問題容易有心無力。

有一對父母社會地位很高,母親是高校教授,父親是公司老總。他們對小孩的教育很嚴格,一直注意培養他的生活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小學時,母親規定他什麼時候做作業,每天閱讀一個小時,看電視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必須幾點睡覺,考試錯誤率不能超過百分之幾。

如果孩子不遵守規則,父母就當面批評,甚至打他。

孩子的自覺性一直很差,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他人的監督下完成的,無論做什麼事都喜歡磨蹭。年齡越大,越不聽父母的話,對父母的管教很抗拒。初中時迷戀上了電腦遊戲,父母看不慣時就強制關機,這個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很僵。

最後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上了大學,但是因為整天打遊戲,學業也沒完成。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張華老師在《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中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答案是給孩子自由。他認為大人自律才自由,孩子自由才自律。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以上面的案例來說,我們在培養孩子的習慣時,老是去逼著孩子往前走,這是他律,不是自律。張華老師在培養他自己三個孩子的睡覺習慣時,先是讓他們自己安排,盡情地玩,等孩子玩累了就睡著了。下次孩子就明白了,熬夜也沒有那麼好玩。

我認為,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自由探索世界的權利,讓他們去建立自己的生活規則。當孩子因為玩沒能及時完成作業,我們不管他,讓他自己去承擔後果。到了學校後,他發現沒完成作業的同學很少,很難為情,下次他自然就明白要先寫好作業再玩。

如果家長老是督促孩子完成任務,剝奪了他們自己選擇的權利,他們就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所以,在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時,不妨多給他們自由,讓他們自己去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規律,這比我們督促他一百次都管用。

2、給孩子多閱讀的自由

現在很多案例都說明孩子廣泛地閱讀,可以輔助提高孩子各學科的成績。廣泛地閱讀,可以提高閱讀理解力,拓展視野和知識面,讓孩子思維更開闊。孩子們學習的科目主要分為人文類(如語文、歷史、政治、哲學)和自然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當孩子的閱讀廣泛到涉及這些科目,併產生興趣時,我們又何必擔心他對學習沒興趣,成績不好呢?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此外,經典閱讀還可以修性。世界名著和我國經典著作都是經過層層篩選的,孩子們在閱讀這些書籍時可以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當孩子們因為閱讀經典認知升級時,心智更成熟,思考問題更全面。

多閱讀這麼好,但前提是讓孩子自己對閱讀感興趣,因為內在動機引發的行為更持久。

3、給孩子多遊戲的自由

我讀高三時,小說是不被允許帶進課堂的。那時,家長和老師都認為課外書籍會搶走學生們的學習時間。經過了多年的驗證,現在的家長和老師才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是遊戲呢?

現在,很多人仍然認為遊戲是惡魔,會奪走孩子的心智,讓他沉迷而不自知,擔心孩子因為遊戲學習一落千丈。就在不久前,我也這麼認為。

但是,我們忘了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就像有人對美食無法抗拒一樣。泯滅天性的行為都是不合理的。如果你把一盤美食放在一個吃貨面前,讓他饞得流口水卻不給他吃,會不會有點不道德?

同理,我們讓一個愛玩的孩子遠離遊戲,是否也有點不道德?

有人認為現在游泳、唱歌、跳舞等興趣以各種興趣班、培訓班出現,家長透過各種培訓讓孩子競爭,電腦遊戲成為孩子們遊戲的最後一塊淨土。

同時,我們也發現越會玩的孩子越聰明,那些遊戲高手的反應速度就很快。所以,孩子們愛玩遊戲,就讓他玩。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有人擔心孩子會玩遊戲成癮,事實是不會。沈家宏老師的《根本停不下來:用心理學戒癮,做一個自律的人》中就說了,成癮是因為親密關係沒有得到滿足才會發生。當孩子和父母相處融洽時,是不會因為玩遊戲成癮的。那些有遊戲癮的孩子,很大可能就是跟父母關係不好,想從遊戲上尋求安慰。

《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中提到給孩子講述道理時,不妨用遊戲化的方式來演練生活,這個很值得我們學習。有時,我們責怪孩子不聽話,很可能是因為我們講得太一本正經,孩子聽不進去,而遊戲是孩子喜歡的。

三、 多讓孩子體會生活中的美

曾經看過一個影片,是陳美齡講述怎麼教育三個兒子。她說下雨的時候,她會帶三個孩子去戶外把樹葉丟在河水裡面,看誰的樹葉飄得快。光是想象,都覺得這種生活很美。

《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中也提到了美育,認為帶孩子多欣賞藝術、大自然的美麗,可以提高我們感受美的能力,進而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可以讓孩子遠離庸俗,做一個情趣高雅的人。

《世界是我們都課堂》:家庭教育中的真善美

一顆小樹苗,需要陽光、雨露才能茁壯成長為一顆大樹,如果陽光、雨露不夠,給它的枷鎖又太多,它就會因為營養不良而夭折,或者長得歪歪扭扭。小孩就像小樹苗一樣,需要父母真心地接納和愛,需要父母給予充分的自由,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才能在最後變成一棵參天大樹。

《世界是我們的課堂》中提到的自由、遊戲化、閱讀方面的育兒知識,很值得現代家長好好學習。如果我們發現了孩子愛遊戲、愛自由的天性,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以自己的真、善、美來養育孩子,孩子不也可以變成一個具有真、善、美的人嗎?那樣,育兒煩惱也會很少了。

Tags:孩子父母遊戲家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