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從保暖角度談羽絨服科學用絨

由 羽小丫 發表于 藝術2022-12-30

簡介薄面料一般用在輕薄型羽絨服上,相比老標準用含絨量90%的絨,絨子含量90%的羽絨蓬鬆度應高出至少5%以上,在相同充絨重量的前提下,用絨子含量90%的羽絨服的保暖性會更好

冬季羽絨服放在哪裡乾的快

【專家專欄】2022。07。04 來源:曹宗華的羽絨生活作者:曹宗華

羽絨服誕生的初心,就是為了保暖。現有羽絨服的相關標準,更多是對面輔料和羽絨品質提出了要求,至於羽絨服的保暖性,受多種因素影響,一直不太好量化,只能留給羽絨服企業憑藉歷史經驗自由發揮。

於是市場上的羽絨服,絨子含量從50%到95%不等,充絨量從20g到500g不等,普遍的認知是鵝絨比鴨絨保暖,絨子含量越高,充絨量越多,羽絨服就越保暖。

對羽絨服用絨的普遍認知是否科學合理呢?筆者結合行業專家的研究成果和羽絨服保暖測試的經歷,談三點科學用絨的建議供行業參考。

一是用鴨絨。

二是薄面料用90絨。

三是厚面料用80絨。

1。 用鴨絨

筆者曾整理國內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鵝鴨絨蒸汽還原法蓬鬆度資料,羽絨絨子含量均在70%以上,蓬鬆度對比統計資料如下:

從保暖角度談羽絨服科學用絨

在絨子含量相同的情況下,鴨絨與鵝絨蓬鬆度的比值=0。183/0。186=98。4%,也就是相同絨子含量的鵝絨,其蓬鬆度均值高於鴨絨1。6%,這與相同絨子含量鵝絨,蓬鬆度要高出鴨絨1cm(鵝絨蓬鬆度高出鴨絨6%以上)的傳統認知相距甚遠。也就是說,國內當下羽絨服市場上相同絨子含量的鵝鴨絨,其蓬鬆度大機率是很接近的;其背後的原因,與目前羽絨服行業普遍用成熟度不高的仔鵝絨應該是分不開的;據羽絨行業經驗,只有養殖期超過4個月以上,鵝絨才會對比鴨絨顯示出蓬鬆度高的明顯優勢。

已有的研究顯示,相同絨子含量、相同蓬鬆度的鵝絨與鴨絨,其保暖性也是很接近的,不存在顯著的差異。當下同一規格鵝絨的價格約是鴨絨的1。8倍,從保暖性和經濟性兩方面來看,鴨絨當是首選。

2。 薄面料用90絨

羽絨服的面料越輕薄,越能透過面料獲得羽絨的手感。羽絨的主要成分為絨子、絨絲、羽絲和毛片。絨子、絨絲和羽絲纖維纖細,用手抓握的手感柔軟;毛片因有較硬的羽乾和較尖的羽根,用手抓握,有粗糙感和扎手感。絨廠為讓羽絨獲得柔軟的手感,在客戶要求的絨子含量基礎上,會盡量增加絨絲羽絲在羽絨中的比例,同時減少毛片的比例,確保羽絨手感柔軟。

符合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簡稱老國標)標準的絨,絨廠一般都會在羽絨中拼堆大量的絨絲羽絲,儘量減少毛片的含量,即使絨子含量70%的絨,也可以獲得不錯的手感。隨著GB/T 14272-2021《羽絨服裝》新國標正式實施,絨子含量95%以下的絨,絨絲羽絲含量不得超10%,絨廠為應對新國標的要求,不得不在絨中增加毛片的含量。因此,新國標絨的絨子含量越低,毛片含量就越高,手感也就越差。以新國標絨子含量70%的絨為例,絨絲羽絲含量一般在9%左右,毛片含量在20%左右,相比老國標,毛片含量會成倍增加,其手感會讓習慣了老國標柔軟手感的大部分消費者不適應。針對每平米克重50g以下的薄面料,消費者很容易透過面料感知到羽絨的手感,羽絨服品牌廠商只有用到絨子含量90%的絨,才能與老國標含絨量90%的絨手感相近,從而讓消費者滿意。

薄面料一般用在輕薄型羽絨服上,相比老標準用含絨量90%的絨,絨子含量90%的羽絨蓬鬆度應高出至少5%以上,在相同充絨重量的前提下,用絨子含量90%的羽絨服的保暖性會更好。當然,企業也可能為控制成本減少絨子含量90%絨的充絨量,如充絨量相比老國標減少幅度不超過5%,對羽絨服的保暖性不會有影響。

從保暖角度談羽絨服科學用絨

3。 厚面料用80絨

2007年,署名杭州蕭山國家羽絨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湯利橋專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名為《羽絨製品保暖性與羽絨品質間的關係》。在該篇論文中,透過詳細的實驗資料,論述了含絨量、充絨量和保溫率的關係,這也是筆者查到的國內首篇討論羽絨保暖性的論文,雖然時間已過去近15年,但筆者認為其論文中的結論,仍舊適用於當下羽絨服產品。在論文中,湯利橋專家繪製如下“保溫率與充絨量關係曲線”圖。

透過對該圖的分析,可知羽絨製品每平米充絨量超過133g時(實驗用的絨包面積為0。09平方米),含絨量80%的絨與含絨量90%的絨保溫率基本接近;當每平米充絨量到達200g時,含絨量80%的絨與含絨量90%的絨保溫率趨於一致;當每平米充絨量超過200g時,含絨量80%的絨與含絨量90%的絨保溫率都呈現一致的下降趨勢。筆者曾分析暖體假人測得的羽絨服熱阻值的資料,發現對於冬季充絨較多的羽絨服,分別用高絨子含量高蓬鬆度的羽絨和較低絨子含量較低蓬鬆度的羽絨填充,在充絨量接近的情況下,羽絨服的保暖性並沒有顯著的差異,該結論與湯利橋專家的研究結論高度吻合。

考慮到厚面料一般用於氣溫較低的冬季羽絨服,充絨量一般在每平米130g以上,從保暖性和經濟性兩方面來看,絨子含量80%的絨當是首選。絨子含量70%及以下的羽絨,其保暖性又稍顯不足。絨子含量超過80%的絨,增加成本卻沒有增加保暖性,已形成顯著的羽絨資源浪費。

另外,厚面料手感一般較硬,搭配毛片含量10%左右的80絨,消費者即使用手摸羽絨服,也不會明顯感覺到毛片的粗糙感和扎手感。

很湊巧的是,加拿大某奢侈羽絨服品牌,在用絨方面,與筆者以上三點建議高度一致。其官網顯示,薄面料羽絨服一般用絨子含量90%、蓬鬆度750inch3/30g的鴨絨,厚面料厚重款一般用絨子含量80%,蓬鬆度625inch3/30g的鴨絨。筆者曾認為該品牌售價過萬的羽絨服用蓬鬆度一般的80鴨絨顯得不厚道,後來才明白是筆者太天真,該品牌在羽絨材料的選用上,已甩了中國品牌好幾個身位。

2022年是羽絨服新國標大規模實施之年,筆者真誠建議羽絨服品牌企業,科學理性用絨,更能彰顯中國羽絨服品牌的自信和軟實力。

Tags:羽絨服絨子含量羽絨鴨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