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由 沃德利成書畫院 發表于 藝術2021-12-14

簡介★新石器時代孕育了新生命主要是以舞蹈紋盆為代表戰國時代嬰兒出生以最早的人物畫《人物龍鳳圖》為代表魏晉南北朝時代孩子的個性發展期以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為代表唐、五代時期事業成功的成熟男子人物畫的巔峰期,以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為代表

什麼是綾裱絹本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大家去中國畫展廳欣賞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想欣賞,找不到抓手;想誇讚,又無從下嘴;看展牌吧,又總是有一些陌生的術語擋路。

其實,在這些術語中,有一些詞彙的出現頻率是很高的,比如絹本、設色、工筆和寫意等等。而你只要掌握了它們,便可以更好的欣賞和理解這些作品。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 絹本

絹,在國畫中讀四聲,常被誤讀成一聲。繪在絹、綾、絲織物上的字畫,稱為絹本,在畫面中能看到明顯的橫豎交錯的紡織痕跡。代表作是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區別於絹本,紙本是在國畫中最常使用的材料。以紙為底,所繪製的就稱之為紙本。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2. 設色

設色這個詞經常與“絹本”、“紙本”合用,出現在國畫的基本資訊展示牌中。設色就是國畫中暈染彩色的意思,一般畫面中只要出現彩色,就可以說是設色作品。與設色相反的是“水墨”,指畫面中不出現彩色,或者極少出現彩色的,以墨色為主繪製的作品。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3. 人物畫

人物畫是以人物形象為主體的繪畫的通稱。中國的人物畫比山水畫、花鳥畫出現得早,大體分為道釋畫、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歷史故事畫等。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人物畫的發展與人類生命相對比,理出一條發展的脈絡。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新石器時代

孕育了新生命

主要是以舞蹈紋盆為代表

戰國時代

嬰兒出生

以最早的人物畫《人物龍鳳圖》為代表

魏晉南北朝時代

孩子的個性發展期

以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為代表

唐、五代時期

事業成功的成熟男子

人物畫的巔峰期,以南唐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為代表

宋代

退休的人

這一時期注重花鳥魚山水,而人物常充當山水中的點景

元代

病痛的老年人

這一時期的山水畫發展得非常好,人物畫的重要性在持續走下坡路

明清時代

晚年找到了自己業餘愛好,越活越精彩的人

這一時期的人物畫風格越來越多種多樣,中西結合,畫得也很精彩,比如清朝冷枚的《春閨倦讀圖》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4. 道釋畫

道釋畫常被誤會成道教的畫,但其實它是以道教、佛教(釋教是佛教在中國的別稱)為內容的繪畫。其中不僅包含人,還包含高僧大德、神和鬼怪。顧愷之、展子虔、吳道子、金農、張大千都是道釋題材的繪畫高手。道釋畫的代表作是清中期揚州八怪之首,金農的《鬼趣圖粉本》。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5. 仕女畫

仕女畫是人物畫的一種,有的也可以寫作“士女畫”。原指以封建社會中,上層士大夫和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中國畫。後為人物畫科中,專指描繪上層婦女生活為題材的一個分目。再到現在,概念已經拓寬到指一切以女性為主題的國畫作品。代表作是張萱的《虢國夫人遊春圖》。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6. 山水畫

山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以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山水畫在魏晉、南北朝已逐漸發展,但仍附屬於人物畫,主要作為背景的居多。

隋唐始獨立,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山水畫,留存最早的是展子虔《遊春圖》,其次還有李思訓的金碧山水,王維的水墨山水,王洽的潑墨山水等。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五代、北宋山水畫大興,作者紛起,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以及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

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明清及近代,續有發展,亦出新貌。表現上講究經營位置和表達意境。傳統分法有水墨、青綠、金碧、沒骨、淺絳、淡彩等形式。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7. 青綠山水

青綠山水是山水畫的一種,主要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中國的山水畫,先有設色,後有水墨。所以說,青綠山水出現得比水墨山水更早。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8. 金碧山水

習慣上我們把用泥金、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顏料的山水畫,稱為“金碧山水”。而金碧山水是青綠山水中最輝煌的一種。存世最早的山水畫是展子虔的《遊春圖》,它是青綠山水,更是金碧山水。近現代還有大家熟悉的張大千的《華山雲海圖》。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9. 折枝

折枝是花卉畫法的一種。畫花卉不寫全株,只畫從樹幹上折下來的部分花枝,故而得名。宋元雖在花鳥畫中已有畫折枝的構圖,但盛行卻在明清之際。扇頁之類的小品花卉畫,往往以簡單折枝經營構圖,彌覺雋雅。代表作是清代宮廷畫家冷枚的《春閨倦讀圖》。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0. 界畫

界畫在明清近現代宮廷作品中常見到,指以宮室、樓臺、屋宇等建築物為題材的繪畫。界畫即“界劃”,指用界筆直尺劃線的繪畫方法。界畫中的建築,線條可以筆直,非常有規律。代表作是元代李容瑾的《漢苑圖》。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1. 工筆和寫意

工筆是中國畫欣賞中,出現率非常高的知識類名詞。“工筆”和“寫意”都是中國畫技法名。工筆屬於工整細緻一類密體的畫法。你可以關注宋代的院體畫,如北宋宋徽宗著名的的《瑞鶴圖》,也可以找找明代仇英的人物畫,清代沈銓的花鳥走獸畫。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寫意即透過簡練概括的筆墨,著重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陳淳、徐渭,清初朱耷等,擅長寫意。瞭解寫意畫,可以找找齊白石的作品,他有的作品中又有寫意,又有工筆。比如其草蟲冊頁中,草蟲通常是工筆的,而草蟲周圍的花草基本都是寫意的。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2. 沒骨

沒[mò]骨,也是一種按繪畫技法分類的名稱,風格精細,多為彩色。但區別於工筆的是,沒骨不用墨線為骨,直接用彩色描繪物象,所以得名。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3. 粉本

中國古代繪畫施粉上樣的稿本,換句話說,就是“小草稿”。這與西方繪製大型油畫前,要畫個素描稿,看一下大概效果,是一樣的意思。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4. 小品

不同於舞臺上的小品演出,“小品”在國畫中有特定的意思,指的是中國畫畫家比較自由抒情的作品,隨意之作,思想上沒有過多的拘束,往往藝術水平達到較高境界。尺幅一般不大,具有小中見大、雋永警闢的特色。

小品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宋人小品畫,是宋代繪畫藝術的縮影。這些小品,有些原先可能是宮殿中配置在屏風上的裝飾畫,或者是畫在紈扇上的裝飾畫,因其藝術品質非常高,被人收集在一起裝裱起來。代表如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的《梅石溪鳧圖》。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5. 款識

這兩個字,在品古書畫時一定會用上。在書、畫上的款識,也稱“題款”或“款題”,指在書畫作品正文之外所題寫的文字、印章、甚至是花押,例如宋徽宗的“天下一人”花押。文字內容則通常為姓名、時間、地點。

“詩書畫印不分家”的印,也是要透過款識的形式在書畫作品中體現出來。自元、明、清以來,書畫家們越來越重視署款的作用,並刻意追求款識的藝術效果,因而有“妙款一字抵千花”之說。

儘管畫面、正文是書畫作品的主體,決定著作品的優劣、層次,但款識,特別是署款(正文以外,所寫的文字)處理得好壞,將明顯地影響通篇的藝術效果。一個反例是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的唐摹本,被乾隆皇帝密密麻麻蓋了幾十個章。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6. 曹衣出水和吳帶當風

“曹衣出水”是與“吳帶當風”相對的一個概念,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前者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後者筆法圓轉飄逸,所繪人物衣帶宛若迎風飄曳之狀。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7。 春蠶吐絲

春蠶吐絲用於形容線描人物畫的特徵。古人稱顧愷之的線描,宛如“春蠶吐絲”。能畫出細韌柔和,連綿不輟的視覺效果。描法中,與“春蠶吐絲”最不同,但也被廣泛應用的是“鐵線描”。“鐵線描”非常剛毅。上面這幅《永樂宮壁畫》,既有“春蠶吐絲”,又出現了“鐵線描”。兩者感覺不同,可以試著找找看。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8。 墨色五分

“墨色五分”在講水墨作品時經常用到,語出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例如水墨山水是透過不同比例的水和墨的調和,出現不一樣的灰和黑色變化,是多層次的濃淡乾溼。

“五色”是哪五色?說法不一,大多是說:焦、濃、重、淡、清;也有的認為應該說成:濃、淡、幹、溼、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的。實際上指的就是墨色運用上的豐富變化。理解起來不用太機械,不要認為墨和水只能調出五種變化,其實變化應該更多。代表作如元代王蒙的《青卞隱居圖》。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19。 三遠

“三遠”是在欣賞山水畫時,幾乎逃不掉的一個詞。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中,記載其父郭熙說的三遠:高遠、平遠、深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

高遠也就是現在說的仰視;平遠也就是現在說的平視;深遠也就是現在說的俯視,再加上眺望。

20箇中國畫欣賞的高頻術語

20。 留白

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徵。留白指的是書畫藝術創作中,為使整個作品畫面、章法更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有的是為了表現冰雪、月亮等事物;有的是為了為觀眾留有想像的空間。

Tags:人物畫山水山水畫工筆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