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自學必讀:學中醫之法 + 輔助書單

由 中醫韓一生 發表于 藝術2021-12-14

簡介名老中醫:焦樹德教授《焦樹德醫學全書》《方藥心得上、下》李經緯先生《中醫大辭典》餘瀛鰲先生《這樣做痛風才會消》等一系列書幹祖望先生的《幹祖望耳鼻喉醫案選粹》嶽美中先生的《嶽美中經方全集》李可先生《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李可學術

拔罐看什麼書

自學必讀:學中醫之法 + 輔助書單

一,學中醫之法

中醫學子萬萬千千,個個都想學好中醫,但不少學生花了數年功夫,卻未能得窺中醫殿堂。是中醫難學嗎?還是沒有找到學醫的途徑與方法?我認為,中醫不難,難在用心。但光是用心還不夠,還需要知道如何去用心。這裡我就詳細地分析一下學中醫的兩個關鍵途徑,亦是學好中醫的秘訣。

學醫之道,貴能有所自得。欲求自得,必先有所悟。悟而生智,從此中醫醫理一通百通。試看當前國內中醫界,有終身學醫而不悟者,則一生行醫,渾渾噩噩,一直沒有明白醫理。如此看病,療效必差,更不要談對於中醫的信心了。此輩學醫,誤人誤已,虛度一生,良可悲哉。

要之,要通醫理,必先有所悟。而自悟之道,源自讀書。中醫是一門傳統學問,非讀書不能得其真諦。因此,想學好中醫,先要下功夫去讀書。學問是沒有速成的。學醫亦如此,非熟讀強記,精思體悟不能得其真意。又非轉益多師,切問近思,無以收功。或問學醫有何秘訣?我認為,學醫只有兩個秘訣,一個是功夫,一個是智悟,除此之外,別無良法妙方。

一、 下點切實的功夫

天下事沒有不需要下功夫而能成功的。做學問如此,學醫亦如此。記得中醫課本里有一段荀子談勸學的話:“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就是說,如果別人能一天做到,我就花十天的功夫,別人需要十天,我就花百天的努力。如果真能堅持下功夫,則即使是笨人也能達到學問的極致。因此,學醫,首要的就是下功夫。要學醫,就要做大醫,而作大醫有如一件工程,需要嚴謹的態度,而且要很下苦功,堅持不懈。以下有三個步驟可循,願意學醫的人不妨琢磨一下這三步,循序漸進,自然能成大醫。

一則,積累醫學知識與經驗。

每個人初學醫時都要學會積累,只有日積月累,才能積少成多,積薄成厚。中醫知識包羅永珍,既有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識,也有人情世故的學問,更有星算諸子的學說,還包括內外婦兒針灸各科經驗,這些都需要慢慢地掌握。所以說,不積無以廣大,不學無以成醫,每天都要學一點兒,堅持不懈,積累自多。孔子說:“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溫故而知新”,都是積累學問的基本法門。

積累的過程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尤其是對於初學醫的人來說。望著如山的知識,成堆的醫書,恐怕會有種畏難的感覺。天下的病並不好治,也並非每個學醫的人都能治好大病重病,想當大醫,想掌握生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就得有定力,有信心,不急不躁,不矜不伐,持之以恆,必有所獲。凡是大醫,都是在一天一天的積累過程中堅持下來的。每位歷史上的名醫,沒有誰不經過此積累的階段。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就是在這個階段。

二則,循序漸進。

中醫知識浩如煙海,非循序漸進不可。要積累哪些知識呢?我認為首先是先秦四書五經以及諸子百家的學說,這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基礎,也是中醫的基礎。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就在這個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醫德與氣質也在這個文化之上建立起來,這是學醫的首個捷徑,舍此沒有別的捷徑。所謂的“秀才學醫,籠中捉雞”就是真實的寫照。在文化背景上再進一步鑽研醫理醫法,古今兩千年來有成百上千的醫書,約之先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難經》、《金匱要略》以及《神農本草經》等經典以求本,再讀明清諸家名其源流即可。另外,還包括西醫以及易理術數、文化歷史等,都需要慢慢地涉獵。這樣由點而面,由易入難,由今及古,由約而博,漸而入醫道之門。總之,沉於斯術,浸之愈久,積累愈多,將來的成就也將越大。

中醫的學習過程一般先基礎,後臨床,先簡後繁,先易後難。先學中醫基礎理論時,要完全搞通,然後方可學中醫診斷學以及中藥學。對於每一本書來說,要先掌握每一章的精義,然後可以漸而到下一章。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順序,量力而學,堅持不懈。前面的沒有學好,就不要急著學後面的。一本書沒有掌握好,就不要急著學下一本。這樣層次清楚,一步一步,漸而匯通,亦不會學得亂七八糟,漫無邊際,犯西瓜芝麻之戒。

三則,熟而生巧。

學醫需要精熟,走馬觀花式的學習,或者浮光略影式的讀書,那是不可能學到中醫精華的。如果守不住精熟這兩個字,即使泛覽千卷,才一掩卷,便茫然無所得。因此,惟有精熟方能通其意旨,得其義理,悟其巧妙。所以古人學醫,無不注重精讀熟記。蘇東坡說過“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讀醫書不是看小說,需要反覆琢磨。特別是讀《黃帝內經》,讀一遍有一遍的體會,讀十遍時的體會與讀一遍一定有同,及讀至百遍,又必然會有新的體會。我大學的一位老師說過,《黃帝內經》要一年讀一遍,臨床幹到老,就要讀到老。因為隨著臨床進步,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體會。我相信此言,臨床之餘,讀書不怠,的確深有所感。

醫理之精熟不僅僅是背誦而已,還要經常沉潛體味,反覆熟演。使古代名醫的話就象是自己說出來的一樣,即使是恍然夢寐之中,亦會自然流出,這樣才叫真正的精熟。其實真正需要如此精熟的中醫經典也不在多少,以樹立中醫根基的經典為主,數十百段《黃帝內經》以及《傷寒論》即可。到了這個境界,涵誦熟久,人書合一,習與性成,自然為我所用,則臨床上應用無窮,受益匪淺,辨證處方如有神助。

綜上所述,學醫說容易也並不容易,要成大醫,必需下切實的功夫方可。如果真能下到以上三條功夫,才算是入了醫之門,否則難免根基不牢,流於濫疏。至於有些人拿著幾個所謂的祖傳方子當成寶貝,或者大學一畢業就忙於吃喝玩樂,而不思讀書學習,那就根本是醫之蠹蟲了,斯輩何足談醫。

二、 因疑而自悟

讀書僅僅是學習中醫的第一步,其目的還在於對於醫理的自悟。自悟的感覺就象是擊石出火,豁然貫通,頓悟無餘,理事無礙,明體達用,就是這個境界。到了這個境界,才算是有所收穫了。這種收穫不是學到的知識,是真正的醫我融為一體。所以說,前面下了這麼多的功夫,一定要有悟才算是有收穫了。否則,這些功夫還是在量變的階段,醫術也還是隔了一層。

自悟是自己的感覺,不是老師教的。正如前賢論做學問一樣,其“悟入之法,恆在於片言之義,人所不經意之處,此則會心各有不同,父師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自悟也不是天生出來的,需要極深厚的功夫作底子。只有下過苦功學醫的人,心中有所疑問,有所滯塞,才有可能在某一時刻,某個機緣下頓悟,從此醫理貫通,而達到化境。而且頓悟有大有小,伴隨著大的頓悟的往往是數不清的小悟。這樣大大小小,反覆自悟,醫理於是愈來愈透徹,而臨證對病,心中澄清,醫理無礙,這種透徹的感覺用言語實在無法形容。要達此境界,亦有門徑可循。

一則,提出問題。

這是自悟的第一步,一定要有所疑問。古人講,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不管大小,都需要先疑。存疑是破疑之本,必需用心讀書方能找到疑問。醫書精深,非淺嘗者所能體會。一般如果只是粗略地翻一翻醫書,一目十行,不務精思,根本就找不到什麼疑問。疾病複雜,千變萬化,醫理亦變化萬千,左右逢源。兩千年來醫書各有所述,各有所旨,讀後怎能無疑。若真無疑,那是根本沒有理會得到,是不用心的表現。

歷史上每一位醫家都有其醫學思想,而且,各有傳承,各有不相。是不是每位醫家的每條醫理都正確呢?我認為讀醫書當學會思考,不輕易相信任何人。讀書時認真思辨,考慮其所述理法脈方藥是否合理,有沒有確實的證據,這樣就會有問題,這就是存疑。我的經驗,在初讀某某醫家著作時,先從有疑問的地方入手思考,慢慢地再從沒有疑問的地方思考,這樣就會發現,不是沒有疑問,深入一層之後,自然對其醫學思想又有所理解。或能得其偏其失,或能得其理之所以然所未然,這都是領悟。

二則,解決問題。

這是自悟的第二步,就是要解決疑問。光是存疑還不夠,還要能用心解決問題。因為問題有大有小,有難有易,因此解決問題的時間有也長短的不同。解決疑問的過程,就是促進自悟的過程。對於中醫問題來說,解決的方法,不外乎數點,或者參合各家觀點,以窮其理證;或者臨床實驗,以證其真實;或者窮心深思,以明其旨歸。其實就是透過自己問難,來促進思考。這種思考,必然伴隨著進步,越是思考,越是進步。大疑大進,小疑小進。

解決問題的過程往往是比較痛苦但也快樂的過程,心中因疑惑而存滯,極是想一通為快。但醫理往往比較複雜,並非一看即解。因此多需要一段時間來解決,有時甚至於要數年的時間。但心中存著疑問,不停地讀書臨證。隨著問題的逐漸解決,心中的鬱塞也慢慢地透亮起來,這種感覺非沉迷於此中者不能體會。某一天豁然而解,即如醍醐灌頂,上下透徹,簡直就想手舞之足蹈之。其快樂如此,其所得亦必然如此。如果能經常有這種解決醫理困惑的快樂,我想也差不多領悟出不少了。

三則,疑而得悟。

學醫的目的是心悟。悟就是豁然貫通的感覺,是對醫理的了無凝滯,是臨證的清明曉徹。悟是自己的心悟,與他人無關。禪宗有“頓悟”之說,我認為與醫之自悟實同出一轍。一旦心悟,一了百了,洞徹無餘。悟有大小,有淺深,隨著醫理困惑的不斷被解決,醫法圓通,領悟由此而生。幾經領悟之後,於是頓然明白,於是出現了圓融明徹的頓悟境界。頓悟的境界看似不可思議,其實歷史上每一位臨床大家都無一不經過此境界。如醫聖張仲景醫理通曉,自創六經辨證,必然是頓悟之人。即使如明清的不少醫家,醫學理論貫通無礙,亦需要數次的頓悟方能達此境界。

二,學中醫輔助書單

我認為可以先從黃元御學起,中國中醫藥出版社的《明清名醫全書大成黃元御醫學全書》不失為一個極好的版本。以黃元御的理論為基礎搭個醫學流派的骨架,將《四聖心源》融會貫通其中,如此見病知源,立方有據,可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可以讀鄭欽安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和《傷寒恆論》,建立一陽盈縮的觀點,奠定扶陽的基石。

其它醫書,可讀可閱者亦很多。但如果為了臨床技術,我只就自己所讀過的,精選出一份書單,由讀者自己體會。

盧崇漢《扶陽講記》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陳修園醫學全書》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徐靈胎醫學全書》

範中林《範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餘聽鴻《餘聽鴻醫案》

吳佩衡《吳佩衡醫案》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周慎齋《醫家秘奧》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陳朝祖《中醫治法與方劑》

李時珍《瀕湖脈學》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証》

左季雲《傷寒論類方法案匯參》

喻嘉言《寓意草》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胡慎柔《慎柔五書》

周楣聲《灸繩》

鄒澍《本經疏證》

柯韻伯《傷寒來蘇集》

配合讀書,必需勤於臨證。古人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不臨床而讀書,只學到些想當然的醫理。只有從臨床上回來,再讀醫書,則醫理與臨證豁然貫通,有情不自禁手舞之足蹈之之妙。多讀書,勤讀書,讀好書,則如藥王所言:“具而學之盡善盡矣。”如此方是病家之福。

中醫各家各派各有風格,專精之路亦各有不同,並不是說每個人都適合於我以上所言。如果能找到好的師傅,幫助入中醫之門,再琢磨出最適合自己的路子,則往往會事半功倍。以上所論,不過拋磚引玉之言,願與諸位醫林前輩大德共勉之。

如何自學中醫?以下可做參考

學習中醫不用一上來就啃古文書,可以先簡單的先看起來,基礎內容,基礎舌診,再看進階的書,中醫愛好,或想自學中醫的朋友可以作為參考。學術有專攻,不用都去看,需要哪方面就買哪方面的。買不到的,可以去看電子版本的。

古文看不懂,先羅大倫、徐文兵、餘浩、佟彤的看一看。等基礎瞭解了再黃煌先生的和黃元御先生,彭子益先生的,還有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買回來讀一讀,都是經典。從子午流注,陰陽、五行、寒熱虛實、八綱辨證等基礎知識開始學起。六經辨證是醫聖張仲景的思路,很多學經方的朋友都非常熟悉,但是大多數的中醫初學者看到各種經名就懵圈了,沒關係,我可以給大家簡單翻譯一下。

一般來說,少陽病指的是膽經病,厥陰病指的的是肝經病,陽明病指的是胃經病。

初學需要了解的1:中醫基礎內容:《中醫基礎理論》藍色封面,“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第九版)”主編孫廣仁、鄭洪新,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其實不必糾結是哪個版本,內容應該都差不多是必須要看的書,雖然很枯燥,但是基礎知識是必修內容。

重新編輯加一篇羅大倫博士給於想學習中醫的朋友一些話:這是他原文的話:這個文章是寫給業餘愛好者的。我記得我遇到過無數這樣的問題,就是大家問我:“羅博士,能否告訴我一下,學習中醫先學什麼,後學什麼,怎麼學嗎?”今天我來回答一下。

學習中醫,首先要學習的是人生的方向,就是“善”。

古往今來,有那麼多大醫,無不是以救人為自己的終身使命,因此精研學術,不斷提升。這種精神,是我們首先要學習的。我們業餘愛好者學習中醫,首先就是要學習方向,學習境界,擺正目標。我們都是為了愛而學習,我們愛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希望用中醫知識幫助到他人和自己,這個方向是第一位的。

為什麼我把這個放在第一呢?因為如果我們失去了“善”的方向,後面學習“術”的時候,很容易偏差,甚至“走火入魔”。這話一點不誇張,世界上所有的學科皆是如此,方向不對,你就會陷入鑽營、沾沾自喜、怨恨等狀態中,在這種氣場之下,您是無法保有健康的。在持續增長的怨恨中,想學習中醫來治療因為自己的怨恨而生的疾病,此事不可為也。所以,調心第一。

第二,學習中醫的生活觀。

古人講究的是天人合一,所以特別重視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現代人因為自以為掌握了天地秘密,所以狂妄得遠離了此道,因此而受害的地方多如牛毛。比如,我所知道的95後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是很少有夜裡12點之前睡覺的,因為看手機追劇,因為擼串蹦迪,這樣陰陽顛倒,長此以往,身體怎麼能不出問題?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學習中醫,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學習古人的生活觀。古人的生活比較貼近大自然,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總結了大量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並如何在大自然中好好生活的智慧。所以,《黃帝內經》開篇就講人與自然的關係,與四季時間的關係,這種起點格局是非常大的。如果我們懂了這個道理,在生活中“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那健康當然指日可待了。

所有的疾病,都是自己長期的情緒失調,生活習慣不好,日積月累而來。不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而想透過一個名醫的方子就解決問題,這是捨本求末。

第三,學習經絡理論,掌握一些外治法。

經絡理論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經絡是人體氣血的通道,遍佈身體,溝通五臟六腑,因此,嚴格地講,身體的失調,都可以透過調整經絡來調整的。這裡面,我尤其強調一些外治法,比如艾灸,如果您就把一個艾灸掌握透徹了,我覺得絕大多數的疾病調理,會有很好的效果的,在預防疾病,健身強體方面,艾灸更是有太大的優勢。

而且,這種外治法方便易學,容易操作,老百姓學了,容易見效。我曾經看到過有愛好者,艾灸關元穴,把自己的子宮肌瘤給灸沒有了(此種為寒症);還有一個愛好者,碰到朋友因為染髮導致的頭瘡,頭部像癩蛤蟆一樣的皮損,於是艾灸,結果給灸得頭皮完好如初。這樣的例子說明,老百姓學習這些外治法,有太多可以操作的餘地了。

我經常看到網路上那些到處求醫的絕望的人,有時候真的感覺,在沒有找到有效的醫生的情況下,如果自己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一種外治法,比如艾灸、刮痧、拔罐,堅持調理,持之以恆,身體也會有所改善的啊。可惜的是,人們往往忽略這點,忽略自己對身體的調理作用,而是到處外求,這是非常遺憾的。

第四,學習食療。

我的觀點是,中醫愛好者,儘量先不要學自己開方子。因為開方子需要太多的專業學習,如果缺乏專業學習,很容易出錯的。好在,中醫認為醫食同源,所以,如果您能把廚房的食材物盡其用,也基本上能調理個大概了。

原則上講,對於內科疾病,您如果把體質搞清楚,分清自己是陰虛陽虛,是氣虛血虛,是痰溼或者瘀血,基本上就可以調理個八九不離十的。

一個好的中醫,和愛好者不同在哪裡?一個好的中醫,可以在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做到精準定位,方子開出來,是直接命中疾病的。這是中醫經驗的總結,哪味藥,哪種組合,在哪種證型下,對此病特效,這是中醫最微妙的地方了。為何很多老中醫療效好?就是見的多,這種總結多,因此命中率高,可以覆杯而愈。

一般情形下,中醫愛好者不會有這種水平的。那麼,您可以把握自己的體質,把握大方向,比如陽虛體質,您可以用食療的方法,來溫陽調理,溫陽的食材很多,在大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您用各種食療方法調理。雖然不會像名醫那麼精準,但是大方向沒有錯,所以不會讓疾病發展,同時,也會給身體恢復的機會。雖然,這個過程不如名醫調理那麼快,但是,循序漸進,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有朋友總是說,我有好幾種體質,該怎麼調理呢?其實您可以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嘗試著來,這個問題我之前寫過,可以參閱我之前的文章的。總體而言,是解決一個是一個的。

第五,學習中成藥。

其實方劑也是要學習的,學習什麼?學習立方的思想。大家所能見到的方劑,我給大家介紹的,基本都是名方,這些方子裡面,有著治病的思路,為何這麼組合,這麼設立君臣佐使?都是有講究的,都是透著治病的思路的。我們可以從中感悟,掌握調理身體的奧秘,這是中醫愛好者比較高階的階段了。而這些名方,基本上都有中成藥的製品,所以,您就簡單地使用好中成藥,也是可以把身體調理出個大概的。

我經常去藥房,看那些躺在櫃檯裡面的中成藥,然後想,僅僅就用這些藥,就可以治療很多病啊,無奈的是大家不瞭解而已啊。就比如同仁堂,生產的中成藥就蔚為大觀了,那麼多好的品種,可是真會用的人,恐怕鳳毛麟角吧,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們的公眾號最近連續給大家介紹中成藥,基本是每週一篇吧,希望能讓大家有個瞭解,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備用。

以上,我把我們老百姓該怎麼學習中醫,學什麼,大概地給梳理了一下,大家按照這個思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應該是可以入門的。希望朋友們能夠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學習,這對您和家人的健康,一定是大有幫助的!這段話出自羅大倫博士對初學中醫者的一番肺腑之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名老中醫:

焦樹德教授《焦樹德醫學全書》《方藥心得上、下》

李經緯先生《中醫大辭典》

餘瀛鰲先生《這樣做痛風才會消》等一系列書

幹祖望先生的《幹祖望耳鼻喉醫案選粹》

嶽美中先生的《嶽美中經方全集》

李可先生《李可老中醫急危重症疑難病經驗專輯》《李可學術思想臨證實踐》《李可學術經驗學步實錄》《李可 醫案集》

王敬義先生《脈論-二十年後方為醫》

施今墨先生《藥對》一書非常實用《施今墨臨床經驗集》

腎病專家:趙紹琴教授的《趙紹琴臨床經驗輯要》

胡希恕先生的《胡希恕經方用藥心得系列叢書》

鬱仁存先生的《鬱仁存常用抗腫瘤藥對》

鄧鐵濤先生《鄧鐵濤學術經驗傳》

朱良春先生的《朱良春用藥經驗集》

柴瑞靄教授的《臨床經驗集萃》

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柴瑞靄》(暫時缺貨)

孟景春先生的《孟景春內經講稿》(暫時缺貨)

鄒燕琴內病外治-穴位貼敷《腎病臨證經驗醫案集要》

伍炳彩先生的《神經衰弱》

曹穎甫先生(《金匱發微》)

中華書局姚春鵬先生的《黃帝內經素問上》《黃帝內經靈樞下》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並治》:

粱嶸《上火之舌診與調理》適合舌診進階看

面板病專家喻文球教授

餘浩《萬病從根治》簡單易懂

初學2瞭解:中醫基礎內容:《中醫基礎理論學》

《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傷寒雜病論》

進階瞭解:清。王孟英《王孟英醫案》《王氏醫案譯註》《張山雷評點王孟英醫案》《古今醫案平議》《王孟英醫案重訂》比王孟英醫案好些,有疾病分類,有一篇用藥研究,但是缺點是沒有按語,對初學者有點難度。如果是醫學生看王孟英醫案還是極好的。

進階瞭解3:喜馬拉雅語音類:趙紹琴教授溫病講座,劉景源老師的《溫病學》,徐文兵老師的《黃帝內經》:羅大倫老師語音版本等等。

進階瞭解2:徐文兵先生和梁冬先生合出的《黃帝內經》,總共6本書,中醫啟蒙讀物其實很重要,它能讓你大概地知道一些陰陽、五行生剋和寒熱在生活中的表現。不但有趣,也算是導引。要是你內心有中醫的種子,你就會越發地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

成都中醫藥大學馬老師在喜馬拉雅講的《診斷學》

進階瞭解2。5:徐文兵梁冬的《黃帝內經上古天真》《黃帝內經天年》《黃帝內經四氣調神》《黃帝內經金匱真言上、下》《黃帝內經異法方宜》

基礎內容熟練後,開始看這個:經方類的:黃煌的《中醫十大類方》《經方使用手冊》

進階內容6:古人的經典:清代黃元御的繁體字的《四聖心源》《傷寒說意》《金匱懸解》《黃元御藥解》

面板病《中醫面板病學》

張志禮教授的《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簡明中醫面板病學》《張志禮面板病臨床經驗輯要》白癜風研究。

明朝張鶴騰《傷暑全書》他把歷代治療暑熱之症的方劑、思路給總結了一下,所以這也是溫病裡一個很重要的書。

楊慄山《傷寒溫疫條辨》

龔廷賢《萬病回春》溫病

藏醫元丹貢布編撰的《四部醫典》藥浴

張仲景先生的《傷寒論》《金匱要略》

《註解傷寒論》

人民衛生出版社劉渡舟醫書七種《金匱要略詮解》

李東垣的《脾胃論》

清朝名醫陳士鐸《辨證錄》

清代《柳州醫話》

漢代巢元方:將痢疾分為了“赤白痢”、“膿血痢”、“冷熱痢”、“休息痢”等21種痢病候,順便強調了熱毒致病。

脾胃病:朱丹溪《丹溪心法》中也說了:“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內,上下傳染相似。”

清代的醫學大家:葉天士和沈金鰲,《素問·玉機真髒論》《備急千金要方》中就列出了九種心痛,其中多指胃痛。在治療胃痛上提供了很多新穎的想法和思路,大大地方便了後人。

這個必須看,在基礎內容子午流注,五臟六腑的聯絡,氣血津液,五行,陰陽,藏象、圓圈理論熟練後開始看。。近代彭子益的《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李可先生鼎力推薦

經方經典:張錫純的《醫學衷中參西錄》

彭子益先生的生前授課遺稿《彭子益評註【四聖心源】》

宋朝《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

王清任的《醫林改錯》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孫思邈《圖解千金方大全1-6》

紫圖圖書《圖解黃帝內經》(暫時缺貨)

《傅青主女科》

Tags:中醫醫理學醫學習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