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唯有牡丹真國色——亳州牡丹記

由 塵境心影錄 發表于 藝術2021-12-10

簡介據傳,錢思公(惟演)在品次牡丹花時,經常會說:“人都說牡丹是花王,此話的確不假

牡丹細的多少錢一盒

作者:史遇春

第一章:我的牡丹緣

我的父親真是多才多藝。

作為兒子的我,說這話,多少會有吹噓或者自誇之嫌,但是,我說得的確是事實。

仔細想一想,與父親大人的才能相比,我真是十分羞慚。不說別的,就父親所掌握的剪紙這一項技藝,我這一輩子都沒敢想過。

記憶中,父親非常喜歡買書,所以,比起普通的村人來,我的家裡,還是很有一些書的。剛剛認識了一些字之後,在沒事的時候,我總是喜歡亂翻那些書籍。真不是什麼天生好學,我的翻書,大概是一般小孩子都會有的動作或者傾向吧。

記得有一次,在家裡亂翻時,我還翻出一盒明信片來。

那個時候,我還不懂得那就是明信片。後來,讀初中的時候、或者,是在更早一點的小學四五年級吧,同學之間流行互相贈送明信片,此時,才知道,此前我在家裡翻出來的那盒圖片,是明信片。

那盒明信片是一組,大概有十多張到二十多張吧,現在回想,已經記不清具體的數字了。明信片的主題是牡丹,每一張,都是非常、非常漂亮的牡丹花。

今天,再去回望,依然能在腦海中浮現那些牡丹的花容,並且依然清晰、依然美麗。

那時,我根本不知道父親買這明信片做什麼。後來,我才漸漸明白,這明信片裡的牡丹很美,大概是這牡丹的美,吸引了父親。

您或許會說,你吹牛吧?你一個鄉下人,你那種田的父親,家裡也不怎麼富裕,怎麼可能因為你所謂的愛美,而去買一盒沒有什麼實際用處的牡丹主題明信片?

我要說的是:我的確是鄉下人,我的父親也確實是種地的。但就我所知,從祖父始,往上三代,我們這個家都是讀書人。父親也曾經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只是,太可惜,可惜父親遇上了那個不好時代……只是,太不幸,不幸父親早早就沒有他的父親……時代的不幸和家庭的變故,造成了父親一生的悲劇,結果,老人家只好一輩子以種地為生。雖然種了地,但是,父親那種讀書人的清高、那種永遠以書香門第自居的驕傲,使得老人家和其他的種地人多少還是有些不一樣的。雖然,現在父親老了,一輩子也沒有實現他讀大書的夢想,但是,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依然那樣倔強地活著。現在,靜下心來看父親,慢慢發現,老人家一直有他的理想,有他的堅持,特別是在他年輕的時候。當日,雖然家中的用度並不寬裕,可是,遇到好的書籍,父親都會賣。後來,我們讀書了,只要是學習上需要用錢,父親從來都沒有含糊過。從這些來看,父親買明信片,我解釋為所謂的愛美,猜想,一般人大概多少還是可以理解的。

再者,那個時候,鄉村是流行剪紙的,父親經常義務幫人家剪紙,裝飾新人的婚房。所以,我猜想,父親買那明信片,也和他的剪紙多少有些關係。

那盒明信片,給我的印象就是:牡丹花實在太美了。

這是我最初對牡丹花的印象,這印象,來自於一盒父親買來的牡丹花主題的明信片。

後來,上學讀書,到了初中,讀到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有義無意之中,就受了作者的影響。自此以後,又對牡丹產生了不公平的看法,認為它有這樣的不好,或者那樣的不是。這種觀念,一直持續了多少年。

《愛蓮說》雲“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又云“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再雲“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因此,遂有了教科書對牡丹的種種非罪:

一則,人愛牡丹,似乎是從眾心理作祟。由此,特立獨行、獨立思考的意識似乎就很容易被丟掉,這是牡丹不得人愛的原因之一。

二則,人愛牡丹,似乎是因為這花,是富貴的象徵。自古富貴者,皆與權勢合流,嚮往富賈權勢,不是君子人等的價值觀念。另外,向來富貴與汙濁、庸俗、銅臭密不可分。

三則,人愛牡丹,因為從眾向富的心理。於是,大眾化的平庸,導致了平庸的普遍化。

教育的結果,就是對獨立高潔的追求和對平庸從眾的輕視。

就我對牡丹花態度的轉變來看,教育無疑是成功的。

再後來,游來蕩去,經過了很多地方,見過了很多花草樹木,逐漸地,我可以用平和公正的心來看一切花草樹木了。

花草何辜?

它們也是人世間一種別樣的生命,它們也是這世界上不可分割的的一個組成部分。

無論我們對花草樹木懷了怎樣的感情,愛也罷、恨也好,它們永遠都不受影響,總會靜靜地生長,有榮有枯。

如此一來,一切的花草樹木,其可憎抑或可愛,似乎都不那麼以自我而變易了。

在這城市裡生活久了,也常見花草樹木,但都離我太遠,即使不遠,也無法親近。所以,我覺得,自己甚至有些不可思議,連窗臺上花盆裡的雜草都捨不得拔掉。人,就這麼矯情。

因為要寫牡丹,胡亂想到了一些與牡丹花關係或大或小事,就說了這麼多,算是做一個鋪陳吧!

唯有牡丹真國色——亳州牡丹記

第二章:牡丹花史料簡述

讀清人鈕琇的筆記《觚剩》,其卷五《豫觚》中有《牡丹述》一節,讀罷,引起了我的情思。我想著,就把這篇寫下來,當作我對牡丹的紀念,也是我對牡丹的學習,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關於牡丹,北宋歐陽文忠公(歐陽修)的《牡丹譜》裡面,曾經這樣說道:

“牡丹花,出產自洛陽的,才稱得上是天下第一!”

他還說:

“洛陽的牡丹花,是在唐朝武則天執政以後,才興盛起來的,但是,那個時候,牡丹花是不會被進奉到宮廷裡的。”

他又說是:

“到了宋朝,李迪做洛陽留守的時候,每一年牡丹花盛開之時,他都會派遣兵士,利用沿途通郵的驛站,將精心挑選的牡丹花,疾速進送到京師汴梁(今河南開封)。這一路上花費的時間,大約需要一天一夜。(這麼短的時間,應該不會影響對牡丹花的觀賞,所以,作者在這裡強呼叫時‘一日夜’。)那時候,從洛陽送到京師的牡丹花,在品種上也就只有姚黃、魏花,在數量上也就幾朵而已。”

另外,唐朝賈耽在《花譜》裡也寫到:

“牡丹,唐代人把它叫做木芍藥。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42年正月~公元756年七月,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共15年,天寶三載正月,朔改“年”為“載”。〕,宮廷獲得了花色分別為紅色、紫色、淺紅色、純白色的四棵牡丹,宮裡安排人將它們移植在興慶池(興慶宮內園林之中的池子)東邊的沉香亭。正好趕上花開,唐明皇李隆基攜貴妃楊玉環遊玩觀賞。為紀念這一牡丹花開的盛事,翰林供奉、詩仙李白還曾進獻《清平調》三章: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穠。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濃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詩中,以牡丹花暗喻楊貴妃。自此以後,花因人而出名,牡丹開始著稱於世。”

就因為這名詩名人,人們說到牡丹時,常常會想到“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同時,人們在談到楊玉環時,自然而然,也會把她和牡丹聯絡起來。

經過筆記《觚剩》作者清人鈕琇對各類雜記資料的考證:

隋煬帝建立禁苑(皇家園林)——西苑的時候,易州(今河北保定境內)就曾向隋朝廷進貢了二十種牡丹。這二十種牡丹的名字有飛來紅、袁家紅、天外紅、一拂黃、軟條黃、延安黃等。

就其名字推測,這些牡丹基本上都是以花的顏色為其命名的主要依據,而且,那個時候,以紅色和黃色的牡丹為主要品種。

並且,由此可以得出結論,那就是:

牡丹花的名字,並不是在唐朝天寶年間以後才叫牡丹的,隋朝的時候,它就已經有牡丹的花名了。

另外,據傳,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時期,楊貴妃玉環不小心將臉龐上的脂粉弄在了手指上,她大概是沒有注意到,遂用這沾染了脂粉的手指去撫弄那牡丹花,結果,楊妃手指上的脂粉便印在了牡丹花上。唐明皇見這染了貴妃脂粉的牡丹別有風致,就下詔將這牡丹移栽到了先春館。

第二年,移栽至先春館的牡丹花開。神奇的是,那新開的牡丹花朵上,隱然可見染了脂粉的手指印痕。於是,這一叢牡丹便有了自己的專屬的名字——“一捻紅”。

上面的傳說很有些意思,同時,也可以看出,唐玄宗時,牡丹花的繁衍種植,不僅僅限於沉香亭一處,別處如先春館也有牡丹的影蹤。

宋代錢惟演也曾進奉洛陽的牡丹到宋王朝的皇宮大內,為此,蘇東坡還有詩云:

洛陽相公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此詩句是蘇軾《荔枝嘆》的末兩句。

東坡愛人惜民,從唐人進奉荔枝給楊玉環,導致民物遭難、人懷憤恨的歷史教訓中,他奉勸其時的當政者,要珍惜民力,不要為民增憂。最後,詩歌落腳到具體時政,那就是,希望朝廷不要為了官茶而禍害百姓;蘇軾更進一步,指名道姓,對錢惟演向朝廷進貢牡丹的事,進行了善意的規諷。

行文至此,仔細想了一下,蘇軾還真是細心人,荔枝、牡丹,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事物,怎麼可以聯絡在一起呢?其實不然,它們都與唐明皇的楊貴妃有關。而說到楊玉環,在正統計程車大夫眼中,必然會把她和江山傾覆聯絡在一起。所以,把楊玉環、荔枝、官茶、牡丹、朝政……等聯絡在一起,還是很有說服力的諷諫題材。

當然,這裡不是在講蘇軾的詩,這裡要說明的是,牡丹花向朝廷的進貢,在宋朝,不僅僅是洛陽留守李迪一人,錢惟演也做過同樣的事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亳州牡丹記

第三章:亳州牡丹盛景

《觚剩》的作者鈕琇在陳州項城(今河南周口市境內)任職時,因為項城離洛陽不到五百里,所以,鈕琇曾經尋訪過姚黃、魏花等諸種牡丹。但是,到清朝的時候,已經找不到這些名目的牡丹花了。

鈕琇認為,在鄢陵(今河南許昌境內)、通許(今河南開封境內)以及山東曹縣(今山東菏澤境內)等地,偶爾也會碰到當地人種植的品種新奇的牡丹。但是相比之下,只有亳州(今安徽亳州境內)出產的牡丹花最為絢麗多彩,天真爛漫。

亳州是揚州、豫州的水陸要衝之地。天然的區位優勢,使得亳州經商的富豪、老闆很多。這些富豪在亳州庭院相連,屋宇相望。他們大都居住在一起。

那時候,亳州境內河流上高大的船隻,用粗壯的繩子系在岸邊,船上的桅杆,一個連著一個,密集排布,十分壯觀。當然,這也可以反映出此地的貨物雲集、商業發達。

牡丹花開放的時節,這裡的豪商富戶匯聚,為了觀賞鮮花,他們搭建的錦繡帷帳,連成一片,遠遠看去,就像是五彩祥雲聚集在地面。賞花時節,即便是到了晚上,人們也不會放過這一年一次的看花時機。每到夜幕降臨,銀燈高照,燦若白晝,猶如不夜之城。這些賞牡丹的大戶,將席子鋪在地上,大家一起,席子挨著席子坐著,一邊賞花,一邊喝酒助興。當然,有時候,也有豪客徵召歌姬陪坐,輕歌暖場的;也有雅人不喜歡喝酒而邊賞花邊品茶的。

這個時候,那些乘著牡丹花市做生意的人就可以大賺一把了。那些需要租賃帷帳席坐賞花的,這個時候,一個小小的帷帳及席位,價格就要比平常貴上百倍;那些需要就地飲食的,他們吃喝的飯食酒水,這個時候,也一樣漲價,都是平時價格的百倍以上。這樣的賞花歡會,一般要熱鬧十天左右。這一段時間,亳州到處熱鬧喧天,到處聚會歡宴。而且,這種情景,每一年的牡丹花開放時節,都是如此。

其實,用今天眼光看來,那時候的亳州牡丹,算是本地的一項特色旅遊產業,也是拉動當地經濟、改善當地民眾生活水平的支柱產業。

就因為牡丹花為亳州帶來了社會的繁榮,民眾生活的改善。所以,亳州本地栽培種植牡丹的花匠,就更加用心用力,竭盡所能來培育漂亮的牡丹,研製開發新的牡丹品種。當地以種植牡丹為生的民眾,在牡丹花上所花的精力、所費的功夫、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當地富人和外地客商,希望在牡丹花開放的時節,他們都能來觀賞並消費。

每一年仲秋(農曆八月),當地種植最多的,是一種叫做平頭紫的牡丹。之後,種花人會找尋比較好的牡丹,將其枝條嫁接到平頭紫的主幹上。這樣做得結果,是牡丹的花會開得比較多。

到了秋末,種花人會把收來的牡丹花種子,種植在花田之中。種下去的牡丹花種子,生長並不容易,一般要經過六七年,才能夠成株開花。如上文所述,透過在平頭紫主幹上嫁接新枝,等花開花謝,最後採收種子,再重新播種下去,這樣長成的牡丹,會發生神奇的變化,那就是:它們開出的花,已經和原來主幹上開出的花,在顏色和品相上完全不一樣了。正因為有此般神奇的變化,所以,這也就給人以無限的期盼和巨大的想象空間。經過此番處理,所種牡丹正式花開時,往往會有出人意想的可喜效果。這既是種花的樂趣,當然,這也給賞花者帶來了更多愉悅體驗的機會。據統計,最多的時候,亳州培育出來的牡丹品種竟然有一百四十餘種之多,這,真可以說是花事之盛,也是牡丹品目種類之盛!

雖然,亳州的牡丹也可以稱為是一代、一時之盛,但是,就是因為亳州這地界相對而言,比不上洛陽那樣,可以稱之為名勝之地;就是因為亳州沒有種植牡丹的名園;就是因為漢代上林苑那樣著名的宮廷禁苑不曾移植過亳州的牡丹,亳州牡丹沒有得到朝廷、皇家的榮寵;就是因為路過亳州的墨客騷人沒有用華麗優美的詩詞文章抒寫、讚譽亳州的牡丹;所以,亳州的牡丹,也就一直那麼默默無聞地絢麗開放、自然凋謝著。

宋人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曾說:

“牡丹之好宜乎眾”

也就是說,和愛好蓮花、愛好菊花的人相比,對於牡丹的愛好還是比較大眾化的,愛好牡丹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大家愛富貴,也愛人中的富貴者。

大家愛富貴,連花中象徵富貴的牡丹也愛得深沉!

牡丹何辜?

果真如此,這難道不是牡丹的不幸嗎?

《觚剩》的作者鈕琇當年做官的項城與亳州接壤。但是,鈕琇說,他做官的時候,整天忙於公務,根本沒有時間出去考察遊玩,所以,雖然項城與亳州近在咫尺,他還是沒有親自前往亳州一趟,去觀賞亳州的牡丹。

在項城三年,竟然都沒有時間去亳州看牡丹花,這位前清的官員,真是會讓很多整日考察玩樂的官老爺瞧他不起啊!

唯有牡丹真國色——亳州牡丹記

第四章:亳州牡丹的新品類、新名目

在項城三年,因為家中老人故去,所以,鈕琇回家守喪。他一直想去亳州觀賞牡丹的願望,至離開項城,都沒有實現。

鈕琇說,牡丹不幸,被人目為花之富貴者而遭俗氣之嫌;自己不幸,咫尺之間,竟然安排不出時間親睹亳州牡丹絢麗多姿的花顏。兩廂比照,鈕琇覺得,自己的不幸比牡丹的不幸更勝一籌。

雖然鈕琇沒有能夠前往亳州,親睹亳州牡丹的月貌,但是,亳州牡丹卻一直藏在他的心中。

鈕琇的朋友劉石友、王鶴洲曾在鈕琇面前盛稱亳州牡丹的美豔,並且,他們對亳州牡丹的情況,閒談之間,說得也很是詳細。根據這兩位朋友關於亳州牡丹的談話,鈕琇將亳州牡丹的品目和種類記述如下:

牡丹花以姓氏命名的,共有十八種:支家大紅,支家新大紅,支家新紫,甄家榴紅,宋紅,蔡家銀紅,孟白,石家大紅,支家銀紅,武家遺愛紅,董紅,魏紅,雅白,雅二白,大焦白。

這裡面,比較特別的是雅姓,比較少見。

上面以姓氏命名的十八種牡丹,是姓氏命名中的主要品種,也是上品。總共十一姓,支姓佔四種。主要顏色為紅、紫、白三色,其中紅又分紅、大紅、石榴紅、銀紅、遺愛紅,紫為新紫,白分白、二白兩種。

以姓氏命名的牡丹中,還有一種,是無法列入上品的:王家紅。

牡丹花以顏色命名的,共有十六種:花紅平頭,花紅無對,銀紅大觀,御衣黃,中黃,瓜瓤黃,鰲頭紅,水獺銀紅,拖地白,大黃, 小黃,鸚羽綠,佛頭青,花紅勝妝,鬥口銀紅,花紅疊翠。

主要顏色為紅、黃、白、綠、青五色。紅色佔了七種,黃色五種。

以顏色命名的牡丹花,無法列入上品的有兩種:花紅樓子,宮袍紅。

牡丹花以人名命名的,共有十七種:太真晚妝,郭興紅,老郭興紅,健紅,洛妃妝,綠珠瓊樓,楊妃沉醉,健白,貂蟬輕醉,飛燕妝,醉玉環,楊妃初浴,軟枝醉楊妃,楊妃一捻紅,蘊秀妝,孟烈紅,碧玉紅妝。

以人名命名的牡丹花裡面,中國四大美人的名字就用了三個,獨缺西施。另外,楊玉環一人就佔了七鍾,可見,牡丹花與楊玉環的聯絡還是十分密切的。

牡丹花以地名命名的,共有八種:瑤池春,漢宮春,明堂紅,閬苑仙姿,陝西大白,太和紅,生白堂,繡谷春魁。

所謂地名,也非正式意義上的地理名稱,而多是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或者與皇家有關聯的地方。

以地名命名的牡丹花,無法列入上品的有三種:玉樓春,蕊宮仙顏,沉香亭。

牡丹花以物命名的,共有二十七種:金玉變,花紅縐紗,藕絲霓裳,醉仙桃,金輪,衣含珠,出爐金,金玉交輝,紫羅斕,界破玉,鬥金,金不換,鬥珠,無瑕玉,琉瓶貫珠,黃絨鋪錦,白舞青猊,白雪錦繡,磚色藍,出水芙蓉,慄玉香,一匹馬,千張灰,五色奇玉,海市神珠,錦帳芙蓉,銀紅球。

以物命名,和金銀、珠寶、玉石關聯的名字,就有十五種之多。僅此一點來看,說牡丹是花之富貴者,似乎多少有點道理。

以物命名的牡丹花,無法列入上品的有十一種:霞天鳳,蕊珠,軟玉,丹鳳羽,笑雪烏,屑綺,蜀錦,胭脂樓子,花紅剪絨,雪魄蟾精,菱花晚翠。

這裡面,需要指出的是,笑雪烏一種,肯定是白色,我們家鄉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得:“楊玉環伸手笑雪黑”,猜想,笑雪烏一詞,或與此有關,如此,當然也就和楊玉環有關了!

牡丹花以數字命名的,共有三種:第一紅,十七號,十九號。

猜想,第一可能是為了爭勝,十七號、十九號大約是種花人為了便於管理,對花所做的編號。

牡丹花以意境命名的,共有十二種:金烏出海,湖山映日,扶桑曉日,萬疊雲山,碧天秋月,秋水妝白,水月妝,瓊樓玉宇,冰輪乍湧,金精雪浪,寒潭月,一朵紅雲。

這裡面的意境,在無法親睹牡丹的美姿時,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縱橫馳騁。

以意境命名的牡丹花,無法列入上品的有一種:雪塔。

牡丹花以事件命名的,共有六種:奪錦,泥金捷報,十二連城, 綠水紅連,朱顏傅粉,祥光罩玉。

這些事件,也基本上從字面可以看出來。

以事件命名的牡丹花,無法列入上品的有三種:奪元,墨魁,縞素妝。

牡丹花以品級命名的,共有八種:花聖,萬花一品,天香一品,奪萃,奪萃變,羞花伍,獨勝,天葩奇豔。

就其名稱看,意思基本上都是一流的。

以品級命名的牡丹花,無法列入上品的有七種:花王,花祖,奪豔,姿貌絕倫,群芳羞,嬌容三變,勝嬌容。

這些牡丹花的品種,加起來共計一百四十三種。

唯有牡丹真國色——亳州牡丹記

第五章:亳州牡丹的驚豔代表

以上所列的這些牡丹花品種,並不是通常所見的普通牡丹,它們都是經過嫁接培育出來的新異品種。

這些新異品種裡面,最特別的,還要屬支家大紅。支家大紅是太學生支薇甫親自栽植培育的,花開的時候,千葉映襯,燦若明霞,鮮豔奪目,根本不是很多人一致稱賞的深紫所能比擬的。

支家新大紅的顏色和支家大紅的顏色差不多,花朵開放的時候,花蕊吐露,花瓣蜷曲下垂,甚是動人。

如果支家大紅和支家新大紅這兩個品種一起開放,那真是爭相鬥豔,十分妍麗,難以分別高下。

名喚作一匹馬的牡丹,它的花為紅色。曾經有人用一匹馬才換得這樣一株牡丹,因為此事,這種牡丹的名聲大振。

那種叫健紅的牡丹,名字是怎麼來得呢?

據說,這個名字是因為當地人健宇非常喜歡這種牡丹,後來就以他的姓命來命名這一品種。健紅被人們追捧的時候,支家大紅和支家新大紅還沒有培育出來,所以,健紅也曾經是豔奪群芳的一時之冠。

牡丹花中,所謂的御衣黃,俗稱為老黃。這種牡丹花,早上看它的時候,它的顏色還很白,到了午間的時候,它的顏色就已經轉為淺黃了,那靈動的黃花,就如同黃鶯一般可愛,令人心生歡喜。

那種叫做綠珠瓊樓的牡丹,花呈白色,每個花瓣上都有像珠子一樣的綠點。這種自然生長而成的奇景,就算是技藝高超的畫家,他用心一瓣一瓣地描繪,無論如何,他也達不到這種鬼斧神工的天成的精巧與奇幻。

名叫出爐金的這種牡丹,姿態柔美,娟娟有似娥眉,嫵媚嬌嫩。這一品種的牡丹,它的美豔,可以和海棠花等量齊觀。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身形較小,枝幹不大。

黃牡丹中,要排列次序的話,那麼,金輪肯定是站在第一位的。說起金輪來,猜想,自古以來一直稱頌的姚黃大概也要比它遜色不少。

牡丹魏紅,那可是非常好看,十分動人啊!怎麼說呢?魏紅花開時,就如同那傅了粉的美人。據傳,錢思公(惟演)在品次牡丹花時,經常會說:

“人都說牡丹是花王,此話的確不假。就牡丹花本身而言,真正評價起來,我認為,姚黃可以算作是牡丹中的花王,而魏花可以說是牡丹中的花後。”

關於姚黃、魏紅,歐陽修的《牡丹譜》中曾說:

“姚黃是姚氏栽植培育出來的。魏花為肉紅色,它是丞相魏仁家培育的。”

也不知道,現在所說的亳州魏紅,是不是就是歐陽文忠公所說魏花的遺傳品種?

焦白,它的特點是明秀。在白色牡丹中,焦白也屬於上品,它與健白、雅白可有一比,不相上下,在伯仲之間。

界破玉,花呈嫩白色,每一瓣花片上,都有一縷紅絲。這紅絲就像印在嫩白的花瓣上面一樣,十分生動。

磚色藍,花色為藍,藍中間又帶著紅。遠望這種牡丹花,就像那身著紅色衣衫的佳人停留在碧綠的紗籠當中一樣美妙。

十二連城,顏色為白。這種白,雖在雅白和健白之後,但也是白色之中的上品。

五色奇玉,花朵也是白色。它的白,又比十二連城差了一些,但是,它動人的地方,在於它的花瓣上有紅色、紫色、碧色、綠色等各色,這些點綴色呈絲線狀自然分佈在花瓣上,就如同五色絲線網路著花瓣,真是讓人嘖嘖稱奇。

金玉交輝,乃是白花夾雜著黃色的花須。

綠衣含珠,則是紅花上點綴著青翠的絲線。

金玉交輝和綠衣含珠算是比五色奇玉稍遜一點的牡丹佳品。

以前的古人,對於牡丹花的評定,大都偏向於紫色,認為紫牡丹最美。近代以來,人們的喜好有所改變,牡丹之中,紅、白兩色,成了主角。雖然這樣,但是支家新紫這一品種,嬌嫩細膩,沒有半點俗韻,並且,支家新紫還和支家大紅、支家新大紅一樣,名揚天下,為四海牡丹之最。

唯有牡丹真國色——亳州牡丹記

第六章:亳州牡丹,未來可期

亳州牡丹,除了以上這些新異品種之外,其他的牡丹品種,亳州人都不怎麼在意和重視。其他品種的牡丹,種植培育者在牡丹花長成之後,就把它們賣給花商、花販。有一些家裡情況好的人家,因為閒情逸致,就買這些非名貴的牡丹,放在家中觀賞。就這些牡丹,在這些人家,也可以說是吉光寸羽,崑山片玉了,更不要提那些收藏了更多名貴牡丹的大家了。

即便是這樣,花的遭遇有繁盛的時期,也有衰落的時期,花的開放與凋零,也有一定的規律性。

但是,誰又能夠定論:

以後的亳州牡丹的名聲,就一定敵不過當今洛陽牡丹的名聲呢?

如若亳州的牡丹不幸,無法成名於世,那麼,這麼美麗的花、這麼絢麗的花,在歲月的長河之中泯滅而不能傳下去,這也算是亳州牡丹的不幸吧!

可是,果真如此,亳州牡丹的不幸,筆記《觚剩》的作者清人鈕琇認為,這是比自己三年在項城為官、無法親睹近在咫尺的亳州的不幸更大的不幸。既然這樣,他自己又如何能不去記述這亳州的牡丹呢?

鈕琇寫《牡丹述》的時間為康熙癸亥七月望日(公元1683年,農曆七月十五。)。

附本文相關資料:

【歐陽修】公元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因吉州原屬廬陵郡,故常以“廬陵歐陽修”自稱。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後人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又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在宋代文學史上,是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李迪】公元971年~1047年,字復古,先祖為趙郡人,後遷家至濮州;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狀元及第,歷通判、知州、知制誥、節度使等職,多次出入內外,兩度官至宰相,晚年以太子太傅致仕;宋仁宗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去世,年七十七,追贈司空、侍中,諡號“文定”,宋仁宗親題其碑首為“遺直之碑”。《全宋詩》錄其詩,《全宋文》錄有其文。

【留守】古代帝王出巡或親征時﹐以大臣輔太子(或親王)留守京師﹐或稱留守﹐或稱留臺﹐或為居守﹐無固定名稱。隋以後駐守京師﹑陪都(間或軍事重鎮)﹐綜理軍﹑政﹑民﹑財的高階官員。五代以後﹐宋﹑遼﹑金﹑元﹑明五朝﹐均在陪都設定留守﹐以地方行政長官兼任﹐職掌與隋唐留守略同。

【賈耽】公元730年~805年,字敦詩,滄州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唐代著名地理學家、宰相;曹魏太尉賈詡之後;歷仕玄、肅、代、德、順、憲六朝。唐玄宗天寶十載(公元751年)登明經第;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任臨清尉,累擢汾州刺史;歷任河東節度副使、鴻臚卿、山南西道節度使、山南東道節度使、工部尚書、東都留守、義成軍節度使等職;曾參與征討梁崇義、李希烈叛亂;唐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以右僕射銜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拜相,任內雖無關於安危大計的建言,但他恭行溫厚,被時人稱為淳德君子;唐德宗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封魏國公;唐順宗即位後,進左僕射。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去世,年七十六;冊贈太傅,諡號“元靖”。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繪像凌煙閣。工詩擅書,擅長地理學;鄭餘慶稱其“文章之制,博達而清約”;裴秀之後中國地理地圖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繼承並發展了科學制圖的方法,對後世製圖影響深遠;著有《海內華夷圖》、《備急單方》等。《全唐詩》存其詩。】

【西苑】隋煬帝建立的禁苑,在洛陽城西,週迴二百里,規模宏大。這座禁苑的規劃、設計仍有漢代遺風,苑址地勢起伏,外圍有丘陵屏障,澗水、谷水,洛水流經這裡。苑中以周長十幾裡的大人工湖“北海”為景象構圖中心,海中設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島上分別建有通真觀、習靈觀、總仙宮,並有“風亭、月觀,皆以機成,或起或滅,若有神變”。

【易州】古代州名。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因境有易水得名。易州治所在今易縣,後置易縣為州治。唐轄境相當今河北內長城以南,安新、滿城以北,南拒馬河以西。】

【錢惟演】公元977年~1034年,字希聖,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大臣、文學家,吳越忠懿王錢俶第七子,劉娥之兄劉美的妻舅。從錢弘俶歸宋,歷任右神武將軍、太僕少卿、命直秘閣,預修《冊府元龜》,累遷工部尚書,拜樞密使,官終崇信軍節度使,卒贈侍中,諡號思。後加贈太師、中書令、英國公,改諡文僖。錢惟演博學能文,在文學創作上頗有建樹,為“西昆體”骨幹詩人。他喜招徠文士,獎掖後進。晚年為西京留守時,對歐陽修、梅堯臣等人頗有提攜之恩。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魏仁浦】公元911~969年,字道濟,衛州汲(今河南衛輝市)人。五代後周至北宋初年宰相。歷官後晉小吏、後周樞密都承旨、中書侍郎、平章事,居高位而不念私怨,宋初,進位右僕射,從徵太原中途病死。為人清靜儉樸、寬容大度,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與人為善、左右逢源。“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可以說是他心胸的體現。博聞強記,殫精竭慮,為後周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全文結束)

唯有牡丹真國色——亳州牡丹記

Tags:牡丹牡丹花亳州支家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