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由 易花得木 發表于 藝術2021-11-02

簡介因其清雅別緻,成為明代士人插花瓶器代表性風尚,高濂《遵生八箋》、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皆推崇有加,認為蓍草大方瓶宜作堂中插花,小蓍草瓶則可為書室案頭瓶器

盤盂的盂是什麼意思

插花常見花器的形制和材質有哪幾種,有什麼特點?(二)

花木君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前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傳統花器的觚、觶、罍、尊、壺、盆、盤、盂、缸、缽等,這篇文章我們接著介紹其餘的形制。

【瓶】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西周時代,雙耳形銅瓶

,最早為瓦器,逐漸有青銅器、陶瓷器。比缶小,用以汲水,也用以盛酒食,也是禮器的一種。瓶器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吸收了古代諸多禮器和常用器的眾多優點,變複雜為簡略,從而演化成一種具有觀賞和實用兩個功能的家庭常用器皿,後來逐漸成為插花的主要花器,因而插花在古代也叫

“瓶花”

,寓意

“平平安安”、“吉祥如意”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宋代,姚月華,《膽瓶花卉圖》

在明代張謙德《瓶花譜》中,認為“瓷器以各式

古壺、膽瓶、尊、觚、一枝瓶

為書室中妙品。次則

小蓍草瓶、紙槌瓶、圓素瓶、鵝頸壁瓶

亦可供插花之用.餘如暗花、茄袋、葫蘆樣、細口、匾肚,瘦足、藥壇等瓶,俱不入清供。”,介紹了各種瓶的使用方式,並對瓶的形態進行品評。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哥窯膽瓶

膽瓶:

直口,細長頸,削肩,肩以下漸碩,腹下部豐滿,整個器型如懸膽。始燒於唐代至清中晚期,盛行於宋代,由於膽瓶造型典雅優美,給人超凡脫俗的無限情趣,為宋、元、明、清朝野各界所追捧,是陶瓷器型中的經典。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一枝瓶:

“一枝瓶”意思是隻需插一枝花即可,造型簡約,盛行於宋代,宋代詩人葛郯《洞仙歌》:“任一枝瓶小,數點釵寒,佳人笑,飲盡床頭玉露。”。張謙德也認為“瓶寧瘦毋過壯,寧小毋過大”,故而一枝瓶為文人書房常見瓶花形制。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南宋官窯琮形瓶

蓍草瓶:

古代一種小型花瓶,是內圓外方粗管狀的

琮形瓶

。其得名與蓍草被賦予占卜功能有關。因其清雅別緻,成為明代士人插花瓶器代表性風尚,高濂《遵生八箋》、張謙德《瓶花譜》、袁宏道《瓶史》皆推崇有加,認為蓍草大方瓶宜作堂中插花,小蓍草瓶則可為書室案頭瓶器。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宋 汝瓷青釉包銅口紙槌瓶

紙槌瓶:

形似製紙工具槌而得名,又名直頸瓶,流行器型有兩種,一為盤口長頸、豐肩、筒型圓腹、平底,二為撇口長頸、溜肩、圓腹下部內收,近底處外撇,平切式圓足,器底施釉。宋明官窯、民窯同時生產,盛行於清代。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現代的瓶,形制多變,材質多樣,古代許多形制諸如前面提到的

觚、觶、尊、罍

等,都俗稱為瓶,瓶替代了許多古代稱謂,然而又在形制上把古代的精美充分展現,可以說瓶既是狹義的瓶子,又可以是廣義的插花器皿稱謂。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宋·蘇漢臣《覲妝仕女圖》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特點】

瓶身細長,線條修美,瓶口小,瓶花善於表現花材的線條美,尤以表現木本花材的各種線條與姿韻,更富美感和高雅之氣。

【筒】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指的是圓柱形的器皿,最早為竹製或木製,後來逐漸發展為多種材質,諸如現在的陶瓷、金屬等。竹筒插花源於後唐皇帝李煜,李後主喜歡用竹筒插花,在《清異緣》記載:

“李後主每春盛時,粱棟窗壁,柱拱階砌,並作隔筒,密插雜花,榜曰'錦洞天'”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特點】竹筒為筆直的粗線條造型,與瓶相比少了婀娜的姿態,雖為粗獷,但筒花作品線條的表現更多,作品婉約大方,粗狂飄逸。

【籃】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有提樑的竹製、藤製盛器,也有用柳條、荊條、麥稈、蒲葦等植物的莖條編制而成。起源也很早,早在舊時器時代就已經產生。以各種籃子作容器插制而成的花稱之為籃花,籃花的起源從現有資料來看,古人無意識之中,使用籃子盛花,然而那時並未故意為之,只能稱為盛花,真正的用藍子插花應該是現代,鄙人認為,隨著有機海綿等吸水材質的出現,可以蓄水而不漏,這才產生了藍花。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特點】

用籃插花常常表現出田野情趣,率真自然,熱烈奔放,花材不拘,草本、木本、花、果、葉、莖均可,花卉種類多色彩豐富。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以上是傳統花器的主要形制介紹以及插花特點,其他還有很多形制並未完全列入,諸如自然形態的石盆、木盆等,還有變形的盤碟盆碗等等,然而追根溯源,都是由以上形制發展而來。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關於花器,在選擇的時候,不同的花器和不同的花卉相搭配,呈現出的風格截然不同,體現的情趣也眾彩紛呈,因而不同作者的作品,風格截然不同。然而好的插花作品,需要深厚的藝術薰陶和較深文化素養的積累,插花的造型和花器的選擇,雖然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然而如果拘泥古板,蕭規曹隨,最後插花只能是商業行為的套路,並非真正意識上的藝術行為。因而,希望廣大插花愛好者,要多多揣摩和學習,不斷積累知識,從而厚積薄發,才能創造出好的插花作品。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傳統花器,如果從材質上來說,一般多以陶瓷和青銅為主,到了近代,花器材質非常廣泛,除了以上兩種,還有玻璃、金屬、塑膠、樹脂、木石、水泥等等各種材質,那麼哪種材質更適宜插花呢?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在張謙德《瓶花譜》的“品瓶”中,關於選擇插花花器材質,有這樣的看法:“凡插貯花,先須擇瓶:春冬用銅,秋夏用磁,因乎時也,堂廈宜大,書室宜小,因乎地也,貴磁、銅,賤金、銀,尚清雅也,忌有環,忌成對,像神祠也,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穩而不洩氣也。”,在袁宏道的《瓶史》中,有“銅器之可用插花者曰尊、曰罍,曰觚、曰壺。古人原用貯酒,今取以插花,極似合宜。古銅瓶缽入土年久,受土氣深,以之養花,花色鮮明如枝頭,開速而謝遲。或謝,則就瓶結實,若水秀。傳世古則爾。陶器入土千年,亦然。”。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可以看出,張謙德和袁宏道都建議選擇陶瓷和青銅器,並且認為,越是古老的出土文物,用來插花對花卉有著促進作用,可使得鮮花明豔鮮麗。對當代來說,這種情況是不現實的,第一是出土文物古件世所珍稀,極為難得,即便是富豪大家也很難獲得一件,再就是文物按規定是歸國家所有,個人是不能用來交易的,三就是即便有,也沒有人捨得用文物去插花,因而都使用仿古器皿來插花。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從《瓶史》和《瓶花譜》來看,古人主要是鮮花的養護缺乏科學研究,因而只能依靠經驗去呵護,諸如用前年舊物“去火”不易損傷枝條,用硫磺來滋養鮮花等等,如今科技發達,營養液科學衛生,養分合理,因而針對插花來說,對於器皿的選擇並不是那麼重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新購買的器皿一定要經過清水浸泡“去火氣”,這樣對水質沒有過多影響。以此來看,陶瓷、玻璃材質似乎要比仿古青銅器更為適宜。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以上對花器的形制特點以及材質,進行簡單介紹,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有了享受美感的精神追求,出於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美麗事物的欣賞,經過幾千年來的演變,逐漸形成了如今的插花藝術形式,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一,我們一定要努力繼承併發揚廣大。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更多插花知識,文房清供,敬請入圈打卡,驚喜不斷哦

2019-8-14易花得木

觚、觶、罍、尊、壺、盆、盤、缸、缽這些花器,您能分辨出嗎?

Tags:插花花器形制材質膽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