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由 田君良 發表于 藝術2021-10-26

簡介在張遼率領八百人,衝入孫權十萬大軍這句主觀判斷中,有一個事實被嚴重扭曲了:張遼並不是帶著八百人同時和十萬人作戰,而是和他交戰的那一極少數敵人作戰,為了突出張遼的勇敢和戰功,曹操、曹丕、陳壽、司馬光等人,都刻意忽略了這個事實層面,而用八百和十

張遼八百破十萬是真的嗎

張遼、樂進、李典鎮守合肥之際,孫權率領十萬大軍來攻。《三國志·張遼傳》中記載: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執戟,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孫)權麾下。……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大意是說,張遼帶著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之中,反覆衝殺,還能活著出來。結果出來之後,還有手下兄弟落在敵陣之中,張遼又衝入敵陣,救出這些將士。張遼威震合肥這件事,在歷史上傳得很奇,也在多處記載中都有印證。例如在《三國志·文帝紀》中記載道:六年,帝(曹丕)追念遼、典在合肥之功,詔曰:“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此外,《資治通鑑》、《三國遺事》、《三國志辯誤》、裴松之注《三國志》等典籍,記載大略相似。因而這件事情不但是歷史事實,而且細節也大約如此。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但若細細一想,還是難免讓人驚訝,八百勇士和十萬大軍之反差,實在太大。所謂十萬大軍,《三國志·武帝紀》載:是時袁紹既並公孫瓚,兼四州之地,眾十餘萬,將進軍攻許。……八月,紹連營稍前,東西數十里。官渡之戰時,袁紹就有十萬大軍,這十萬人的營寨,東西就有幾十里長。古代的一般城市,邊長不過兩到四里,合肥在當時也並非一座大城,這意味著,如果吳軍用十萬大軍圍住合肥,至少可以圍十圈,如果大軍展開,那站在合肥城上,肯定望不著頭。在這種情況下,張遼率領八百騎兵衝入吳軍之中,似乎已經不是勇猛,而是飛蛾撲火。其實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語言學問題。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語言是資訊和內容的重要載體,非常重要,但語言也是一把雙刃劍,其中最大弊端,就是

標籤化。

標籤化是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為了方便和節省精力起見,用主觀為客觀設定的一系列簡化的符號。例如,當人們說這是一本書,就是一種標籤化的表述。這個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叫書的東西,這是人們發明的詞彙。這裡所指的一本書,是指由白紙黑字組成的那個東西。如果一幅油畫中畫著一本書,人們也會對它標籤化,但這時候人們指的其實也不是一本書,而是畫筆下的顏色組合方式。標籤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能大大簡化人類的思考成本;但另一方面,它很容易扭曲客觀。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張遼威震合肥之戰,就是一個典型的語言學和標籤化問題。在張遼率領八百人,衝入孫權十萬大軍這句主觀判斷中,有一個事實被嚴重扭曲了:張遼並不是帶著八百人同時和十萬人作戰,而是和他交戰的那一極少數敵人作戰,為了突出張遼的勇敢和戰功,曹操、曹丕、陳壽、司馬光等人,都刻意忽略了這個事實層面,而用八百和十萬的強烈反差,突出張遼。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吳軍連營幾十裡,並且古代紮營並不是簡單地將將所有部隊一字排開,大多數時候,一支大軍都是由好幾支部隊組成的,這些部隊也不是全部聚集在一處,相互之間往往有一段距離。比如劉備伐吳之時,就是如此。章武二年春二月,劉備率軍數萬人討伐東吳,這數萬人並不是聚集在一起行軍紮營的:

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

馬良通五谿,五谿在今天懷化一帶,距離劉備主力有相當一段距離;黃權督江北,和劉備主力部隊隔著長江。孫權十萬大軍,道理也是一樣。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因而,當時的情況有可能是這樣:孫權號稱十萬大軍,但自己親率中軍肯定沒有十萬人。這支部隊跟隨孫權,駐紮在合肥城下。其餘部隊,有的正在趕赴戰場,有的駐紮在合肥以南東吳地界的其它城鎮之中,還有的與孫權相隔一段距離駐紮,總之,這十萬人絕無可能擠在一起。接著,張遼率領八百人出戰,這八百人是平旦出戰,平旦是清晨五點左右,這時候吳軍應該起床不久,至少不可能已經整裝待命在那裡等著張遼,因此張遼的進攻,還有突襲的成分。最後,張遼雖然衝入吳軍,但他面對的不可能是孫權麾下的所有部隊,如果真是突襲,那他可能只需要面對少數巡邏部隊和駐防部隊,這些部隊如果沒有將領指揮,被擊潰其實並不算難。

張遼身率八百勇士,衝入十萬吳軍,他是怎麼活著出來的

其實當時這類因為語言標籤化而扭曲現實的例子很多,比如曹仁。《三國志·曹仁傳》載: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金眾少,遂為所圍。……仁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試問,曹仁只帶著幾十個騎兵衝入敵軍,如果敵軍全部注意力都在曹仁身上,無論他武藝多麼高強,如何可能走脫?即便不能近身與他交手,成百上千支箭齊射,他也走不了。由此可以見得,凡是這類描述,其重點往往不在於完全反映客觀事實,而在於突出人物的優良品質,比如勇猛、頑強、仗義,等等。

Tags:八百十萬合肥衝入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