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由 一更歷史 發表于 藝術2021-10-21

簡介從中國古代的“拭穢”之風得以體現,廁籌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而元朝的建立讓紙成為了拭穢的專用品,這足以證明了中華文明的開放性,更見證了社會的文明的發展

古代人沒有衛生紙用什麼代替

不得不承認,現代的許多發明非常造福人類。比方說眼鏡,給近視眼的人帶來了清晰;電燈,給夜晚的黑暗帶來光明。因此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感到幸運。

試想一下,在物資匱乏,科技水平落後的古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受到頗多限制。就例如在現代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日用品衛生紙,在古代更是沒有。

這不免讓人疑惑:古代人在上廁所的時候,並沒有衛生紙,那他們是如何擦屁屁的呢?

一更查詢了相關資料,隨著社會的進步,通常有幾個方式,有一種方式很多人小時候都用過。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01 廁籌

古代人上廁所叫做“更衣”或“出恭”,而擦屁屁又被稱為“拭穢”。擦屁屁的工具廁籌又稱廁簡、廁轍、廁篦、攪屎棍和乾屎橛。

這在陳翔飾演的新版《尋秦記》第二集裡有提到,項少龍和連晉如廁,就是用的廁籌。

廁籌的起源時間頗具爭議,大多數的史料證明其起源於魏晉南北朝之前,並且隨著佛教傳入中國。

唐朝僧人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十三之“感應錄”記載:

“吳時於建鄴後園平地。獲金像一軀。討其本緣。謂是周初育王所造。鎮於江府也。何以知然。自秦漢魏未有佛法南達。何得有像埋瘞於地。孫皓得之。素未有信。不甚尊重。置於廁處令執屏籌。”

這些事情如果是真的,那麼在三國時期就有使用廁籌的明證。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七記載:“則資裝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廁籌。”除此之外,宋馬令《南唐書·浮屠傳》也曾記載:“後主與周後頂僧伽帽,披袈裟,課誦佛經,跪拜頓顙,至為瘤贅。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芒剌,則再加修治。”

從這兩處典籍中,我們可以得知,廁籌是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廁所“神器”。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廁籌

中國古代的廁籌形狀,實際上與竹簡差不多,但是二者的作用卻大相徑庭。竹簡的作用是用來寫字以及記錄歷史。而廁籌則是由竹子或者木頭製作而成的小長條,用來清理古代人上廁所後留下的糞便。

廁籌在中國古代的歷史源遠流長,它可以說是古代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必用品。直到近代,中國一些比較偏僻、不發達的地區人民,仍然使用廁籌來解決自身的衛生需求。

除此之外,廁籌十分環保。它是可以重複使用的。當古代人上完廁所,用廁籌擦拭屁屁後,並將其用清水清洗,晾乾之後,再重複使用,因此廁籌並不是特別衛生。

清理廁籌的過程,本就難以想象,還要重複使用,這對於用慣了衛生紙的現代人來說,簡直難以想象。

其實對於廁籌,古代人也會苦不堪言。因為廁籌比較堅硬,稍有不慎,便會刺破面板,讓使用者容易患上痔瘡等疾病。

除此之外,廁籌沒有任何的吸附力,即便三番五次的擦拭,也無法理想的獲得乾淨的效果。儘管廁籌的擦拭效果並不佳,但是這卻並不妨礙廁籌成為中國古代老百姓最為常見的如廁用品。

隨著時代的演變,不光百姓與貴族之間有身份等級的劃分,而廁籌也有等級的分別。一般來講,百姓所使用的廁籌大多由木頭,竹子等材料製成,而貴族使用的廁籌大多數以金玉製成,奢侈程度可見一斑。但這放到現代人看來,恐怕難以消受“廁籌”。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02 瓦片、石塊、乾草枯葉等

無論古今,上廁所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生理習慣。但是在古代,“如廁”這種粗鄙之事,對於謹遵禮唸的古代人來說,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

翻閱無數史料,我們極少能夠找到古代人所記載的如廁事蹟。《左傳》也僅僅只透過

“將食,漲,如廁,陷而卒”

這8個字,簡單描繪晉景公吃多了脹肚在如廁時,意外掉進糞坑被淹死的事情。

其實古代人上廁所,所用的工具有許多。在上文中,我們提到過最為常見的便是廁籌,但實際上,還有許多種物品可以代替廁籌。比方說瓦片,石塊,以及乾枯的樹葉,枯草等等。

或許作為21世紀的我們難以置信,但實際上,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使用上述物品,擦屁屁的方式是非常常見的。

相信大家都瞭解,在中國古代,由於朝代的更替,戰爭頻發,有很多百姓成為了沒有經濟來源的窮苦之人。這些人並不會像一般百姓那樣製作廁籌,連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應顧不暇,又怎會在意上廁所使用的是什麼呢?

因此即便瓦片、石塊,乾枯草葉這些物品並不雅觀,但是它們卻很常見,也的確拯救了古代人在如廁時的困境。

其實在第二種方法的這幾種物品,不光在古代常用,放到如今的我們,都有很多人用過。尤其小時候,住在農村的朋友,比如去放牛,到山上撿柴火或者去玩 ,突然肚子不舒服了,隨便找個地方如廁,事後沒有紙巾,一般都是用樹葉、樹根、瓦片等之類的物品擦拭,這種方法其實小時候很常見。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03 麻、布、絲綢等

上面我們介紹了中國古代的窮苦百姓在上廁所後用瓦片,石塊以及乾枯的草葉擦屁股。一般家庭的百姓,則使用廁籌來清理自己。而一些貴族,則使用昂貴的金或者玉製成的廁籌。

實質上,對於一些貴族來說,更好的選擇則是柔軟的麻、布以及絲綢等等,一方面這些紡織品不會搓傷面板,使用感比較舒適。另一方面,這些紡織品同樣可以重複使用,較為便利。

但是作為現代人,換另一種方式思考,這些絲綢布料都十分貴重,普通人家尚且只能用麻布做衣服,而絲綢卻成為了這些貴族用來如廁的物品,實在有些過度奢靡,也充分反映了封建社會等級之分。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04 紙

實際上發展到唐朝時期,一些人上廁所後便開始用紙來擦屁股。

唐代高僧道宣所述《教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上廁法第十四,就記載了僧人的日常規範。其中上廁法要求僧人

“常具廁籌,不得失闕”,

並明文規定:

“不得用文字故紙”

這個記載證明了唐朝時代的僧人用廁籌擦屁股,同時又禁止用“文字故紙”擦屁股,既然禁止,那麼實際上一定有僧人這樣做,否則又何來禁止之說呢?

儘管在漢朝時期,造紙術便被髮明。但發展到唐朝,仍然有廁籌的出現,畢竟紙是非常貴的,一般人甚至都用不起紙來寫字,又怎會用它來擦屁股呢?

其次,紙的發明代表著文化的傳承,用代表著文化的紙來擦屁股,這對於古人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雖然紙發明了,但是在這期間,它卻並未用以如廁。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在元朝建立後,或許是因為元朝的文化差異,他們並沒有漢民族“敬惜字紙”的概念。

據《元史》列傳第三后妃二記載,“裕宗徽仁裕聖皇后”伯藍也怯赤當太子妃的時候,對婆婆“昭睿順聖皇后”非常孝順,她要在婆婆拭穢之前,用自己的臉試試手紙的柔軟度:

後性孝謹,善事中宮,世祖每稱之為賢德媳婦。侍昭睿順聖皇后,不離左右,至溷廁所用紙,亦以面擦,令柔軟以進

。”

因此可以透過史料記載證明,如廁使用紙的最早記錄來源於元朝。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寫了字的紙來如廁,因為中國有敬惜字紙的傳統。並且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如果用印了字的紙來擦屁股,那麼會遭到報應。

所以發展到明朝時期,為了改善貴族的生活水平,在朝廷的推動下,出現了專門生產廁紙的機構——寶鈔司。

據《明史》志第五十職官三記載:“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鐘鼓司掌管出朝鐘鼓,及內樂、傳奇、過錦、打稻諸雜戲;寶鈔司掌造粗細草紙;混堂司掌沐浴之事”。

值得一提的是,寶鈔司生產的廁紙僅專門供皇室貴族人員使用。

清朝人上廁所時用紙擦屁股,有很多文獻可以證明。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有段劉姥姥拉肚子的文字:“

劉姥姥覺得腹內一陣亂響, 忙的拉著一個小丫頭,要了兩張紙就解衣。眾人又是笑,又忙喝他“這裡使不得!”忙命一個婆子帶了東北上去了

。”

這段描寫說明,在曹雪芹生活的時期,無論是大觀園,還是鄉下的人物,都已經使用手紙拭穢(擦屁屁)了。因此我們得出結論,直到清朝時期,中國古代百姓才正式實現了“廁所自由”。

沒有衛生紙,古代人都拿什麼擦屁屁?有一種方式,很多人都用過

從中國古代的“拭穢”之風得以體現,廁籌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而元朝的建立讓紙成為了拭穢的專用品,這足以證明了中華文明的開放性,更見證了社會的文明的發展。

以小見大,中華民族善於吸收世界的優秀文化。

最後,說句題外話,你們都用過哪些方式或者物品擦過屁屁?歡迎大家分享!看看評論區裡有沒有共同經歷的!

參考資料:《法苑珠林》《資治通鑑》《元史》《明史》

Tags:廁籌如廁廁所屁屁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