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由 道可見 發表于 藝術2021-07-05

簡介除《易經》、《道德經》之外,我國還有一部影響力很大的、詳細論述陰陽變化的著作,《黃帝內經》

萬物都分陰陽嗎

變與不變

變與不變,是認知、分析、處理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立足點。

程式設計師變(變數)與不變(常量)程式設計序;

數學家用變(變數)和不變(常數)解題;

科學家用變(現象)與不變(常數)描述定理;

軍事家用變(流水的兵)與不變(鐵打的營盤)統兵打仗。

大到天地宇宙,小到電子、夸克,都在變。無論是實實在在的物質,還是虛無縹緲的意識,都在變。

不變是人設的、短暫的,區域性的;

變是自然的、永恆的,全面的。

不變是相對的,變是絕對的

《孫子兵法》雲:“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是陰陽變化

中國的古人認為,

要認清世界,首先要認清變化

。為了認清變化,中國的古人進行了許多的探索和積累。這些探索和積累後來就形成了兩部經典《易經》,《道德經》。

雖然,這兩部經典講的都是變化,但講述的方式卻有所不同。《易經》從陰陽的角度講變化,《道德經》從變化的角度講陰陽。

《易經》以“卦爻”立陰陽,以卦辭、爻辭講變化,以變化講天地萬物、人情世故。《道德經》以“有無”立變化,以天地萬物、人情世故講變化,以變化

陰陽。這兩部經典的核心概念有三個:道,陰陽、變化。

《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

《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

(非常道:不是不變的道,變化之道)

這三個核心概念的關係是:

道是陰陽變化

何為陰陽

陰陽是統一、對立和變化,是描述變化而發明的概念。它的重點是統一、特點是對立,本性是變化。最早的從這三方面描述陰陽的是先天八卦圖。先天八卦以陰陽為基礎,構建了量變、質變模型。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先天八卦圖

先天八卦的誕生、標誌著中華文明有了系統的變化觀,標誌著中華文明走進了成熟期。說先天八卦標誌著中華文明成熟,是因為以下三點:

什麼是道,可以參考先天八卦。

什麼是陰陽,可以參考先天八卦。

什麼是變化,可以參考先天八卦。

參考先天八卦可以得出:道、陰陽、變化是一體的,就是同一個東西。

強調了

整體性

陰陽

強調了

對立性

變化

強調了

自主性

儒家以《易經》為尊,道家以《道德經》為尊。儒家講道,

尊陽

貶陰。道家講道,

尊陰

貶陽。2000多年來,儒道相爭,各領風騷,恰如陰陽互動。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儒道相爭

儒家、道家都是誕生於先秦時期。這兩個學派都以收拾東周的亂局為己任,都非常地自命不凡,都宣稱“缺了我就會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不料,秦國突然崛起,統一了中國。偏偏秦國崛起憑藉的是

法家的狠

儒家的仁

道家的善

對秦的崛起沒有提供多少幫助。按理說,儒道兩家這回也算是閃了舌頭,應該自慚形穢、消停一會兒吧。

事實是:秦以前,儒道相爭只是動動嘴。秦以後,儒道相爭開始動刀子了。

秦以前,儒道相爭表現為口誅筆伐。今天莊子寫文章諷刺一下孔子;明天孟子寫文章挖苦一下楊朱。

秦以後,儒道雙方進入了殊死較量模式。動不動給對方扣異端的帽子,大搞文字獄。人要從肉體上、名聲上消滅、書也要列為禁品。

有趣的是,兩家的奠基人卻彼此惺惺相惜。孔子曾經虛心向老子請教“禮”,老子也是悉心傳授。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孔子問禮

看來古今一理,

反應最大的總是把“迷信”寫在腦門上的鐵粉

。此類現象,雅稱:“皇帝不急太監急”。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太監是很神氣的

太監急是很神氣的。四平八穩、大義凜然、天經地義,但浮誇(中看不中用)。

除《易經》、《道德經》之外,我國還有一部影響力很大的、詳細論述陰陽變化的著作,《黃帝內經》。為了避免狐假虎威的嫌疑,下面對道、陰陽、變化的描述將以《黃帝內經》為直接論據。

平和、樸實的觀點

與《易經》、《道德經》熱衷於國家治理不同,《黃帝內經》熱衷於為人民服務。而且方向也很具體,救死扶傷。

《黃帝內經》的這個特點,決定了它遭受無情打壓的情況比較少。這樣《黃帝內經》的傳承相對比較穩定,觀點也比較平和。《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記載:

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天地:宇宙綱紀:基本規則父母:來源、本因生殺:生,生長。殺,消亡。本始:本錢、倚仗。神明:神,意想不到的。明,很清楚。府:居所、住處。

《黃帝內經》的這段話,用現代人熟悉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是:

陰陽是宇宙一體兩面的體現;

萬事萬物都以陰陽為基本規則;

事物變化源於陰陽變化;

陰陽變化表現為事物的生長和消亡;

想不到的、想得到的,一切都在陰陽範圍之內。

這段話可以概括為:

一切皆陰陽

這段話的抽象度很高,概括性強,對陰陽的本質描述的非常到位,但不夠具體。單單依靠這句話是很難把陰陽用於實踐的。所以,《陰陽應象大論》後面的內容詳細講了陰陽對應的具象,以及具象之間的相互關係。在講這些具象之前,《陰陽應象大論》首先解答了為什麼陰陽會形成具象。

陰陽為什麼會成象

人生活在地球的地表。在地表觀察,有兩種體驗:

一:天

不動

。(如果人能感覺的地球動,估計會

暈地球

二:上有

風氣,

下有

土石

基於這兩種體驗,《黃帝內經》中這樣描述陰陽:

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化氣,陰成形。

從這兩種體驗,人們得出了關於陰陽的基本屬性和基礎具象,在《黃帝內經》是如此描述的。

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

這段話從陰陽的三種特性出發,描述了陰陽的三大類具象。如下圖: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陰陽的三種基本具象

有了對陰陽的基本認識,再結合四季變化、空間方位、人體結構。古人就推匯出了更多的具象。

更多的具象

《黃帝內經》中推匯出更多的具象的基本思路是: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

這個推導思路主要參考的是空間結構:具體來說,上為陽、下為陰;遠為陽、近為陰;表面為陽,內在為陰;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乍一看,陰陽的區分參考了三種參考,實際上只有一種。以地球為例:

上就是遠、就是表。下就是近、就是裡。如下圖: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一致的參考標準

瞭解了這段話裡面的判斷標準,還不足以完全讀懂這句話。要想完全讀懂這段話,還需要把握好一個關鍵字: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這個“出”字用得非常好、也非常巧。一個“出”字,把

人體內的陰陽來自於天地自然

這個觀念表達得酣暢淋漓。這裡,“出”的意思是“來自於”的意思。

人體從天地自然汲取陰陽主要依賴兩個器官,鼻子和嘴巴。所以,經文中的“上竅”知道就是鼻子,“下竅”指的就是嘴巴。

劇烈運動需要大口喘氣,餓了需要吃東西。這就是:“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府”。

所以《黃帝內經》認為:“

陽為氣,陰為味

”。氣味透過口鼻進入人體,完成了人體和外界的陰陽交換。具體的交換過程在《黃帝內經》中有形象的描述。如下。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

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這段話裡面的關鍵字是“精”。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精”在現代普遍稱之為“能量”。理解了“精”,交換陰陽過程的這段經文就好理解了。

這段經文的核心意思是:

透過口鼻,獲得

氣味

後,要補充人體的兩個方面,

形和精

。形就是“皮肉筋骨血”這些看得見的東西。“精”就是看不見的能量。形屬陰,精屬陽,陰陽互動為“化”。

這就是說,透過呼吸飲食,人體從外界環境中獲取到的東西,本質上是“變化”。變化體現在“形”和“精

“的互動上,本質上是陰陽變化。

在這個互動過程認識的基礎上,就形成了《黃帝內經》基本的病理觀。

變化不能正常進行時,就是人體在生病

好端端的人體,為什麼會生病呢?這一切還需要從水火談起。

從水火談起。

水火的基本特徵有:

水往低處流,火往高處竄。

水性寒涼,火性炎熱。

透過對水火的觀察,結合上下(表裡,遠近)這個分陰陽的參考標準,就有了

水為陰,火為陽,寒為陰,熱為陽

冬天冷,夏天熱,北邊冷,南邊熱。冬夏反映時間,南北反映方位。透過時間和方位的寒熱表現,方位、時間就和陰陽聯絡到了一起。

天有五氣,寒暑燥溼風。地有五方,東西南北中。人有五藏六腑,心肝脾肺腎,膽胃腸膀焦。天有五氣為陽,地有五方為陰。人有六腑為陽,五藏為陰。

透過水火、寒熱、表裡,上下、這些陰陽對應關係。五氣、五方、五臟六腑就聯絡在了一起。有了這些聯絡,人體的外環境(天地)和內環境(臟腑)就形成了一個迴圈。這個迴圈是龐大的、複雜的、精密的。這個迴圈也是容易出問題的,一旦迴圈中的某個環節出問題,人就生病了。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結束語

關於人體的大迴圈,在《黃帝內經》中還概括出了許多種類參與要素,如下: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這些參與元素,每一個的來源都有十分講究的來龍去脈,限於篇幅,就不在本文中討論了。以後再單獨寫文章講述。

這裡強調一點,五行不是物質、不是能量、是關係、是變化關係。如下圖:

以陰陽說變化,以變化論陰陽。一切皆陰陽,變化看五行

五行關係

從這幅圖可以清楚地看出來,五行是四組因果關係的組合。顯然,五行關係可以用來處理比因果關係更復雜的邏輯關係。

Tags:陰陽變化黃帝內經具象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