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由 黃簡講書法 發表于 藝術2021-06-28

簡介《玉堂禁經》說“乙腳異勢”,意思是“乙”字收尾帶出不同的筆勢

銀鉤蠆尾是什麼意思

黃簡講書法(筆勢篇)26——鉤趯的複合筆勢01

到上一堂課,點和橫豎的複合筆勢都講過了,就是紅色標示的部分,接下來就是鉤趯的複合筆勢。在“永”字中只有趯,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但在其他字中是有鉤的。

鉤趯附於其他筆畫的尾部,好像在“永”字中,趯是附於努的尾部,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複合筆勢,這時候趯是向左的。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如果改為向右趯呢?“永”字中沒有這樣的複合筆勢,但在其他字中是經常出現的,這又是什麼筆勢呢?

漢字有四大筆畫,橫豎撇捺,用數字來表示的話,橫是六號位,豎是八號位,撇是七號位,捺是九號位。這些筆畫收筆時都可以加上鉤趯的,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而且,可能在左右兩個方向加鉤趯。我下面就要跟各位討論這些可能。

這四大筆畫都可以縮短為一個點,點上加鉤,已經講過的有曲抱勢、兩向點等,點上加趯,那會產生一個合點,栗子勢。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今天開始講橫豎撇捺上加鉤趯,道理是一樣的,沒有做踆鋒動作的就是鉤,做了就是趯。先講橫筆尾巴加鉤趯,有向上和向下兩種情況。

1、橫筆加鉤趯

《玉堂禁經》給這兩種情況各舉一個字例:向上趯是“乙”,向下趯是“宀”字,就是寶蓋頭。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原文這兩段,不容易讀懂,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通常寫一橫是不會向上趯的,什麼時候一橫收尾有趯呢?

1。1橫筆加往上的趯

《玉堂禁經》舉出“乙”字,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要注意,隸書中的“乙”字是這樣的,跟現在相比頭尾都不一樣:開頭少了上面一橫,收尾隸書“乙”字就是一個波勢,又稱雁尾。在鍾繇、張芝時代,人們頭腦中的“乙”字和後來的真書是不同的。

《玉堂禁經》說“乙腳異勢”,意思是“乙”字收尾帶出不同的筆勢。像隸書這種收尾方法,《玉堂禁經》說:“此名外略法,蹲鋒緊略,徐擲之。不欲速,速則失勢;不欲遲,遲則緩怯。”“略”是什麼意思?《說文解字》說“經略土地也”,所以“外略”就是向外圍一塊地方,明代有人寫為“外掠勢”。隸書沒有趯,不用踆鋒,雁尾用於真書中,其實就是一個鉤。《玉堂禁經》又說:“此法蓋鍾法,稍涉於八分、散隸,則歐陽詢守而不替。”他說這是鍾繇寫真書的方法,八分是用王次仲楷法寫的隸書,散隸是衛恆所創的書體,沒有傳下來,歐陽詢的真書,就用了這種外略的寫法。

我們來看看歐陽詢的寫法,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這幾個字最後一筆都是外略勢,不用踆鋒,有些古籍稱之為“浮鵝勢”,我們還是照《玉堂禁經》所說,稱它為外略勢比較好。

其實歐陽詢只不過是學王羲之的寫法,你看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地”字,“乙”也是用外略法的。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玉堂禁經》所舉第二種:“

此名蠆毒法,法以引過其曲,微以輕踆其鋒,又以徐收而趯之。

”我在23課中講過“蠆”就是蠍子,尾巴上翹有刺。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這一種蠆毒法是要踆鋒的,筆鋒下拉轉彎,輕輕地踆鋒,然後趯出,動作不要快。他又說“不欲出,欲出則暗收,如芒刺為善。梁·庾肩吾《書論》雲‘欲挑還置’,謂駐鋒而後趯也。”意思是這種趯不要多出,像一根刺最好。“欲挑還置”,“置”就是稍微停一下,這個動作稱為駐鋒,然後穩穩地趯出。

這是顏真卿《多寶塔碑》中的“乙”字,早期的作品。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可以明顯地看到這是一個趯,不是一個鉤。寫法是先踆鋒,再往上趯。

到顏真卿晚年,如《麻如仙壇記》,往上的一趯越來越細,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真的好像一根刺了。其實寫法沒有改變,還是先踆鋒、後趯出。

簡言之:

《玉堂禁經》乙腳異勢舉有兩例:

· 一是外略勢,這是“乙”字收尾用鉤。

· 二是蠆毒勢,這是“乙”字收尾用趯。

這兩種寫法,可能繼承於西晉書法家索靖。王僧虔說“索氏自謂其書銀鉤蠆尾”,索靖說自己的書法有銀鉤和蠆尾,一個鉤一個趯。明代有人認為“蠆尾勢”和“蠆毒勢”又不同,我想應該是一樣的。“銀鉤蠆尾”,“銀鉤”就是外略,“蠆尾”就是蠍子尾巴。《玉堂禁經》兩個筆勢可能就是從索靖“銀鉤蠆尾”而來的。

這是相傳索靖寫的《月儀帖》,“延”、“溢”下面是外略勢,“盛”、“化”所用的是蠆毒勢。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這裡有一點要說明,後來有一個背拋法,或叫背拋勢,如宋代《翰林密論二十四條用筆法》說:“背拋法,口訣雲:蹲鋒緊掠徐擲之,速則失勢,遲則緩怯。《臨池訣》雲:‘此鍾法,稍涉八分蠆毒法。引過其曲,轉蹲其鋒,又徐收而蹲,趯之不欲出,須暗收,使其如負芒刺,則善。’……”這一大段文字,和剛才《玉堂禁經》“蠆毒法”相同,可見背拋勢就是蠆毒勢。

如王羲之這個“也”字,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最後一趯是向左,向上趯是蠆毒勢,向左趯舊稱背拋勢,但是在《玉堂禁經》中沒有這樣的分法,都稱之為蠆毒勢。

另外有一個筆勢名稱要介紹一下,這就是鳥雛勢。你看這個“乙”字,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如果不計最後一趯,隸書“乙”字是豎筆勢一開,沒有上面那一橫。真書“乙”字就是奮筆勢一開半,上面一橫也可以很短的,看起來好像一個起筆。這種不帶鉤趯的“乙”字,就像初生的小鳥,這就是鳥雛勢。

王羲之經常用鳥雛勢,如《喪亂帖》中的“復”字,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右邊起手一撇一橫,他就寫成了一個鳥雛勢,樣子非常生動可愛。

《蘭亭序》中的“觴”字,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右邊撇橫也是這樣取鳥雛勢的。這可以說是王羲之的習慣,你看這個“殤”字和前面那個鳥雛勢不同,頭仰得很高。

這樣我們知道了,鳥雛勢它也是一個“乙”字形狀,這鳥有三個部分,就是鳥頭、鳥脖子、鳥身。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鳥頭實際上是一個起筆,有時候可以很小,剛才講過隸書的“乙”字就是沒有上面一橫的,真書中也會採用隸書的寫法。鳥雛勢沒有尾巴,一有尾巴就是外略勢或者蠆毒勢。所以這個“乙”字的筆勢變化,頭大頭小不要緊,它們的區分就在於尾巴的形狀,所以叫“乙腳異勢”。

《漢溪書法通解》說“世界”的“世”最後一筆就是鳥雛勢,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但你看王羲之《蘭亭序》有兩個“世”字,第一個最後用豎橫,不像一個“乙”字,所以只能說這是豎筆勢一開,不叫鳥雛勢。第二個“世”字起筆九號位,鳥頭、鳥脖子和鳥身都有,

這個豎橫以暗節點過渡,是一條弧線,所以可以稱之為鳥雛勢,而不叫豎筆勢一開。

草書中大量運用鳥雛勢,如智永的草書,"孔"字的右面是一個鳥雛勢,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最後有帶筆,可寫可不寫。"陋"字、"連"字、"邑"字都用了鳥雛勢,跟第一個"孔"字右旁鳥雛勢相比,鳥頭起筆向上,這鳥頭的一橫是可以不要的,鳥脖子和鳥身相當完整,這是草書中簡化的鳥雛勢。

這樣我今天講了三個筆勢:左邊這一個“乙”字,尾巴是收鋒的,這是鳥雛勢。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中間這一個尾巴出鋒,好像隸書的雁尾,這是外略勢。右面這一個,先踆鋒後趯,好像蠍子的尾巴,這是蠆毒勢。這些筆勢後來名稱很混亂,如果你去看古籍,有人把鳥雛勢稱為浮鵝勢,外略勢也有人叫做浮鵝勢的,還有人稱它為龍尾勢,蠆毒勢有人稱為鳳翅勢。我主要的根據是《玉堂禁經》等書,具體的考證這裡不講了。

讓我們來看一些具體的例子:這是王羲之寫的兩個“也”字,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左邊這個,無疑是外略勢。右邊這個“也”,是蠆毒勢。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外略勢相當多,隸書對真書的影響很深,很多書法家喜歡古雅的風格。

褚遂良《倪寬贊》也是這樣,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隸書意味很濃,他的“乙腳”往往用外略勢,一豎下來特別細,到雁尾用三分筆,形成強烈的對比。

文徵明《遊虎丘詩》中的“也”,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這是很漂亮的外略勢。注意箭頭所指的地方,是有一個明節點的。

顏真卿《麻姑仙壇記》這個“已”字,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一豎下來不是八號位直下,而是偏向於七號位,說明這個時候他的手腕是相當偏左,但這樣左不能持久,到轉彎處,手腕開始迴歸,先到中間位置,即迴歸五號位,這時筆鋒起立,所以線條會變細。然後手腕向右,行走六號方向,因為此時手腕向右臥倒,增加了側鋒的分數,所以粗了。

清代蔣和說“中間必細”,這是對的,是動手腕的正常結果。

你看文徵明這個外略勢,轉彎處變細,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也是因為筆鋒回到五號位引起的,但要注意轉過彎以後有下蹲的動作,把六號側面壓到紙上,所以又會粗一點,換面後蹲一下是必要的動作。

王羲之“九”字這個“乙”,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豎筆下來手腕也相當左,轉彎處也比較細,轉過彎來就粗一點,這都是手腕左中右的結果。“九”字的這個“乙”,明清有人稱它為小背拋,究竟怎樣定義沒有說明,我們現在也把它歸於蠆毒勢。

注意上面這個角,和“永”字這個角寫法一樣的。簡單地說,就是十字撥鐙法。

又如“風”字,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右邊這個“乙”,舊稱大背拋,我們現在都歸之於蠆毒勢,不再用其他的名稱了。

現在你可以看懂了,《陰符經》中的這個蠆毒勢,

橫筆加鉤或者趯組成什麼筆勢?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分別是什麼

為什麼轉彎處會細一點,你善於用腕就會這樣。

注意轉彎之後,有時候手腕還會有兩個來回,造成線條的波動,書寫中手腕是不停地運動的,有時候動得較小,長線條就會動得大一點,避免平拖。

本節要點:

· 橫筆往上加鉤趯:乙。

· 鳥雛勢、外略勢和蠆毒勢。

· 以上三個筆勢的寫法注意點。

複習思考:

· 王羲之經常把一撇一橫寫為鳥雛勢,《陰符經》中有這樣的取勢嗎?

· 如果鳥雛勢下面加上一點或一豎,那會變成什麼筆勢?

Tags:筆勢毒勢外略勢禁經鳥雛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