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術

春節舞龍燈(江都歲時習俗)

由 江都史話 發表于 藝術2021-06-18

簡介布龍除龍頭、龍尾及龍燈柄的上端鼓起外,全身僅蒙薄薄的一層龍布,且多畫上龍鰭

耍龍燈是什麼節

春節更是民間藝人大顯身手的好日子,玩獅子的、蕩湖船的、挑花擔的、玩馬燈的、踩高蹺的、玩河蚌精的,應有盡有。除了民間藝人自發組織外,居多的是商會組織的人馬,一班接著一班。人們剛剛看完一出,還沒有回過神來,耳邊又傳來一陣鑼鼓聲和打竹板說蓮花絡的說唱聲:“格排排,格排排,恭喜老闆大發財……”“新年到,好熱鬧,男女老少齊歡笑……”圍觀的人們或捧腹大笑,或報以熱烈的掌聲,商家則鳴放鞭炮或送兩包香菸表示歡迎。而龍燈會是新年狂歡的主打特色。

春節舞龍燈(江都歲時習俗)

龍燈有許多種,江都流行布龍。布龍除龍頭、龍尾及龍燈柄的上端鼓起外,全身僅蒙薄薄的一層龍布,且多畫上龍鰭。龍鰭狀如蜈蚣腳,而蜈蚣俗稱“百腳”,因此,布龍又叫“百腳龍”。

春節舞龍燈(江都歲時習俗)

龍布最初用白布做——“白龍”;髒了,染黃——“黃龍”;又髒,再染黑——最後成為“青龍”。除了少部分的“龍”為7節、9節外,大部分“龍”起碼有11節。《大荒東經》明文記載:“龍,蒼身而無角”,但江都“龍”卻是有角的,它的最大特點是剛柔並濟,彷彿是盤旋欲飛,騰空而起,揮舞起來,體現出力與美的和諧統一。

春節舞龍燈(江都歲時習俗)

每年一進臘月門,各地龍燈已經紮好。大年初一,天剛微亮,鑼鼓響了,龍燈隊出發。“鑼鼓響,腳底癢”,人們自然地聚攏而來,龍燈後面的隊伍浩浩蕩蕩。假如兩條“龍”相逢於一條路上,那就進行比試,分出高下。緊鑼密鼓聲中,你舞一個“蛟龍出水”,我舞一個“老龍脫殼”;你舞一個“蜘蛛陣”,我舞一個“梅花圖”……最後,技窮者敗。各村龍燈最後會聚鎮上,“十三條龍鬧樊川”、“十八條龍會真武”……十多條龍隨著鑼鼓的節奏,有的打盤,有的翻卷,有的悠悠起伏,有的滾滾飛騰,真可謂“活龍活現”,場面頗為壯觀。

春節舞龍燈(江都歲時習俗)

現今江都人所舞之龍以篾扎布裹,施以彩繪,頭長角健,吻長齒利,蛇足鱗身,張牙舞爪。舞龍者除了小夥子外,各地還有了女子舞龍隊。舞龍者剛勁、有力、灑脫,把一條條龍舞得上下翻飛,生機躍動。場內龍騰虎躍,場外鞭炮聲、掌聲、歡呼聲陣陣,舞龍場成了歡樂的海洋。

(鍾 昪 江川文 卞阿根 )

Tags:龍燈舞龍江都鑼鼓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