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漢代一名臣,後世只記住他的醫術,留下一習慣,使後人受益無窮

由 小南孩美食 發表于 農業2022-11-29

簡介而這三位名醫中,張仲景的醫學著作對後世的影響極為重大,事實上,現代人對張仲景的瞭解只留在他的醫學著作上,殊不知他還是中醫一大習慣的奠基者,這個習慣,確切來說是一種制度,就是現在的“坐堂醫生”制度

中醫藥店怎樣取名

中國歷史上人才輩出,每一時期的人物都能各領風騷數百年,但許多人卻引領了整個華夏民族幾千的歷史。許多人留給後世的不僅是他的名聲,更有他留給中華民族延綿不絕的獨特技術,正因為有這樣的人,我們的民族才能熠熠生輝,不斷煥發出新的光彩。

漢代一名臣,後世只記住他的醫術,留下一習慣,使後人受益無窮

要說中醫史上的名人,有幾個人是怎麼也繞不開的,這幾個人為中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現在的中醫成就,幾乎都是站在這幾位中醫巨人的肩膀之上所達到的。漢代在中國中醫史上有無與倫比的地位,因為這一朝代產生了中醫史上的三位名醫:華佗、張仲景、董奉。

而這三位名醫中,張仲景的醫學著作對後世的影響極為重大,事實上,現代人對張仲景的瞭解只留在他的醫學著作上,殊不知他還是中醫一大習慣的奠基者,這個習慣,確切來說是一種制度,就是現在的“坐堂醫生”制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國的一些老字號中醫藥店,多以“堂”相稱,如“懷仁堂”、“長春堂”等。中醫藥店又為何稱為“堂”呢?原來這還跟張仲景的身份有關。

漢代一名臣,後世只記住他的醫術,留下一習慣,使後人受益無窮

張仲景生在漢末紛亂之世,疾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目擊慘狀,抱著救死扶傷的精神,立志學習醫術,以解除人民大眾的疾苦。博學多才的張仲景其實十分的富裕,他不僅醫術高超,而且還是地方大員,但是他以解救天下蒼生疾苦為己任。他“勤求古訓,博受眾方”,研讀《素問》《難經》等醫學典籍,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創造了辯證論治的治療法則,被後世尊為“醫聖”。

漢代一名臣,後世只記住他的醫術,留下一習慣,使後人受益無窮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古代的封建社會特別講究官場那一套陳規蹈矩,作為地方大員給老百姓看病更是有失身份。但張仲景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給人治病;後來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漢代一名臣,後世只記住他的醫術,留下一習慣,使後人受益無窮

後來,人民為了懷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藥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藥店取名為某某堂藥店,這就是中醫藥店稱“堂”的來歷。

漢代一名臣,後世只記住他的醫術,留下一習慣,使後人受益無窮

小結:後世以名醫的身份記住了張仲景,而不是以一朝官吏的身份。張仲景身上有著中國古人身上特有的氣質,匡扶社稷,懸壺濟世,這是古人最高的夢想。正如范仲淹所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張仲景上可治國,下可治病,這正是“憂國憂民”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參考文獻《中華人文常識全知道》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Tags:張仲景中醫名醫坐堂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