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由 地史館 發表于 農業2021-12-14

簡介南北對峙中的地理因素回顧中國古代南北政權對峙的分界線,我們會發現,南北界線大體沿秦嶺淮河一線,在黃河與長江之間波動,幾乎不會出現北過黃河,南越長江後還能長期對峙的局面

四川盆地太湖平原以及哪裡是三大蠶區

常言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多次出現地方政權割據對峙的大分裂時期,以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三個時期最為顯著。在這些割據對峙時期中,我們會發現,南北對峙的情況遠多於東西對峙,且南北對峙中最終勝利都是為北方政權,而東西割據中最終勝利者又都是西方政權,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又有什麼特別的地理歷史因素?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宋金戰爭

對峙局面的出現

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的割據政權對峙的情況,起因大多是中央政權崩壞,君主權威衰微,以及外族的入侵。

中國歷史第一個大分裂時期為春秋戰國時期,武周因犬戎入侵鎬京和烽火戲諸侯而名存實亡,享有高度自治權的諸侯國在東周衰落後紛紛割據一方,為問鼎中原,完成統一霸業而互相爭鬥數百年。秦國在商鞅變法後逐漸從邊陲小國成為一方霸權,先是兼併巴蜀,後又透過藍田、丹陽之戰,攻取楚國漢中地區,自此獨佔半壁江山,與崤函東邊的六國形成對峙。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藍田、丹陽之戰後的秦與六國

一百年後,秦王掃六合,西邊的秦國完成了對東方六國的征服,結束東西對峙的局面,而秦末戰爭中的楚漢爭霸則再此印證了東西對峙中,西勝東敗的規律。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秦滅六國

秦漢之後的魏晉南北朝,以及隋唐之後的兩宋遼金,主要是以外族入侵而形成的南北對峙為主。

在戰爭的初期,北方遊牧民族往往在軍事上佔盡優勢,他們崇尚武功,民風彪悍,又以騎兵作戰為主,行動迅速,來去如風,世代農耕的中原民族往往難以抵擋其鋒芒。一旦北方遊牧民族突破長城邊關和山川的阻礙,往往能以席捲之勢長驅直入,迅速滅亡中原政權。但遊牧民族一旦佔領中原,其以遊牧為主的生活方式無法適應廣大中原地區的自然條件,也無法以遊牧文化統治管理時代農耕的中原百姓。因此,他們必須要融入中原農耕文明之中,按照農耕文明的方式建立新的政權,而這並不是只憑強橫的武力就可以完成的。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女真騎兵鐵浮屠

此外,中國的疆域太過遼闊,以至於南下的遊牧民族由於戰線過長而處處受到牽制,即便統治者依然堅持將強於陸戰的北軍投入到水網密集的南方戰場,不僅前線難以取得更多的戰果,後方腹地的中原百姓也會趁機起事,導致收尾難顧。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有宋金戰爭,金軍兩路大軍,自北向南,僅用四個月,一路平推攻滅北宋。趙構重建宋朝後,金軍攜滅宋餘威繼續南下,雖逼的趙構出海逃亡,但金軍的鋒芒卻止步於長江兩岸,隨著後方山東、陝西等地宋朝軍民的反擊,最終敗退。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宋金戰爭,《紹興和議》之後,確定秦嶺淮河一線為宋金邊界

而此時的南方政權,在剛剛失去中原後,驚魂未定的統治者忙於在南方建立有效的統治,無論是東晉還是南宋,在南渡之處,考慮的最多的不是北上中原收復故土,而是如何鞏固南方的統治,保住祖宗基業。

北方無力南下,南方無心北上,由此形成了最初的南北對峙局面。

南北對峙多於東西對峙的地理因素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較為人們所熟悉的東西對峙中,有秦與六國,劉邦項羽的楚漢爭霸、南北朝後期的北周與北齊(含東魏、西魏)。暫且拋開秦國以一敵六不談,秦以後的封建王朝歷史中,東西對峙的情況難以長久維持,其中楚漢爭霸僅有四年,北周與北齊對峙(含東魏、西魏),也只有21年,相比魏晉南北朝三代十二朝300多年的南北對峙歷史,顯然有些沒“牌面”。

為什麼東西對峙難以長久維持,而且都是西方政權取得最終勝利呢?這還要從中國的地形地勢說起。

中國地勢大體呈西高東低的階梯狀分佈,第一階梯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從第一階梯邊緣到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和雪峰山之間為第二階梯,海拔1000-2000米;從第二階梯邊緣向東是第三階梯,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處在西部的政權往往可以藉助地勢居高臨下,又有數條自西向東奔流到海的大江大河,可以給西邊的政權提供向東調配兵力、物資的運輸條件,在古代科技落後的情況下,東部的政權在地理上的劣勢是難以靠人力克服的。

以秦滅六國為例,秦國的基本盤位於關中地區,南抵秦嶺,北臨高原,東據函谷關、崤山之地利,進可逐鹿中原,退可自保關中。秦楚藍田、丹陽之戰後,秦國又從楚國奪去了漢中之地,又可從漢中自漢水順江而下,控制荊襄,或是北伐中原,或是順長江而下直取江東,都只在秦王一念之間。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關中地區主要地形

楚漢爭霸、北周滅南梁和北齊,都是走的秦滅六國的老路,即以關中和漢中為基礎,東出崤函,進取中原,南出漢中,控制荊襄。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楚漢爭霸

從秦滅六國、楚漢爭霸、北周滅齊可以看出,在山川地利遠比今天重要的古代,雖擁有廣闊而肥沃的中原大地和大量的人口,但當東方政權面對西方政權的軍事進攻,處在絕對的劣勢,這是東西對峙在中國歷史上難以維持的主要客觀原因。

南北對峙中的地理因素

回顧中國古代南北政權對峙的分界線,我們會發現,南北界線大體沿秦嶺淮河一線,在黃河與長江之間波動,幾乎不會出現北過黃河,南越長江後還能長期對峙的局面。究其原因,還是要從中國的地形地勢說起。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在氣候上,它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是最冷月0℃均溫分界線,是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的分界線;在地形上,它是南方丘陵和北方平原的分界線,是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分界線。也正是秦嶺——淮河一線南北在地理上的巨大差異,形成了南北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面貌,進而成為南北政權對峙的過渡地區。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中國四大自然區

秦嶺——淮河一線不僅是地理最重要的分界線,同時也是南北政權互相爭奪的戰略要地。

整個南方地區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板塊,即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四川盆地、以荊湖平原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地區、以太湖平原為中心的長江下游地區,與三大板塊對應的是漢中盆地、南陽盆地、淮河三大戰略要衝。關於漢中的重要性,在前文已有說明,下面將就南陽盆地和淮河的戰略地位簡要說明。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南陽盆地上接秦嶺、下通江淮,是整個南北分界線的中間地帶,同時也是溝通長江中游地區和中原腹地,南船北馬的交換之地。在南北對峙時期,如果南方政權佔據這裡,守可以保證長江中下游無虞,攻可進取洛宛,北上中原;而若北方政權佔領這一地區,便可切斷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的聯絡,更能順江而下,繞過南方重兵佈防的江淮防線,直取江南大本營。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漢江邊的襄陽古城,襄陽位於南陽盆地的南方邊緣,溝通南陽和荊州的咽喉要道

曾有學者說到:“北方要一舉打垮南方,統一全國,從軍事上言,除兵力優勢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從長江上游、中游顛遊而下,一舉突破長江天險的優勢戰略地位,特別市控制以荊襄為中心的長江以北的中間地帶。如果不具備後者,即使投入更多的兵力也是枉然。”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晉滅吳之戰,晉軍分六路先破荊州,後順江而下合攻建業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說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若跨有 荊、益……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219年,劉備攻取漢中,打下了北出關中的基礎,而駐守荊州的關羽也發動襄陽之戰,意欲打通進入南陽盆地的通道,或許沒有孫吳的背刺,劉備未嘗不能收復中原,恢復漢室,但這也說明,南方政權要想割據一方,四川、荊襄、江南三大板塊缺一不可。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關羽北伐襄樊與孫吳背刺荊州

反過來看,歷史上的北周滅南梁、蒙元滅宋,都是先從漢中進入四川,然後順江而下,取下荊襄,最終合擊於江淮,滅亡南朝。

南方最後一道防線,也是南方政權根基的江淮地區是中國東部最為重要的戰略要地。縱觀歷史上的南方政權,或如宋齊梁陳定都建康(南京),或如吳越南宋定都臨安(杭州),都在長江以南的江東地區。而在南方開發程度遠不及現在的古代,僅有江東一地是不足以支撐南方政權與北方政權對抗的,因此也就有了守江必守淮。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前秦與東晉的淝水之戰

淮河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古代最重要的糧食主產地之一,對於南方政權來說,佔據的淮河流域不僅可以獲得這一地區豐富的糧食和大量的人口兵源,更獲得了從淮河到長江數百里的緩衝帶,也就有了足以與北方對峙的本錢。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安徽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區糧食產量的巨大差異

江淮地區作為南方政權的國本,但在地形地勢上又僅有淮河和長江兩條江河可以用作軍事防守,做不到荊襄和巴蜀那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因此只能沿江淮建立一系列據點,並佈下重兵以作支撐,使得江淮地區成為南北方互相拉鋸的主要戰場,例如曹魏和孫吳五戰合肥。

南北對峙為何多以北勝南敗收場

雖然平衡總有被打破的一天,但無論是北伐還是南征,最終勝利者為何多是北方?前面提到的南北割據形成的原因,都是地理上客觀因素,在技術落後的古代,克服這些天險固然困難,但也不是無法完成的。

從地圖上看,以秦嶺——淮河為界的南北雙方,在國土面積上似乎相差不大,但北方多平原,南方多山地丘陵,因此在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在可利用的土地上北方具有天然的優勢。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中國東部主要地形

隨著北方逐漸完成內部整合,獲得文化傳統和政治觀念上的法統地位,統一的北方所凝聚成的力量是偏安一隅的南方難以企及的,因此在南北對峙中,多以北攻南守為主。一旦北方抓住南方的一個失誤,突破某一戰略要地,則南方可定矣。例如,南梁在侯景之亂後,先失江北、後失四川,南梁及後面的南陳敗局已定;又如宋元戰爭,抵抗蒙元近40年的南宋在失去襄陽之後僅僅兩年,就被元軍攻克臨安都城,宣告滅亡。

淺析古代中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規律中的地理因素

宋元戰爭

作為古代中國由南向北統一中國的孤例,布衣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能夠完成“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偉業,足以見其創業之艱難,也從側面反映出朱元璋及其文武集團強大的實力。

如有錯漏,還請斧正

Tags:對峙政權南方南北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