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楊麗麗:離開北京二環路返鄉 用麥秸畫出希望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農業2021-12-13

簡介儘管楊麗麗也說,其實在最初想學制作麥秸畫的時候,自己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為此回鄉創業

秸稈怎麼讀音讀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秸”這個字,如果是單拎出來,一些城裡人總容易在讀音上與“桔梗”的“桔”相混淆。的確,作為在糧食加工中被剝離的廢棄物,秸稈、麥秸這種東西離城市太遠,以至於絕大多數人不會知道,它們除了作為鄉村的燃料,還以可以被用來作畫。而對於90後姑娘楊麗麗來說,秸稈該算得上是她最熟悉的作物。剝離麥秸的機械轟鳴聲,曾是她童年生活的背景音,而在成年後,也是這把麥秸,將楊麗麗從北京喚回了地廣人稀的家鄉內蒙古多倫。因為麥秸,她變成了營銷號標題裡“靠麥秸畫年收入輕鬆過百萬”的創業者。

楊麗麗:離開北京二環路返鄉 用麥秸畫出希望

楊麗麗和麥秸畫。受訪者供圖

創業的人沒有下班時間

週五晚上八點,在自己位於家鄉的工作室裡,楊麗麗照例開始了在快手平臺上直播。這次的內容和已經持續了幾個月的直播沒什麼不同,仍舊與麥秸畫的製作相關,楊麗麗把半長的頭髮稍稍一紮,正低頭用小烙鐵在麥秸紙上燙著畫。

同一時間觀看直播的人並不算多,但凡有網友感興趣提出問題,楊麗麗會知無不言,有問必答。但她又不像大多數影片主播有無限的熱情,會一直盯著手機螢幕與網友互動,所以在多數時間裡,楊麗麗直播間裡“很安靜”。

楊麗麗:離開北京二環路返鄉 用麥秸畫出希望

楊麗麗製作的麥秸畫。受訪者供圖

此刻夜幕已經拉開,又逢週末,在一線城市是美好夜生活的開端,但是在楊麗麗家鄉的小城,過了八九點,超市和商店基本都會打烊關門。她說“周圍沒什麼玩兒的,不如在工作室加班”。

楊麗麗的工作室並不處於縣城的中心位置,也遠離旅遊景點。聘用的員工每天工作八小時,早晨八點半會來到店裡,下午六點半剛過,人已經走光了——鄉親們工作再忙也要有兩小時午睡時間,加班更令幾乎所有人都難以接受。

但是對於楊麗麗來說,創業者是從沒有下班時間的。

通常情況下,楊麗麗會在工作室工作至晚上十點才草草收場,趕工的時候,凌晨兩三點,工作室的燈也還亮著。其實每當天真的黑透,除了“直播間”裡,工作室的內外都很靜,靜得讓忙碌的工作顯得很不真實。

這裡是錫林郭勒盟多倫縣,河流湖泊眾多。這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段地域的“小”縣城面積接近4000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11萬人。

可也就是在去年,25歲的楊麗麗選擇從北京熙熙攘攘的小城區,回到了這裡。

北漂的人回家需要機遇

“我們畢業那會兒,我的同學沒有一個去北京的,只有我自己去了。”

楊麗麗本身的大學專業是建築學,但畢業後包括自己在內的全班同學沒有一個從事建築相關的職業。在楊麗麗看來,這個在大學初期火爆一時的專業並不能給予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然,一份留在家鄉隨隨便便找的工作,也不行。

“我的同學們都是回家隨便找個工作,有的在超市上班,反正工作都不算太好。我不想過那樣的生活,所以去了北京。”

縱然講述這段經歷時的楊麗麗還會用“北漂很時尚”去回憶最開始要去北京時的憧憬,用“感覺自己比別人強,沒有輕易回家”來形容在大城市生活時驕傲,可她也說,除了這些表面上的浮華,當時的艱難也只有自己知道。

初到舉目無親的陌生城市,想到自己以後要在這裡落腳,楊麗麗說自己有點兒犯怵。起初找工作時,為了降低生活成本,只敢找那些承諾包住的工作;工作後七八個人擠在一間宿舍裡,比自己大學時的居住條件還要差;好不容易工作有些起色,她想和同事合租,但面對公司附近東二環一個月7200元,押一付三的房租,楊麗麗還是在八人間裡住滿了在北京工作期間的三年。

可即使是這樣,楊麗麗還是一度想吃定這份苦。所以即使從事的是自己從沒有經驗的教育工作,也依然願意從零開始。但她也說,時間長了,會覺得沒有歸屬感。“如果有好的機會,我也想回家鄉發展。”

不過楊麗麗沒想到,來京第二年偶然在畫展上看到的“麥秸畫”,會成為這個“機會”。

楊麗麗:離開北京二環路返鄉 用麥秸畫出希望

製作麥秸畫。受訪者供圖

莜麥是內蒙古西部歷史上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在少年楊麗麗的耳畔,一直有著伴隨著莜麥打場的轟鳴聲。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楊麗麗見過莜麥被做成過各式各樣的美食,見過麥秸稈被丟棄、被拿去餵食牛羊,但從不敢想這樣的廢棄物可以變成一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品。楊麗麗說當時只是覺得喜歡,再加上一點兒好奇,動了一些想再深入瞭解它的心思。

事後想來,如果不是因為偶然看到麥秸畫作品,楊麗麗恐怕不會選擇從北京返鄉,可如果不是因為來了北京,楊麗麗的生命軌跡,或許也難與麥秸畫相逢。

只有2%的人願意付諸行動

選擇大學專業時,因為那是當時的熱門;選擇來北京闖蕩,因為不想將就隨意的生活;而唯有選擇去學習麥秸畫,楊麗麗是聽從了自己的興趣。儘管楊麗麗也說,其實在最初想學制作麥秸畫的時候,自己根本沒想過有一天會為此回鄉創業。

就連聯絡到中國麥秸畫工藝美術大師蘆俊俠時,得知楊麗麗只是因為一時興起的興趣才想要拜師學習麥秸畫,蘆俊俠的第一反應就是先“勸退”。

這就要說到製作麥秸畫的工藝十分複雜,初步就要經過燻、蒸、漂、刮、推、燙六道工藝。前期對於麥秸稈的整理雖然並不非常難,但仍舊會耗費時間和精力。例如在麥秸稈經過漂洗後,還需將其用刀具剖開用電烙鐵熨平,這時的麥秸稈會變成寬度只有一釐左右的細條,而只有將多條麥秸粘在一起,才會成為麥秸畫的“畫布”。這時,再利用烙鐵作為“畫筆”,結合溫度的變化,體現明暗對比,手藝精湛的畫作者,才會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景色。

“老師怕我學不下去,跟我講了很多抱著好奇心來學習麥秸畫的學生的例子,那些學生基本都沒能自始而終。”也唯有時間能證明真心。在此後的兩年裡,只要一有超過兩天的小長假假期,楊麗麗便會往返於北京和張家口兩地,前去二百公里外學習麥秸畫的製作。她總是擔心,由於自己沒有美術基礎,學習進度會比一般有專業背景同學更慢,所以沒敢有一點懈怠。

直到2017年底,因為聽說家鄉推廣旅遊產業,楊麗麗也開始能夠自己完成一些獨立作品時,她才真正開始動了回家創業的心。“我的家鄉本來是麥秸稈的產地,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沒準這個麥秸畫就能一下子火了呢?”

2018年4月,楊麗麗終於說動父母,回到了家鄉。

一年之後,楊麗麗麥秸畫創業女青年的身份參加一檔節目錄制時,碰到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宏豔,至今楊麗麗都記得這位孫老師提到,雖然很多青年都有返鄉創業的想法,但為之制定計劃的不到10%,而願意付諸行動的,差不多隻有2%。

在採訪時,楊麗麗提到這個經歷稍微思忖了一會兒,然後才說,“我想,我應該算是那2%。”

在路上的人沒想過停下

在多倫縣楊麗麗工作室門前,如今時常會摞滿成捆的麥秸,經過幾道工序後,它們才會變為一把把筷子大小的整潔麥稈。這間小小工作室在過去一年中,幾乎少有十分熱鬧的時候。但卻因為楊麗麗自己在快手平臺上的推廣,有了小小的名氣。如今每天的直播,也能為楊麗麗帶來兩到三幅作品的銷量。

在部分家鄉人眼中,楊麗麗曾是“在大城市待不下去才回鄉”的姑娘,而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她也成為過很多營銷號裡“靠麥秸畫輕鬆年入百萬的90後”。楊麗麗在採訪中直言稱,“年入百萬”其實完全談不上,被許多自媒體拿來當吸引眼球的幌子,而“輕鬆”一詞就更談不上。

最初生活上的格格不入很難讓楊麗麗適應。曾經和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多數已經習慣了小城安逸自在的生活,也多結婚生子。他們不懂楊麗麗為什麼會從大城市回到家鄉,也不理解為何要這麼辛苦的創業。習慣了快節奏城市生活的楊麗麗,一時間很難找到歸屬感,對她來說,“快過的人很難慢下來”。

楊麗麗:離開北京二環路返鄉 用麥秸畫出希望

楊麗麗正在製作麥秸畫。受訪者供圖

工作室剛建立的時候,房間裡現成的作品幾乎都不夠擺,楊麗麗只好請自己的老師蘆俊俠從石家莊趕來坐鎮;最初想招些人進行一些簡單培訓的時候,楊麗麗發現當地幾乎沒有什麼人相信廢棄的麥秸稈可以變成畫作,因此只好求自己的媽媽來幫忙;在工作室開張一年的時間裡,即便在多倫縣也沒有什麼人知道有這麼一家小店的存在。楊麗麗只好將部分作品寄賣在景區的瑪瑙店,才開始有了些生意和名氣。

直到最近,有網友從快手平臺上看到了楊麗麗的影片直播,還幫她聯絡到了向海外出口的渠道,才漸漸打開了些局面。

楊麗麗最近一幅最引以為傲的作品當屬昭君出塞圖,在短影片中,她介紹這幅畫長3。24米,寬1。08米,裡邊有十九個人物,六匹馬,還有一匹大駱駝。為完成這幅作品,楊麗麗用了將近三個月,她說起初這並不是訂單,賣不賣得出去其實也並不在意。“因為我想這個歷史事件本身也是我們家鄉的一個文化象徵,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所以最開始也是想把它透過麥秸畫的形式呈現出來。”

如今工作室再次招聘的時候,楊麗麗會更多地向貧困戶或者殘疾人傾斜。她總覺得,製作麥秸畫的初期工序技術含量並不算大,如果碰到感興趣的人,或許還能在工作過程中學會一門手藝,何樂而不為呢。從一開始為自己的一個事業而奮鬥,到慢慢地想為家鄉的人們做點什麼,她開始覺得這也算是自己回鄉後需要完成的一份使命。

使命很重要嗎?“很重要”,楊麗麗說,她似乎能透過幫扶鄉親這件事,找到一些自己存在的意義。這意義不關乎金錢,也很少能為自己創業的內容創造價值,卻讓她能在每次想到的時候,覺得未來充滿希望,生活很充實。

直到現在,楊麗麗也從沒有設想過,能夠透過麥秸畫的製作實現什麼財富自由,也沒想過自己成為一個真正不再動手的老闆。她甚至希望,能有多一些的當地人,一起來學習麥秸畫的製作工藝,哪怕會多幾個競爭對手。“畢竟一個人做市場的話,實在太難了。”

楊麗麗說,當了解到一件事物本可以擁有的價值,如果還任其白白浪費,就會覺得心疼。她從沒覺得自己走的路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終點,如果能和更多人在家鄉並肩而行,她願意一直在路上。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張樹婧

Tags:麗麗麥秸工作室自己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