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如果是要來的東西,得到了也沒什麼意思”|如何學會科學索取

由 知我心理學 發表于 農業2021-12-12

簡介在過去的經驗中,如果一個人在表達需求時總是得到滿足——尤其是在童年父母總是能夠迴應孩子的索取,ta漸漸就會形成一種這樣的信心:“自己是一個(在大體的趨勢上)會獲得他人的認可的人

如何委婉的索要東西

我們曾收到過這樣的留言:

“KY主創你們好。我是個彆扭的人。我過去信奉一個原則,我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儘可能少地向別人索取什麼。我沒有深究過其中的原因,但我似乎覺得,

如果是我要來的,哪怕得到了也沒有什麼意思

。但我還是會因為需求得不到滿足而不開心。

後來我意識到這樣是有問題的,我也真的在理智上認為,我應該說出我的需求。但我還是做不到,也不知道如何改變。你們能聊聊關於索取的話題麼?”

其實,我們在和後臺互動的過程中,發現這種情形並不罕見。想要從別人那裡獲得一些什麼,尤其是想要自己的愛人滿足自己的一些需求,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為什麼有些人會怯於表達自己的需求呢?當我們反感索取的時候,我們究竟在反感什麼?

我們今天來聊聊“索取”這件事。

“如果是要來的東西,得到了也沒什麼意思”|如何學會科學索取

為什麼會反感索取?

1. 反感由對方掌握主動權

從某種意義上說,向他人表達自己的需求,向對方索取,就是給了對方選擇“同意”或“拒絕”自己的機會。同時,對方也可以決定何時何地以及如何迴應我們的需求。這可能會讓表達需求的一方感覺喪失了主動權。

例如,在兩個人的關係中,有時候雙方都不願意主動告白,因為總覺得“矜持”的一方可以掌握著同意或拒絕對方的主動權。

並不是對所有人來說,掌握主動權都是這麼重要的。那些曾經(尤其是兒時)被充分給予過的人,不害怕暫時失去主動權。這與一個人對他人以及對自身的信任感有著很深刻的聯絡。

在過去的經驗中,如果一個人在表達需求時總是得到滿足——尤其是在童年父母總是能夠迴應孩子的索取,ta漸漸就會形成一種這樣的信心:“自己是一個(在大體的趨勢上)會獲得他人的認可的人;自己的需要是會被滿足的;而如果有時沒有被滿足,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夠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一個人若是對自己有這樣的信心,ta長大後在方方面面的場合裡(工作、感情、日常細節等等)都會願意嘗試索取。

而與之相反的,有些人傾向於認為他人在大多數時候並不那麼主動願意滿足自己的需要。即便他人在面對自己的索取時,同意了自己的請求,他們也會傾向於認為這種同意是帶有一些妥協的成分的。有一次我陪一個朋友凌晨去看急診。Ta提到自己並不願意向他人提出“請陪我去醫院吧”這樣的請求,因為“這樣的話,會覺得自己是個麻煩”。這樣的人,只有感受到對方執意的主動,才會相信這一次是個“特例”,這一次我的需要是他人很想去滿足的,而這不會是常態。他們也因此會說,“我主動要來的東西,即使得到了也沒意思”。

2. 對他人的不現實的高期待

上文提到的,認為“別人主動給的東西才是好的”的這些人,其實是對現實有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對於人和人之間關係的理解也有著夢幻但並不真實的理解。

他們期待別人能夠“讀出他們的想法”,或者認為親密關係中的另一方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滿足他們的需要。

但事實上,每個人都獨特,

沒有人能夠總是覺察到其他人的內心戲

。這種期待也並不公平,它意味著對方不但要在關係中為自己的感受和內心想法負責,還要為你的感受和內心想法負責。這是令人疲累的。

相信我,如果ta願意傾聽你的需要,當你說得足夠清楚之後,ta願意嘗試盡力去滿足,這並不是80分的愛人,已經是個100分的愛人了。

3. 害怕被認為是弱者

有些人會認為,只有處於弱勢、能力不足的人才會需要向他人索取。自己如果向他人索要什麼,會讓自己被他人瞧不起,或者顯得自己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

4. 擔心索取會附有代價

在有些人看來,他人不會無緣無故地幫助自己。他們總覺得,一旦向他人提出要求,就意味著自己也需要在某一個時間付出相應的代價(Tugend, 2007)。持有這種觀念的人,內心裡會覺得一切都是有條件的。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值得受到他人的幫助,或值得被很好的對待(Sheraman, 2003)。

5. 我們的文化推崇無私奉獻,對“索取”不友好

我們的文化過於強調“謙讓”、“奉獻”、“含蓄”等價值觀,它實際上是不鼓勵我們主動提出請求的。因此,即使一個人是在主動爭取自己應得的利益,也可能會被他人認為是過於爭強好勝的、急功近利的、或者斤斤計較的。

也就是說,當我們發起一種索取,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可能就會陷入道德劣勢。

“如果是要來的東西,得到了也沒什麼意思”|如何學會科學索取

不索取的人有時和不付出的人“共生”

不論是以上4點原因中的哪一種導致,不索取,都是人際間“權力關係”的一種表現。權力這件事離我們並不遙遠,它潛伏在所有日常關係的具體細節中。我們都更希望自己在關係中擁有更多權力,在人情、道德上也佔有優勢的。權力的爭奪,是付出和索取這場角逐的本質。

以下為大家介紹一種有特異性的“不願意索取”的情況,一種索取與付出失衡的關係—— “依賴共生關係”:過度付出又不敢/不願表達自己需求的人,往往又會吸引那些不願付出,只求索取的人。他們之間所發展出的關係,就被稱為依賴共生關係。

依賴共生關係最初指的是酒精成癮的人與他們的照顧者之間的一種不健康的幫助關係 (Johnson,2014)。即照顧者認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幫助這個酒精成癮者的人,並且只有ta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來幫助這個人改變。後來,依賴共生關係被廣泛用以指代一種,一方始終扮演助人者,而另一方扮演受助者的關係。

受助者通常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依賴於助人者,而後者又依賴著前者對自己的“依賴”。對於助人者而言,他們需要這種“被需要”的感覺,甚至覺得自己是對方唯一的“拯救者”。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有時會成為他們對關係的最核心的需求(儘管他們不自知、或者這種需求在他們自己內心也很隱蔽)。

同時,助人者的內心存在著對“被拒絕”或“被拋棄”深深的恐懼。他們需要透過不停地付出,感受到對方持續的接受,來證明自己沒有被拒絕或拋棄,並獲得內心的滿足感和自我價值感(Burn, 2013)。對於這種過度付出的人而言,犧牲自己的需求來滿足對方的需求就是他們的愛的意義所在(Sun, 2016)。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種“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情況無可厚非。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這種不健康的相處模式會對雙方都造成負面的影響。事實上,助人者在依賴共生關係中助長了受助者的依賴,使ta無法成為獨立的個體,無法自我成長。另外一方面,過度付出又不表達自己需求的助人者,也並不像他們自己所想象的那樣,能夠在依賴共生關係中獲得主動權和滿足感。

“如果是要來的東西,得到了也沒什麼意思”|如何學會科學索取

該如何科學地索取?

Sarah Peck(2013),Margie Warrell(2013),Hannah Bowles(2014)等人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建議,我們將其歸納為以下六個步驟:

1. 首先,我們需要擺正心理上的態度:

不索取並不會讓自己在關係中擁有更多控制力或顯得更強大,相反,這會讓我們更痛苦。就像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給後臺留言的小夥伴一樣,ta意識到了自己存在問題,這是改變有可能發生的第一步。

2. 我們需要清楚,他人沒有讀心術

人們常常會期望自己的伴侶、朋友、同事能夠從自己的一個眼神,一句抱怨,或隻言片語中就能讀懂我們的想法和需求。事實上,這種期望很輕易就會落空。當有所需求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確地表達,才能讓對方更直接、準確地瞭解自己的需求,並獲得相應的滿足。

3. 我們需要明確什麼是“自己在本次索取中想得到的”。

這一步看似簡單,卻往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我們需要在發起索取前,先想明白自己想得到什麼,才能夠表現得更加堅定和明確,他人也更可能明確地考慮自己能否滿足。這種瞭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有時候,我們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不夠明確,也會讓我們在尋求幫助時顯得過於委婉、支支吾吾,讓對方感到困惑(好心累,你到底想怎麼樣…),也更不容易獲得他人的幫助。

· 我為什麼需要它?首先得說服自己,才能在說服別人獲得幫助時顯得更加堅定。可以嘗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這是我非要不可的東西嗎?如果是,為什麼?為了它我可以犧牲什麼?如果不是,那我為什麼會想要它?

· 這種需要有妥協(打折)的空間麼?有替換的方案麼?不要以為只有工作的場所裡才存在談判。親密關係、人際關係裡,都充滿了權力的較量、隱形的談判、退步和妥協。每一次索取都可能得到肯定或否定兩種迴應,發生任何一種都是正常的。如果你的索取被否定了,你有其他對方可能接受的替代性方案麼?——需要得到滿足才是最高的目的,把對話發展為關於“這點小事你都不能滿足我”的爭吵往往對雙方都沒有幫助。

· 我打算如何獲得它?我們需要有一個更詳細的計劃(儘管你可能不用把它寫下來),你頭腦中會大概清楚打算尋求哪些人的幫助、我們需要他們在什麼時間分別提供什麼幫助等等。我們還需要大概在心理勾勒一個索取的過程,這樣我們會有更大可能在表達時說清楚自己的需要以及理由。

明確這幾件事情,不僅能夠讓我們更清晰準確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需求以便獲得及時的幫助;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會讓我們真正地說服自己,讓自己在即使遇到一些人的拒絕時,也會仍然堅定地繼續下去(尋找另一些人的幫助),直到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是要來的東西,得到了也沒什麼意思”|如何學會科學索取

4. 向恰當的人索取。

精準地找到可以給自己提供幫助或滿足自己需求的人,通常能夠使得事半功倍。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有選擇地、有目標地找到那個/些願意滿足自己的人。(如果你的另一半總是不滿足你的索取,除了反思自己索取的方式,也許是時候考慮換個另一半了……)

5. 如何提出自己的需求:

Sherman(2003)認為,成熟的個體之間的給予與獲得,是建立在雙方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的。當然,這種互惠互利未必一定是物質上的,它也可以是雙方情感上的相互迴應。在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也讓對方感到ta的需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這能夠使得對方更願意迴應我們的需求。

Bowles(2014)因此建議,人們在提出自己的需求時,應當注意一個原則,即“從個體的角度思考,為公共利益而行動”。也就是說:

· 在向他人提出自己的需求時,我們應當從對方的角度思考,自己向ta提出需求的合理性。對於ta而言,我們為什麼有理由向ta提出自己的需求,例如,在自己的工作取得了有利於團隊或公司的突破性進展之後,再向老闆提出升職或加薪的需求。

· 並且,我們需要讓對方明確地感受到,雙方的利益都會被考慮進來,例如在共同商量對策時,公開地討論所涉及到的雙方利益。這種為彼此或團隊考慮的意圖,有利於讓對方相信自己也可以在付出中(幫助我們的過程中)有所收穫,也會更願意幫助我們促成一種“雙贏”的局面。

即便是在與你的另一半索取時,把“我要……”的句式,改為“我要……,這會對我們有……的好處”也是很重要的。

在表達自己需求時,應當使用簡潔、直接、清晰的語言,避免繁複、迂迴、委婉的表達帶來的溝通成本。此外,也不要吝嗇表達自己的感激,對ta的感謝。

6. 最後:不要害怕被拒絕。

很多時候,我們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害怕尋求他人的幫助。但就像人們常說的,如果我們提出了自己的需求,那它就有可能會被滿足,而當我們對自己的需求隻字不提時,那它就絕對不可能被滿足。

一句話總結今天的文章:

想要就說。

所以,你要嗎?

以上。

歡迎

關注

頭條號KnowYourself,最犀利的人性與心理分析、人際交往與戀愛技巧都在這裡。

“如果是要來的東西,得到了也沒什麼意思”|如何學會科學索取

References:

Bowles,H。R。 (2014)。 Why women don‘t negotiate their job offer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wles,H。R。, Babcock, L。, & Lai, L。 (2007)。 Social incentives for genderdifferences in the propensity to initiate negotiations: Sometimes it does hurtto as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03(1), 84-103。

Burn, S。M。 (2013)。 Are you in acodependent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Today。

Johnson, R。S。 (2014)。 Codependencyand codependent relationships。 BPDFamily。

Peck, S。K。 (2013)。 The art of asking: or, How to ask and get what you want。Medium。

Sherman, R。 (2003)。 Receiving, giving, and taking in relationships: A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model。 The Family Journal, 11(3), 297-300。

Sun, F。F (2016)。 Are you in acodependent relationship? WebMD。

Tugend, A。 (2007)。 Why is asking for help so difficult? New York Times。

Warrell, M。 (2013)。 7 Keys to asking for what you really want。 Forbes。

Tags:索取自己需求他人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