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吃貨文化課:如何參照16本中國古書烹製一桌菜?

由 全球美食探秘 發表于 農業2021-12-12

簡介秉持這股熱衷調料的勁兒,書中關於醬、香油、酒、醋、油、蔥、姜、糖、鹽、桂皮、花椒等作料的選擇,提供了不少乾貨:比如鎮江醋顏色雖然不錯,但味道不夠酸,失去了醋的根本特質,最好的是板浦醋,其次是浦口醋

老三樣黃雀麵食是什麼

吃貨的時空,從來都不分古今。美食,可以滿足口腹之慾,製造舌尖享受,更可發展為風雅品味。面對泱泱華夏飲食,自詡吃貨的你,怎捨得錯過舌尖上歷史的味道?

不讀古書的吃貨不是-個見多識廣的好廚子。昨天吃什麼?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當個不甘妥協的吃貨無奈遭遇“吃什麼”的靈魂三連問時,但願這篇小文能助你發現新的美食洞天。

1“有滋有味”調味篇

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照鮪之;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

譯文:調味好的作料有:四川陽樸的姜;桂陽招搖山的桂皮;越駱國的香菌;鯉魚和鮪魚肉做的醬;大夏國的鹽;宰揭山顏色如玉的甘露;長澤的魚子。

——《呂氏春秋。孝行覽》

吃貨文化課:如何參照16本中國古書烹製一桌菜?

美食是每一隻吃貨的軟肋。先秦時期,伊尹。想勸諫商湯不再偏安-隅、成為天下仁義之君,完成一個賢相被賦予的歷史使命。他的策略可不是擺什麼聖賢大道理,而是以天下美食誘惑之。在《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篇》中,伊尹洋洋酒灑地列舉了- 。篇天下最好吃美食的地域分佈清單,並擺出了“得天下者才能享用人間所有美味佳著——推行仁義之道才可得天下”的完美邏輯,讓商湯心甘情願地主動走,上”推行仁義之道-得天下一-享用人間至味”的吃貨贏家之路。“治大國若烹小鮮”,在吃貨的眼中,飲食是通用世間萬物的方法論。

調味是飲食的靈魂。隋唐之前,煎炸尚未問世,蒸煮-直是中國飲食烹飪的主要方式。作料調合出的酸、苦、甘、辛、鹹五味,看似平淡無奇,卻為白水煮食材添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雖然我們今天很難集齊伊尹提到的上品作料,只能垂涎書頁,腦補滋味,不過在浩如煙海的典籍海洋中,不乏談論日常作料的古書可供我們借鑑。比如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

吃貨文化課:如何參照16本中國古書烹製一桌菜?

《隨園食單》特別強調作料的意義:“廚者之作料,如婦人之衣服首飾也。雖有天姿,雖善塗抹,而敝衣藍縷,西子亦難以為容。”意思說,廚師用的作料,就好比女人的衣服首飾。當女人衣衫襤樓破舊時,即使天姿國色又善於化妝打扮,美如西施也不會讓人覺得好看。作料不行,再好的廚師也無回天之力。

秉持這股熱衷調料的勁兒,書中關於醬、香油、酒、醋、油、蔥、姜、糖、鹽、桂皮、花椒等作料的選擇,提供了不少乾貨:比如鎮江醋顏色雖然不錯,但味道不夠酸,失去了醋的根本特質,最好的是板浦醋,其次是浦口醋;比如醬有清濃之分,油有葷素之別,酒有酸甜差異,醋有陳醋新醋的不同,這些使用起來不可有絲毫馬虎。這種乾貨在書中還有許多,都是助你在烹飪路上勝人-步的秘殺技。

2“無肉不歡”硬菜篇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譯文:洗乾淨鍋,放少許水,燃上柴木、雜草,抑制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卻賤得像泥土一樣; 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東坡全集豬肉頌》

吃貨文化課:如何參照16本中國古書烹製一桌菜?

當肉食愛好者翻揀起古代食譜,會發現其中出現最多的是豬、羊肉,在宴席中也有

奇珍野味愛好者可以翻閱南北朝高門士族的兩本典型食譜:北魏崔浩《食經》,和南朝虞驚《食珍錄》。前者由崔母盧氏“口授而成”,主打北方風味,提及”蒸熊法”、“作跳丸炙法”、“作犬法”;後者南北風味兼收,“青州蟹黃”、“光明蝦炙”、“鱔表”等海鮮菜餚別具特色。

《食經》中的菜餚相對較為樸實,《食珍錄》收集六朝帝王名門家中最珍貴的烹飪名物,其中有兩道菜尤其值得一提:

第一道是書中稱最珍貴的“渾羊設”,將鵝放入羊腹內烤,鵝腹內再塞滿瘦肉,五味俱全;另一道是宋明帝超愛的“蜜漬鰓鯁”,用糖浸食魚腸醬吃。《宋書》說“宋明帝蜜漬鰓鰱,以銀缽盛之,一食數缽”,一天好幾缽,百吃不膩。

普通土人宴會怎麼吃?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食單》值得參考。“燒尾宴”是唐代的一種習俗。當土子登科、榮進及遷除時,好友同僚一起慰賀,盛宴置酒饌、音樂,謂之“燒尾”。相比《食珍錄》,《燒尾宴食單》上列舉的硬菜就接地氣多了,“蔥醋雞”、“乳釀魚”、”箸頭春”(炙活鶉子)、“白龍” (炙鱖魚肉)、“八仙盤” (剔鵝作八副)、“湯浴繡丸”(肉丸湯),大唐盛世,從吃喝飲食就可見一斑。諸位閒來無事,在家仿個唐朝菜,想想也是件風雅美事呢。

3“清淡養生”素食篇

“論蔬食之美者,日清,日潔,日芳馥,曰鬆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

譯文:要講到蔬菜的美味,無非清淡、乾淨、芳香、鬆脆。人們不知蔬菜的美味在肉食之上,蔬菜的美味,用一個鮮字可以概括。

——《閒情偶寄飲饌部》

吃貨文化課:如何參照16本中國古書烹製一桌菜?

肉再好吃,吃多了難免會膩。如果想品味鮮美清淡的素食,自然要推薦宋代陳達叟的《本心齋蔬食譜》。作者列舉“無人間煙火氣”的二十品素食,“啜菽”(豆腐條蘸醬)、“羹菜”(蔬菜羹)、“薦韭”(早春的韭菜)、“玉延”(蜜漬山藥)、“銀齏“(椒姜泡菜)、“玉版”(筍)、“雪藕”(蓮根)、“土酥”(白蘿蔔)等菜品光是名字,就讓人賞心悅目。素食的淡雅,能調和餐桌上肉食的饕餮感。飲食除了是大快朵頤,也可以是細品佳味。

4“抗餓必備”主食篇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逸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

“譯文:芝麻燒餅在長安最為盛行,出爐時,外皮酥脆,四處飄香。想問問楊大使買的餅有沒有長安輔興坊的香?

——《全唐詩寄胡餅與楊萬州》

吃貨文化課:如何參照16本中國古書烹製一桌菜?

麵食黨絕對不能錯過白居易《寄胡麻餅與楊萬州》詩中提到的美食:胡麻餅。這種簡稱胡餅、源於西域的食物,是從漢代起就已風行的網紅美食。《後漢書》雲:“靈帝好胡餅,京師貴戚皆競食胡餅。”這種可能是芝麻燒餅的食物,一併俘獲了天子貴胄和平民百姓的胃,兩種似乎永無交集的身份,在美食上出乎意料地交織在一起。

對於熱愛饅頭、包子、餃子、麵條等的麵食黨,明代韓奕的《易牙遺意》和元代倪瓚的《雲林堂飲食制度集》值得一讀。《易牙遺意》品類齊全、製作明瞭,“燒餅面棗”、“卷煎餅”等飲食與現在飲食差距不大,好借鑑、易上手。《雲林堂飲食制度集》裡則可發現一些有新意的麵食,比如用鱖魚、鱸,魚、蝦肉等做“澆頭”的“冷淘面法”,再比如用發酵面裹住黃雀蒸制的“黃雀饅頭法”,都是今日少見的特色菜式。

5“零嘴不斷”甜食茶酒篇

“術既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眾絕糧,乃還至江亭,去壽春八十里。問廚下,尚有麥屑三十斛。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欞床上,嘆息良久,乃大吒曰:“袁術至於此乎!”因頓伏床下,嘔血鬥餘而死。'

譯文:袁術進退失據,退軍至江亭。此時,已是盛夏時節,袁術軍中已經完全斷了糧,能用來充飢的僅有三十斛麥麩而已。,天氣炎熱,袁術向糧官索要蜂蜜水,糧官迴應沒有。袁術坐在欞床上,連連嘆息,大叫:“袁術已到了這步田地嗎?”跌倒床下,口吐數鬥鮮血而死。

——《三國志魏書。袁術傳》

吃貨文化課:如何參照16本中國古書烹製一桌菜?

失去甜食會怎樣?袁術的故事告訴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沒飯吃又沒甜品喝,是會被氣死的。糕餅蜜餞、茶酒飲品,讓一桌菜餚除了果腹外,更加有滋有味。

非常推薦看宋代人的甜品專書。他們的記載並不侷限於當代,對前代的甜點也多有提及。南宋浦江吳氏《吳氏中饋錄》的“甜點”大類,其下不僅按條羅列了“雪花酥”、“灑孛你方”、“酥餅方”、“ 酥兒印方”、“五香糕方”、“煮沙團方”、“粽子法”、“玉灌肺方”、“糖薄脆法”、“糖榧方”等糕點製法,甚至還列出了甜點中比較通用:的操作技巧“炒麵方”和“面和油法”。茶酒則可以從唐代陸羽的《茶經》和北宋朱肱的。《酒經》兩大經典之作開始入手。

至此,藉助16本中國古書的智慧結晶,一:桌薈萃多朝菜色的中式大餐已經圓滿完成。

以食為樂,以廚會友。這期吃貨文化課,你get了嗎?

吃貨,這是你的書單,請查收:

1。(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本味篇》

2。 (北魏)崔浩《食經》

3。 (南朝)虞驚《食珍錄》

4。 (唐)韋巨源《燒尾宴食單》

5。(唐)白居易《寄胡麻餅與楊萬州》

6。 (唐)陸羽《茶經》

7。 (北宋)朱肱《酒經》

8。(北宋)蘇軾《東坡全集。豬肉頌》

9。 (南宋)浦江吳氏《吳氏中饋錄》

10。(宋)陳達叟《本心齋蔬食譜》

11。 (元)倪瓚《雲林堂飲食制度集》

12。 (明)韓奕《易牙遺意》

13。(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南燭》

14。(清)曹庭棟、黃雲鵠《粥譜》

15。(清)李漁《閒情偶寄。飲饌部》

16。 (清)袁枚《隨園食單》

Tags:吃貨作料飲食袁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