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第四回:共赴天庭議傳經 傳經學道封聖子

由 自吟風 發表于 農業2021-09-23

簡介”只見悟道緩緩而出,行至佛祖跟前,俯身而拜道:“弟子拜見佛祖

六字明咒作用用途是什麼

“唵嘛呢叭咪吽,誦吾六字明咒,三世業障悉得清淨,斷無明,開智慧,消災延壽,增富救貧,救百千苦難,摧滅貪嗔痴,閉塞輪迴路,歷代眷屬俱得超生,腹腸諸蟲亦得證果,又具無量三昧法門,日日得具足六波羅密功德。”一日,南海落伽山紫竹林之中,悟道、木吒等眾門生,皆聚於此,正聽觀音尊者開壇說法。

正值此時,邊際之上,金光照萬丈,瑞靄來遮日,虹光耀眼目,瓊香繚繽紛,仙樂玄歌嫋嫋,觀世音菩薩觀之,知是西天佛祖如來駕臨,孑然起身,領著南海眾神,出了竹林,前往迎之。

少息,佛祖按下祥雲,領著阿儺、伽葉緩步而來。

“不知佛祖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觀音尊者躬身禮拜道。

“拜見佛祖。”眾神俯身跪拜道。

“不必多禮,本座近日閒來無事,故而來此閒遊。“佛祖答道。

“佛祖駕臨落迦山,乃弟子之幸。”觀世音菩薩拜道。

“慧心妙舌。”佛祖笑道。

“佛祖有請。”觀世音菩薩拜道。話畢,在前引路,領著佛祖直入紫竹林,頃刻而至,教人調開桌椅,請佛祖上座,又著人鋪設丹盤,備下珍饈百味,異果嘉餚。

宴席過半,佛祖道:“阿儺、伽葉,爾等先行退下。”

阿儺、伽葉聞言,辭了宴席,出了紫竹林。

“爾等亦先行退去,好生招待阿儺、伽葉二位尊者。”觀世音菩薩道。

“弟子遵命。”眾神領命而去。

“不知佛祖此番前來,有何法旨?”觀世音菩薩疑惑道。

“悟道近況如何?”佛祖又曰。

“落伽涯上悟其道,飛天入地,七十二般變化之術,能知過去,預未來。崑崙山巔之上,破心境,取神棍,得棍法,敗黑熊、戰木吒。”觀世音菩薩答道。話畢,又將事之前後簡述了一遍。

“悟道乃運天道而生,有此機緣,亦是情理之中,元始尊者乃開天老祖,三界輪迴,天地萬物,焉有不曉乎。”佛祖答曰。

“觀音尊者,你可知本尊為何退其左右?”佛祖又曰。

“弟子不知,望佛祖明示。”觀世音叩禮而拜。

“修道之人,欲成就大羅金身,當以滌心胸,多立功行,以堅善果,悟道雖應天道而生,亦莫能外,此謂其一;開天創世至今,已有億萬年之久,各洲部雖多以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世俗之人,多欺多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貪財好色、造下無邊之孽,此謂其二。”佛祖道。

“我佛有好生之德,普度眾生之善,有經文三藏,以育行善之德,戒無邊罪業,亦可超脫苦惱,渡無妄之災,解救於水火,教化萬民。”佛祖繼而說道。

“佛祖言外之意?”觀世音菩薩問曰。

“觀音尊者慧心妙舌,果名不虛傳,悟道乃順天道而生,乃傳經學道不二人選,此次傳經學道,悟道可踏遍阡陌,體世間之百態,經萬千之磨難,以此,參悟天地之道,修得不滅金身。”佛祖答道。

“佛祖心繫天下蒼生,弟子慚愧自如。”觀世音菩薩拜道。

“傳我佛經文三藏,須得悟道真心誠意,不可二心,除此之外,你我二人,須前往天庭走上一遭,共商此事。”佛祖道。

“弟子明白,待弟子喚悟道前來。”觀世音尊者答道。話畢,便傳音道:“悟道何在?”

聽得師尊喚之,悟道不敢怠慢,復還紫竹林,拜道:“不知師尊有何法旨?”

“傳經學道,你可願否?”觀世音菩薩答道。話畢,又將事之前後細陳了一遍。

悟道聞言,拜道:“弟子自塵世而來,佛祖之言,深有體會,念我父王,宅心仁厚,一場瘟疫,原形畢露,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害得父母雙亡,百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皆為惡念所致。此行傳經學道,若能行天下之大善,除世間之罪惡,弟子願往。”

“此去東方神州傳經學道,足有十萬八千里,途中艱難萬險,妖魔叢生,稍有不慎,便將落得萬劫不復之地。”佛祖問曰。

“若塵世間皆能正氣凜然、父慈子孝、推誠相見、奉公守法、貧賤不移,清心寡慾,弟子死又何妨。”悟道拜道。

“此次神州之行,不得騰雲駕霧,須以一足一跡,沿途廣施仁義,弘揚我佛慈悲之法,你可願往?”佛祖繼而問道。

“弟子願往。”悟道拜道。

“既如此,便隨本尊向天庭走上一遭,共商此舉。”佛祖道。話畢,喚了阿儺、伽葉,領著觀音師徒二人,踏著祥雲,直奔神州天庭而去。

少息,早望見南天門外,但見那那南天門,祥雲遮,若隱若現,明幌幌,寶玉妝成。又有一隊天兵把守,手持神兵,挺立如松。放眼望去,南天門之內,金光萬道,瑞氣千條,金璧輝煌,玉簪珠履。正曰是金闕銀鑾並紫府,琪花瑤草暨瓊葩,朝王玉兔壇邊過,參聖金烏著底飛。

話說南天門天兵神將,見得西天佛祖、南海觀世音駕臨,急入凌霄寶殿通稟。

玉帝聞之,不敢怠慢,即著傳旨,命雲部眾神,有請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來此赴會。又命四大天師、九天仙女,大開玉京金闕、太玄寶宮、洞陽玉館,排班論座,備龍肝鳳髓,玉液蟠桃。

事畢,領著眾仙神前往南天門,頃刻而至,見得佛祖,作揖道:“不知西天佛祖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本座不請自來,望玉帝莫怪,叨擾之處,萬望恕罪。”如來佛祖合掌皈依道。

“寡人已備下薄宴,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等仙班隨後即到。”玉帝道。話畢,領著佛祖、一行直入靈霄寶殿。

頃刻而至,著人調開桌椅,請佛祖上座,又命人端來龍肝鳳髓,玉液蟠桃,山珍海味。少息,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先後入殿,見得佛祖一行,一一行禮。禮畢,各依次排班而坐。

宴始,凌霄寶殿之內,八景鸞輿,九光寶蓋,仙樂玄歌,鳳簫玉管,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宴席過半,又見王母娘娘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飄然而至,載歌獻舞,歌舞昇平,爾後,玉帝撫須道:“不知佛祖此次前來,有何要事?”

“吾觀天下,世俗之人,多訛虞訛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貪財好色,造下無邊之孽,我佛有好生之德,普度眾生之善,本座有經文三藏,以育行善之德,戒無邊罪業,亦可超脫苦惱,渡無妄之災,此乃一也;東方神州乃風雨寶地,多有能人異士,前有三清老祖創世,今有玉帝治世,道法無邊,亦是西方賀州學習之楷模,此乃二也。吾欲遣一有緣之人,前來神州傳經學道,不知何如?”佛祖朗朗而道。

玉帝聞之,遲疑片刻,啟口道:“眾卿謂之如何?”

眾仙神聞言,議論不絕,少息,一男子起身拜道:“陛下,佛祖言之有理,人間雖有多福,然不乏多諸多罪孽,若佛祖此舉,普度眾生,教化萬民,功德無量也。”只見其魁梧奇偉,手持如意黃金寶塔,說話之人正是託塔李天王。

“托塔天王言之有理。”眾仙附和道。

玉帝聞言,啟口道:“傳經之人可有合適人選?”

“然也,玉帝可曾記否,數十載前,兩州交界處,那驚三界之異象?”佛祖答曰。

“寡人記憶猶新,那日,青鸞舞,綵鳳鳴,獸角飛空,仙鶴擒芝,紅霞漫空,金光萬丈,直入雲霄,寡人著千里眼、順風耳兩位愛卿,前往往南天門察之,據稟,乃嬰兒將世所致。”玉帝答道。

“正是此人,此子順天道而生,天性善良,乃上上人選。”佛祖答曰。

“此子而今何在?”玉帝問曰。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佛祖答道,話畢,喚悟道上前,一一與眾仙神行禮。

卻說赤腳大仙等仙神見狀,道:“小友別來無恙。”

“弟子見過大仙。”悟道還禮道。

“諸位愛卿何時相識?”玉帝疑惑道。

赤腳大仙將崑崙山巔之事詳陳了一遍,眾仙神聞言,懼陳贊不已。

玉帝聞言,眉歡眼笑,啟口道:“既老祖首肯,此事便依佛祖之言,望諸位愛卿竭力輔佐,共成大業,永駐洪恩,造福萬代。”

“遵旨。”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等眾神躬身拜道。

事畢,又閒敘片刻,佛祖相辭,腳踏金蓮,領著眾人徑回靈山而去。

少息,早望見靈山,只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手執幢幡寶蓋,異寶仙花,婆羅雙林之下接迎。

如來佛祖按下祥雲,入了雷音寺,道:“阿儺、伽葉,著請三千諸佛、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三千揭諦、大眾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來此一聚,本座有要事告之。”

“領法旨。”阿儺、伽葉拜道。話畢,便直奔諸佛所在之處。

不消片刻半個時辰,三千諸佛、三千揭諦、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眾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皆聚至此。

只見如來佛祖高升蓮座,道:“吾觀天下,塵世之間,多欺多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貪財好色、造下無邊之孽,吾且有經書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

眾仙佛聞言,合掌皈依道:“阿彌陀佛。”

“吾欲遣一有緣之人,前往東方神州,傳經學道,救於天下眾生於水火,亦可學得那無上之道。方才,本座與觀音尊者共赴天庭,見了玉帝,道明緣由,玉帝皆欣然應之,並商定傳經之人,此次喚諸位前來,特此告之,並擇日舉行冊封聖子大典。”

“聖子?何許人也?”眾佛聞之,瞠目結舌,皆議論不絕。

“悟道,見過諸位仙佛。”佛祖道。

悟道聞言,不敢怠慢,邁步向前,行至眾佛跟前,一一行禮。禮畢,又復還之。

眾仙佛見悟道乳臭未乾,皆不以為然,竊竊私語。

如來佛祖見狀,泰然自若,啟口道:“肅靜,封聖子、傳經學道,實乃順天道而為,時也、命也。數十載年前,烏孫國天降驚天祥瑞之兆,諸佛皆問,此謂之何如?所謂天機不可洩露,本座故而未答。然時過境遷,此子如今拜師觀世音尊者,落伽崖上得其道,崑崙山巔得神棍,元始老祖賜棍法,乃大機緣者。而今特冊封為聖子,前去神州傳經學道,望諸佛輔之。”佛祖繼而說道。

“謹遵法旨。”諸佛拜道。

“觀音尊者,另有一事,勞煩你再走上一遭。”佛祖道。

“佛祖有何法旨?”觀世音菩薩答道。

“此去東行傳經學道,路遠迢迢,跋山涉水,尊者此去,半雲半霧,探那傳經之路,多行綢人廣眾、人稠物穰之處,繪以成圖。”佛祖道。

“弟子謹遵法旨。”觀世音尊者拜道。話畢,駕了祥雲,半雲半霧,向東而行。

“爾等且行退去。”佛祖又曰。

“謹遵法旨。”話畢,眾佛各自散去,此處不予詳述。

話說觀音此去東行,一路半雲半霧,所到之處,皆有仙班前來拜之,不消半月功夫,便不負使命,將傳經之途繪以成圖。事畢,便徑回靈山,復了法旨。

一日,正是良辰吉日,靈山雷音寶剎之上,瑞靄漫天,虹光四射;青鸞舞,綵鳳鳴;靈龜捧壽,仙鶴擒芝,天樂遙聞,仙音嘹亮,滿空中祥光迭迭,瑞氣重重。四菩薩、八金剛、三千諸佛、三千揭諦、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眾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諸佛薈聚。

如來高坐金蓮之上,燃燈古佛、東來佛祖,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羅漢等各依次排班而坐,少息,只見得阿儺、伽葉邁步向前,高聲朗道:“冊封大典開始,請聖子。”

只見悟道緩緩而出,行至佛祖跟前,俯身而拜道:“弟子拜見佛祖。”

“不必多禮。”佛祖答曰。拜畢,悟道又向燃燈古佛、彌勒佛一一禮拜。

“悟道,今特敕封你為我佛聖子,前往東方神州傳經學道,可否願往?”佛祖再而問道。

“弟子願望。”悟道答曰。

“此去東行,望汝弘揚我西天佛法,廣施仁義,普度眾生,以渡那多欺多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瞞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殺牲、貪財好色之罪惡。”佛祖說道。話畢,彈指一揮,一束金光直入悟道眉心,眉心之上,一顆豆般大小之佛痣清晰可見。

“謹遵法旨。”悟道拜道。

“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普天天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黎民百姓、鳥獸、花木、皆節制於此,望好生保管,切莫丟之、損之、毀之。

“弟子不敢。”悟道拜道。

“此次東行傳經學道之途,足有十萬八千里之遠,途中危機四伏,險象環生,多災多難,你要多加小心。佛祖道。

“弟子謹記。”悟道答曰。

“然自古福禍相依,待你完成傳經學道之時,便是你功德圓滿,修得正果之時。”佛祖說道。

“此去東行,難免妖魔鬼怪,本座賜你賜寶物一件。”佛祖繼而說道。話畢,命阿儺、伽葉將寶物取出,只見其金光閃閃,奪人眼球。

“此乃金光珠、自天地孕育而生,由東、西、南、北四朵金蓮花組成,此物可固守元神清醒,妖魔邪氣不可侵。”佛祖說道。

“謝佛祖垂賜。”悟道俯身叩拜,將寶物收之,藏於袖中。

“諸位仙佛,聖子此去東行傳經學道,實乃道化使然,望各位尊者盡心輔佐,早日完成大業,教化萬民,永注洪恩。”佛祖道。

“謹遵佛祖法旨。”眾仙佛拜道。

“悟道,休整一日,便啟程東行。”佛祖道。

“謹遵法旨。”悟道合掌皈依道。

爾後,冊封大典落下序幕,眾佛各自退去。

冊封大典之際,靈山樹林之中,三人佇立樹梢之上,乃六耳獼猴、千媚狐、百靈鳥是也,此三人常年棲於靈山之上,聆聽佛祖開壇說法,歷經千百年,已俱靈性,得道成妖。

“道兄,聖子何許人也?”說話之人正是百靈鳥。

“為兄又焉能知曉。”男子答道,正是那六耳獼猴。

“乳臭未乾,竟冊封為聖子。”百靈鳥不屑道。

“百靈妹妹所言甚是,我兄妹三人修煉千年,才有此正果,一乳臭未乾之人,其何德何能,有此殊榮。”千媚狐狸附和道。

“兩位師妹,稍安勿躁,佛祖法力無邊,神通廣大,豈是我等小輩所能揣度。”六耳獼猴答道。

“我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千媚狐媚嫵媚道。

“但說無妨,又無旁人在此。”六耳獼猴說道。

“常言道: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聖子乳臭未乾,此次東行,令人堪憂,不如你我兄妹三人,前去與其較量一番,若是不敵,復還靈山,繼而修煉。若聖子徒有虛名,我等便取而代之,前去神州傳經學道,亦可修得正果,成就金身,功德圓滿,莫便宜了其它妖魔。”千媚狐說道。

“姐姐言之有理。”百靈鳥附和道。

“若佛祖怪罪下來,該如何是好?”六耳獼猴問曰。

“佛祖何許人也,焉能與我等斤斤計較。”千媚狐答道。

“有道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而今天賜良緣,稍縱即逝。”百靈鳥道。

“既兩位妹妹心意已決,道兄豈可畏手畏腳,錯失良機,然切不可將聖子害之,我等有此修為,皆拜佛祖所賜。”六耳獼猴道。

“謹遵師兄之言。”百靈鳥、千媚狐齊聲說道。話畢,三人化作一股清風,不知所向。

卻說雷音寺中,如來佛祖端坐金蓮之上,雙目微閉,三人一言一行,焉能逃其法眼,然皆是定數,故而任其所為,放任不管。

不覺間,夜幕降臨,皓月當空,臥房之中,悟道正欲就寢安歇,正值此時,聞見“咚咚”敲門之聲,悟道上前,將門啟開,視之,來者正是師尊、木吒師兄二人。

“弟子拜見師尊。”悟道躬身拜道。

“悟道,你明日即將東行,此次之行,足有十萬八千里之遠,險象環生,妖魔成群,師尊思前想後,你隻身前往,甚有不妥,與佛祖商議再三,特著木吒師兄與你一同前往,有個照應。”觀世音菩薩說道。

“謝師尊體恤之情,然牽連木吒師兄受罪,心中過意不去。”悟道拜道。

“師弟何處此言,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木吒答道。

“木吒,此次一同前往,亦是你之機緣,你平日伴隨師尊左右,鮮有踏足塵世,以此為契,訪那民間之情,察天下人之苦,遷善去惡,扶正祛邪、激濁揚清,以修得金身,切不可傲慢自居,目空一切,盡心輔佐悟道,完成大業,不可怠慢。”觀世音道。

“弟子謹遵師尊教誨。”木吒拜道。

“悟道,你閱歷尚淺,諸事難辨真假,此去東行千難萬險,多聽師兄之見,托塔天王為其父,哪吒為其兄,遇難之時,可求其助你一臂之力。”觀世音曰。

“弟子謹遵師尊之命。”悟道拜道。

“爾等早些歇息,往後之路,師尊不在跟前,望你們體之、察之、悟之,處之,以證天道。”觀世音菩薩道。

“弟子謹遵師尊教誨。”悟道、木吒二人拜道。

“此乃東行之圖,乃師尊親手所制,爾等此去,按此圖而行,以免茫無端緒,耽誤了行程。”觀世音尊者道。

“多謝師尊。”二人拜道。

又閒敘片刻,觀世音菩薩辭別而去,辭了師尊,悟道、木吒二人又閒敘片刻,便酣然大睡。

欲知後續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Tags:佛祖悟道拜道觀世音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