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

人才輩出的“荊州刺史”

由 亭安讀書 發表于 農業2021-07-04

簡介(交州劃入荊州,應當是十三州的劃分來更被接受,到了三國、兩晉時期,依然有人領交州刺史)到東漢末期,名義上的地方最高長官,太守或郡守的權力,已經被刺史、州牧所奪

荊州牧是什麼官

不知道是不是我一個人的喜好,對於“荊州刺史”這個古代官職很是鍾情,因而看到幾個封荊州刺史的歷史人物,也連帶的很欣賞。

例如

1)周顗,元帝初鎮江左,請為軍諮祭酒,出為寧遠將軍、

荊州刺史

、領護南蠻校尉、假節。

2)殷仲堪,帝以會稽王非社稷之臣,擢所親倖以為藩捍,乃授伸堪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振威將軍、

荊州刺史

、假節,鎮江陵。②

3)王忱,太元中,

出為荊州刺史

,都督荊、益、寧三州軍事。③

人才輩出的“荊州刺史”

本文較長,可自行選擇閱讀

1、“荊州”和“刺史”

那麼,荊州刺史到底是怎樣一個官職呢?首先要明白的是,當然很清楚的邏輯是要明白“荊州”和“刺史”這兩個詞彙的內蘊了。

1-1荊州

荊州,現代的荊州為湖北省地級市,古稱“江陵”,轄區面積不大,與古代的荊州代表的地域有很大區別。

1-1-1

來歷

帶“州”字的地名,在中國傳統認知中便具有很多意義,我們熟悉的

“九州”

一直是華夏大地的代名詞之一,而荊州則是最早九州含義中的其中一州。而“九州”一詞具資料可靠來歷,在

《尚書·禹貢》中記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

雖然之後各種文獻當中對於九州的陳述各有不同,到了漢代則是十三州。不過荊州一直是在各種資料中,提及次數很多的一州。

由於各朝各代對於九州、十二州、十三州這類州郡的劃分不同,這裡只討論漢代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荊州狀況。

1-1-2

變化

這裡談的變化是整體性的,以對十三州也好,九州也罷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

幾個州的變動,在各朝各代的確是不一樣的,九州的概念雖然最早被知曉,但在後世出於政治、地理等方面的考慮,也多次對各州進行劃分。

最早的“禹別九州”其實更多的是出於天下大同的某種期待,實際上夏商之前的國土更多的是黃河流域一部分而已。相對而言,後世對於“九州”的解釋和劃分,更具有真實性。先秦諸侯時期,對於九州的解釋,有了更多的現實依據,因為地域上諸侯國與九州的概念更加契合。

與《尚書·禹貢》的記載不同,《爾雅·釋地》中對於九州的解釋用幽州、營州代替青州、梁洲;周代武王滅殷商之後,徐州併入青州,梁州併入雍州,以冀州之地分出幷州和幽州。⑤

還有個十二州的來歷,是因為冀州面積廣大,分出幷州、幽州、營州三州,加上之前的九州,合計

十二州

。⑥

1-1-3

範圍

東漢時期的荊州所轄有九郡,便是世人所知的“荊襄九郡”,按照《漢書》中記載大致包括現代轄區的

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並且更加容易理解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地,也跟荊州所在大致相同。⑦

到了東漢建安十八年,重新劃分全國所屬九州區域,荊州地區擴大包括到廣東省及越南北部,把存在感不高的漢代十三州中的交州給囊括了。

再多的史料和地理需要更多詳細的辨別,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荊州所劃其實都各有不同,並且古時郡名囊括需要更多補充,所以在這裡不多做計較,只能不求甚解了。

各位心中有個概念便好,按照我們最為熟悉的劃分中,不吞沒交州的荊州,歸於漢代十三州,荊襄之地的荊州,有個整體的印象便好。後面有機會,在把具體的各個時期所劃分享出來。

東漢時期荊州刺史部地圖:

人才輩出的“荊州刺史”

東漢時荊州地圖

1-2刺史

相對於荊州的地域劃分的複雜,“刺史”的來歷,反而輕鬆明確的多。

1-2-1

來歷

漢代的刺史制度,是對秦代監御史制度的補充。刺是檢核監察的意思,史為御史之意。

漢武帝時,把全國分為十三州,每州設立刺史一人,負責監察所在州部的郡國。漢代十三州區別於《尚書》中的九州,分別是冀州、青州、兗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益州、涼州、幽州、幷州、交州、司州。

這個起於西漢的刺史制度,設立之後其實並沒有後期兩晉南北朝那般,成為地方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在熊武一、周家法主編的《中國軍事大辭海》中對刺史的描述中,認為刺史的官職低於郡守,僅是監察性職位。此後有的為州的最高軍事長官,有的為州官之屬,也有的是虛銜。

1-2-2

遙領州制

並且,三國時期的“遙領州”制,可是動不動就讓屬下領個遙在他國的一州刺史。劉備躲在益州,封了鄧芝兗州刺史,“領兗州刺史,陽武亭侯,大將軍”,封廖化做幷州刺史,“稍遷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要知道這裡的涼州和兗州可並不是劉備的地盤,遙領州制真的是一個美好的期望了。

1-2-3

州牧與刺史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刺史的稱呼,在漢代其實改為過州牧,之後又反覆有多次“刺史”與“州牧”之間的變動。漢成帝時把刺史改稱州牧,“罷部刺史,更置州牧”,漢靈帝時為鎮壓農民起義,再設州牧。

刺史和州牧的變化,其實是出於加強刺史職權的考慮,因為在刺史監察地方的時候,往往緊靠監察權並不足以解決問題,需要更大的職權才能適應眾多特殊情況。這類特殊情況,包括地方反叛、天災人禍、少數民族問題、參與中央決策等。

1-2-4

東漢到兩晉

關於刺史職權加大,在東漢時更勝以往。公元42年,東漢光武帝按照舊制改為刺史,只設立十二州。(交州劃入荊州,應當是十三州的劃分來更被接受,到了三國、兩晉時期,依然有人領交州刺史)

東漢末期

,名義上的地方最高長官,太守或郡守的權力,已經被刺史、州牧所奪。而這個過程,從“州牧”的名字便能窺見一斑,“牧”管理人民之意。從此,郡守漸輕,刺史、州牧漸重。州牧可以看做是刺史權力加大的過程,等到刺史足夠掌權,再去分別州牧跟刺史,已經無意義。此時刺史、州牧,已無二致,均居郡守之上,成為其軍政長官。

到了曹魏、兩晉時期,刺史有

領兵、單車

之別,單車即不領兵之意。領兵刺史四品,五品。

領兵刺史

多加將軍號,例如桓溫:“庚辰,以輔國將軍、徐州刺史桓溫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⑨

次為單車刺史

“假節都督某州諸軍事”

遙領州制中的領官多為此類,是沒有實際管控權;

又次為使持節。

不過需要需要注意的是,都督許可權和持節許可權的劃分往往在很多人身上是相反的,因為單就持節的三種,權力大小為“

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節為下”

。不過往往巧合的是,都督許可權和範圍越大,持節越小,這也體現某種程度上的制衡。

南北朝時期,大部分延續之前的刺史制,只是到了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時,每州設立三刺史,其中包括皇室一人。這位強行解散鮮卑原始部落組織,極力加強皇權的皇帝,對地方官吏也警惕的不行。⑩

人才輩出的“荊州刺史”

光武帝劉秀

2、那些“刺史”們

瞭解了“荊州”“刺史”的內蘊,不去盤點一下各朝各代的“荊州刺史”實在是說不過去了。主要集中在漢末三國到南北朝時期的幾位有代表性的“荊州刺史”。

2-1三國群英

說起荊州,不得不提三國了,劉表、劉備、關羽等耳熟能詳的名字,都為世人所知,那麼三國時期的荊州如何呢?

2-1-1

不得不說的劉表

我想有不少朋友對於“荊州”的瞭解,起源於劉表,這位《三國演義》中的奸詐之人,而實際上也是個厲害人物。這位荊州牧,初年時因為參與太學生運動,受黨錮之禍牽連被迫逃亡,後被何進起用。

至於劉表如何進入荊州,更是讓人驚歎。漢獻帝初平元年,袁紹討伐董卓,董卓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在朝野內外廣佈親信,劉表便是其中之一。荊州刺史王睿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荊州刺史,而由於袁術等人割據地方,劉表便偷偷騎馬單人入荊州赴任。

之後劉表任用蒯氏兄弟、蔡瑁,大力治理荊州。並且開經立學,愛護民眾,讓荊州一度成為漢末名士匯聚之地,諸葛亮便為其中佼佼者。

劉表當然不是平庸至極,他遠交袁紹,近結張繡,內納劉備,甚至殺了最善作戰的孫堅,還能聯合張繡對抗曹操,這位“荊州牧”劉表,當得人傑了。

2-1-2

劉備跟荊州的恩怨

荊州應該是成就了劉備,也是劉備的傷心地。當初劉備投奔荊州劉表,的確有一番成就,到後來劉表病亡,曹操南下荊州。東吳聯合劉備打贏赤壁之戰,才有了劉備具備爭霸一方的基礎。

而說到魏蜀吳三國之間在荊州上的爭奪,可以從三次劉備參與的戰爭中看荊州變化。

第一戰

赤壁之戰

,劉表死後,劉琮繼任,卻向曹操投降。此時的荊州對於曹操來說,簡直是太有利的必爭之地。順江東下可徵東吳,過江東南出兵,便能真正統一全國。

在此危亡之際,東吳聯合劉備,跟曹操來了一場較量,順利抵擋住了曹操南下的步伐。之後的荊州,被三方瓜分,而為了穩住劉備這個盟友,東吳讓出數郡給劉備。

第二戰

襄樊之戰

,關羽震懾華夏,同時劉備得益州,東吳襲荊州,關羽被殺。從此蜀漢退出荊州的佔有權,荊州被曹魏和東吳瓜分。

第三戰

夷陵之戰

,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也為重新奪回荊州,與東吳之間的對決,最後以失敗告終。從此劉備勢力陷入低谷,偏安蜀地,從此三國局勢形成。

劉備是成也荊州,敗也荊州。

人才輩出的“荊州刺史”

三國地圖

2-2兩晉名士

進入兩晉時期,荊州依然是兵家重地,尤其是在東晉時期的“荊揚之爭”,更是以荊州為代表的西府,跟以揚州為代表的北府之間的爭鬥。其中荊州強藩,依仗長江之利,隨時都有順江而下攻下建康的威脅。

到了東晉時期,荊州刺史已經成為西府實際上的掌控者,而荊州作為北方南下逃亡的必經中轉站,兵源充足,迅速擁有能夠威脅中央的實力。歷代荊州刺史或者說執掌西府之人中,王敦、桓溫,皆是起兵叛亂之人,便是憑藉荊州刺史的實際權柄。

2-2-1

陶淵明祖上

陶淵明的祖上陶侃,治下荊州,安定太平。陶侃更是率領荊州兵,平定杜弢、張昌起義,撲滅陳敏、蘇峻之亂。蘇峻之亂後,陶侃權勢在東晉鼎盛一時。

不過陶侃並沒有倚兵自重,到晚年夢到高飛折翼,終也沒有做出出格的舉動。陶侃的荊州兵,成為之後

西府的前身

2-2-2

王敦之亂

荊州的禍亂不得不提王敦,司馬睿認命王敦為荊州牧,王敦推辭,聲稱州牧一職太重了,最後只接受了荊州刺史的稱呼。

“又固辭州牧,聽為刺史”

⑪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這般行徑了。

之後擁有荊州勢力,獨佔長江中上游的王敦,早就擔心司馬睿對自己下手,終於忍不住打著清除奸臣劉隗、刁協的旗號起兵,攻下建康。之後第二次起兵時,被司馬紹擊敗。

這位當年替東晉立國時平定內憂外患的“王”,終於是走上一條不歸之路。王敦死後,還被司馬紹剖棺戮屍。

2-2-3

桓家父子

其實最開始欣賞的“荊州刺史”來自於桓溫,桓溫稱得上名士,可卻因為祖上沒有好名聲,被當時的江東士族稱為“兵”。可這位桓溫,三次北伐,曾經兵臨洛陽城,威懾內外。

在被朝中忌憚,故意派清流殷浩領兵導致北伐失敗之後,忍無可忍的桓溫把東晉的皇帝廢掉,立司馬昱為帝。看吧,你們司馬皇室覺得能操控我?好,我讓你們顏面盡損。廢立皇帝,還有一個外族來廢立,簡直是狠狠地打了天下士族一記耳光。

不過桓溫最後也沒等到期盼的“九錫”,在謝安不緊不慢的步調中,拖死了桓溫。而接下來的桓玄則是比他父親桓溫更進一步。

桓玄因為桓溫篡權的緣故,直到二十三歲才出仕,這在古代是一個已經非常晚的出仕年齡。不過桓玄身為桓溫之後,也不含糊,透過努力在戰亂之中逐漸成為左右一方的強藩。

殺荊州刺史殷仲堪,奪下荊州、雍州,之後司馬皇室授桓玄以都督荊、司、雍、秦、梁、益、寧七州,後將軍,荊州刺史,假節。不過桓玄依舊不滿意,最後更是得以都督江州及揚豫八郡,並領江州刺史。從此,志得意滿的桓玄認為自己已經得

晉朝天下三分有其二。

公元403年,

桓玄在姑孰稱帝

,終於完成了父親桓溫沒有完成的願望。不過,這皇帝位並沒做多久,就被劉裕推下來。

人才輩出的“荊州刺史”

遂寧市桓溫雕像

3、思考與不足

其實這篇文章,只能是對於“荊州刺史”進行了簡略的探究,“荊州刺史”所包含的地理、文化、名士、政治和歷史等方面,都是值得花大精力去進行細化和深入研究的。

3-1幾個遺憾

因為精力和筆力有限,的確還不能對於這麼大的題目進行很詳盡的展現,有幾個關於“荊州刺史”方面的思考,在尋找資料和探究過程中,深感能力的不足,特留在此文中。

1)荊州各朝各代變動明細

2)地方長官的變化,秦到漢直到後世的變化

3)刺史基礎工作內容,以及與地方官員的工作機制

4)荊州刺史漢到南北朝歷任盤點

5)荊州所轄地圖,各朝各代比較

6)兩漢到南北朝,之前荊州地區的特點,類似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對於荊州特殊地位的影響機制和因素;以及之後朝代中荊州地區變化,在隋唐荊州地區的影響。

7)其他更加細化的史料,民俗、文化

3-2幾點感受

首先在這篇文中一點很深的感受,便是對於歷史類文章表述時應用的文體選擇,類似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紀傳體,以時間為中心的編年體等。雖然一小篇文章沒有很深入的東西,但對於之後創作歷史類文章,有了不少啟發。

其次再一點感受便是不能得過且過,在查詢荊州刺史部相關資料時,的確有大開眼界的感覺。原本以為對於某一個歷史人物和某段歷史,已經瞭解的非常透徹,可在接觸更多資料時,才發現有更多的內容需要去補足。

4、參考資料

①、《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②、《晉書·卷八十四·列傳第五十四》

③、《隋書。經籍志》

④、《尚書·禹貢》

⑤、《周禮·變官·職方氏》

⑥、《夜航船·卷二·疆域·九州》

⑦、《漢書·地理志下》

⑧、熊武一、周家法主編的《中國軍事大辭海》

⑨、《晉書·穆帝本紀》;

⑩、《刺史行事錄》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出版。

⑪、《晉書·王敦傳》

Tags:荊州刺史州牧九州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