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宣漢的由來,還有你不知道的奇聞異事!

由 畫地說名 發表于 旅遊2023-02-05

簡介宣漢的馬渡關,相傳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劉備求得諸葛亮當軍師,在興兵攻打現如今的平昌、巴中一帶時,諸將都調撥了,唯獨不調張飛

軍師怎能如此小看我

宣漢的由來,還有你不知道的奇聞異事!

宣漢

,位於達州市東部,有著巴人故里,中國氣都的稱號,此地歷史悠久,文化豐富多樣。從古至今以來,宣漢的治地變化繁複,時有時無,區域地名也隨著歷史人文變遷而多次變化。

部落時期,此地定居的土著人是為巴人,也叫賨(cóng)人。有史書記載:巴有賨人,剽勇。時過境遷,當年的巴人先祖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僅為後人留下了諸多的文化遺蹟與巴人精神傳承至今,

這也是巴人故里之稱的由來

封建王朝時期,此地名稱變化頻繁。至於宣漢這一名稱,據查最早出自距今1900年前的東漢時期,相傳早在楚漢爭霸期間,西楚霸王項羽曾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就包含了如今的川東北與陝西漢中一帶,此時期的宣漢地區古稱為宕渠縣。直至西漢末期有公孫述在巴蜀地區反叛稱王,宣漢則是在他建立的大成國治下,後來東漢立國後剿滅了公孫述統一巴蜀,重新劃分行政區域,

將此地定名為宣漢,取自宣揚漢王德行威嚴的意思。

在漫長的歷史年代裡,宣漢地區曾使用過巴渠縣、東關縣、始安縣、蒲縣、新安縣、東鄉縣、西流縣、昌樂縣等多個名稱,縣城所在地更是時常流轉於下轄的多個鄉鎮。

宣漢的由來,還有你不知道的奇聞異事!

宣漢縣還有較多的地名蘊含著歷史文化的沉澱和流傳至今的傳奇故事。

宣漢的

馬渡關

,相傳東漢末年三國時期劉備求得諸葛亮當軍師,在興兵攻打現如今的平昌、巴中一帶時,諸將都調撥了,唯獨不調張飛。張飛氣急在軍帳中吼道:“軍師小看我張三爺了!”諸葛亮說:“將軍,不是我小覷於你,乃恐將軍有誤軍機。”張飛當即立下軍令狀誓要連夜取下巴州(古稱),於是張飛帶一支人馬向巴州進發。

張飛人馬來到馬渡關,時近黃昏,恰被沙溪這一天塹阻隔,河水洶湧,深不可測。一無橋樑,二無船隻,而對岸巴州第一關口— 巖口,山勢陡峻,滾木擂石,居高臨下,強弓硬弩,張弦待發。張飛盤旋一陣,無計可施,突然大吼一 聲:“我張飛來也!”,揚鞭策馬,躍過河去。誰想到馬到河中急流,如飛騰在平野之上,安然過了沙溪河,獨騎衝上巖口,破關斬將,然後又才率軍星夜取下巴州。當地人為了紀念張飛由此渡過沙溪河取下巴州,便把此處命名為“馬渡關”。

宣漢的由來,還有你不知道的奇聞異事!

還有宣漢的

樊噲鎮

也是這樣一個充滿故事的地名。相傳劉邦點韓信為帥,韓信就派人“明修棧道”,自己帶人“暗渡陳倉”,明修棧道派的就是大將樊噲。韓信命令他帶人從如今的宣漢往萬源、城口方向修棧道,做出要到陝南的樣子吸引敵人的注意力。 當時樊噲將軍大軍就駐紮在河西街道的上場。棧道剛修到七里溝,另一邊韓信率領的大軍“暗渡陳倉”就已經成功了。 樊噲將軍也就帶人馬走了。 因此地大山裡住過這位將軍,他又為當地人修了這麼長的路,人們為了感激與紀念他,就把此地地名叫做樊噲了。

宣漢的由來,還有你不知道的奇聞異事!

宣漢發生過諸多有記載的奇聞異事。

1998年春分前後,宣漢縣五馬山冬眠的石蛙一反常規,成群結隊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趕來,會聚於五馬山春茶坪的水田中。它們成雙成對團團相抱,層層推壓,競相唱和, 其名聲震撼山谷。人若近前,它們眉然不動,用手掰之,或用棍趕之,亦不驚不散。聚會的石蛙成千上萬,有時堆疊起來竟有二三尺高,活似一座座“蛙塔”。其景蔚為壯觀,石蛙相聚五至十天,隨後在一夜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婦兩月生兩胎,宣漢縣白馬鄉向錫祿之妻羅氏,1944年9月生一女,復於10月又生一女,此事遠近皆聞,頗為奇異。

1936年6月,宣漢大成鄉柏林村五組大田的小溪水中有數百條蛇集會,有青竹鏢、烏梢蛇、枸皮板、麻子蛇、紅蛇、短尾蛇、松花蛇等。頭向上,游來游去,蔚為奇觀。 1947年盛夏的一個早晨,十分悶熱,天將下雨。宣漢縣雙河鄉紙廠河壩河水暗綠,一 條兩尺來長的麻花水蛇游來游去,捕魚的學生侯大士等用竹竿吆趕,隨即潛入水中。不一 會,水上便有四五條同樣的蛇出現,學生依舊追打。可是打來打去,不但未打著,而且蛇 越來越多,由四五條增到十來條、幾十條、幾百條,顏色相同,大小也差不多,不到兩個時辰,滿河皆是,直到傍午時分,蛇才漸漸散去。

以上奇聞異事引述自《達州市市志》記載。

Tags:宣漢張飛樊噲宣漢縣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