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由 飛鴻踏雪覓東坡 發表于 旅遊2023-01-26

簡介一登白水山,東坡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將軍部長酒是什麼酒

作者:蘆葦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蘇東坡一生奔波瓢泊,“行萬里半天下”,三次遭遇流放,磨難重重,卻始終懷抱“一溪雲”,寄情于山水,把自己心身融入大自然,以消弭人生的鬱悶與苦難,度化厄運與困頓,踐行黃州沙湖道上“一蓑風雨任平生”的誓言。

謫居嶺南惠州二年七個月,東坡遊歷鵝城幾乎所有名山古剎,香積寺,大雲寺,葛洪丹灶,瀲灩豐湖,逍遙堂與雲棲寺等等,而且賦詩撰文以記遊,足跡遍及州府所城、羅浮山,有的名勝還一遊再遊,如三登白水山。

一登白水山,東坡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佛跡巖遊吟,與山神和潛蛟和談,讓李太白瀑布詩遜色三分。

二登白水山,東坡感悟當年陶淵明隱居斜川境界,和陶《歸園田居》六首;起心動念盡和陶詩,將桑榆晚景自託於陶潛,“不辭長做嶺南人”。

三登白水山,唱和程正輔,感慨天地造物的豪縱和奇偉;解衣沐浴,“一洗胸中九雲夢”,迴護浩然正氣,“身輕可試雲間鳳”。

穿越歷史的長河來看,白水山的美,不僅在於身處自然、天工造化的奇和險,更美在東坡與它的三次邂逅。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一、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

(一)佛跡院湯浴,詠歎白水湯泉

紹聖元年(1094)農曆十月十二,這是蘇東坡抵達惠州第十一日,清早,攜兒子蘇過(小坡),在程鄉縣令侯晉叔、歸善縣潭主簿的陪同下,北渡東江,直奔鵝城遠郊白水山。

白水山位於羅浮山的東麓,山勢陡峭雋秀,草木玉翠,風景幽美。山不在高,主峰名葫蘆頂,海拔不足五百米。山間溪澗曲折迂迴,聚匯於主峰南坡的一片平疇之中,形成一泓懸湖。湖水漫溢,從懸崖峭壁傾瀉而出,歷經九曲迴環,氣勢磅礴,十分壯觀。遠眺,猶如綠色帷幕上掛著一襲白色綢帶,逶迤而下,白水山以此得名。(唐代《元和郡縣誌》)

從山腳下,走幾華里開外平緩山路,就到了白水佛跡院。寺院內有二處湧泉,東泉水名“湯泉”,西泉水名“雪如”,二處泉眼之間相差只有幾步的距離。東泉水燙手,手指幾乎不能碰觸,需用西泉水衝兌降溫,調適之後方可用於沐浴。(北宋唐庚《遊湯泉記》)

雙泉眼咫尺之間,東泉水燙能煮山芋,西泉水卻清冽如雪水,真是天造地設,神謀化力,實在奇妙。

佛跡院的住持盡地主之誼,招待東坡一行泡溫泉浴。雲蒸霞蔚湯池中,東坡閉眼沐浴沉思,感嘆湯泉、雪如這一對惠州山泉的造化神奇,於是開啟了詩人的奔逸思緒,奇幻穿越上下二千年,浮想蹁躚——

嗯,這佛跡院湯泉的地下,莫非陰陽錯亂,天地受驚駭,雷霆暴怒,大雨滂沱,閃電霹靂擊中槐樹,日夜焚燒,不然哪來這晝夜不息的湯泉流淌。

霖雨本是滋潤樹木生長的,現在卻燒壞了大樹,自個也變成熱水,人世間事物發展的確無法逆料,這是漆園所說的“

水中有火,乃焚大槐

”。(《莊子·外物》)

或許,這並非什麼“水中有火,乃焚大槐”,純粹是西晉博物學家張華所說的一個地理現象,當地下積聚的石油超過一萬石,壓力超過臨界,就會引發自燃,西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年間軍械庫著火大件事,就是這樣的緣故。(張華《博物志

·

物理》)

遙想三國鼎立之時,西蜀

臨邛縣

有一口火井,漢室興盛,則火勢旺相,漢室式微,則火勢逐漸減弱,有一天,蜀國丞相諸葛孔明親臨井臺俯瞰一下,火勢又再度勃發熊熊,到了魏國吞併蜀國那年,井火就熄滅了,有人點燃蠟燭投進去,也沒有反應。(南朝劉敬叔《異苑》)

這佛跡院這一對冷暖山泉

,與臨邛那口火井一樣,無不靈異感應,讓人驚詫。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傳說,古老崑崙山的廢墟榛莽上,有一座火焰山,山上的鳥獸草木,皆生活於炎火之中,於是那裡的古人造出了火浣布(石棉布),用的是草木的麻皮,或是鳥獸的毛絨。火浣布及布藝原先由西域傳入中原,後來失傳。(東晉幹寶《搜神記》)

西晉傅玄子又說,到漢恆帝(劉志)的時候,火浣布又重現中原了。大將軍梁翼用火浣布做單衣,一次大宴賓客,斗酒失杯,梁翼身上穿的單衣被弄髒了,於是假裝很生氣,命手下抬來火爐,將那件單衣扔進去,只見火光煒燁,爐火熄滅後單衣卻完好無損,如同用石灰水洗過一樣,更加潔白亮麗,眾人稱奇不已,記得此事還載入三國曹丕《典論》。((傅玄《傅子》)

這佛跡院湯泉地下,莫非日夜不停地洗滌火浣布,大火順帶把泉水也燒沸騰起來麼?

周易上說,天下萬物,皆出自陰陽本源,或生死或成敗,全憑本源,也可以測度;倘若不可以測度推演,那一定是神祁。陰陽結合而生萬物,陰陽易位,沒有不期望歸位復原,既已歸位復原,沒有不想安逸的。雄鳴則雌應,故易經以陰陽唱和寄之於雌雄和鳴。六十四易卦中唯有一卦,六爻居位皆至正,對稱,平衡,協適,臻於極致,達至完美,應爻皆正應,陰陽相配、水火相濟呈現吉相,陰陽各得其所,歲月靜好。這是易卦所謂“既濟”。(佚名《易

·

繫辭傳》)

只是,天地之間,地理山川,靈命之域,社會人生,完美無缺的“既濟”實相,甚為罕見。憐恤我東坡翁見識短淺,未能夠推度這山泉雌雄陰陽的機理,見諒,見諒。

這佛跡

院湯

泉地下的火焰,猶如崑崙火焰山的鬱攸一樣(佚名《山海經·大荒西經》),使湯泉水沸騰噴湧而出,還有冰泉如雪與之相伴,“觱沸檻泉,言採其芹”,但願一如《詩經》吟唱的那樣,這樣的檻泉水左右,必有芹菜可採,即事之興。(佚名《詩經

·

小雅·采菽》)

佛跡院湯泉,水吐豔噴湧,雲蒸彷彿鏡光開,且汩汩有聲,日夜不息,豈止口渴找水的飛禽走獸驚駭,就是蘇過這樣天真無知的少年,到此也會惶恐不安。

北魏酈道元註解《水經》說過,若水河流經邛池有一處溫泉,就在成漢太傅李驤打敗西昌太守李釗的地方。該處溫泉池水冬夏常溫,泡澡能治癒頑疾,泉眼的泉水沸騰不已,可作宰殺豬羊狐兔、雞鵝鴨鳥燖毛之用。(酈道元《水經注》)

尋思著,這佛跡院湯泉水,也一定擁有同樣的功效,只是,湯泉的水溫太高了,水裡長不出魚鱉蝦蟹了,可惜,可惜了。

“朝採木,暮採木,朝朝暮暮入山曲,窮巖絕壑徒往復,天不生兮地不育,木客何辜兮,受此勞酷?”吳越春秋,越王勾踐為麻痺吳王夫差,敬獻名山神木,派出三千伐木工進山尋覓,終年無所獲,伐木工思歸不得,憂傷悲歌木客吟,歌聲哀怨悽絕,以致感動上蒼,天降一對神木,陽木名為文梓,陰木名為緶柟,每根長五十丈,碩大無比,遂進獻給吳國,三千伐木工得以迴歸故鄉。

想那三千伐木客,揹負行囊,腳穿草鞋,肩扛斧子,穿行於深山密林中,汗流浹背,甚為辛苦。倘若能夠

遇上佛跡院這樣的湯泉

,既能沐浴泡澡,除卻辛勞,又能消弭鄉愁,這該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啊。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當年,唐玄宗寵幸楊貴妃,華清宮鴛鴦浴紅顏禍水,招來安史之亂,於是,“埋血妃子豔”,“空生碧草愁”,給驪山華清池留下了傾城之浴的汙名。(班固、班昭、馬續《漢書·外戚傳》)還好,這佛跡院的湯泉未曾有過傾城之浴,也就免卻了擔待亡國的汙名,萬幸,萬幸啊……

浴罷,東坡品嚐山泉水沖泡的羅浮甜茶,應佛跡院僧眾的請求,提筆留下一首《詠湯泉·在白水》的墨寶:

積水焚大槐,蓄油災武庫。驚然丞相井,疑浣將軍布。

自憐耳目隘,未測陰陽故。鬱攸火山烈,觱沸湯泉注。

豈惟渴獸駭,坐使痴兒怖。安能長魚鱉,僅可燖狐兔。

山中惟木客,戶外時芒屨。雖無傾城浴,倖免亡國汙。

這首湯泉詩,從洪荒時代的神話,到前朝皇帝豔史;從地理博物的卓識,到陰陽易卦的奧秘;從靈異感應的氣數,再到湯泉保健與脫毛的世俗,乃至於檻泉之水芹菜可採的雅趣,捭闔古今千秋事,信手拈來汗青典故,當場韻化成詩,口吐璣珠,詠泉、懷古、抒情、感嘆和調侃,一個都不少,還有清代紀昀(字曉嵐)所說的不見戾氣。

作為北宋元祐重臣,東坡曾經官居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中書舍人、兵部尚書與禮部尚書,享左朝奉郎、賜紫金魚袋。白話一下,就是曾為皇帝執掌進讀奏表的端名殿學士正三品官、兼為皇帝講課的翰林院學士正三品官,並曾擔任皇帝起草詔令的中書舍人、國防部長、教育文化部長的正三品官,還保有左朝奉郎正六品散官待遇,以及享有御賜穿著紫袍、佩戴金魚袋的特別榮譽。

五十九歲自定州垂老投荒,半年間,東坡遭遇五連貶,責授寧元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簽署公文,從正三品近臣降為俸祿減半的從八品罪官,近乎軟禁。

此時,東坡的六個兒子分別流落三四州,已然妻亡子散,即便是生別骨肉的離情別恨,也足以讓飽經滄桑的詩人悲從中來,更何況是接踵而來的一降再降、一貶再貶呢?

身處蠻荒之地,東坡倍感生活渺茫,艱難竭蹶,鴨梨山大。他在按慣例上朝廷謝表中說,謫居瘴癘之地,與魑魅為鄰,衰老和疾病雙重夾擊,再也無首邱之望,必客死嶺海。出語悽惻,令人讀之唏噓。

然而,東坡很快自我調適,坦然直面眼前這一切,“何妨吟騷且徐行”,活在當下,寄情于山水,消弭失望與無奈,達觀曠達,從容淡定,獨善其身,保持儒家的濟世情懷,該幹嘛還是幹嘛,照泡湯泉喝小酒,“此心安處是吾鄉”,踐行黃州一曲清歌的覺悟。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二)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東坡惠州白水山泡湯浴、詠湯泉逸事傳開後,有宋及後世文人逸士、騷人遷客紛紛慕名而來。

登白水山這一年,東坡有個眉山小老鄉,名叫唐庚(字子西),剛剛考中進士,後官至提舉京畿常平,負責汴京民政救濟、農田水利治理與監管。唐庚頗有才氣,工於詩文經學,師承東坡而自成一家,妥妥蘇粉一枚,人稱“小東坡”。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牽涉張商英罷相事件,唐庚謫居惠州,景蘇,第一時間探尋

白水山佛跡

院,寫下了一篇《遊湯泉記》,讓後世得以瞭解雌雄雙泉的端詳。

在唐庚看來,世間物以類聚,水性尤其耿介正直,為類聚,雖數千裡遠而暗流想通;異類者,即使縱橫交叉十字旁迕,也不與混同。佛跡院雙泉之水,並非同類,故爾冷暖有異,不足以大驚小怪,就如人之吸氣與吐氣也冷暖不同,雖然出自同一張嘴巴。如此就湯泉地理現象和人文倫理,展開富於哲理的闡發,不愧是“小東坡”。

清代二松居士王文浩(字純生),超級蘇粉,為編纂浩繁一百〇三卷的東坡詩編年整合,專門從杭州跑了一趟惠州白水山,親自檢視佛跡院雌雄雙泉的狀況,確認東坡所詠確有其事,只是,其時佛跡院東泉已為砂礫淤塞,出水不多,湯池水深也僅有數寸,“寬約數抱”;西泉雪如業已堵塞,斷流日久,具體時間無法考證。(王文浩《蘇文忠公詩編注整合》)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彈指一揮間,九百二八年過去了,滄海桑田,昔日北宋惠州白水山佛跡院,如今了無蹤影,煙消湮滅。山腳下有一間題名“熱水廟”的當代建築,“熱水廟堂蒸百世,神恩大德享千秋”,一對門聯彰顯供奉的是后土神祇,當地流傳著這樣神話:

很久以前的一個冬天,八仙神遊經過白水山,看見窮人挨凍,於是動了惻隱之心,仙手一指,仙口一開,白水山坡便湧出一股湯泉,流淌不息,於是,這一帶的窮人一年四季都可以享用溫泉水。吃水不忘挖井人,於是,人們就在湯泉附近修了一座“熱水廟”,銘記八仙恩惠。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神廟前面圍牆內是一個大型溫泉度假村,其冠名讓惠州白水山湯泉有了“海的元素”,仿宋建築風格似乎在暗示人們,這裡流淌的湯泉水曾經與東坡結緣。度假村周圍新建樓盤鱗次櫛比,是一個時代地產經濟神奇與斑駁的縮影,湯泉無疑也成了促銷噱頭之一。

東坡泡溫泉的雌雄泉還在嗎?

二零一七年夏天,美國漢學家

比爾·

波特

專程來惠州景蘇,特意前往探訪白水山湯泉,入住上述度假村酒店。當他拿著一張當地旅遊圖,準備步行去考察東坡沐浴過的溫泉和瀑布,找酒店前臺的小姐尋求嚮導,得到的迴應差點讓這位洋蘇粉跌破眼鏡。

原來,溫泉和瀑布這些景點就在度假村酒店地界範圍內,但屬於商業地產開發的第二期,該區域正在施工,圍擋隔離,不對外開放。

波特以為聽錯了,這樣層級的文化遺產景點,會被規劃在一個商業地產企業的開發範圍內?那其他的東坡迷和遊客還怎麼能看得到?!經再三核實,酒店前臺的小姐沒有弄錯,遺址確實是在度假村的圍牆內,但不允許外來參觀。波特一行大失所望,感嘆東坡先生一定也會失望。(比爾·波特著、李昕譯《一念桃花源:蘇東坡與陶淵明的靈魂對話》)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或許是,受波特一行探尋東坡遺蹟的虔誠所感動,酒店前臺的小姐解釋說,酒店裡確實又“蘇子泉”和瀑布,但此泉非彼泉。東坡先生泡過的那對雌雄泉,東泉眼的熱水泉,宋代以來一直可正常享用,自從規劃開發建設度假村之後,古蹟就無蹤可循了。西泉眼的冷水泉,舊址還在,只是目前被開發商基建圍欄起來。至於九龍塘瀑布,想辦法還是能夠從遠處看到的。

隨後,酒店安排了的電瓶車,拉著波特一行,說是前去龍珠湖遠眺瀑布,第一站卻是東坡湯浴過的雌雄泉舊址,一個大大的驚喜。

就在度假村內,在開發商基建圍擋裡面,一座古石橋跨過一條潺潺小溪通向幽靜處,橋對面坡上的一塊石頭上刻著“嶺南第一泉”,一處草叢中,一堵矮牆圍繞著一個泉眼,泉水被接引到下面的人工浴池,泉眼流淌出來的是冷水,此處是當年佛跡院的西泉雪如,東泉湯泉在此泯滅了,可惜。儘管泉水清涼,比爾還是泡了一個涼水浴,算是了卻心願。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波特在東坡沐浴過的西泉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東坡沐浴過的東泉,現稱“蘇子泉”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波特在東坡沐浴過的東泉

離開度假村酒店的時候,比爾思忖著:“那些衝著蘇東坡而來但又沒錢住酒店的,可能在大門口就被保安攔住了吧。希望整修之後,東坡的古蹟能夠對像我這樣的普通人開放。蘇東坡是人類文明的驕子,當與天下共之。”

的確,這片二千多畝人文自然景觀變成商業專案,令惠州市民和外來遊客無法隨意接近,留下一份遺憾,相關的城市建設規劃實施有必要加以檢討。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載的溫泉有三十多個,到了北宋的時候,能夠揚名天下的湯泉並不多。

第一當屬長安的驪山溫泉,周朝周幽王開發,泉水如瓊漿玉液,唐太宗作《溫泉銘》極盡讚美,又被唐玄宗汙損了名聲。

赤壁五洪山龍佑溫泉,相傳為舜帝南巡駐蹕之地,其娥皇、女英二妃尋跡於此,及第洞庭君山,競成湘水之神。

易水高氏山的溫泉,傳說能包治百病的神奇溫泉,勇士荊軻前去刺秦王之際,太子丹還和他一起沐浴更衣,祝酒壯行。

廬山黃龍峰的南山溫泉,陶淵明曾隱居在此,“採菊東籬下”而聲名遠揚,後來,謝靈運、董承又前來築廬而居,再有黃龍寺禪宗住錫,香火直插雲霄,山門外湯泉流淌不息。

還有金陵湯山溫泉,南北朝蕭梁時期的御用“聖泉”……

東坡寓惠之前,白水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和尚,還有一對雌雄泉,終年流淌於蠻荒的山野間,默默無聞,更遑論揚名立萬。有一天,東坡來了,洗了個“鴛鴦泉水浴”,詠湯泉詩一首,從此,惠州溫泉便揚名天下。

但凡歷史名勝,其背後必有故事說道,或藏著古老美麗的神話傳說,或演繹名人逸士的動人邂逅。景因人多情,人為景增色。白水山的湯泉水,讓東坡的貶謫生活多了一份溫暖,增了一分閒適;而東坡留下了足跡和播下的文化種子,也讓惠州山水添了一縷詩意,加了一抹亮色,人文底蘊更厚重。 正所謂“一篇今得謫仙詩,當與秀嶺真雌雄。”(蘇過《白水巖湯泉》)

蘇東坡一登白水山(上),佛跡院詠湯泉,讓惠州溫泉揚名天下

Tags:湯泉東坡白水泉水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