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建設區域科創走廊,最佳化科技創新生態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旅遊2023-01-16

簡介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強調系統內部主體之間以及主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其中,特定環境下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企業與作為知識創新主體的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互動,是創新生態形成的重要特徵,各類創新要素的有效協同是發揮系統功能的關鍵

科創走廊是幹嘛的

區域科創走廊是實現科技創新生態最佳化的重要途徑。發展區域科創走廊,既要充分利用地理空間集聚帶來的要素資源集聚優勢,又要注重吸收走廊外特別是海外的高階資源,實現國內大迴圈為主、國際國內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要完善最佳化科技創新生態。良性的科技創新生態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和動力,也是我國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穩定器。區域科創走廊是實現科技創新生態最佳化的重要途徑。科技創新生態系統強調系統內部主體之間以及主體與環境之間的互動,其中,特定環境下作為技術創新主體的企業與作為知識創新主體的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互動,是創新生態形成的重要特徵,各類創新要素的有效協同是發揮系統功能的關鍵。發展區域科創走廊,既要充分利用地理空間集聚帶來的要素資源集聚優勢,又要注重吸收走廊外特別是海外的高階資源,實現國內大迴圈為主、國際國內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激發創新主體活力,促進產業基礎高階化

創新主體是指創新生態系統中對創新起推動和支援作用的個體與種群,主要由以企業為代表的技術創新主體以及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代表的知識創新主體構成。創新主體之間以知識共享、共創及區域創新為目的,以互動為手段。主體集聚和主體間互動所形成的創新網路是區域創新生態系統的核心,以及持續、穩定的價值創造源泉。

科創走廊對技術創新效率和技術能級有較高的要求。鑑於企業技術創新需要持續的高投入,並且創新結果伴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為此對於技術創新主體,可透過提供普惠性支援等手段,增強企業創新活力。如對評價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獎補,調整最佳化廊內企業研發財政補助政策,持續激勵企業進行高科技研發投入。再如為克服創新要素碎片化嚴重、重大科研裝置跨省使用不便利問題,可進一步加大創新券的投入量,擴大創新券可兌現的範圍。此外,進一步降低政府首購制度的門檻,將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納入到採購範圍內。還要以產業基礎高階化為嚮導,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提升全產業鏈發展水平。深度挖掘、培育與引進創新型領軍企業等;加快發展當代科學技術和建立先進治理模式,形成產業鏈的高階化、數字化、全球化及生態化,促成產業鏈多主體、多要素間的協同與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意味著知識產出、創新孵化和成果產業化全過程的加速化、生態化,其中知識產出是源頭。為此,應加大對知識產出和成果產業化主體的激勵。對於知識創新主體,推進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豐富創新知識源。區域科創走廊要至少涵蓋一所高水平高校和科研院所,鼓勵高校立足學校辦學定位、既有學科優勢和區域重大戰略需求,整合傳統學科資源,培育新興學科,促進基礎學科、應用學科交叉融合。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進駐科創走廊、成立研究院,為走廊提供科學知識源頭。與此相匹配,以破“五唯”導向為抓手,建立科學合理、“頂天立地”的科技評價制度,既引導和激勵學者持續從事基礎研究工作,又倡導科研工作者服務企業實踐。促進產學研合作,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促成實體企業、社會資本及科技成果轉化的無縫對接。

引育多層次科技人才,實現各類資源協同運用

創新資源是指創新生態系統內用於支援創新活動所投入的必要資源,主要由作為知識載體的人力資源以及進行科技活動所需的物質資源(包括土地、資金、技術和資料等)構成。兩者緊密聯絡、相互促進,是區域創新生態系統中創新活動得以有效開展的基礎,以及穩定、高效協同創新的前提條件。

科創走廊作為科技創新的高地,首先要成為創新人才積聚的高地。對於人力資源,要強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最佳化高層次科技人才引進政策。一是推進高層次人才、緊缺型人才“兩張目錄清單”的建立,持續完善高層次人才的落戶政策,將補貼政策等重心向高層次科技人才傾斜,做大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增量。二是要堅持破解企業引才困局,鼓勵企業以人才“飛地”等形式實現高層次科技人才的聘用,想方設法地讓科技人才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出謀劃策。三是要梯度化培育各類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如分層次地對不同類別地方高校進行建設,同時培養高層科技創新知識的“創造者”“發展者”和“應用者”。

科創走廊往往沿主要交通幹線延伸,有利於資源積聚和創新生態培育,要不斷完善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加強資料資源融合與應用。一是支援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探索解決規劃調整、土地供應、收益分配以及歷史遺留用地問題。對於科研用地審批,在程式上給予優先審批權,透過免徵土地稅等多種形式來給企業科技創新“減壓”。二是建立專項基金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專案進行投資。支援科研專案基金的跨境申請和使用,擴大科技資源的流動性。三是將創新專案的投資交由專業的市場評判,但同時也要加強引導社會資金對科技基礎研究的投入。四是加快數字經濟領域立法,保證資料要素的有序流通、資料資源的有效開發和利用,在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出臺數字經濟領域的區域性法規;完善資料流通制度和交易監管作用,保護資料主體權益的同時激發資料流轉活力;加強資料安全保護,釐清包括政府在內的各方權責邊界,加強對個人隱私、商業秘密等資料的保護。

推進科創基礎設施建設,打造良好創新環境

創新環境是指創新生態系統內各創新主體在長期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協同作用與集體學習基礎上形成的社會關係或網路,主要由反映區域硬性環境水平的創新基礎設施以及反映區域創新軟性環境水平的市場環境構成。良好的創新環境建設是區域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創新的重要保障,亦是推進科技創新的抓手。

科創走廊意味著在有限空間內高強度、高流量的創新活動,以及科技創新生態的高速迭代演化,這對科創基礎設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科創走廊內應加快構建新型實驗室體系,推動省級重點實驗室開展交叉學科協同研究,組建實驗室聯盟。完善重大科研設施佈局,打造大科學裝置叢集,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等開放共享和有效利用。走廊區域內最佳化科研人才生活配套設施,建設科研、醫療、交通、教學、住房等一體化的具有吸引力的人居環境。

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其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於科創走廊創新市場環境建設來說,一是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創新機制。尊重和把握科技創新的市場規律,明確市場在科技創新方向和路線選擇、創新要素價格確定及創新要素最佳化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促進科技創新主方向與區域發展重大戰略需求相結合。二是推動政府科技創新治理現代化。持續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改革,加快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充分發揮政府作為政策激勵者及制度保障者的作用。改革重大科技專案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如實行揭榜掛帥等執行制度,深化“三評”改革,推進一個專案週期“最多查一次”改革,推廣一人一號的“人才碼”等。三是協同共建科技創新的新生態。形成以企業為核心,以市場價值為導向,以政府戰略規劃為引導,以學研機構為依託,以“科技—經濟—科技”有效迴圈為演化動力的新生態。

(李靖華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Tags:創新科技科創走廊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