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由 歷史勁爆點 發表于 旅遊2023-01-10

簡介不僅如此,成吉思汗又將女兒花茵公主嫁給濟拉瑪(者勒蔑)的兒子吉伯特,成為了成吉思汗的塔布囊(駙馬),其塔布囊爵位,一直到了清朝,土默特左翼旗、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仍得到了清政府的的承認和沿用,其爵位等同於蒙古臺吉

阜新王府是誰的王府

在中國的瑪瑙之都,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自治縣的西北部,王府鎮學校的大門口,有一座高大的影壁牆,但見影壁牆青磚重簷,灰瓦罩頂,宏偉而又威嚴。這座影壁牆就是土默特左旗王府遺留下來的唯一建築物,雖歷經近三百多年的歷史滄桑,仍然魏然屹立。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王府影壁牆

土默特的歷史

在漠南蒙古草原上,曾經有一個只有二部五旗組成的盟,它就是卓索圖盟,其地域相當於今天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遼寧省朝陽市、內蒙古赤峰市的喀喇沁旗、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北部及圍場的廣大領域。

卓索圖盟攝喀喇沁三旗、土默特二旗,卻是

異姓同牧

,不像哲里木盟的四部十旗同族同源,比如今通遼市的科爾沁左翼後旗和黑龍江的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雖然相距很遠,卻也是同族。而卓索圖盟的

土默特左翼旗和土默特右翼旗

雖然都是土默特,其祖源卻截然不同。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同宗同源的科爾沁十旗

土默特左翼旗其遠祖是成吉思汗功臣濟拉瑪(者勒蔑),與喀喇沁為近族;而土默特右翼旗的遠祖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與歸化城(即呼和浩特市舊城)土默特為近族。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土默特左、右旗世系圖

土默特左翼旗的遠祖濟拉瑪(者勒蔑)

,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的過程,他曾三次救過成吉思汗的性命。成吉思汗特賜他九次犯罪而不罰,被封為第九位千戶那顏。不僅如此,成吉思汗又將女兒花茵公主嫁給濟拉瑪(者勒蔑)的兒子吉伯特,成為了成吉思汗的

塔布囊

(駙馬),其塔布囊爵位,一直到了清朝,土默特左翼旗、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仍得到了清政府的的承認和沿用,其爵位等同於蒙古臺吉。濟拉瑪其後裔,他們就遊牧在漠北地區原嶺北行省和寧路之西的稱海宣慰司境內。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蒙古王公等級

土默特右翼旗是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收復了林中百姓,並令部將豁兒赤統領禿馬惕部,在大蒙古帝國時受命鎮守過阿爾泰山12關口,被叫做“十二土默特”。

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大軍圍困大都(今北京),元順帝棄城而逃,退居草原,從此,蒙古社會進入了一個動盪不安的時間,直到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孫達延汗時期,才平定了內亂,重新得到了統一。

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後,把左、右兩翼六個萬戶的五個萬戶分封了自已的子孫,其中把右翼的土默特部封給了四子阿爾蘇博羅特。

達延汗死後,由於長子圖魯博羅特已故,長孫博迪阿拉克繼承汗位。因博迪阿拉克年幼,達延汗的三子巴爾斯博羅特一度登上汗位。兩年後去世,又還政於博迪阿拉克。

此後,蒙古右翼對牧地和屬民又進行了重新分配,年僅十三歲的巴爾斯博羅特的次子俺達汗分得了土默特的大部分牧場,成為了土默特萬戶的最高首領。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隨著土默特部的崛起,迫使蒙古大汗達賚遜庫登率領察哈爾部遷徙到了遼東地區,並控制了烏梁海(兀良哈)北部,而南部的烏梁海則依附了歸化城(今呼和浩特)的俺達汗。由於俺達汗與歸順的烏梁海部在政治、經濟、軍事、姻親上的友好,因此土默特部的屬民得以大量向東移居。據史料記載:“辛愛黃臺吉因與其父在政見上有矛盾……乃提精兵走薊遼、獨石、古北、潮河之間……”,黃臺吉就是俺達汗的長子,由此可見,土默特萬戶的勢力正是在達賚遜庫登汗東遷時前往薊、遼一帶的。黃臺吉勢力進入兀良哈地區後,並沒有同當地的蒙古部落發生不和或戰爭,而是彼此聯姻,進一步建立和鞏固了他們之間的政治關係。

清初的土默特

17世紀初葉,林丹汗即蒙古大汗位。當時中國北部的政治格局十分複雜,在東北,建州女真已經逐步崛起,從開始的依附蒙古逐步脫離了蒙古的統治,建立了強大的後金帝國;而在遼東地區,明朝軍隊建有強大的防線,注視著北方;而此時的蒙古各部,卻處於各自為政的封建割據狀態,蒙古各部天天為了爭奪草原,四處混戰。

林丹汗面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面,躊躇滿志妄圖重新統一蒙古各部,開始對蒙古各部頻繁用兵,其結果是,造成東北地區的科爾沁部、奈曼部、巴林部、扎魯特部紛紛歸附後金。

俺達汗的曾孫鄂木布楚琥爾面對虎視眈眈的林丹汗,曾會同喀爾沁部首領蘇布地還擊林丹汗,並與蘇布地上書後金求援,與蒙古大汗徹底決裂,歸附了後金。

在鄂木布楚琥爾帶領的屬民之中,還有一部分蒙古勒津部落。當鄂木布楚琥爾到達阜新之時,成吉思汗功臣濟拉瑪的後裔莽古岱已經從喀喇沁搬來三十多年了,就這樣,莽古岱的孫子後來就接管了鄂木布楚琥爾帶來的蒙古勒津部落。

也就是這個原因,作為濟拉瑪後裔的善巴,在率眾歸附後金以後,在設旗建札薩克之時,旗的名稱不是喀喇沁,而是借土默特部落之名建立了土默特左翼旗。也正是這個原因,雖然土默特左翼旗的旗主是兀良哈部落人,但是,治下的老百姓還是以蒙古勒津人為主,因此,民間習慣上稱土默特左翼旗為“蒙古勒津“,亦稱“蒙古貞”,這也是土默特左翼旗王府之所謂稱為“貞王府”的原因。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土默特左、右旗與喀喇沁三旗的關係

土默特左翼旗首任札薩克善巴,最初被清廷封為達爾罕鎮國公,世襲罔替。康熙元年,善巴之子卓裡克圖被封為多羅達爾漢貝勒,世襲罔替。其最初的扎薩克府邸建在今阜新蒙古旗自治縣七家子鄉舊貝營子,後又遷到今阜新市細河區四合鎮九營子,最終又搬到今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王府鎮,當時稱貝勒府。第十三任扎薩克色凌那木濟勒旺寶,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晉封郡王以後,貝勒府才改稱王府。這就是後來的“貞王府”。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作為土默特左翼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王府鎮曾一度是最為發達的地方。到了民國初期,王府街上還有大小店鋪53戶,夥計和工匠多達500餘人。由於阜新煤礦的開發,海州迅速崛起,王府地位驟然下降。1940年日偽當局設立阜新市時,將阜新縣和土默特左翼旗合併為土默特左翼旗,旗公署遷到阜新縣城。

走進阜蒙縣,觸控貞王府影壁牆背後的歷史

此後,王府鎮的昔日輝煌不再,而貞王府於1947年毀於一場大火之中。

Tags:土默特蒙古左翼成吉思汗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