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由 自由職業攝影師劉傑 發表于 旅遊2022-12-01

簡介建水十七孔橋也稱雙龍橋,它坐落於建水古城,西門外五里處

十七孔橋是歷史文化遺產嗎

凡談及到十七孔橋,大家一定會想到北京頤和園中的十七孔橋,作為中國園林建築的典範,頤和園中十七孔橋,早已被世人熟知。但大家或許不瞭解,遠在雲南建水,頤和園十七孔橋還有一位流落到民間的“兄弟”,它與擁有皇家血統的頤和園十七孔橋不同,這座十七孔橋才是利民於福祉的民心橋,這就是建水十七孔橋。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建水十七孔橋也稱雙龍橋,它坐落於建水古城,西門外五里處。說是“同門兄弟”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它的建造年代,與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同出一轍,都接近300年曆史,但與頤和園十七孔橋不同的是,在橋的兩端各有一處亭閣,橋的中間位置還設有一處三層閣樓,因此它的全稱應該是“三閣十七孔大石拱橋”。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來到建水前,對於這座十七孔橋就早有耳聞。雖然距離建水古城不算太遠,但是僅僅是為了拍一座橋,而專程前往,我還是心存疑慮的。但是在當地朋友再三的推薦下,我還是決定去看看。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在當地朋友的陪伴下,從建水古城驅車20分鐘左右,朋友突然指向車頭右前方說道,看!那就是雙龍橋。沿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座俊秀的古橋,橫跨在湖面上。遠遠望去,十七個用石塊圍攏的橋孔一字排開,一座三層閣樓聳立在孔橋之上,巍峨而又古樸。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車停穩後,我和朋友走上古橋。作為建水當地人的他,又是旅遊行業從業者,對於自己家鄉的名勝古蹟和旅遊資源,自然瞭然於胸,對於這座雙龍橋也不例外,於是我一邊拍攝,一邊聆聽這座古橋的故事。雙龍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和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同歲。雙龍橋的取名,也不是我原來設想的那樣,橋身或橋的地方,刻有雙龍圖案因而得名那麼簡單,這個雙龍特有所指。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雙龍橋的所在地是塌衝河與瀘江匯流之處,這兩條龍分別指的就是這兩條河流。在水患頻發的古代,人們為了實現抑制水患的美好願望,取“一橋鎖雙龍”之意。乾隆時期初建雙龍橋時,只是在河面上建了一座三孔橋,後因瀘江、塌衝河河水氾濫,三孔橋被孤立成小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於是在道光十九年又修建了十四孔橋,並與原來的三孔橋連線,成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十七孔橋。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我發現,對於沒處有歷史的古建,人們都會編纂一些這樣或那樣的神話故事,以新增神秘感。其實在建水雙龍橋我也聽到不少,無非就是什麼用善心、孝心感動天上神仙什麼的,對於這樣的封建迷信,我並不是很感興趣,當然也無意宣傳。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但是我在這裡聽到一個故事,它反映的是建橋前,人們因這兩條河而帶來困苦,一個人學雷鋒做好事的事情,我倒願意和大家聊聊。當然,那個時候也沒有學雷鋒的精神,我們只當是樂善好施吧。原來在雙龍橋建設之初,兩岸的人們互通往來都是需要用乘船擺渡的,在古代,很多渡口都是由附近或是村中富裕之人捐款經營,不收群眾一文錢,俗稱“義渡”。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在很久以前這裡也曾有一處“義渡”,但是和其他捐資“義渡”不同,這位名為陳洪順家境並不是十分殷實,他做“義渡”的費用是他變賣家產而來,曾經幾十年間,陳洪順一直用他實際行動,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但是當陳洪順72歲時不幸去世了,原來的擺渡船也因洪水被沖走了,人們渡河又成了大難題,直到多年以後,雙龍橋的修建才得以解決。雖經歷近兩百年,人們還對陳洪順念念不忘,可見,人們永遠不會忘記幫助過他們的人。

“一橋鎖雙龍”建水十七孔橋 屹立300年不倒 居然還有皇家親戚

時光飛逝,雙龍橋屹立在兩河之上已經近300年,雙龍橋也被譽為雲南古橋樑中,規模最大和藝術價值最高的橋樑。或許您有機會來到此地,步行在光滑的石板路,摸一摸斑駁的橋欄,那種歷史與現實的碰撞感一定讓您記憶深刻。

Tags:十七孔橋雙龍建水頤和園義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