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旅遊2021-12-13

簡介色、香、味、形俱全的盆菜,寓意喜慶團圓圖片攝影 | 唐允仁20世紀90年代春節期間的上海街頭,各類小吃餐飲店生意興隆圖片攝影 | 陸傑20世紀90年代新春期間,南京東路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的櫥窗圖片攝影 | 陸傑【放爆竹】正月初一,開門第一件

欽賜仰殿過年開門嗎

原創 上海市志風俗卷 方誌上海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屬你最牛最濃的“年味”在哪兒,你還記得嗎?是全家團圓的歡聲笑語,曾經弄堂中小夥伴的分享年貨的嬉笑?還是年夜飯聚集的香氣?亦或是爆竹聲聲中的鄰里祝福?那些藏於心靈深處的記憶總是令人難以忘懷。

方誌記錄歷史,傳承文脈,更是包羅永珍。其中關於歲時的內容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以下,小編就與各位讀者分享一些方誌中關於年俗的內容,在歷史的細節中找尋年的味道。

除夕習俗

除夕是指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即農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為二十九日),俗稱“年三十”“年夜”。這天,敬祀天地,焚香點燭,供奉糕點、齋飯等,感謝一年來的護佑,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老早的時候,上海部分主婦會將蘭花、水仙花、臘梅花作為新年的裝飾化妝必須品,一些小販把這些花紮成扣條、花球、邊花,在除夕夜兜售直到天明。現今,春節購花,裝飾家居的習慣仍然延續著。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46年,上海街頭售賣年畫、春聯和花枝的小販

圖片攝影 | George Lacks | 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93年新春前夕,閘北區一處弄堂口,一位長者正在書寫楹聯

圖片攝影 | Stuart Franklin | Mugnum Photos 授權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93年新春前夕,甘肅路一條弄堂中,老人們忙著洗曬衣物,乾乾淨淨迎新年

圖片攝影 | Stuart Franklin | Mugnum Photos 授權

【吃團圓飯】

吃年夜飯是閤家團聚、辭舊迎新的傳統。除夕的“年夜飯”是上海人最為看重的一頓餐食,吃飯時一家人必須聚集在一起,菜餚也要比平時豐盛得多,稱“吃團圓飯”,也叫“閤家歡”。

傳統年夜飯的菜餚一般是“老八樣”,有些地區稱“蠻八樣”。金山楓涇地區的“蠻八樣”是指:全蹄、全雞、全鴨、全魚、紅燒肉、醬油蛋、豬爪、油豆腐嵌肉。浦東老八樣由八寶飯、扣蹄肉、扣三絲、白斬雞、鹹肉片、紅燒魚、蛋卷、三鮮湯組成,外加一隻大冷盆,冷盆內放有海蜇、白斬雞、豬肝、肚片、白切肉、花生米、皮蛋、肉鬆。老八樣菜餚的製作,上海各地區的製作習慣也略有差異。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什錦砂鍋的精緻擺盤

當然,一份熱氣騰騰的什錦砂鍋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的爆魚、肉皮、鹹肉、五花肉、豬腳、肚片、燜蛋、蛋餃、肉圓、魚圓、冬筍片、白菜、粉絲、黑木耳、香菇、青菜心等都是讓人垂涎之物!

20世紀80年代後,市民的收入提高了,而年三十又要上班,沒有時間準備年夜飯。於是各飯店、賓館適時推出了年夜飯的專案,一時間供不應求。在上海一些知名飯店,往往需要提早幾個月預定春節酒席。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93年,上海一處弄堂灶間裡,隔壁鄰舍一邊嘎訕胡,一邊準備年夜飯,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和生活情趣

圖片攝影 | Stuart Franklin | Mugnum Photos 授權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93年,上海普通市民的年夜飯。簡簡單單,卻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和年味

圖片攝影 | Stuart Franklin | Mugnum Photos 授權

進入21世紀後,年夜飯形式更趨多元化,不同群體的需求差異分化明顯。商家也適時做出調整,推出種類更趨豐富的定製年夜飯。隨著電商的興起與繁榮,將菜餚和配料配置好,及送貨上門的半成品年夜飯大受歡迎。

【守歲】

在年夜飯後,家庭成員無論老小都不就寢,圍坐一起談笑、吃美食,或做遊戲、打撲克、下棋、打麻將等。隨著網路普及,給親朋好友發簡訊、微信祝福和搶紅包,成了很多年輕人的習慣;等到12點鐘聲敲響,爆竹齊鳴迎接新年,然後才可以睡覺,叫“守歲”。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該條例規定外環線以內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爆竹聲聲”也就留在了上海人的記憶中。

此外,上海在沒有電燈的年代,人們要點守歲燭,室內各個房間點燭,現在一般家裡每個房間亮著電燈,叫“滿堂紅”,直到次日天明。

【看春晚】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已成為除夕守歲的新內容。吃了年夜飯,一家人團坐一起,收看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與全世界華人同步迎新年,稱為“看春晚”,這一除夕活動成為當代生活的“新年俗”。1960年已有透過電視觀看春節晚會的形式,叫做“除夕晚會”,但是電視機當時還很不普及,並且採用錄播的形式進行節目傳輸,缺少現場感。

1983年開始,春節晚會劇組採用現場直播的節目傳輸形式,並探索開闢多個分會場、熱線電話等方式,加強“共時性”與臨場感,使春節晚會與“過年三十”緊密結合。隨著網路的普及,又增加了與觀眾互動的環節,如微信搶紅包等。儘管眾口難調,節目組挖空心思組織節目,每年仍會受到各種抱怨和不滿,但在除夕之夜,看春晚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個儀式,即使不看,電視照樣開著,節目中的歡聲笑語與春節氣氛融為一體。

初一至初五習俗

【初一特殊食俗】

老上海傳統大年初一早上要喝“元寶茶”,茶中除了要放一些上等的茶葉以外,還要放上兩枚清香脆口、澀中帶甜的青橄欖,此日的早點,大多吃糖拌小圓子、寧波圓子、酒釀湯圓、糯米糕、紅糖棗子湯等,也有的吃兩隻加有紅糖的“水潽蛋”,寓意甜甜蜜蜜、團團圓圓。20世紀60年代後,一些上年紀的老人和老上海人,還比較講究;年輕人中間逐漸弱化。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876年1月24日《申報》一篇題為“過年竹枝詞”的文章中有很多當時上海過年的風俗細節,其中就提到“元寶茶”

正月初一中飯也是全家團聚的聚餐,頗為重視,吃的每一道菜,也都有討口彩的叫法,以圖吉利。肉圓、蛋餃是必不可少的,肉圓象徵團圓,蛋餃寓意招財進寶;菠菜因為梗長,叫做“長庚菜”;青菜色綠,叫做“安樂菜”;黃豆芽與油豆腐同煮,叫做“如意菜”;百葉包肉稱“百葉如意卷”,用菜心、豆腐等燒成後用百葉捲裹,稱為卷錢捆,以示來年財源滾滾而來;飯裡預埋荸薺,吃飯時用筷子挑出,叫做“掘元寶”;一般不將魚吃光,叫做年年有魚(餘)。春節裡最有代表性的節令食品是年糕,幾乎家家都要做年糕、買年糕,討“年年高”“節節高”的口彩。

1949年前還有在正月初一飲“屠蘇酒”的習俗。“屠蘇酒”的製法通常是把藥料盛在三角絳囊中,除夕之夜,將其懸浸於井,初一寅時取出,放在酒裡煮沸四五次,然後舉家痛飲。民間相傳有解毒驅邪的功用。21世紀後,開始有企業製作屠蘇酒,上海一些百年藥店有屠蘇酒銷售,有極少數市民家庭復興喝屠蘇酒習俗。

春節期間,家家戶戶會自制或購買各種糖果和風味食品,如蜜棗、桂圓、桔紅糕、雲片糕、油棗、金桔、糖蓮心、芝麻糖、花生、開心果等和各種水果,以供家人尤其是小孩享用和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戚,初一早餐後便會將其擺放在客堂(廳)。傳統上有紅漆果盤,大多是九個小盤,大大小小互相對稱,正中一個方形斜置,四邊四個三角形,圍合成一個大方形,又有四個三角形圍在大方形的四邊,這樣拼好又恰是一個正方形,形成一個大果盤。這些盤子裡通常都畫著和合二仙、八仙之類的吉祥圖案,精美喜氣。20世紀80年代後,只有少數家庭保留這種果盤,大部分家庭用塑膠或玻璃果盤。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79年1月18日春節前夕,上海陝西北路菜場盆菜組營業員孫大侖(左)在銷售盆菜。色、香、味、形俱全的盆菜,寓意喜慶團圓

圖片攝影 | 唐允仁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20世紀90年代春節期間的上海街頭,各類小吃餐飲店生意興隆

圖片攝影 | 陸傑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20世紀90年代新春期間,南京東路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的櫥窗

圖片攝影 | 陸傑

【放爆竹】

正月初一,開門第一件事是放鞭炮、爆竹,稱為“放開門炮”“放高升”,原意是驅邪辟疫,也寓意開門大吉和高升發財之意。20世紀60~70年代幾乎無人燃放,80年代起,正月初一凌晨城鄉各家爆竹、鞭炮、煙火聲持續半小時許,遠甚於20世紀50年代前。上海人喜歡放一千響、放“高升”,小朋友則大多放一些“夜明珠”“飛毛腿”之類的煙花。春節期間放鞭炮,一般集中在除夕12點和初一凌晨,還有初五凌晨迎財神的時候,迎財神時放得比過年時多。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春節的記憶怎麼能夠少了爆竹聲?二十多年前上海市政府雖然已經開始設立“禁放區域”,但是隻限於市中心區域的個別地段和道路,在尊重傳統習俗的同時,也不忘提醒市民注意防火,安度佳節。圖為1993年春節前夕,《新民晚報》有關燃放爆竹以及防火的報道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夜明珠!當然是夜明珠!春節燃放煙花的必備品種,弄堂裡小夥伴們的首選

圖片攝影 | Stuart Franklin | Mugnum Photos 授權

21世紀以來,隨著環境的汙染和民眾環保意識的增強,市區燃放煙花爆竹的數量逐年減少。市政府也不斷強化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力度,2015年透過《上海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修訂草案)》,自201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外環線以內區域、外環線以外8類場所燃放煙花爆竹,將禁放區域從內環擴充套件至外環。2018年開始禁止在外環線以內區域、外環線以外9類場所燃放煙花爆竹,倡導使用電子鞭炮等安全、環保的替代性產品。

【燒頭香】

除夕子時和正月初一凌晨,人們到城隍廟、白雲觀、龍華寺、靜安寺、玉佛寺、法華寺或附近寺廟燒香禮拜,稱“歲朝香”,不少人爭取搶先燒頭一炷香,叫“燒頭香”,以祈求一年的平安健康。民國時期盛行,以城隍廟燒頭香人最多,相傳最靈驗,每到除夕半夜,到城隍廟的道路就擁堵不堪,以致城隍廟內人山人海、沒有立足的地方,大家都想搶燒頭香,認為燒頭香能得到更多的福氣。20世紀50年代起漸少,但沒有完全絕跡,即使在“文革”時期,城隍廟已改作商廈,每年的除夕晚上也會有少數人偷偷地在“廟”外燒頭香,正月初一清晨總能發現一些燒盡的香杆。

20世紀80年代後期起燒頭香又興盛,除了城隍廟,龍華寺、玉佛寺等佛教寺廟也成了燒頭香的主要廟宇,不少人除夕年夜飯後就前往寺廟燒頭香。因為人多,這些廟宇周圍往往交通管制,還要派警員維持秩序。上海俗信燒頭香一般要連續三年,否則不靈驗。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93年新春,玉佛寺內,跟隨父母前來祈福的孩子們。最為純真和快樂的童年記憶

圖片攝影 | Stuart Franklin | Mugnum Photos 授權

【拜年】

春節的初一至十五,都是拜年的時間。大年初一熟人見面,互道“恭喜發財”。小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孩子“壓歲錢”。客人來拜年,主人端出花生、瓜子、糖果之類的果盤待客,再敬米花糖湯,或有兩隻橄欖的茶,俗稱“元寶茶”。20世紀80年代以來,米花糖湯、元寶茶逐漸消失,代之以新鮮水果、糕點等。

春節期間往往去親朋好友家拜年,還有同僚間的社交性拜賀活動。清代民國時期上海人拜年時還有用名帖的習俗,名帖是梅紅色的,上面工整地寫著自己的名字,然後請人將其送至親友門上,這種方式叫做“投刺”。清人張春華在《滬城歲時衢歌》中寫到:“滿城裙屐此匆匆,賓主迴圈一例同。卓午出門歸路晚,繞階名紙拾梅紅。”因為“名刺”是梅紅色的,故又稱梅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春前夕或大年初一這天,各級政府及相關的群眾團體負責人等下基層慰問烈軍屬、勞動模範、節日堅持生產工作的各行各業人員,以及敬老院中的孤老等,已成春節新風。春節前各單位舉辦迎春團拜會、茶話會等,稱“團拜”。

在年初一、二兩天,新娘得先向夫家的尊長拜年,到初三與夫婿同回孃家拜年,可是得在當天返回,不在孃家住宿,稱為“正月不空房”。

隨著時代發展,拜年方式不斷更新變化。除了常規的登門拜年外,20世紀80年代,市區市民流行互寄賀年卡拜年,郵局售出的賀年卡在3月還有抽獎活動;90年代,因電話普及,親朋好友之間電話拜年成為時尚;之後流行BP機拜年風氣,互相傳送BP機拜年賀詞;透過電腦傳送電子賀卡拜年;網路普及後,手機簡訊祝福、微信祝福,年輕人透過網路傳達祝福感情的方式越來越普遍,拜年形式呈多樣化。常規登門拜年所攜帶禮物也發生變化,20世紀80年代前,以糕點、白糖、糖果為主,大白兔牌奶糖曾時興;之後,以蛋糕、鮮花、營養品為主。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20世紀90年代開始,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髮展,使得BP機,大哥大已經開始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特別是受到商務人士和年輕市民的歡迎。上圖中這篇1993年大年初一《新民晚報》報道中對當年的新式拜年方式有著生動的報道

【祭祖】

1949年前,人們在年初一凌晨要舉行祭祀祖先和神靈的活動,叫“做年”。有錢人家在早飯前,要點香燭,置糕餅、乾果之類的供品,舉行拜天地、拜家堂、拜祖先畫像的活動。有的人家懸掛五世同福的祖宗像,俗稱“五代圖”。這些畫像在除夕前掛好,到正月初八或十六那天取下。此日凌晨,人們要早早起床梳洗,肅正衣冠,由家長率領妻兒依次向祖先神靈,燃燭焚香,磕頭祭拜。一些縉紳之家,還要到家廟中去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一首上海歌謠中這樣唱道:

十丈高牆有根基,各家人家祭祖先,

祖先代代宜孝敬,逢時逢節弗忘記。

四面門窗齊關閉,碗盞盅筷擺整齊,

八仙桌,栲栳椅,古銅香爐,錫蠟扦。

兩行紅燭煌煌亮,一炷清香一炷煙,

老輩祖先朝南坐,後輩組先坐兩邊。

合家大小齊跪拜,男先女後論規矩,

焚燒錠帛完來送,子孫興旺有銅錢。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1946年春節,上海一戶人家中的祭祖儀式

圖片攝影 | George Lacks | 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

貧困之家的拜祭形式則從簡。祭拜結束後才能吃早飯,或糖圓,或年糕。

祭拜是春節的一項主要活動,除了祭祀祖先外,還要一起拜各路神靈,以求平安。舊時,上海縣衙、上海道的長官,在初一這一天,穿上朝服到萬壽宮拜牌,換上公服到城隍廟、沉香閣等寺廟去敬神。老城廂居民一般飲用井水,故家家有井,人們認為井中有神,曰“井泉童子”,初一起至初三日敬祀之。居民還有敬門神的習俗,初一到初三,以果蔬供品為祀,以保門戶太平。

1949年後,郊區農村仍有祭祖祭天地活動,市區已逐漸消亡,唯存燒頭香習俗。

【兜喜神方】

1949年前,上海不少居民,特別是商店裡的老闆、員工,在正月初一早飯前,按照當年曆本上所指的喜神方向,去外面兜一圈,以求一年健康安寧,財源茂盛,叫“兜喜神方”,又叫“兜財”。

此俗本是古代江南地區的一種宗教性活動,劉豁公《上海竹枝詞》注云:“滬俗陰曆元旦,有兜喜神方之舉。兜喜神方者,即就《曆本》所注喜神之所在之方向繞行一週,所以取吉利也。”後來兜喜神方逐漸變成了一種娛樂性的活動,屆時一家人一起到郊區野外去玩上一天,順便看看沿途風景,品品鄉村野趣。1949年後該習俗消亡。

【壓歲錢】

正月初一早飯後,小孩向長輩叩頭拜年,長輩給小孩“壓歲錢”。也有在除夕吃“年夜飯”時發“壓歲錢”。“壓歲錢”古稱“壓祟錢”,用紅線穿編銅錢成串,小孩佩帶身上能驅邪鎮魅,因“祟”與“歲”諧音,後多稱“壓歲錢”,銅錢廢用後,改用紅紙包銅板或紙幣。1949年後至20世紀70年代後期,發“壓歲錢”的風俗漸漸消退。

20世紀80年代起,發“壓歲錢”重新風行,且一年盛過一年。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中等收入家庭給孩子的“壓歲錢”從2位數升到3位數,現在已達到4位數。微信流行之後,微信紅包風行,在春節期間成為大家聚會、娛樂、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

【正月初一忌諱】

正月初一,新年的開始,這天的言行也是人們預測自己一年中命運好壞的徵兆,特別講究“吉利”,“禁忌”。有“八不”習俗:不動刀、不掃地、不提水、不罵人、不倒垃圾、不倒馬桶、不吵架、不說不吉利話。

不許孩童胡言亂語,忌講“打”“殺”“死”“爛”“病”等不吉利的話,為防止不懂事的小孩無意間說出不吉利的字眼,在年三十夜,各室內要貼“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或“童言無忌”的紅紙。又忌掃地,說是防止財氣外溢。

早先,上海市郊的松江、嘉定、青浦、上海等縣,有農諺謂“年朝黑漉禿,高低鄉盡熟。”意思是說年初一早晨天色陰暗,則高田、低田的稻、棉等作物都有望獲得豐收。而奉賢、南匯等縣則有“大年初一老白霜(天晴),一個稻把二人扛”的農諺,意思與前者正好相反。反映了農民在一年之始,祈求豐收的願望。

隨著科學與文明的不斷進步,一部分“禁忌”習俗已經消亡或正在消亡,但一部分卻仍然留在人們日常生活與心理之中。

【接財神】

上海接財神習俗最早出現在商家,爾後擴充套件到市民。最早見於上海諸生張春華在道光十九年(1840)刊刻《滬城歲時衢歌》。同治十年本《上海縣誌》記載:“(正月)初五,接財神,用鮮鯉,擔魚呼賣,曰送元寶魚,至暮轟飲,曰財神酒。”轟飲即多人聚集一起狂飲,說明在市民中間已廣為流傳。商店接財神儀式,在初四晚上佈置祭祀物品,初五凌晨就爭先恐後,搶著放鞭炮。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康熙《松江府志》中關於正月歲時風俗的記錄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同治《上海縣誌》(卷一)歲時篇中關於正月新年的風俗記載,其中就有“五日接財神”的細節描述

一般商家在房屋正中掛上五張財神爺的神紙,在店鋪門面的左右兩側懸掛紙燈籠,燈籠上貼有本店牌號,供桌上圍上繡花的紅綢桌圍,上面供奉三牲(豬肉、雞、魚),或者供五牲(另外加牛肉、羊蹄)。一般祀財神的魚用的是金色鯉魚,“鯉”為“利”的諧音,稱“元寶魚”;雞用雌雞,取其生蛋,以討“可得金子”口彩;肉用鮮肉,表示“今歲得肥(利)”。還伴以用雞血凍劃成定勝形,叫“元寶”;或用粉制元寶,叫“糖元寶”,以討“招財進寶”之口彩。有的富商在神像前放置真的金銀元寶,以示虔誠。還有的將活鯉魚養在缸內,稱為“活元寶”,祀財神後的第二天天明時,將魚或放生於黃浦江,或放生於城隍廟豫園九曲橋荷花池中,比喻元寶像流水一樣流進來。有的商家,把雞蛋染成紫紅色或鮮紅色,叫做“染元寶蛋”,喻示“元寶若雞生蛋,源源而來”。

迎接財神時放爆竹,氣氛熱烈、隆重,有的富商請來絲竹、鑼鼓隊助興,鼓樂喧天。店主、店員依次排列,向神祗磕拜。祀神宴神到深夜後,向財神奉上點心,一般是餛飩、面,面叫“財神面”;也有用年糕湯作點心,叫“元寶湯”。參加祀神者也要吃這些點心,取“財寶滿屋”之意。這日店家要宴請全店職工吃“財神酒”,人們聚在一起飲酒歡聚。財神酒的菜餚是雞、鴨、魚、肉之類,另外還要加上一道“元寶魚”的特色菜,以祈生意興隆,財源廣進。店家在這一天白天決定店員的去留,將辭退的店員不得參加夜間的拜財神活動。

各店家接財神之後,會迎來一批批三五成群的乞討者,他們口呼“財神到門來,添喜又添財”“恭喜發財”等吉祥話,向店主討錢。舊時,店主給乞討者每人一二文錢,或增至銅元一二枚。還有的扮作財神,五六人一道敲鑼打鼓,向店主“恭喜發財”,索要銅元數十枚才作罷。

接財神活動,竹枝詞裡有生動的寫照:海上釣侶《過年竹枝詞》:“爆竹相連不住聲,財神忙煞共爭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袁翔甫《海上竹枝詞》:“元寶高呼送進來,財東今夜又招財。鯉魚不跳龍門去,也逐金銀上供臺。”

1949年後至20世紀70年代,接財神活動日益衰落。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逐漸恢復興盛。從1977年後開始,上海正月初四晚,燃放鞭炮的習俗還是漸漸恢復。20世紀90年代,上海經濟發展馳入快車道,社會文化事業全面推進,歷史上著名的宗教活動場所相繼落實政策恢復開放。這個時期,接財神活動恢復到1949年以前的水平。上海城隍廟2001年春節率先恢復接財神活動,而後白雲觀、欽賜仰殿等道觀和龍華寺、玉佛寺等佛教寺廟也紛紛舉辦。

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2009年新春的豫園燈會

圖片攝影 | 陳志民

回憶是為了更好地前行。隨著城市高速發展,普通市民的生活也在發生著各種或細微或深刻的變化。而那份不變的“年味兒”,那份彌足珍貴的“春節情”是一如既往的真實和溫馨。END

新春大吉,健康如意

值此新春之際,@方誌上海也藉此機會感謝大家一年來的支援和鼓勵!恭賀各位讀者佳節快樂,幸福安康,闔家幸福

參考資料

本文節選自《上海市志(1978—2010)·風俗方言分志·風俗卷》(審定稿),略有刪節和修改

部分圖片為授權使用,版權為拍攝者所有

未經許可,謝絕其他用途

《申報》資源:愛如生申報資料庫

“申知滬志”小組 誠意奉獻

原標題:《賀歲篇 | 方誌中的上海年俗》

Tags:20拜年年夜飯元寶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