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由 解秘歷史的細節 發表于 旅遊2021-12-12

簡介▲萬松老人塔和磚塔衚衕位置衛星照片

萬松老人塔能進去嗎

北京城的古塔很多,多數建於遼、金、元、明、清時,故北京的塔大多數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蹟。

塔起源於印度,是用於儲存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舍利”的建築。後來延伸成為佛教徒儲存身後舍利和遺骨的建築。

本文今天要介紹的是保存於北京城內的佛教禪宗名師萬松老人墓塔。

萬松老人塔是北京城的一個早期標誌,它表現了金元時密簷式塔的建築風格,依附著歷史事件和人物事蹟,具有珍貴的文化遺產價值。

在今天的西城區西四丁字街路西,有個磚塔衚衕,這磚塔衚衕的歷史悠久,在元大都城建成時就存在了,可稱為是北京城最早的仍倖存的衚衕了。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磚塔衚衕與萬松老人塔。

在磚塔衚衕的東口,聳立著一座磚塔,掩映在鬱鬱蔥蔥的國槐樹後,這就是建於元代的的萬松老人塔。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萬松老人塔照片,拍攝於2019年。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民國時期北京地圖上的磚塔衚衕。

民國時期北京地圖中的磚塔衚衕,在中間位置。

這座塔為磚砌九級密簷式,外輪廓流暢柔和,玲瓏別緻,它矗立在繁華的西四南大街西側,具體地址是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南大街43號門內。

在四季陽光的映照中,塔影變幻,構成了一幅幅極美的圖畫,成為北京的一處遊人打卡旅遊的街景。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萬松老人塔塔院內一景。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萬松老人塔。

塔為金元時代風格的密簷八角九層磚塔,高約15。9米,是北京城區內僅存的一座佛教密簷式磚塔。塔院東西長14米,南北寬7米,面積為99。3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2。5平方米。

萬松老人塔,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師父萬松行秀禪師的墓塔。萬松行秀禪師自稱萬松野老,據記載為金代河內(今河南省洛陽)人,俗姓蔡,於荊州出家,自稱萬松野老,世人尊稱為萬松老人。

萬松老人年輕時就名聲赫赫,對《華嚴經》下的功夫最多。他精通曹洞宗的禪說,又長於機辯,年輕時就聲名赫赫。他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的大師,同時對儒家經典也很精通。

禪師人生的前50年在金朝生活,後31年是在元朝度過的。

誰能想到,一位在金朝時受到帝王禮遇的佛學禪師,又在風雲際會、王朝更迭中,成為了元代開國重臣耶律楚材的師父。

金章宗於明昌四年(1193年)專門召見萬松行秀,詢問佛道,並賜贈錦綺大僧衣一件。承安二年(1197年)又下詔請萬松行秀住燕京西郊仰山的棲隱寺,直到他81歲圓寂。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金章宗畫像。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萬松老人塔和磚塔衚衕位置衛星照片。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萬松老人塔位置衛星照片。

耶律楚材是元朝的政治家,是成吉思汗、窩闊臺汗及乃馬真皇后執政時的三代重臣。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耶律楚才畫像。

在元朝初年,已任中書令的耶律楚材,奉萬松老人為師。耶律楚材跟著他學習三年,十分刻苦,無論嚴寒酷暑都是從不間斷。

萬松行秀給耶律楚材授法名為“湛然居士”,並用“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對他進行教導,這一段教學歷史,對耶律楚材的影響甚大,奠定了耶律楚材擔任元朝重臣後的施政理念。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耶律楚才所著《湛然居士集》書影。

仰山棲隱寺創建於遼代,盛於金。

棲隱寺遼代時被稱為靈水院,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南,櫻桃樹村北的仰山上。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仰山棲隱寺位置衛星照片。

仰山棲隱寺位置衛星照片,當地人稱為仰神寺。

棲隱寺的特點就是規模宏大,據劉定之《重建仰山棲隱寺碑記》記載,棲隱寺寺院面積達一萬餘平方米,環寺之地若千里。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棲隱寺正在建設中的照片。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金世宗賜寺名為仰山棲隱寺,當時有僧人萬餘名。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棲隱寺古塔的照片。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棲隱寺正在建設中的照片。

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金章宗曾親臨仰山棲隱寺,賜錢數十萬,命興建殿宇及塑造佛像。

在金、元之際,耶律楚材之師萬松老人便住在寺中,弘揚佛法,名聲遠揚。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萬松老人畫像。

至元定宗元年(1246年),萬松老人圓寂後,時人建塔以示紀念。

據《佛祖統系道影》一書的記載,萬松行秀“寂於元定宗元年丙午,茶毗舍利無算,門人分塔供養。”

意思是說,所遺舍利很多,徒弟們建築了多個塔供養,但今人已經很難得知到底建了幾座塔,都建在了什麼地方。

唯一已知的另一處,位於河北省邢臺市西南原淨土寺內,《邢臺縣志》記載下了寺內《萬松舍利塔銘》的原文。該寺曾有一組包含數百座佛塔的古塔林,但已於文革期間被毀。

目前只有北京的這一座萬松老人塔留存至今,實屬不易。

萬松老人塔初建之時,為“七級,高丈五尺,不尖而平,年年草榮其頂,群號之曰磚塔”。也就是說,此塔歷經時間一久,周圍的居民竟不知此塔為何而建,名字為何,只是稱為磚塔。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萬松老人塔照片,拍攝於2019年。

可見,磚塔衚衕雖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老胡同,但歷史的風雨,變幻的朝代,流動的居民,幾乎洗淨了歷史的表面細節。能留存下來的文化內涵,歷史遺珍,真如大浪淘沙始見金一般難得。

明朝的永樂、正統年間,萬松老人塔繼續為皇家所重視,曾兩度得以重修。可惜時間長了,復歸荒置。

據《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萬曆三十四年,僧樂庵訝塔處店中,入而周視,有石額五字焉,曰‘萬松老人塔’。僧禮拜號慟,募貲贖而居守之。雖塔穿屋如故,然彘肩、酒甕、刀砧遠矣。”

意思是說,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有位僧人叫樂庵的,對一座塔被圍在一家商鋪中,非常驚訝,他進去一看,發現有石額上書“萬松老人塔”五字。

看到一代名師的舍利塔被如此對待,樂庵禁不住邊行禮邊大哭。自此,他透過募捐贖下了此處,住在這裡。

結束了遊僧生活的樂庵和尚,在塔院住下來,終生守護佛塔。萬松老人塔自此開始遠離鍋碗瓢盆、煙熏火燎的喧囂,雖然塔還在屋中,但已復歸佛門寧靜。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明代北京地方文獻《帝京景物略》書影

據文獻記載,明朝崇禎年間還有萬松老人的同鄉,河南省羅山人劉夢謙所作的一首詠磚塔的詩作流傳了下來:

“居然遺塔在,擾攘閱朝昏。

草蔓縈縈合,松聲謖謖存。

傳燈過佛祖,留字到兒孫。

不讀從容錄,安知老宿尊。”

這位劉夢謙是崇禎甲戌科進士,河南羅山人,曾任杭州知府。在杭州有很多他的故事傳說,可以說,杭州人對他不陌生。

到了清朝時期,在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康親王永恩又曾奉乾隆皇帝旨意,修葺萬松老人塔。

這次重修時,變化較大,將塔加高至九級。密簷下不施斗栱,為疊澀封護簷,頂部為尖形筒瓦頂,最上為剎座和寶珠,塔南一層有石制匾額一塊,上刻有“清乾隆十八年歲次癸酉七月穀旦康親王臣永恩奉敕重修”字樣。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乾隆年間重修時的石制匾額。

查閱史料可知,乾隆十八年修萬松老人塔時,永恩剛剛承襲了康親王爵位。

康親王永恩是努爾哈赤第二子代善的後代。代善被封為和碩禮親王,後因追論第二代禮親王罪,原第三代禮親王改由康郡王傑書承襲,仍沿用舊封號,此時起,禮親王一脈改為了康親王。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禮親王代善畫像。

奉乾隆皇帝旨意修塔的永恩,是傑書的曾孫,沿襲稱康親王,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才復號禮親王。

永恩之子昭璉,有《嘯亭雜錄》一書稿傳世,這是清史和北京史研究的重要文獻,書稿中所記載的嘉慶年間攻入皇宮之林青事變,內容詳實。

因為禮親王昭璉當天就在宮中,全程經歷了事件始末,並且把親身見聞寫入《嘯亭雜錄》中,重現了歷史場景。

歷史的腳步走到民國時期,現存塔身在1927年時得以由葉恭綽等人集資重修。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葉恭綽重修後的門額照片,2019年

圖說北京:最古老胡同中的佛教禪宗大師萬松行秀墓塔的前生往事

▲塔院內景,2019年10月。

1986年西城區人民政府撥款再次徹底維修磚塔,並在塔前大門後建房三間。也是在這一年的維修中發現,清代所修的塔內包著元代塔,由此,使得此塔的歷史脈絡更為清晰。

細讀正史也輕鬆,文尚清新易懂,圖尚高畫質真實。 本號致力於解密歷史的細節,兼而訂正一些人們觀察歷史時,由於不實傳播而產生的誤會,努力提供高畫質並真實的歷史圖文。敬請關注,持續解密歷史的細節中。原創作品,版權所有,謝絕抄襲轉載。引用時請註明出處。

Tags:萬松磚塔老人棲隱寺耶律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