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4100萬年前印度季風增強和擴張的古地理控制研究獲進展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旅遊2021-12-12

簡介在此基礎上,運用巖相、孢粉學、紅度、鹽度、岩石磁學、碳酸鹽和腹足類碳、氧同位素等研究,結合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生態意義分析,精細限定雲南中部地區上述兩套巖性的突變年代均約為4100萬年前,古氣候環境由其之前的乾熱轉變為之後的季節性暖溼,因而是一

印度陸地面積約為多少

亞洲季風自熱帶印度大陸延伸到溫帶東亞,是地球上獨特的、強大的徑向大氣環流系統。印度季風是亞洲季風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主要水汽來源(圖1),對亞洲季風的變化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目前,印度季風的形成演化與驅動機制尚無定論,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關於未來全球變暖情景下亞洲季風變化趨勢、過程和機制的研究。近年來,研究顯示,印度季風開始於始新世甚至古新世,研究使用古氣候記錄多位於北緯20o以南的熱帶季風地區。現代氣象資料和數值模擬表明,熱帶季風變化由熱帶輻合帶(ITCZ)季節性擺動造成(圖1a),與青藏高原隆起無關。數值模擬表明,始新世亞洲季風或因當時較高的大氣CO2濃度造成。而進一步模擬不支援此種推測,指出始新世亞洲季風受大氣CO2濃度增加的影響很小。因此,尋找熱帶以外地區的古氣候記錄,對於剖析熱帶印度季風如何向亞熱帶和溫帶擴充套件以及探索與之相關的驅動因素和機制至關重要。

雲南中部(~26 oN)位於青藏高原東南部的亞熱帶地區,有較多的堆積厚層連續沉積物的狹長新生代盆地。研究發現:沉積物下部為古近紀紅層,主要由紫棕紅色細礫岩、砂岩和泥岩組成,而某些層序含有蒸發巖(鹽和石膏);上部為新近紀-第四紀灰色層,伴有煤層和灰巖、泥灰岩層及多層火山凝灰岩。這種巖性的鮮明變化,被認為是早中新世亞洲季風爆發的證據,記錄著青藏高原東南部隆起和氣候環境變化歷史。

雲南中部相距500多公里的劍川和曲靖盆地巖性變化最為典型,該研究針對兩個盆地的雙河剖面(SH)和蔡家衝剖面(CJC),開展了詳細的年代學和季風氣候記錄研究。研究透過兩個剖面地層中的火山凝灰岩U-Pb絕對年齡限定,首次建立了劍川盆地和曲靖盆地早新生代連續高精度磁性地層年代序列;在此基礎上,運用巖相、孢粉學、紅度、鹽度、岩石磁學、碳酸鹽和腹足類碳、氧同位素等研究,結合大型哺乳動物化石生態意義分析,精細限定雲南中部地區上述兩套巖性的突變年代均約為4100萬年前,古氣候環境由其之前的乾熱轉變為之後的季節性暖溼,因而是一個區域性氣候事件,揭示印度季風在此時向北擴充套件到亞洲亞熱帶約26oN地區(圖2)。

晚始新世青藏高原的構造演化與古地理格局的整合研究(圖3)顯示,約4100萬年前印度板塊漂移速率急劇下降和俯衝型洋殼熔融岩漿活動結束等可能指示印度板塊與亞洲板塊全面碰撞,導致此時新特提斯海快速關閉、副特提斯海急劇後退、青藏高原南界快速北移和中部唐古拉山地區快速抬升,耦合全球海平面快速下降和南極降溫,共同導致亞洲陸地面積急速擴大,強化海陸熱力對比,可能導致熱帶印度季風在約4100萬年前顯著增強,快速從南亞熱帶地區向北擴充套件進入亞熱帶雲南地區。

該研究首次確定印度季風從熱帶擴充套件進入亞熱帶的準確年代與可能的驅動機制,對闡釋印度季風向北擴充套件路徑、過程和驅動機制以及與東亞季風形成演化的關係等重要前沿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近日,相關研究成果以Paleogeography control of Indian monsoon intensification and expansion at 41 Ma為題,發表在Science Bulletin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A類)“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藏高原地球系統”基礎科學中心專案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

4100萬年前印度季風增強和擴張的古地理控制研究獲進展

圖1。亞洲季風在全球季風體系中的位置(a)、分佈(b)及亞洲地形、年降水分佈與研究區位置(c)。(綠色星號為剖面位置;白色半透明大箭頭區域為Johnson,2011展示的印度季風水汽和東亞季風水汽;天藍色、黃色和白色點線分別代表區分溼潤、半溼潤和半乾旱區的800mm、400mm和250mm年降水量等值線)

4100萬年前印度季風增強和擴張的古地理控制研究獲進展

圖2。雲南中部劍川盆地雙河剖面(a)和曲靖盆地蔡家衝剖面的巖相(o)及其氣候環境代用指標(b-f、l-n、p、q)與磁性地層年代控制(g-k);p、q:分別為腹足類個體碳、氧同位素取樣位置及其測量值變化

4100萬年前印度季風增強和擴張的古地理控制研究獲進展

圖3。晚始新世亞洲古地理和古氣候格局恢復(a)及其與熱帶印度季風此時增強和向北擴充套件到中亞熱帶地區的主要驅動因素的關係

【來源:青藏高原研究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

Tags:季風亞洲印度青藏高原熱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