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由 佳山曉苑 發表于 旅遊2021-12-11

簡介小說第一男主角方鴻漸,留洋歸來的知識分子,有些玩世不恭,有點良心,談吐風雅有趣,能博得女生的喜愛,也算是風流倜儻,有時說話也有些道理,像個哲學家一樣,卻又沒有真才實學和真本事,他是現實社會中為數不多的理想主義者,本事不夠,不懂政治,不太世故

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漢武若何之雄傑漢唐來之文學若何之隆盛康乾間

《圍城》是一部很早就想看的小說,早期印象一直以為這是一部關於如何經營婚姻的小說,直到讀完才有了新的認識。

先簡單介紹一下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它被視為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其文學意義深遠。雖然從內容上看是關於特殊時期婚戀或知識分子心理的小說,但所揭示的人性弱點和人類的精神困境,在今天依然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感受1:小說文法筆墨清奇,集機智,調侃,諷刺,幽默於一體,語言大師級作品

錢老的筆力堪稱一絕,諷刺力道辛辣酸爽,調侃幽默風趣,不愧為文學大師。

剛開始看時感覺故事場景和情節並沒有什麼新意,無非就是留學歸來的男女青年邂逅的老套愛情故事,耐著性子往下看時逐漸感受到小說語言風格的獨特,也正是這一點讓人願意繼續讀下去,緊接著本書的奇妙之處也就被一步步發掘了。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從沒有一本小說讓自己邊看邊笑出聲來,並頻頻發出連贊,由衷感佩錢鍾書先生對的文字駕馭水平,句句是妙語,經常讀完一句話後還想再翻回去細細琢磨一番,語言形容實在太精妙了,這也是本小說非常值得賞析的一個地方,不像很多小說一般讓讀者重在關注故事情節。

如下是一些原文摘錄,很多表述諷刺味兒極強,這種諷刺不是簡單含沙射影,指桑罵槐,也不是拿糖作醋,是一種入木三分,機智調侃的味道,是直擊痛點的坦率和暢快,更是充滿了表達的高階感。

“說大話哄人慣了,連自己也哄相信——這是極普通的現象。

高松年發奮辦公,親兼教務長,精明得真是睡覺還睜著眼睛,戴著眼鏡,做夢都不含糊的。

五官平淡得像一把熱手巾擦臉就可以抹而去之的。

李先生臉上少了那副黑眼鏡,兩隻大白眼睛像剝掉殼的煮熟雞蛋。

安南人鳩形鵠面,皮焦齒黑,天生的鴉片鬼相,手裡的警棍,更像一支鴉片槍。

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

鴻漸只有感佩,想女人這怪東西,要體貼起人來,真是無微不至,汗毛孔的摺疊裡都給她溫存到。

女人塗脂抹粉的臉,經不起酒飯蒸出來的汗汽,和咬嚼運動的震掀,不免像黃梅時節的牆壁。

有雞鴨的地方,糞多;有年輕女人的地方,笑多。”

狗為著追求水裡肉骨頭的影子,喪失了到嘴的肉骨頭!跟愛人如願以償結了婚,恐怕那時候肉骨頭下肚,倒

要對水

悵惜這不可再見的影子了。事實上,一個人的缺點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時候,尾巴是看不見的,直到他向樹上爬,就把後部供大眾瞻仰,可是這紅臀長尾巴本來就有,並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標識。

看過《圍城》電視劇,個人覺得陳道明塑造的方鴻漸角色還是可圈可點的,他將方矛盾人物特點演得非常貼切,不得不說,全劇的演員演技都是線上的,影視劇版本也非常值得一看。

感受2: 誰人不是方鴻漸?讀懂已是書中人

有人說,少年不讀《圍城》,讀懂已是書中人。說的何嘗不是呢?

錢鍾書筆下的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是不完美的普天下眾生男女,誠如不完美的我們自己。大家都是普通人,誰敢說沒在這些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主人公方鴻漸,從出場到小說結尾經歷的種種人生困境,多多少少每個人其實都有相似的經歷,看懂的人莞爾一笑,看不懂的笑方可悲可憐甚至可恨。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處在一個動亂且病態的時代背景下,方當然也想出人頭地,光耀門楣,有所作為,他偽造了假文憑,但偽裝的不夠堅決徹底;面對愛情,他左右盤桓,終是水中望月,霧裡看花,最後無奈選擇了孫這個備胎,徹底給自己造了婚姻的“圍城”,這是他對感情的優柔寡短和不堅持……在很多事情上,他給人的感覺都是拖泥帶水,瞻前顧後,給自己內心設定了一座座“圍城”困境。你說方可恨嗎?剛開始看時,的確容易引人生厭,但是看到最後,卻看到了一種很多人於人生的無奈,等看到此時卻怎麼都有些恨不起來~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現實中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如方鴻漸一般?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選擇,對選擇的結果就像是內心的“圍城”,此時你想進去,彼時你又後悔身在其中。

感受3: 內容以小見大,每個人都住在自己的“圍城”

究竟什麼是“圍城”,有很多種解讀。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極“左”時代,曾經有人指斥《圍城》是表現灰色人生的。當然,這一說法後來遭到了主流的駁斥。

其二是關於婚姻,簡單意思上是推崇的婚姻概念,圍城裡的人想出去,圍城外的人想進來,就如同婚姻一般,結婚的人有時想著離婚,還沒有結婚的人盼望著能早日成家,方鴻漸是個超凡脫俗的人,他不適合結婚,婚姻束縛他,在圍城內苦不堪言,夫妻矛盾激化,婚姻成了愛情的墳墓,孫柔嘉以前是個文弱不爭的女生,結了婚後就變得矯情,錙銖必較的這麼個人。像他說的那樣,女人是天生的政治家,而男生在婚姻後懂得的政治。

還有一個意思是關於人生的寫照。小說第一男主角方鴻漸,留洋歸來的知識分子,有些玩世不恭,有點良心,談吐風雅有趣,能博得女生的喜愛,也算是風流倜儻,有時說話也有些道理,像個哲學家一樣,卻又沒有真才實學和真本事,他是現實社會中為數不多的理想主義者,本事不夠,不懂政治,不太世故,在三閭大學裡,和校長同事們處的都不夠好,所以不得不被迫離開,最終落個流落街頭的悲慘命運,這樣的性格就成了他人生的圍城,也是人們不願意直視的真實的社會環境。”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另外,有人評價說“圍城”是

對一種人生情景的形象概括

描繪的是人類理想主義和幻想破滅的永恆迴圈

。“圍城”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類的困境,不斷的追求和對所追求到的成功的隨時而來的不滿足和厭煩,兩者之間的矛盾和轉換,期間交織著的希望於失望,歡樂與痛苦,執著與動搖,這一切構成了人生萬事。

讀《圍城》有感,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人人住在心造的“圍城”裡

人性

本身是很複雜的,每個人的內心其實都有一座“圍城”,圍城可以是一種心境,比如是理想和現實的矛盾碰撞,希望與失望的心態變化交織,我個人非常喜歡上述這樣一種解讀,雖然顯得悲觀了些,但文學作品的魅力不就如此嗎?

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當然,對於《圍城》的解讀還有很多,總之正如文中所說,“人生處處是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每個人都住在自己心造的圍城裡。

<完>

Tags:圍城方鴻漸小說人生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