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由 城市觀察員 發表于 旅遊2021-12-07

簡介隨後有大臣跟雍正說,當年永樂皇帝曾鑄造了一口大鐘,現位於萬壽寺內,閒置已久,建議移至覺生寺

覺生寺有什麼說法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凌洲業話,ID:lingzhouyehu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絡

北三環西路有座大鐘寺,它的原名叫覺生寺,因為寺內懸掛著堪稱鐘王的永樂大鐘,所以俗稱大鐘寺。如今這裡還是古鐘博物館,除了鐘王之外,還有中、外古代鍾鈴共400多件,所以現在人幾乎都叫它大鐘寺,很少有人稱呼原名。話說這口永樂大鐘,聽名字就知道是明朝永樂皇帝鑄的,然而覺生寺是清代所建;其實清代寺廟懸掛明朝大鐘,這也不稀奇。畢竟明朝亡了,保留前朝古物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這口鐘王最初並不在這兒,而且“搬家”不止一回,其身世也算曲折。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當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有“三大工程”之說,第一當然是新建皇城;第二是在南郊興建天壇,不過當時還叫天地壇,皇天后土的祭祀儀式在一起,地壇是嘉靖年間後修的;第三就是這口大鐘。一口銅鐘,地位竟與紫禁城相等,可見朱棣對它的重視。永樂大鐘高6。75米,外口徑3。3米,鐘壁最厚處185毫米,最薄處94毫米,重量更是高達46。5噸、合93000斤,說它是鐘王不算過分吧?鐘體內外遍鑄經文,有漢文經咒16種,梵文咒語100餘種,共計22。7萬字;經文字型出自明代書法家、館閣體書法的代表人物沈度之手,由少師姚文榮公監造。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傳說鑄造這口大鐘,源於朱棣心虛,因為他的龍椅是從侄子朱允炆那裡篡來的,所以總怕有人也反他。為了消滅反抗的力量,派軍師姚廣孝收集老百姓手裡的武器,刀啊、槍啊、火銃之類的,用收繳上來的金屬鑄了這口鐘。為什麼要鑄造這麼大?為的就是聲音傳得遠,據說敲響此鍾,聲聞可達方圓百里,而且上面刻滿的經文會產生神奇的力量,整座京城、無論官民,聽到鐘聲就會心平氣和,也就沒有造反的心了。此外,這口大鐘還是傳說中的“老北京五大鎮物”之一,鎮住北京的風水。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這口鐘鑄造於京師鑄鐘廠,也就是現在的鼓樓附近的鑄鐘廠衚衕;鑄成之後,朱棣將它懸掛於漢經廠,漢經廠是明代內府印經機構之一,專印漢文佛經,地點就在景山後街的智珠寺旁邊兒;此外還有印製少數民族語言佛經的番經廠。朱棣在位時,遇到萬壽聖節(皇帝生日)等節日,都會由漢經廠主持敲鐘作佛事,文武百官皆要身披袈裟到此聽經,完事兒之後才能更換朝服。可是在明成祖駕崩之後,仁宗繼位,這位朱棣長子朱高熾跟他爹不一樣,他對經文、佛事不太感興趣,鐘王也就失去了“知己”,就連漢經廠也逐漸荒廢。永樂大鐘沒了往日洪亮悠揚的聲音,孤獨的在寒風露雨中等待著再次輝煌。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可這一等就是一百多年,因為此後的皇帝淨是通道的(以嘉靖為首),所以這口刻滿佛經的鐘王便無人問津。直到萬曆年間,北京西郊新的皇家寺院萬壽寺建成,萬曆皇帝下令把漢經廠的永樂大鐘遷到萬壽寺,併為它專門建了一座方形鐘樓,每天由六個和尚專司撞鐘之職。從鑄鐘廠到漢經廠,再到萬壽寺,這已經是鐘王第二次搬家。在沉寂了一百五十年後,北京城再次響起了永樂大鐘延綿不絕的鐘聲。據明人蔣一葵記述:“晝夜撞擊,聞聲數十里,其聲谹谹,時遠時近,有異它鍾”,這一敲就是50多年。到了天啟年間,由於內憂外患,世道已經亂得不成樣子,於是各種傳言甚囂塵上,不知道打哪兒傳出一種說法:說城西傳來鐘聲會帶來災難。熹宗朱由校聽了之後害怕,就降旨把大鐘卸了下來,放到地上,從此鐘聲再次沉寂(1623年左右)。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又是一百多年過去了,再一次有人想起了這口鐘王。此時明朝已經滅亡,時間來到了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朝皇帝都是信佛的,尤其雍正,還給自己起了法號:圓明居士(圓明園就是從這個名字來得),並在城北的修建了覺生寺。隨後有大臣跟雍正說,當年永樂皇帝曾鑄造了一口大鐘,現位於萬壽寺內,閒置已久,建議移至覺生寺。雍正皇帝採納了建議:皇家大鐘豈容冷落?於是立即頒旨遷大鐘至覺生寺。可是直到十年後的乾隆八年(1743年),移鍾工程才算完成。為什麼用了這麼久?因為這次的搬家過程太難了,關於這次挪鍾過程,民間還有個傳說: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不知道什麼原因,在清朝入關的同時,永樂大鐘突然沉到萬壽寺前的長河河底去了。按說大鐘在寺內,即便放在地上無人問津,它頂多由於太重而深陷泥土,不會沉到地下鑽進河道。難道自己長腿跑到寺外去“跳河”了?於是有人說:大鐘有靈,懷念舊主,不願看到大明江山滅亡,於是隱匿到河底去了。但是雍正皇帝下旨挪鍾,誰敢不聽?工部大臣只好派人先去撈鍾,可您想,在沒有現代化起重裝置的年代,想要從河裡把近十萬斤的東西撈上來、再挪到數里之外,談何容易?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工人們想盡了辦法全都以失敗告終,工部大臣也是冒著殺頭的罪名一再請旨延期。就這麼一耽誤就是十年。話說這一年的秋天,工匠們還在為挪鐘的事兒發愁,可偏偏這幾天秋雨不斷,有方案也無法實施。大家就聚在工棚裡喝酒,可這酒是越喝越煩,工頭兒就對坐在對面的一個工匠說:“老李,你替我幹一盅。”說著端起酒盅想遞過去,但因為手上沾著水,沒拿住,酒盅滑到桌面全灑了。老李就說了:“可惜糟蹋了一盅酒。”這時工棚裡一個平常不愛說話、大夥兒都叫他“啞巴”的工匠說:“盅兒太滑,不好拿,推過去不就行了?”工頭兒聽了這話似有所悟,突然一拍手說:“對呀,啞巴說的在理,盅兒不就是鍾嗎?推過去不就行了?”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由此、挪鐘的方案有了,立刻上報工部,工部大臣馬上向皇帝彙報並獲得了批准,只等冬天的來臨。幾個月後,天寒地凍,那會兒的北京比現在可冷多了,用不了多久河水便冰凍三尺。長河本就不深,這會兒基本凍嚴實了。大夥先將大鐘上方鑿開,然後架起絞盤,藉著冰層的勁兒往上“出溜”,還真把大鐘撈上來了。然後就手兒將大鐘推倒,冰面光滑、摩擦力小,順勢一推,幾萬斤的大鐘不用費太大力就動了,好麼,鐘王改了冰車兒了。此前,早已從覺生寺挖出了一條水槽與長河相接,這會兒也都凍上了。就這樣,沿著河道一直這麼推,終於把永樂大鐘挪到了覺生寺,這是鐘王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搬家。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為了懸掛這口大鐘,覺生寺特地設計了一座兩層鐘樓,上圓下方,乾隆帝題“華嚴覺海”大匾高懸於鐘樓之上;樓內有梯、盤旋而上;樓上各面都有窗,光線充足,可以清楚地看到鐘紐和鐘身頂部。懸鐘的架子是用粗大的木樑製成,結構合理,經過二百多年依然毫無傾斜;為了減低鍾架的高度,在下方挖了一個深70公分的八角形坑,人們可以在坑內仰觀大鐘內壁的字跡。

老北京“挪鍾”傳說,中國鐘王的傳奇故事

如今,這口由銅、錫、鉛合鑄、並含有鋅、鋁、鐵、鎂、金、銀等多種金屬元素的永樂大鐘依舊懸掛在那裡,歷經六百年卻完好無損。稱它為“中國鐘王”,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大,更是因為其高超的鑄造工藝,堪稱世界鑄造史上的奇蹟,即便到了科學發達的今天,都是難以實現的。

Tags:大鐘鐘王永樂覺生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