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朱家角古鎮橋

由 嗨先生小姐 發表于 旅遊2021-12-07

簡介餓著肚子是走不動路的,於是,便先在朱家角古鎮當下算是最好的北大街放生橋酒家用了午餐,點了些紅燒大蹄胖,白切羊肉、清炒鱔絲、酒香草頭、馬蘭頭拌香乾、油氽臭豆腐,一瓶澱山湖啤酒、一大瓶粒粒橙果汁,酒足飯飽以後,便沿著河邊,領略各橋的風采去了

放生橋是什麼型別的橋

朱家角古鎮橋

—浦朱家角古鎮的橋

作者:壽‬子‬豪‬

3月10日那天早晨,久雨的天空忽然陽光明媚,於是決定舉家出遊,去朱家角古鎮一遊,目標是朱家角古鎮的橋與有百年曆史的課植園。報載訊息說,普安路延安路有45分鐘直達朱家角的快線,可到了普安路這裡一看,排隊的人非常多,沒有一個小時是難以乘上這個快線的。無奈,只能夠先上了旁邊的去青浦的專線車,再從青浦縣城搭車到朱家角,這去青浦的專線車幾乎站站都要停留拉客,因此慢得不能再慢了。一路上搖搖晃晃了一個半小時,此時,已經是中午12點了。餓著肚子是走不動路的,於是,便先在朱家角古鎮當下算是最好的北大街放生橋酒家用了午餐,點了些紅燒大蹄胖,白切羊肉、清炒鱔絲、酒香草頭、馬蘭頭拌香乾、油氽臭豆腐,一瓶澱山湖啤酒、一大瓶粒粒橙果汁,酒足飯飽以後,便沿著河邊,領略各橋的風采去了。

朱家角古鎮橋

朱家角古鎮橋

朱家角古鎮是上海市郊較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雅稱珠溪。俗稱角里。因朱家角水鄉風貌儲存最為完整,1991年列為上海歷史文化名鎮。朱家角是水的故鄉,水多也就橋多,據記載有橋36座。

朱家角古鎮橋

名氣最大的放生橋橫跨於朱家角鎮東首漕港河上,明隆慶五年(1571年),由慈門寺僧性潮募建。放生橋是上海最長、最大、最高的五孔石拱橋,人稱“滬上第一橋”。 全橋形成一個緩和的縱坡,自然和諧地銜接兩岸街面,顯得雄偉而不笨重。橋上的石刻技藝十分高超,龍門石上鐫有盤龍8條,環繞明珠,形態逼真;橋頂四角蹲著石獅4只,仰頭張嘴,栩栩如生。橋東建有碑亭,供行人憩息,臨水築以石駁,鑿以鎖纜孔,為舟楫停泊所用。橋壁柱石上刻有清晰的楹聯:“帆影逐歸鴻鎖住玉山雲一片,潮聲喧走馬平溪珠浦浪千重。”楹聯各12字,自上而下,似山澗飛瀑,一瀉百丈,頗有氣勢。

朱家角古鎮橋

朱家角古鎮橋

泰安橋俗稱何家橋,始建於明代萬曆十二年(1584年),為單孔拱形石橋,位於漕港河口的名剎圓津禪院門前。高且陡,是全鎮最陡的一座石拱橋,橋堍豎立旗竿石兩塊,系懸路燈所用,是往來船隻的航標,橋兩旁青石扶手上的“飛雲石”浮雕,古樸淳厚。 用於建造何家橋的材料是青石,橋欄浮雕“飛雲石”,都酷似元代之作,橋前圓津禪院也建於元代,故對此橋的歷史,專家們有不同的看法。

朱家角古鎮橋

朱家角古鎮橋

平安橋位於大新街口,建於明代,系磚、石、木混合結構,舊時這裡稱平安裡,故名平安橋。橋身及橋基為花崗石條,兩旁扶手用青磚砌就,中間扶手欄杆是兩根原木,不加任何修飾,自然樸素。平安橋也稱戚家橋,相傳此橋系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行軍路過所造,就地取材,所造成磚、木、石混合結構,省時、且行軍路過建造對材料、工藝都不可能講究,所以橋石不平,行人過橋時,橋上石板會發出“咭咯咭咯”之聲,但橋現仍堅固耐用,儲存完好無損。只因人們為了紀念戚家軍為民造橋與抗倭功績,故平安橋亦稱戚家橋。

朱家角古鎮橋

朱家角古鎮橋

朱家角古鎮橋

惠民橋座落在名街——北大街彎處,橫跨市河之上,東堍是商業中心北大街,西堍漕河街。這是古鎮唯一的木結構橋,也是最獨特的木橋,因橋面建有木板柵,上蓋磚瓦、翹角,故也稱廊橋。使行人既可避風雨,又可遮烈日,這樣既為民通行方便,又為民歇腳避風雨,故稱惠民橋。橋造型飄逸瀟灑,登橋可欣賞市河兩岸整齊的石駁粉牆黛瓦的明清建築,可看到人家憑水開窗,臨水購物的江南水鄉風情,更可觀賞那漕河街面向市河一排長廊,構成獨特的水鄉風情畫。

朱家角古鎮橋

此外,還有城隍廟橋、中觀音橋、東井亭橋、永豐橋、中龍橋、永安橋、湧泉橋……為了我拍攝這些古橋,夫人與女兒陪我爬上爬下,累得可以哦。好在後面遊覽的課植園,是96畝土地一馬平川。好在還有人見人愛的北大街。

朱家角古鎮橋

與這麼多古橋相伴的北大街,是江南儲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築第一街,號稱“長街三里,店鋪千家”。千百年來,布業、米市、酒肆、茶樓、錢莊、典當等匯聚長街,各式民間工藝品、當地土產應有盡有。生活用品有藍印花布、荷包香袋、銅鏡木梳、胭脂粉撲、草編針織、鞋帽衣衫。當然,最誘人的,還是滿大街的粽子扎肉、蹄胖羊肉、醉蟹燻魚、燻青豆、香豆乾、芡實糕、海棠糕、襪底穌、蔥油餅、脆鍋巴、豆沙糕、糯米糕、油墩子哦。

Tags:朱家角古鎮北大街市河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