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由 寫藝說文 發表于 旅遊2021-10-21

簡介80年代中期,我在大學學習考古,講新石器時代考古的老師曾介紹過平糧臺考古發現的新成果,我才明白,平糧臺不是老包放糧堆積的沙子而成,而是龍山文化時期的一座古城遺址,極有可能是伏羲所都的宛丘

淮陽太昊陵求子靈嗎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河南

淮陽平糧臺

古城遺址考古成果在當選“2019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之後,還入圍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專案,能否當選,近日即可揭曉。

說到平糧臺,作為一個在淮陽長大後來又從事文博宣傳的人自然會想起很多和平糧臺有關的事兒。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人祖爺”與“老包放糧”

在豫東南民間,提到淮陽的歷史名人,最知名的兩個人是人祖爺爺伏羲和陳州放糧的包青天,而這兩個人都和平糧臺有關。

陳州(今河南淮陽)城北關有太昊陵,傳說是伏羲的陵墓,我們當地民間稱伏羲為“人祖爺”,稱伏羲陵墓為“人祖墳”。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太昊陵廟會是豫東南地區規模最大、時間最持久的民間“狂歡”,

現在已經成為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古代交通不便,能去太昊陵趕次會,能成為很久的談資和回憶。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太昊陵前的沖天香火溫暖著普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子孫興旺的期盼。很多地方求子是去“娘娘廟”,而淮陽的民間求子期盼卻是在太昊陵內完成的。太昊陵內的石頭“子孫窯”被摸得烏黑髮亮。摸了“子孫窯”,還要捎帶著請回去一些“泥泥狗”,那是多子多福的吉祥物。在古代,“齋公、齋婆”請回去的“泥泥狗”並不全拿回家,而是在路上分送給攔路討要的頑皮孩子。

“人祖爺”、“女媧娘娘”其實都是古代生殖崇拜的遺風,不同的是其間隱藏著古代母系、父系社會過渡的差別。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以前民間文娛活動不豐富,主要是說書唱戲。

“文說包文正、武唱楊家兵”是最流行的節目。包青天陳州放糧一直到現在依然是戲曲、曲藝舞臺上的經典。最近非常流行的電視劇《清平樂》,講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其中的主角李娘娘就是包公陳州放糧途中找回來的。

按照民間的說法,陳州當年遭災,顆粒無收,朝廷派四國舅前去放糧,四國舅不僅高價賣糧而且在糧食裡大量摻沙子,導致災民紛紛進京告狀。於是,朝廷再派老包陳州放糧,包青天鍘了四國舅,把糧食裡的沙子篩出來堆成土臺,把糧食平價賣給百姓,於是民間就稱之為“平糧臺”。拋開戲曲傳說,

平糧臺附近不遠就是宋代的運糧河,這座高臺曾用於儲存糧食成為糧臺倒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伏羲畫八卦都宛丘

小時候太昊陵裡趕會,爬過太昊陵,瞻仰過伏羲像,印象最深的是他手裡拿著八卦牌。

伏羲一畫開天,民間傳說,他畫八卦是受了白龜背上圖案的啟發。若干年前,淮陽城湖內真的發現了罕見的白龜,很多人慕名去參觀。

當時想,伏羲葬在淮陽,那肯定是淮陽人。長大了讀了點歷史書才知道,伏羲並不是淮陽人,而是甘肅天水一帶的人,他帶領部族一路跋山涉水來到淮陽,定都於此,而後安葬在這裡。

透過讀書知道,伏羲之所以被稱為“人文始祖”,並不是只會“送子”、畫八卦那麼簡單。有關資料上這樣介紹:伏羲定姓氏、制嫁娶、結網罟、養犧牲、興庖廚、畫八卦,肇始了華夏文明;他造干戈、飾武功,統一四海,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

根據史書記載,伏羲都宛丘,宛丘就是淮陽的古地名。為什麼叫宛丘呢?宛丘,有人解釋說,宛丘就像一個覆方的碗,下面是高臺,上面有小平臺,中間低、周圍高。也有人說,宛丘就是丘上有丘。

也有資料記載:“陳,太昊之虛也。”“虛”即是“墟”,意為廢棄的土丘。商代晚期廢棄的都城就被後人稱為“殷墟”。

伏羲所都的宛丘在歷史上是很有名的,《詩經。陳風》中多有描繪,其中一首名字就叫《宛丘》: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伏羲都宛丘,有大量的史料記載應該是可信的。那麼伏羲所都的“宛丘”是指淮陽這塊地方、還是指陳州古城所在地抑或是其他地點呢?歷史典籍中沒有明確記載。只有部分史料中說宛丘在城東南,隱隱地指向了縣城東南的平糧臺。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平糧臺的考古“四宗最”

因為偶然的原因,文物考古部門在20世紀80年代對平糧臺進行了考古發掘。80年代中期,我在大學學習考古,講新石器時代考古的老師曾介紹過平糧臺考古發現的新成果,我才明白,平糧臺不是老包放糧堆積的沙子而成,而是龍山文化時期的一座古城遺址,極有可能是伏羲所都的宛丘。當時印象最深的是,這座古城遺址出土了陶質排水管道還有門衛房。有一年的暑假,曾去參觀過,當時主持工地的是考古學家曹桂岑先生,後來他發掘丹江口水庫楚國墓地、新密古城寨遺址,對他進行過多次的採訪。

在平糧臺遺址,感受到了為什麼叫宛丘。高土臺上有古城牆,遠遠望去,豈不就是“丘上有丘”。進入城內,周邊城牆高、城內平地低,恰好像覆碗形狀。民間傳說、文物遺蹟、歷史記載、考古發現的多重證據證明:平糧臺遺址極大可能是太昊之墟古宛丘城。

龍山文化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作為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城之一,平糧臺古城址始終是考古工作者眼中的“香餑餑”。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從2014年到201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文博學院進行了長達6年的考古發掘,取得了一系列的新發現。用考古專業語言來介紹是這樣的:平糧臺遺址的新發現和研究成果不僅進一步證實了平糧臺龍山城址的正方城牆和對稱城門結構,而且揭露了城內的“中軸線”佈局、完整的排水系統和規則分佈的高臺式土坯排房,以及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轍和一系列高等級遺物。

這些新發現表明平糧臺龍山時期城址是我國最早的、規劃嚴整的高等級史前城址,開創了中國城市建設規劃的先河,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從記者發新聞的視角,我們經常這樣提煉:我國最早的、規劃完整的最高等級史前城址;最早最完備的城市排水系統;最早的城市“中軸線”;最早的車轍痕跡,將中國兩輪車的歷史提前了數百年。

這樣用“最”的寫法經常不受嚴謹的考古學者的待見,因為他們明白,很多的“最”隨時會被新的考古發現“拍到沙灘上”。

淮陽平糧臺的三種維度

平糧臺遺址考古的重大學術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學術價值與普通群眾的參觀往往會有極大的落差,怎樣改變平糧臺在普通參觀者眼裡“一座普通的土臺子”的觀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好在,有訊息說,將在平糧臺遺址博物館的基礎上建設周口市淮陽區博物館了,期望淮陽新的“七臺八景”中有平糧臺的位置。

本文由張體義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責任編輯:梁飛龍

Tags:宛丘平糧臺伏羲淮陽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