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週末去哪兒】五臺山顯通寺,一座名傳四海、蜚聲中外的精藍古剎!

由 結緣五臺山 發表于 旅遊2021-05-11

簡介佛教傳說,山西五臺山的文殊菩薩,智慧第一

觀音殿三尊佛像是誰

遊覽五臺山,如果沒遊顯通寺,就像瀏覽北京沒到過故宮一樣。凡遊過顯通寺的人,一般都會有這種感覺。

開山鼻祖——顯通寺

五臺山顯通寺

顯通寺果真如此吸引人麼?

讓我們穿越臺懷鎮中心區,踏著大理石鋪築的整潔路面,沿著靈鷲峰下舒緩的坡度一步步走向這座名傳四海、蜚聲中外的精藍古剎。

五臺山的顯通寺與洛陽的白馬寺同為中國大地上佛教寺院的開山祖。悠久的歷史起源於一個夢。可喜的是,夢想成真,因而這個夢便被當做珍貴的史實記載了下來。

據《清涼山志》等多種古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在一夜夢見一個金人圍著他直轉,一圈圈閃爍的金光仰如一圈圈蕩動的漣漪,使他驚喜不已。尚未問及“你來自何方,有何貴幹”時,那金人卻倏然升空,向西飛去。夢醒後,他當即叫來幾位大臣,向他們詳細講述了夢中所見之人,大家一致稱奇。漢明帝說,聽說西域將神稱為佛,我夢見的金人向西飛去,莫非是佛想來保朕江山的嘛?大臣們急忙附和,其中有位大臣說:我主聖明,那金人一定是佛,愚臣亦聽說,西域有神稱為佛,佛有佛經。於是,漢明帝便派蔡愔、秦景等十幾人赴西域拜佛取經。當蔡、秦等在大月氏(古西域一國名,在今阿富汗一帶)求得佛經、佛像之時,巧遇正在當地宣傳佛教的天竺(今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蔡、秦等當即邀請二人來中國講經授法。兩位高僧欣然應邀。於是,他們一路上用一匹白馬馱著大量佛經、佛像等物,歷經千難萬險,於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到達東漢首都洛陽。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於洛陽西雍門外御道之旁,按照天竺佛教寺廟之樣式,建造了一座規模不大的僧院以供二僧(尼姑)居住。為紀念白馬馱經輸像之功,便將該寺命名為白馬寺。當年,迦葉摩騰、竺法蘭便離開洛陽,一路北上,邊走邊選擇能建寺弘法之地,便就來到了五臺山(當時名叫清涼山),到達了我們現在到達的顯通寺。當然那時候這裡並沒有寺院,有的只是被叢葬覆蓋著的一片蠻荒之地。可兩人卻欣喜若狂,熱淚橫流。他們不僅發現這裡是文殊菩薩的住處,而且發現這裡竟有一座阿育王所置的佛舍利塔,就在當今塔院寺所在的那個大白塔的位置上,置塔的時間當在公元前232年之前,距迦葉摩騰和絲法蘭到達這裡之時已有三百多年的時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待我們遊覽塔院寺的時候再細加解說,這裡需要講明的一點是,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不只為以上兩件事而高興,更讓他們高興的是,他們發現目前顯通寺所踞這塊地方,極像釋迦牟尼當年修行的那個地方——天竺國(印度)的靈騖山。他們將此事奏明漢明帝,很快這裡便建起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靈鸞寺。漢明帝又給加了“大孚”(即弘信之意)二字,便就成了“大孚靈騖寺”。

開山鼻祖——顯通寺

顯通寺鐘樓

聲聞四達十里外,

震悟大千浴心界。

這座寫著“震悟大千”、狀似城門的樓式建築就是進入顯通寺的第一道門——鐘樓。“震悟大千”,就是大千世界聽到該樓的鐘聲之後,芸芸眾生在佛陀的教化或感召下能有所感悟。鐘樓氣魄宏偉,結構新穎,是國內明清寺廟建築物中所留下來的不可多得的一座大型鐘樓。鐘樓的底座為結構龐大的石門洞,就像古城牆一般渾厚堅固。

上面是鐘樓,為兩層三簷龐廊式結構,廊柱成列,飛簷重疊,氣勢不凡。門洞頂部位置,為兩層式木閣建築,裝有古樸高雅的木隔扇,內懸一口大銅鐘,高達1。64米,最大外徑1。8米,厚約8釐米,重達9999。5斤。要想撞擊此鍾,需穿過門洞,進人二門之後,沿木板樓梯登上鐘樓,方可在護守該鐘的僧人指導下拉動一根粗粗的木杵,使之發出沉渾悠遠的鐘聲。據說,該鐘發出的聲音遠傳十里,經久不散。

那聲傳十里、迴盪天宇而經久不息的聲音使人心靜思遠,感想萬千。多少年來,“顯通寺的鐘聲”就成了常掛在人們嘴上的一句口頭禪。大鐘通體為青銅,鐘口邊緣為波浪形,外表刻有楷體佛經一部,一萬餘字,字跡工整清晰。

那大鐘經多少年遊客的不斷撫摸,中底部人手常達之處鋰明徹亮,光可照人。遊覽顯通寺的客人,誤甚不誤甚,必要撞此鍾。有時一天之內撞鐘者竟達萬人之多。由於顯通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鐘及其鐘樓便成了國寶,為免古蹟不堪重負而受損,目前這座鐘樓已謝絕遊客登臨。這座鐘樓除了它的文物價值之外,從其所建位置看,也有其獨特之處。五臺山寺廟的鐘樓,一般位於中軸線前端近側。

為什麼顯通寺的鐘樓卻離中軸線這麼遠呢?這是因為,塔院寺(大白塔所在之寺院)以前是顯通寺的下院,後來塔院寺分了出去,顯通寺不能按原來的出路走了,只好由走南門改走東門,這樣,鐘樓就修在如今這個位置了。

開山鼻祖——顯通寺

龍虎碑“龍”

開山鼻祖——顯通寺

龍虎碑“虎”

進了第二道門,沿著綠樹成蔭的青石古道向西而行,顯通寺氣宇軒昂、寬闊敞亮的第三道門便赫然現於眼前。這道門才算是該寺的山門。在寬闊抱廈的門相上方掛一大匾,上書四字:大顯通寺。由於該寺是五臺山第一座佛教寺廟,故歷代帝王對其特別垂青,不斷修茸,屢贈牌匾,因而寺名也就多有變更。

初由漢明帝命名“大孚靈鷲寺”;北魏孝文帝駕幸五臺山,見寺前有花園百畝,繁花錦簇,欣然更名為“花園寺”;唐女皇武則天,畢生仰慕五臺山而未至,為還宿願,又給顯通寺贈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賜額為“大顯通寺”;明神宗將其更名為“護國聖光永明寺”;清代康熙皇帝巡禮五臺山時,又復舊名叫“大顯通寺”,這個名字一直叫到今天。

但人們一般是叫顯通寺,其實跟“大顯通寺”是一回事。每一次寺名更改都由皇帝賜額而欽定,單憑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顯通寺在中國佛教歷史上的地位是何等的顯赫。

大家看抱廈內這四通石碑,靠裡面的南北兩通石碑,均為免糧碑。過去的寺廟,都擁有好多土地,按法律種地就得向國家納糧,包括寺廟在內。可這兩通明代石碑卻清楚地鐫刻著顯通寺可以種地而不納糧,就像經商而不納稅一樣。

這種優惠待遇在五臺山只有像菩薩頂等幾座較有名的寺院在某個朝代享有過,其它一般的寺廟是不會得到這種恩寵的。顯通寺確實地位顯赫。

古詩這樣讚道:

精藍瞻禮重,

靈鶯傳巍峰。

漢代初光地,

歷朝振舊蹤。

無花霏座鬱,

慧樹布庭濃。

馴鴿飛來集,

夜聞聲講鍾。

詩中描寫了這座古剎幽雅閒適的景象和昌盛不衰的原因。現在我們把目光投向免糧碑外面的這兩通高大的石碑。碑高均為1。8米,寬均為0。9米。

左邊的碑面上通體寫一“龍”字,右邊的碑面上通體寫一“虎”字。這兩個字系明代曾任山西巡撫御史的傅光宅(法號雷雨居士)所書。草體中略帶點行書之味,運筆蒼勁有力,墨跡流利酣暢,揮酒自如,是五臺山石刻書法藝術的珍品。在五臺山的寺廟中,除了顯通寺在山門外塑有“龍”、“虎”碑外,其它寺廟均不塑這種碑。

開山鼻祖——顯通寺

顯通寺 觀音殿

跨過高高的山門門檻,就步入了我們心馳神往的顯通寺內,這院裡好多直插雲天的古柏蒼松,嵡鬱的樹冠無風自喧,整潔的院落纖塵不染,身人其間,寵辱皆忘,心中的天地無形中拓展得清靜寬廣。明人嘯庵詩云:“五月行蹤人大孚,不信人間有畫圖。”

大孚,就是指大孚靈鷺寺,也就是現在的顯通寺。意思是一進人顯通寺,人間那些美麗的圖畫都相形見細了。放眼望去,七座魁偉的大殿款然有序地坐落在寺院的中軸線上,每座大殿與大殿之間均有寬敞的間隔,毫無一點雁腫之感。

東西兩側禪房配殿從南到北縱貫全院,它們遠遠離開了那七座大殿,使大殿與兩旁的建築之間空出了寬敞的路面,幾個人並排而行,也無摩肩擦踵之感。它目前佔地43700平方米,共有各種建築500餘間,不僅是五臺山第一大寺院,就放諸全國,也恐不多見。如一個人遊覽其間,真可謂一條小魚遊入了寬闊無垠的海洋。

現在我們來參觀中軸線上的第一座大殿—觀音殿。

觀音殿內供三尊菩薩,從東到西,依次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故又稱三大士殿。大士,為中國傳統名詞,古代稱有很高德行的人。

中國佛教在譯經過程中,往往把菩薩也稱作大士。三大士如塑於一座殿壇上,塑像往往配有坐騎。文殊菩薩騎綠毛獅子,普賢菩薩騎白象,觀世音菩薩騎朝天吼。其實,文殊菩薩的坐騎應是一頭狻猊,因其形象與獅子相像,獅子的形象又更顯威猛,而知道獅子的人又比較多,故有的寺廟中就將駿貌改塑為獅子。

在我國,觀音、文殊、普賢和地藏合稱為四大菩薩,他們各有各的住處,也就是各自有傳教說法的道場。觀音道場在普陀山,普賢道場在峨眉山,地藏道場在九華山,文殊的道場在五臺山。既然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麼在五臺山第一大寺中的第一座大殿卻是觀音殿呢?這說明了佛法的無邊和佛界的無私。

作為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既有外來的佛教,也有孔子的儒教和老莊的道教,相容幷蓄,博大精深,使五臺山的佛教文化更加蘊藉豐厚,高遠莫測。

觀音,是梵文“阿縛盧積低溼伐羅”意譯的簡稱,本應譯為“觀世音”,但在唐代為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而略成觀音。

唐玄奘(即《西遊記》中去西天取經的唐僧)在翻譯《心經》時又將其改譯為觀自在。不過,現在人們多不用玄類的這種譯名。佛經中說觀世音菩薩為廣化眾生,能示現種種形象,名為“普門示現”。

她大慈大悲,眾生如遇危難,只要誦唸一聲“觀音菩薩”,她就能觀聲而火速前往拯救,為民解脫苦難。她的特異功能就是能觀察聲音,也就是說,對世間發出的聲音她不是憑感覺器官耳朵去聽,而是用視覺器官眼睛去觀看,故稱觀世音菩薩。這三尊菩薩塑像端莊大方,慈祥動人。

開山鼻祖——顯通寺

大文殊殿

這是顯通寺中軸線上的第二座殿宇。該殿深寬各五間,單簷歇山頂,背面加抱廈三間。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按老百姓的話說,五臺山就是文殊的家。因此,五臺山的寺院中大都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五臺山從前叫五峰山,寸草不生,赤地千里,炎熱難擋。

據傳說,一日,文殊菩薩乘祥雲路經五峰山,按正雲頭,細加觀看,見這裡五峰擎天,萬山簪擁,實乃風水寶地,只可惜炎熱難擋,眾生受難,於是,她便選五峰山為道場,要憑自己的智慧,借東海龍王之水來澆滅五峰之炎熱,好讓方圓幾百裡之內的芸芸眾生有一個清淨舒適的生存環境。

她正這麼想的時候,不料東海龍王正好前來請她去龍宮講經。於是她暫人龍宮,在講經數日之後,想方設法向東海龍王借來一塊歇龍石,一下子,五峰山炎熱頓消,氣候變得清涼宜人了,五峰山遂取名為清涼山。為保清涼永存、百姓安居樂業,文殊菩薩便將這塊歇龍石安放在了現在中臺頂後面的清涼寺中。

她原以為東海龍王寶貝多的是,少了這一寶如失九牛一毛,實在也算不了什麼損失。不想,五位龍子布雨歸來,不見了供他們休息的歇龍石,一怒之下騰雲而來,只用龍尾一掃,就把高高的五峰山的五座山頂掃成了五座平臺,清涼山也從此更名為五臺山。東海龍王的第五龍子受文殊菩薩的教化,說服了幾位兄長,不僅沒取走那塊歇龍石,而且從此皈依佛門,協助文殊菩薩護衛這方佛國淨土,成了受人分外尊重的龍王菩薩。

那歇龍石改名為清涼石,一直保留至今。從此,文殊菩薩就長住於五台山,自然這裡也就成了她的道場。

開山鼻祖——顯通寺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又稱大佛殿,既是每座寺院的主要建築,又是供奉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大殿。“大雄”是對釋迦牟尼的尊稱,意為“一切無畏”的“大勇士”。

此殿初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歷代都有修葺。目前這座大雄寶殿重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即公元1899年。大殿明七暗三,面寬34。4米,進深21米,佔地667平方米。上為四阿頂,下為四出廊,四周立有108根高擎粗壯的木柱,氣宇軒昂。

前置前簷抱廈,雕樑畫棟,巍峨壯觀,是五臺山從古迄今最大的一座大雄寶殿。殿的前簷柱上有兩副木刻對聯。一聯為:“跨五大洲雄立宇宙,越三界天出離世界。”

一方面說明該大殿之建築不僅在全世界,乃至宇宙間也可稱雄,另一方面盛讚佛法超越三界天而無量無邊。另一副木刻對聯為:“錦繡雲峰法輪常轉,勝境清涼佛量無疆。”

殿內正前方的橫樑上,高懸著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真如權應”木匾一塊,藍底金字,

圓潤瀟灑,堪稱是書法精妙的一塊牌匾。另有一塊木匾是該大殿建成後光緒皇帝親筆題寫的“欽福銘恩”,其色澤大小與上匾相同。

殿內香菸繚繞,靜穆莊嚴。佛壇上並列著三尊高大的金色佛像。中間是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他神態安詳地端坐於蓮臺上,手作說法狀,頭上有肉髻、螺發,雙耳垂肩,眉目修長。

什麼是“娑婆世界”?這是一個佛教用語,梵文。娑婆,漢語意為“堪忍”。娑婆世界,意即“堪忍世界”。佛教認為,我們人世間所處的世界充滿了不堪忍受的苦難,釋迦牟尼所以締造佛教就是為了解除娑婆世界的一切苦難。

釋迦牟尼,真有其人。根據專家們多少年來的推斷,他當生於公元前565年,卒於公元前486年,世壽80歲;他29歲出家,僧臘為51。

他小於我國曆史上的老子,比孔子大14歲。他們是東方世界同一時代的三位聖人。釋迦牟尼,實際名叫喬達摩·悉達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淨飯王的太子,母名摩耶夫人。佛經上說他於農歷四月八日生於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時,剛一落地就繞樹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

天上天下,

唯我為尊。

三界皆苦,

吾當安之。

釋迦牟尼出生七天後,他的母親摩耶夫人逝世。他由姨母撫養成人。他天資聰穎,文武雙全,無與倫比。長大後,娶妻,生子名叫羅睺羅。他擁有三座豪華宮殿、美女上千人,整天吃喝玩樂,享盡了人間的榮華富貴。到後來他了解了民間的疾苦和動物界弱肉強食的現象,引起了內心強烈的不安。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他毅然放棄了繼承王位的打算,在他29歲那年的農曆十二月八日夜半時分,私出王宮,開始了修行學道的艱苦生涯。為尋求普渡眾生之術,他先後到過好幾個國家,曾在一個村莊的苦竹林中,中止呼吸,斷水絕食,折磨肉體,減弱氣力,以求精神自由之目的。但六年的苦行並未使他成功。之後,他在尼連禪河中洗浴,又開始了新的追求。此時,一直跟隨在他身邊的五位侍者也都離去。

而他卻始終坐於畢缽羅樹(菩提樹)下,端身正念,靜心默照,思維解脫之道。經過49天的潛心觀想,終於在農曆十二月八日拂曉時分,豁然大悟,妙契宇宙人生真諦,得到了無上真正之道,成了佛陀,時年35歲。

後經45年的講經說法,為後世留下了獨樹一幟的佛教文化。45年的化導渡人,創立了經久不衰的佛教僧團。他的思想對印度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知道了釋迦牟尼的一點身世之後,大家才會明白為什麼每座寺院中都以大雄寶殿作為主殿,而大雄寶殿內所塑之佛像又必以釋迦牟尼佛居中。在釋迦牟尼佛的左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佛。

他曾立下十二大願,要使淨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無病無災,延年益壽,因此他又被稱為消災延壽藥師佛。你看他結踟跌坐於蓮臺上,左手持藥缽,右手執藥丸,時刻在為遭災染病的人消除災病之苦呢。在釋迦牟尼的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

據《阿彌陀經》講,生在這個世界裡的人沒有種種苦惱,只有種種快樂,所以叫做極樂世界。有這樣的地方令誰都向往,於是便引得信佛的人張口閉口都念阿彌陀佛。經書上講,只要你虔誠地口唸“阿彌陀佛”名號,在進入心無雜念、一心向佛的境界時,阿彌陀佛就會接引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阿彌陀佛又稱接引佛。

這三尊佛,即藥師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合稱橫三世佛。“橫”在這裡表示的是一種空間概念。若從時間概念上講,那還有豎三世佛,即燃燈佛(過去佛)、釋迦牟尼佛(現在佛)、彌勒佛(未來佛)。無論從空間上說,還是從時間上講,都少不了釋迦牟尼佛。由此可見,兩千多年來,在佛教界,他依然是最受人景仰的一位佛陀。

這三尊橫三世佛,高均為3米,顯得異常魁偉。在釋迦牟尼佛的前側,還站著兩尊塑像,左為摩阿迦葉,年紀稍大一點;右為阿難陀,顯得十分年輕。

摩阿迦葉,簡稱迦葉;阿難陀簡稱阿難。這也是兩位真人。釋迦牟尼在竹林精舍說法,迦葉前往皈依,成了佛陀生前最喜愛的弟子之一。他善於修持“頭陀行”,故有“頭陀第一”之稱。釋迦牟尼圓寂後,迦葉被推於佛教領袖的地位。

迎葉圓寂後,阿難取得了佛教領袖的地位。他是釋迦牟尼叔父斛放王的兒子,是釋迦牟尼的堂弟。他隨堂兄出家,並忠心耿耿地相隨了25年,深得佛陀的真傳。他知識淵博,善於記憶,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被認為是“多聞第一”。傳說,阿難因學識淵博而聲名遠播,當他離開摩揭陀國前往吠舍離國時,在兩國界河——恆河畔,雙方國王都派兵來接他,想讓他留在各自的國家,一時間劍拔弩張,爭持不下。阿難見狀,為免兩國因他而發生戰爭,當即在船上自焚。

迦葉是繼佛陀之後的第一代祖師,阿難被奉為第二代祖師。他們兩個的像供在這裡,表示他們永遠是佛陀的弟子。這兩尊像高度均為2。4米。在橫三世佛的背後,供的是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像,均高2。5米。在大殿東西山牆的平臺上還供著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

佛、菩薩、羅漢、天神是佛國世界中,由“果位”分出的“四聖”。佛與眾生分為十大類,總稱十界。前六界被稱為“凡夫”,後四界被稱為“四聖”。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範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

覺有三層涵義,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和覺行圓滿。羅漢和天神缺後兩項(覺他和覺行圓滿),菩薩缺後一項(覺行圓滿),只有佛才三項俱全。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指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

大乘佛教認為,三界十方都有佛。五臺山的佛教屬於大乘佛教,供的主要是釋迦牟尼佛,同時也供過去六佛(釋迦牟尼出生前的佛)和未來佛彌勒佛等。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佛教認為,每一種修行的成就叫做一個“果位”。“阿羅漢果”是小乘佛教中修行達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則低於佛和菩薩,屬第三等。得到羅漢果位,就可熄滅一切煩惱,永遠不會再投胎轉世受所謂“生死輪迴”之苦。可見,當一個羅漢也是很不容易的。

這裡所塑的十八羅漢自左至右依次為:賓度羅跋羅度闊、迦諾迦伐蹉、迦諾迦跋釐墮閣、蘇頻陀、諾距羅、跋陀羅、迦理迦、伐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喉羅、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茶半托迦、阿難和迦葉。

這座大殿內既有“橫三世佛”,又有“三大士”,還有十八羅漢,是佛教信仰者頂禮膜拜最為理想的地方。佛壇前面的供案上,寶鼎焚香,佛燈長明,鍾、罄、鐺、鼓、木魚等佛教樂器也應有盡有。供案前面,地面寬敞,擺著好多圓形蒲團,是本寺僧眾進行早晚功課的地方,也是五臺山全山僧眾舉行大型法會的重要道場。

數百僧人排成長隊在該殿內轉經(圍繞中間塑像走動念經)也毫無擁擠之感。

在該殿後面的門楣上,掛著乾隆御書“象教精嚴”木匾一塊,筆力柔中帶剛、圓潤流暢。

在大雄寶殿院中,有直人云天的古松與寬廣的空間。五臺山一千人以上的大型法會多在這裡舉行。

在此院東五觀堂的走廊裡,懸吊著一塊高2。35米、寬1。7米的鐵質雲板。雲板形似雲而得名,是報開飯時間的打擊法器。每當早、午飯前,擊打雲板36響,僧眾便可排著整齊的隊伍去吃齋。這一雲板是由21塊鑄鐵連擊而成,每塊可發一音,合起來打擊,即可發出音質不同的多種聲音,甚為好聽。它是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鑄造的,是一件有價值的歷史文物。在走廊裡還懸吊著一條大木魚。木魚是念經時的打擊法器。這一木魚龍頭魚身,寓含魚可化龍之意,暗示只要認真唸佛修行,就像這條大木魚雙目圓睜,晝夜不合眼地忘寐修道,遲早是會修成正果的。

開山鼻祖——顯通寺

無量殿

無量殿從外表乍一看,在顯通寺大院內似很一般,不會有一見驚奇之感。其實,這可是一座外樸內秀的明代古建珍品。該殿有三個名字,一個就是無量殿,另兩個分別是無樑殿、七處九會殿。大家細看,大殿門相上方所嵌的七塊磚磨匾額,依次為“法菩提場”、“普光明殿”、“仞地天宮”、“夜摩天宮”、“兜率天宮”、“他化天宮”、“逝多園林”。這七塊匾額代表《華嚴經》上釋迦牟尼講過法的七處道場。據說,釋迦牟尼曾在這七處道場,共講經九次,因此,該殿的建築就暗含了“七處九會”的意思。

進入殿門,大家看,裡面實際上是三孔磚券的拱洞,是明七暗三孤頂式建築。拱壁即為山牆,山牆上又開有拱門,將三孔拱券串聯在一起。券洞由一塊塊青磚壘砌,扶搖直上,邊上邊縮,通高達20。3米,面寬28。2米,進深達到16。2米。偌大一座建築,全部用青磚壘砌而成,既無樑又無柱,仰首凝望,氣宇軒昂,結構奇特,充分運用了力學的原理,展現了高超的建築技巧,實為國內明代建築中不可多得之瑰寶。因其無樑無柱,故該殿又名無樑殿。大殿正中塑的是盧舍那佛,五臺山三身佛中的一種,與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並列。佛教各宗派對這位佛存在著不同的理解。《華嚴經》東晉譯本稱該佛為“盧舍那”;《華嚴經》唐譯本則稱該佛為“毗盧遮那”,盧舍那是毗盧遮那的略稱;而天台宗則認為,毗盧遮那與盧舍那是兩佛,不能混為一談。而在五臺山,一般認為盧舍那佛是毗盧遮那佛的報身,故稱報身佛。報身屬於智慧的象徵,是佛施展才能時的面目。佛的智慧是無量的,故該大殿通常就叫無量殿。

這是明朝萬曆年間所鑄的一尊銅佛像。佛像連同他坐的束身須彌座,總高達4。7米,高大魁偉,神態莊嚴,令人肅然起敬。殿內東間存放著一座八角十三層密嚴式木雕佛塔,高7。75米。結構精巧,雕工細膩,顯示了元代木工的高超技藝。西間所供的是藥師佛,高2米。

開山鼻祖——顯通寺

千缽文殊殿

開山鼻祖——顯通寺

千缽文殊像

這是顯通寺中軸線上的第五座主要建築——千缽文殊殿。殿西三間,寬13米,進深9米,硬山捲棚頂。殿內正中佛壇上,有一尊造型非同一般的銅質鍍金文殊像,高達54米,系明代萬曆九年所塑。這尊文殊像,大家一眼就看得出,他共有五個腦袋,從下到上漸次縮小,但五副面孔雖有點不盡相同,卻均是那麼明眸生輝,面含聰慧,美而不俗。

文殊菩薩半腳膚坐於獅背上,身著妙寶天衣,頭戴七寶佛冠。從身體側位伸出無數臂膀,每隻臂膀上又生出無數隻手,據說共有一千隻。一隻手上託一金缽,每一個金體中端坐著一尊釋迦牟尼佛。於是千缽文殊又稱“千臂千缽釋迦文殊菩薩聖像”。無論是臂還是手,均血肉豐滿,脂膚細嫩,顯示著青春活力。

最下面的兩隻手,一手搖著銅鈴,一手掛著一柄金剛杆。銅鈴與金剛杆均為法器,以此警示世人應迷途知返,遵法行事。這尊明代雕塑其造型之優美,做工之精妙,不僅在五臺山堪稱精品,就放諸全國也不多見。

為什麼文殊像還可以這樣來塑呢?這還需從根本上講起。佛教傳說,山西五臺山的文殊菩薩,智慧第一;四川峨眉山的普賢菩薩,苦行第一;浙江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慈悲第一;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大願第一。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究竟有多大的智慧呢?這尊千缽文殊告訴人們,她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佛教講,一隻手握一個缽,代表一個僧人;一千隻手握一千個缽,便代表一千個僧人。俗話說“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千個經佛點化了的僧人的智慧集中到文殊菩薩一身之上,她的聰明智慧就無邊無際,沒有誰能與之倫比了。大千世界中,無論發生了怎樣難辦的事情,靠文殊菩薩的大智大慧都會迎刃而解。

開山鼻祖——顯通寺

銅殿

開山鼻祖——顯通寺

銅塔

帶著千體文殊新贈予的智慧,我們走出無量殿,繞過該殿的山牆,眼前便會突然一亮,望見一座金光閃爍的“金鑫殿”,當然也會發現在那“金蠻殿”前方間隔有序地排列著的五座高人云天的銅塔。那殿,那塔,精巧地組合於一處,使人會產生一種幻覺,這究竟是人間,還是天堂?

此景只應天上有,

豈知身在妙高峰。

這種幻覺在金代大詩人元好問腦中就曾有過。

拾級而上,便一步步踏上了令人心儀的“清涼妙高處”。

這五座銅塔的東、西兩座原鑄造於明代萬曆年間,中間三座原為唐代所鑄。後來,中間三座被毀,僅東、西兩座留存至今。現在我們看到的中間這三座塔,是1989年至1993年補鑄的。這五座塔組合於一起,按五方排列,暗含五臺山的五座臺頂。因每座臺頂上均有文殊廟,塑有文殊像,故這五座塔又象徵五方文殊。

文殊菩薩在佛經中一般被認是佛陀的左脅侍,在五臺山代佛行事,故這五座銅塔又名五方佛塔。從東及西,第一塔名為“成所作智塔”,隱合北臺;第二塔名為“大圓智鏡塔”,隱合東臺;中間的塔名為“法界體性智塔”,隱閤中臺;第四座塔名叫“平等性智塔”,隱合南臺;最西邊的第五座塔名叫“妙觀察智塔”,隱合西臺。第一座塔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迄今已有近400年的時間。

在這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歷經風雨剝蝕與歷史變革,它是這五座塔中唯一未經修茸而安然無恙一直屹立至今的一座寶塔,因此就更具歷史價值而彌足珍貴。該塔通高6。3米,是五座銅塔中最高的一座,這是因為它隱合北臺,而北臺是五座臺頂中最高的,有華北屋脊之稱,因而該塔也就最高。最西邊的這座塔也是鑄造於明萬曆三十八年,與第一塔同庚,但它在1985年翻修過,通高5。33米。

這兩座塔均為雙層束腰須彌座,塔身由覆缽和十三層樓閣組成。其覆缽開有券門,內部分別供著西方無量壽佛和北方不空成佛。外部鑄有圖案和經文。樓閣每層八面,外鑄佛像。自底及頂漸次收分,上置葫蘆塔剎。這兩座塔玲瓏精巧,無比精緻,當為明代銅塔鑄造藝術精品。此二塔均系當時該寺僧人勝洪和尚建造。西塔除了上述的共同點之外,尚有一點不同,即西塔的塔座上多了一個小小的土地廟,由此生出一段美麗的傳說,西塔也因此而自清代以來就更為遊人所關注與喜愛。

相傳,清聖祖康熙有一次朝臺來到該銅塔前,隨便向陪他遊覽的該寺老僧問了一句,說:“這裡廟不少,因何獨不見土地廟?”老僧急忙指著該塔塔座上如拇指般大小的一個小銅廟說:“阿彌陀佛。啟稟萬歲,這就是一座土地廟。”康熙俯首細看,果真發現在拇指大的小廟內,有一尊小得可愛的小土地。康熙頓時龍顏大悅,笑著說:“好大的土地!”

誰想,康熙話剛出口,廟中那小土地爺便躍然而出,跪於康熙面前,邊磕頭邊大聲說:“謝主龍恩!”康熙越加稱奇。俗語說,主子嘴裡沒空言。隨著康熙隨便說笑的一句話,顯通寺裡的這個小土地,就被敕封為“山西大土地”。另外,這座塔因覆缽與塔座銜接處出現了裂縫,五臺山管理局於公元1985年7月對其原拿原放地進行了翻修。7月10日,當拆開塔身時,發現塔內藏有一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該經共81本,系明代萬曆十八年至萬曆三十四年,由30多人經16年時間手書而成。此部《華嚴經》在該塔中塵封了370多年,秋毫無損。

裝經的藍色梵筐色澤尤新,“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個金字黃燦燦光亮照人。整部經卷洋洋灑61萬餘字,字字工整清麗,莊重大方,實為佛經之明珠,書法之瑰寶,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中間這三座塔均是近年來補鑄的,它們分別建在原來的八角石砌塔座上。隱合東臺的“大圓智鏡塔”,通高4。9米,塔座為雙層束腰須彌座,底層鑄有八大金剛、花卉等圖案;上層各面鑄有六尊歡喜佛像。

須彌座上有八角圍欄,飾有二龍戲珠和獅子滾繡球圖案。塔座上面的佛缽開有券門,內供東方阿閣世佛,外部鑄有“佛曆二五三五年重建”和“圓智鏡塔”字樣。佛缽之上為“十三天”,寶蓋上吊著20多個風鐸。塔剎上裝有三層寶珠,光亮華貴,閃耀天庭。隱合南臺的“平等性智塔”,通高5。43米,塔座也為雙層束腰須彌座,下層飾有64瓣蓮葉,上層四面飾有花卉圖案和重建時間。須彌座上置一個24面的空心葫蘆,蘆底有四尊力士肩負塔身。其餘各面鑄有佛像20尊。

上面為八角十三層樓閣,每面鑄有一佛二侍者,計有104尊佛像、208尊侍者。每層塔角掛一風鈴,計有104個。寶蓋為八角瓦壠樓簷,上置仰月和三層寶珠塔剎。該塔個性鮮明,新穎奇特,是一座罕見的組合式空心佛塔。中間這座隱閤中臺的“法界體性智塔”,通高5。5米。塔底為上小下大的三層八角須彌座,中層四面中間和上層四面上邊,相間各有四尊力士,正面鑄有重建該塔的時間,其餘面上尚有獅子滾繡球、二象轉法輪圖案,大方華麗,耐人尋味。

塔身三層,由三個24面的葫蘆垛成。每個葫蘆中間四面鑄有佛像共計12尊,其中四面鐫鑄著《大日經》文,共計12篇。再上是飾有花紋的寶蓋和光華耀目的三層寶珠構成的塔剎。這是一座造型獨特、建造精美、國內十分罕見的葫蘆形佛塔。

這三座照原樣復鑄的新銅塔,從造型、工藝上看,均展現了當代高超的鑄造藝術。這五座古今鑄造業的精品佛塔薈萃於銅殿之前,既構成了五臺山的一大景觀,更襯托了銅殿的莊嚴與不凡,致使中外遊客每到這裡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每座寺院有每座寺院的亮點。凡遊覽過顯通寺的遊客,都認為該寺無處不閃亮,亮中之亮數銅殿。有位當代詩人,曾寫過一篇歌頌這座銅殿的散文詩,其中有這樣的詩句:

望著它,就像讀著一首優美的抒情詩。

它樸實天然,又含蓄雋永。

望著它,又像戀著一位絕代佳人。

它雍容華貴,而又典雅大方。

亮麗於我們眼前的這座金光閃閃的建築,大家一定會異口同聲地說:這不是銅殿,分明是一座金殿呀!不錯,該殿的外表確實是金的,但內裡卻是銅的。為了保護這件稀世珍品,公元2000年,該寺僧眾用金箱從外表裝貼了一番。

銅殿是顯通寺中軸線上的第六座殿宇。該殿是由明代顯通寺著名僧人妙峰祖師從13個省(當時全國共有13個省級一樣的機構)一萬戶人家化緣得到的十萬斤青銅鑄造成的。據說,清聖祖康熙第二次朝臺時,懷疑這銅殿內裡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曾毫不猶豫地抽出腰間寶劍狠勁劈向銅殿西北角那根銅柱上,結果證明徹裡徹外貨真價實。只可惜完美無瑕的銅殿從此在那根銅柱上留下一道裂紋。

銅殿從裡到外渾然一體,天衣無縫。其造型完全與北京故宮的金蠻殿相仿,只是比其小一點,可謂濃縮了的“金蠻殿”。重簷歇山頂。面寬4。7米,進深4。5米,高5米。比例十分協調,從外面看呈兩層樓狀,內裡卻是一座孤頂殿堂。上層四面各裝六幅格扇。四周有青銅欄杆,似可供憑欄遠眺,其實是上不去的。下層四面各有八幅格扇,格扇上分別雕鑄著二龍戲珠、丹鳳朝陽、喜鵲登梅、犀牛望月、牡丹出瓶、玉兔拜月、鯉魚躍龍門、獅子滾繡球、老鼠盜葡萄等優美圖案,形象逼真,活靈活現,高超的雕鑄技藝令古往今來的遊客讚歎不已!殿脊兩端鑄有兩隻躍躍欲飛的蠻吻。蠻吻,相傳為龍王第九子,塑在這裡起護衛銅殿的作用。殿脊中間裝有一個葫蘆狀風磨銅頂,舒展大方,光彩熠熠。銅殿內正中供有銅質文殊騎獅像,高約一米,逼真的神態處處給人以敏慧靈秀的感覺。周圍銅壁上鑄滿了銅質盛金小佛像,共一萬尊。殿內的景泰藍供器,均為康熙皇帝朝山時所賜。

這座精美絕倫、價值連城的銅殿監製於荊州,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春運回五臺山。因萬曆皇帝於萬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五月興工重修顯通寺而沒有安置,到萬曆三十七年顯通寺竣工後,銅殿才被安置在這個地方。

早在17世紀初我國就有了如此高超的銅鑄藝術水平,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人民是所有奇蹟的真正創造者。

從銅殿兩側拾級而上,便到了顯通寺的最高處——中軸線上的第七重大殿——藏經殿。因該殿在寺院的最後面,又居最高處,因此又叫後高殿。此殿二層五間,面寬16。3米,進深8。2米,高約9米。因為是藏經殿,過去這裡樓上樓下都貯藏著好多的經書。現在殿內供著的是銅質甘露文殊像。在該殿東西兩壁的佛臺上,置有木製佛龕,內供八大論師。所謂論師,是指對佛經有特別精湛理解的人。

他們分別是:龍樹、無著、陳那、釋迦光、聖天、世親、法彌和功德光。他們是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和瑜伽行派的創始人和論師。這八大論師像都是銅質塑像,鑄於公元1995年。在塑造技藝上借鑑了古印度的一些繪畫藝術,成為五臺山寺廟中一組獨具風格的塑像。

殿內還有一件雕刻華麗的經櫃,內藏美國紐約光明寺壽冶和尚親手書寫的《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一些經文,是壽冶和尚親自送給顯通寺珍藏的手抄本。壽冶曾任五臺山碧山寺住持,後定居美國。

出顯通寺大山門,沿著來路向前走50米,往左側一拐,穿越一座小門,一眼就能看見一座青磚砌成的高大建築,這就是佛國藏珍樓。建國前這是顯通寺的糧倉。它高15米,面寬12。7米,進深12。85米。據說這裡儲滿了糧食,夠顯通寺的僧人吃一年。1987年6月此樓改為五臺山佛教文物陳列室,1990年改為《佛國藏珍樓》。

藏珍樓共分三層,第一層介紹五臺山概況並陳列著較大較重的文物;第二層展出陶、木、金、石等珍品;第三層是字塔、經書和名人字畫等。計有大社銅牛、華嚴字塔、石質銅音侍女像、銅鑄武則天、鄭板橋木刻竹籃畫、趙孟潁觀音畫像、張大千敦煌壁畫、文殊菩薩鞋、關公夜觀《春秋》軸、蘇武牧羊瓷罐、菩提樹葉畫、十八羅漢像等總計近400件珍貴文物。欣賞這些名貴的歷代珍品,便於我們進一步瞭解五臺山豐富的佛教歷史文化,同時也能油然生髮一種民族自豪感。

顯通寺裡故事多。我們在遊覽了這座氣勢恢宏、環境幽雅、名揚四海、蜚聲中外的著名古剎之後,都會有這種感覺。有人說,在顯通寺,每座殿宇樓閣,每處碑石草木,只要舉目一望、伸手一摸,就會閃現出一串串神奇美妙、耐人尋味的故事。不錯,就連我們準備去遊覽菩薩頂的時候,前面那座高大的硃紅照壁(也叫影壁)也內含著一個與顯通寺有關的十分有趣的故事。顯通寺的神奇美妙與博大精深,可謂國內僅有,世所鮮見。

開山鼻祖——顯通寺

開山鼻祖——顯通寺

開山鼻祖——顯通寺

開山鼻祖——顯通寺

Tags:顯通寺五臺山文殊菩薩釋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