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由 朱桀的行走筆記 發表于 旅遊2021-07-01

簡介最初從福建莆田來這裡的鹽工,他們因地制宜,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於是放棄最早他們延續的“煮海為鹽”的製鹽方法,選擇用經過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製成含高鹽分的滷水,再將滷水倒在石槽內,經暴曬製作成鹽巴,這裡也就成為了最早採用日曬

千年古鹽田在哪裡

導讀:

如果去海南旅行,你會想要打卡的景點會是什麼?相信絕大多數的遊客都是嚮往著三亞的碧海藍天、陽光沙灘還有數不盡的海灣,也正是三亞的名氣之大,所以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海南是處處充滿著椰風海韻的樣子。其實,在海南不只有以三亞為“椰風海韻”為代表的自然風光,還有很多其他的人文景觀,其中就有一處千年古鹽田,它不僅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曬鹽工藝,也改變了過去“煮海為鹽”的製鹽方法,更是被清朝乾隆皇帝聽聞後,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1200多年前,從福建莆田遷移而來的鹽工,發現這裡是一處絕佳的製鹽地,於是便在這裡安營紮寨,開始了製鹽。即使是現在鹽田村仍有30多戶鹽工,他們依然每天都在這片鹽田上,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古老的製鹽的方式勞作。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並不是一小片而已,這片鹽田有750畝,靠近會發現這片靠近海的區域中,有很多很多表面有一個凹槽,形若巨大的硯臺的石槽,歷史上這裡石槽的數量有將近7000多槽,數量之龐大,時至今日依然有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佈海灘。這也是鹽工們就地取材,把海邊大片的天然火山岩石削去一半,然後經過打磨鑿成淺淺石槽,酷似一方硯臺,因為岩石大小不同,高低有差別,所以眼前的石槽形態大小各異,錯落有致的安放,蔚然壯觀。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很多遊客第一次來到這裡,看到海岸線數量如此之多的石槽也會納悶它到底有什麼用途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儋州製鹽人是如何製鹽的。最初從福建莆田來這裡的鹽工,他們因地制宜,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於是放棄最早他們延續的“煮海為鹽”的製鹽方法,選擇用經過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製成含高鹽分的滷水,再將滷水倒在石槽內,經暴曬製作成鹽巴,這裡也就成為了最早採用日曬的製鹽場。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從上面的製鹽的方法中,我們也就瞭解了這些石槽的作用,是曬鹽最為重要的部分。是的,經過太陽曬乾的海灘泥沙澆上海水過濾,製成含高鹽分的滷水倒在石槽內,因為靠近海岸線,所以在漲潮的時候,海水也會自動漫入這些石槽,讓烈日曝曬成鹽。這些石槽也是日曬製鹽最為重要的部分。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雖然現代化製鹽的方法早已經成為主要生產力,但是儋州千年古鹽田依然能夠延續,也是因為這裡日曬出來的鹽是被官方認可的。歷史上,由於儋州千年古鹽田日曬出來的的鹽味鮮,而且對多種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在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聞報後,更是親筆御書“正德”賜給儋州鹽田人,所以時至今日,這裡依然沿襲著1200多年來的古老的製鹽的方式,依然被人們所認可。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儋州千年古鹽田,延續著最古老的曬鹽工藝,乾隆皇帝為其親筆御書

Tags:石槽鹽田製鹽儋州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