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黃帝內經》病機理論總結

由 青木中醫堂 發表于 運動2021-06-09

簡介在“諸禁鼓慄,皆屬於火”的病機中,出現口噤、寒慄等症狀,是由於陰陽相爭,陽欲宣發,陰欲收斂時,而出現的陽不勝陰,陰居主導的暫時現象

氣營兩燔是什麼意思

導讀

源自《素問·至真要大論》的病機十九條,是古人將長期的臨床實踐經驗,用高度概括的筆法,簡明扼要的在原則上指出病因、病位和病理變化的綱領性文獻,是中醫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基本準則,也被稱為是《黃帝內經》病機理論的核心內容,可以指導開方用藥,也能用於針灸處方。但因文字深奧、句法嚴謹、寓意含蓄,很多人對病機十九條的理解感到費勁,今且分享針藥大師張吉對病機十九條的分析。

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即是病機

,《素問·至真要大論》透過“病機十九條”集中論述了病機理論的核心內容,它是古人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把錯綜複雜的臨床症狀經過高度概括,運用審證求因、取類比象的方法,將各類疾病發生的一般機理總結歸納為十九條,作為尋求病機的理論準則。其言簡意賅,旨深理奧,頗具臨證指導價值。

原文如下

“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鬱,皆屬於肺;諸溼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洩,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溼;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如何掌握這些病機,並與臨證相聯絡,真正起到執簡馭繁的作用,張吉對此進行了深刻的分析。

一、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在研究疾病時,要掌握髮病的機制——其屬於何髒何腑或因寒因熱。病機十九條總的來說,可歸納為五臟病機(心、肝、脾、肺、腎、上、下)與六氣病機(火、熱、風、寒、溼)兩個方面。五臟病機以其病位而言,六氣病機以其病性言,言病位必有病性,言病性則又不離病位。因此,五臟病機不外乎六氣之變,而六氣之變又是臟腑氣血陰陽失調所出現的病理反應。以“諸厥固洩,皆屬於下”為例。厥證分兩種:一是指陰陽氣血不調而出現的四肢厥逆證。二是指昏僕不省人事之暈厥證。屬於肝、腎病變居多。固,是指二便不通。洩,是指二便不固(也有人認為固洩是指大便而言)。固洩屬大腸、膀胱、腎的病變居多,故亦屬下焦。先論述厥證。

1.厥逆證

四肢逆冷,膚色蒼白,冷汗時出,精神萎靡,神情淡漠,脈沉細。可分為寒厥、熱厥兩種。(1)寒厥由於陰寒內盛,陽氣衰於下,寒盛則血行不暢,陽氣衰則溫通無力,陰陽之氣不相順接,故出現寒厥證。治宜溫中散寒。以四通湯加減治療。(2)熱厥多見高熱病,熱盛燔灼,傷津耗液,而致陰氣衰於下,陽氣獨亢,陽盛極則反寒,熱鬱於內,寒越於外,即由高熱而突然出現四肢厥冷汗出之厥逆證。如《傷寒論》“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之意。症見胸腹煩熱,譫狂口渴,先熱後厥,舌紅絳,脈促或沉遲。宜回陽救急,清熱解毒。以參附湯加黃連、黃芩、牡蠣、龍骨等治療。

2.暈厥證

指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但有逐漸甦醒之機。此證病因繁多,《黃帝內經》載有暴厥、煎厥、薄厥和屍厥等。後又有氣厥、血厥、淡厥、蛔厥等。總為氣血逆亂所致,分虛實兩種。(1)實證①肝陽暴亢:暴怒傷肝,肝氣上逆,血隨氣升,氣血上壅,矇蔽清陽。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臨床症見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唇紫面赤,脈弦。先宜辛涼開竅,以安宮牛黃丸,再用活血順氣法,宜通瘀煎(《景嶽全書》)加平肝潛陽之天麻、鉤藤、石決明等治療。②痰濁壅滯:平素痰盛,復因惱怒氣逆,痰隨氣升,上閉清竅,而致突然暈厥,且伴喉間痰鳴,口吐白沫,四肢厥逆,苔白滑,脈沉滑。宜行氣豁痰,治以導痰湯加白芥子、石菖蒲等。③暑熱燻灼:平素陰虛陽亢,復感暑熱燻灼,上擾清陽而致突然暈倒。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闢積於夏,使人煎厥。”先宜安宮牛黃丸辛涼開竅,醒後再用三物香薷飲加膽南星、石菖蒲、黃芩等清暑益氣。(2)虛證①血虛暈厥:見於失血過多,氣隨血脫,不能上承於頭而致暈厥。臨床症見人事不省,面白,舌淡,脈沉細無力。宜以人參養榮湯補氣血。②氣虛暈厥:由於下元素虧,元氣不足或氣虛下陷,清陽不升,而致突然暈倒,面色白,汗出肢冷,脈沉弱。宜先用參附湯補氣回陽,再用八珍湯氣血雙補。再來看固洩。

1.大便秘結的臨證分析

大便的形成主要在於大腸。如《素問·靈蘭秘典論》中說:“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且與脾、胃、小腸有關,水谷經過胃的腐熟,脾的運化,小腸分清泌濁,其糟粕傳送至大腸,經大腸的傳導,吸收水分最後形成大便。所以《靈樞·營衛生會》說:“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如大腸有寒、有熱,其機能亢進或低下,都會影響大便的形成。且水谷的運化過程中,還經過脾、胃、小腸等消化器官,這些臟器的機能改變或受外邪侵犯,都可影響大便的形成。①熱秘:由於胃腸積熱,或熱病過程中,或熱病後餘熱未清,燻灼津液,腸道枯燥而致大便秘結。可伴見身熱面赤,口臭咽乾,小便短赤,苔黃燥,脈滑實有力。治以麻子仁丸清熱潤腸。②冷秘:由於陽虛或年老髒寒,腸道氣滯,陰寒內生,陽氣不運,津液不行,腸道乾枯,推蕩無力,而致大便艱澀,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遲。治以溫腸逐寒,宜溫脾湯去大黃加當歸、肉蓯蓉、杏仁等溫潤之品。③虛秘:由於血燥津枯或因久病氣虛,傳導無力,均可導致大便艱澀。偏於血虛者常伴面色不華,時覺眩暈心悸。偏於氣虛者,可伴面色白、氣短汗出等症。偏於血虛治以潤腸丸養血潤腸(見《沈氏尊生書》)。偏於氣虛治以黃芪湯益氣潤腸(見《金匱翼》)。分析:由於腸道阻隔,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清濁相混,阻塞腸道,而見腹部脹急,大便不通,堅硬而痛,且伴不欲飲食,嘔吐,苔白膩,脈弦緊。治以芒硝通結湯通降開結。

2.洩瀉的臨證分析

洩者如水之洩,勢猶舒緩,瀉者直下,其勢較急,微有不同,臨床並稱洩瀉。洩瀉亦不外脾、胃、大腸、小腸的功能改變,或感受風寒溼邪,影響消化功能所致,尤以 ,溼邪最為重要。如《黃帝內經》“溼勝則濡洩”,溼盛傷脾,水溼不化而致洩瀉,而脾陽賴命火以溫,命火不足,亦可導致洩瀉。①飧洩:由於脾虛肝旺,脾主運化,肝主疏洩,若肝旺則橫逆犯脾,脾虛則運化失職,升降失常,清濁不分,完谷不化,而致洩瀉。臨床常見大便清稀,水谷不分,完谷不化,腹脹腸鳴,時痛時瀉,瀉後痛不減。治以痛瀉要方加葛根、升麻扶脾抑肝。②溏瀉:常因暴飲暴食,或誤服腐肉敗卵,損傷脾胃,脾虛溼停,食積化熱,溼熱積滯下注大腸,而致洩瀉。臨床症見大便稀溏,黏稠氣穢,時痛時瀉,肛門灼熱後重。或伴身熱,苔黃厚膩,脈濡數。治以芩連葛根湯清熱利溼。③鶩洩:因寒溼之邪,傷及脾胃,礙脾健運,而致清濁不分,並走大腸而致洩瀉。臨床症見大便清稀,清黑如水,其中稍帶結糞,類如鴨糞,伴見小便清長,四肢欠溫。治以附子理中湯合平胃散溫中散寒,健脾利溼。④濡洩(洞洩,溼瀉):平素脾虛,復感溼邪,而致水溼內停,湧洩大腸。臨床症見大便清稀,湧射如水,色如塵水,腹不痛,伴身重胸悶,尿少黃赤。治以胃苓湯溫脾燥溼,分利小便。⑤滑洩:由於氣虛下陷,大腸滑脫,氣不收斂。臨床症見水谷俱下,瀉下如注,腹不痛,時愈時發,纏綿不愈。治以補中益氣湯加訶子、肉豆蔻補中固脫。⑥五更瀉:由於命門火衰,火不溫土,溫化無力,每於五更之時,陽氣當復而未復,陰氣極盛之時,寒溼之氣衝擊大腸而致瀉。臨床症見五更腸鳴作瀉,瀉後則安,下肢欠溫,舌淡,脈沉細。治以四神丸溫補命火。3。癃閉的臨證分析固,亦包括小便癃閉。癃指小便不暢,短少,其病勢較緩;閉是欲解而不得解,膀胱脹急,閉而不通,其病勢較急。常合稱癃閉。癃閉證的發生主要在腎和膀胱。《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由於膀胱溼熱,或膀胱阻塞,膀胱失藏津液的功能,故小便癃閉。但氣化的根本在於腎,腎主二陰,主氣化司開闔,當腎陽虛時,氣化失職,開闔失常,則為小便癃閉。另外,小便不利與脾、肺亦有密切關係,肺為水之上源,由於熱壅於肺,肺失清肅,津液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亦可導致癃閉。脾為中州,主運化水溼,若溫熱蘊結,水液的轉輸環流受阻,則津液不能下輸膀胱,發為癃閉。①肺熱氣壅:臨床症見小便點滴不爽,色黃赤,伴身熱氣喘,咽乾煩渴,苔薄黃,脈數。治以清肺飲清肺熱,利小便。②溼熱蘊結中焦:由於溼熱蘊結中焦,三焦水道不通,氣化不行,小便閉而難出。常伴見腹脹、口渴。溼熱鬱蒸肌膚,則伴見面目悉黃,苔黃膩,脈滑數。治以茵陳五苓散清熱健脾利溼。③溼熱蘊結膀胱:由於溼熱蘊結膀胱,阻滯氣化,臨床症見小便淋瀝難出,腹脹,膀胱脹急,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數。治以八正散清熱利溼通淋。④腎陽不足:由於命火不足,氣化失職,津液清者不能上騰,濁者不能下輸膀胱,而為少尿癃閉。常伴見腰痠膝軟,若水溢肌膚則為水腫,舌淡,脈沉細。治以八味丸或右歸飲溫陽利水。⑤膀胱阻塞:由於瘀血敗精,蘊結下焦,阻塞膀胱,而致小便點滴不暢,或尿如細線,或尿中夾有砂石,常伴尿痛,小腹脹痛。治以八正散合石韋散加減(金錢草、萹蓄、瞿麥、石韋、冬葵子、海金沙、懷牛膝、雞內金)清熱利溼,通淋散結。有血尿者加小薊、旱蓮草。

二、有者求之,無者求之

《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十九條的原文後,尚有“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這一段話,前兩句上文已做分析,不難理解,何為“有者求之,無者求之”?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病機十九條進一步的概括和延伸,臨證分析除了要掌握髮病的機制——病性屬寒屬熱,病位在上在下,還要研究已經出現的症狀和即將出現的症狀。這裡不妨以病機十九條中因於火而發病的幾條為例。

1.諸熱瞀瘛,皆屬於火

瞀即目不明,眩暈甚則心中昏悶,伴不同程度的神志障礙。瘛即筋脈拘急,抽搐。此句是指高熱、神志昏悶、拘急抽搐等症狀,多屬於火熱的病機。張景嶽認為“熱邪傷神則瞀,亢陽傷血則瘛”,總因熱盛所致。熱盛為何會出現神志障礙和抽搐呢?頭為諸陽之會,六神之府,清輕之陽上升於頭,則神清目明。如熱盛上衝,擾亂清陽,則神志眩瞀,朦朧不清。一般多見於實熱重症。在溫熱病中,多因熱入營血,邪傳心包所致。心包有代替心主神志的作用,而心主神明,邪傳心包實際上可為熱擾神明,故可出現神志昏悶、神志障礙等精神症狀。熱盛燔灼,傷陰耗液,血枯津燥,而致血不養筋,筋脈拘急而抽搐。臨證可見:①實熱陽盛:外感暑熱之邪,或外邪鬱久化火,火盛燔灼上衝於頭,則見煩躁譫語、神昏等精神症狀。並伴高熱,舌紅,苔黃燥,脈洪數有力。熱盛傷血,筋失所養則見抽搐。治以黃連解毒湯清心瀉火。若由於溼熱相蒸而出現黃疸,則宜加茵陳、敗醬草、水牛角、玄參、牡丹皮之類以清熱利溼退黃。②氣營兩燔,邪陷心包:見於溫病過程中,臨床症見高熱譫語,舌絳,並伴抽搐。熱傷血絡而有發斑疹者,宜清營湯加減清心開竅,涼營解毒。③熱動肝風:高熱燔熾,熱極化火生風,風火相助,上擾清陽則見神昏,熱盛風動則見抽搐,甚則角弓反張,舌紅絳,脈弦數。宜清瘟敗毒散加減清熱瀉火,平肝息風。

2.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禁”是口噤,牙關緊急,口不能張,言語不清。“慄”是寒慄,戰慄。“鼓”是鼓頜。“喪神守”是惶恐不安,神不自主。此條是指若出現口噤、鼓頜、寒慄、神志異常、惶恐不安、神不自主的症狀,其病機多屬火。這些症狀多表現在高熱之前,正邪相爭的階段,即在外邪侵入人體之時,邪欲深入,正欲抵邪,陰陽紛爭,陰邪外盛,陽氣被遏,陽欲伸張,陰欲收斂,陽拒於內,陰擾於外。陰寒外盛則出現口噤、寒慄、鼓頜等症。待陽盛陰退,陽氣發洩則為熱。如《素問·瘧論》雲:“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頜,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當熱盛之時由於熱盛擾動神明,神不守舍,故有惶恐不安之感。臨床多見於發高熱之前的正邪紛爭階段。

3.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多種逆氣上衝的症狀,多與火熱相關。“逆”為反其向而行,“衝上”為突然向上的意思。人體臟腑功能均有一定的執行方向,即稱為“氣機”,如果氣機紊亂即為“氣逆”,例如胃氣上逆則為嘔吐、噫氣、呃逆等;肝氣上逆則為肝火上炎、肝陽上亢;肺氣上逆則為咳喘……以上所列症狀中,只有一部分是因火熱而導致的。但“氣有餘便是火”,火為陽邪,有熱象,本性上炎,火邪破逆則可使氣逆上衝為病。例如生理狀態下,肺胃之氣以降為順,如受火邪煎迫則可氣逆上衝而為病。臨證分析:①嘔吐:病機總由胃氣上逆而致,分實熱與虛寒兩類。因火邪上逆者,屬實熱,嘔吐多突然發作或食後即吐,勢猛聲壯,苔黃脈大。治宜清熱降逆止嘔。②噯氣:病屬胃氣虛寒,氣滯不暢,運化失常者多。屬於火者,可見胃中痰火熾盛,噯氣有臭味,伴腹脹滿,治宜二陳湯加川黃連瀉火降逆祛痰;亦可見於飲食過多者,多於食後噯氣,伴吞酸、胃中嘈雜等,治宜健脾和胃,消食降逆。③呃逆:證屬熱者,多因陽明內熱,大便秘結,胃氣上逆。臨床症見呃逆連聲有力,治宜竹葉石膏湯清胃降逆。證屬虛寒者,多見脾腎陽虛,厥氣上逆,呃逆低微,氣不接續,病多嚴重,治宜補益脾腎,和胃降逆,治宜旋覆代赭湯加附子、乾薑、吳茱萸等。

4.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躁”為躁動不安,手足躁擾,內外不寧。不同於“煩”,“煩”為心胸慍怒,外不現形,但都有神志異常。“狂越”為狂妄浮越,少臥不寧,多由痰火內擾、心神不寧所致。臨證分析:①痰火擾心:由於五志鬱結,鬱而化火,灼津生痰,痰火互結,矇蔽心竅,而致狂躁之證,臨床症見哭笑無常,語無倫次,登高而歌,棄衣而走,多見於精神分裂症或狂躁性精神病。治宜礞石滾痰丸合清心丸清心滌痰開竅。②熱擾神明:多見於外感熱病過程中,實熱燻灼,上擾神明,如陽明裡實證,腹滿,大便燥結,煩躁譫語,甚或循衣摸床、惕而不安,苔黃,脈洪數。治宜大承氣湯加減洩熱存陰。如由於溫邪逆傳心包,擾動神識,而見煩躁、譫語、神昏等神志症狀,併兼口渴、舌絳、苔黃、脈數等。治宜清營湯清心開竅,涼血解毒。

5.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胕腫”有兩種解釋:①水腫,②足背腫。《辭源》記載:“胕音膚,足也。”“疼酸”為痛不甚而酸楚難名者。此條以足背腫為宜,因“水腫”已在“諸溼腫滿,皆屬於脾”中論述,故不應重複,且因水腫而出現疼酸驚駭者少見。因此可解釋為足背腫兼有酸楚發熱,甚至驚駭等。足背的無名腫痛,甚而發熱驚駭,多因火熱內蘊,氣血壅滯所致,多屬外科疾病。在“諸禁鼓慄,皆屬於火”的病機中,出現口噤、寒慄等症狀,是由於陰陽相爭,陽欲宣發,陰欲收斂時,而出現的陽不勝陰,陰居主導的暫時現象。但隨著疾病的發展將會出現什麼症狀呢?火邪上擾神明,會出現心中煩悶的瞀冒症。或因熱感傷津、津虧液燥而出現瘛瘲症。另外,也有可能因為火熱出現“諸躁狂越”的神志症狀。因此,張吉認為病機十九條的每一條,只是說明一個方面的症狀,而不是全面論述“火”的病機,所以應當研究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症狀,還會出現什麼症狀,故為“有者求之,無者求之”,舉一反三,力求辨證,不可抓住一條而孤立地看待,而要全面分析,這是十九條的眼目。

點選下方連結購買 中醫經典 包郵

▶ 版權宣告:

1、文源:中醫思維 轉編/王超坤。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聯

Tags:病機治以而致屬於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