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秋蟲隨筆」柏樹樑印象

由 渝夫文苑 發表于 運動2023-01-30

簡介阿儉人在軍營,不忘家鄉故土,幾番努力,終於爭取到一些資金,投入家鄉建設,山民渴望了近百年公路,總算變成了現實

柏樹的香味對人好嗎

「秋蟲隨筆」柏樹樑印象

撰文/秋蟲啾啾·重慶開州

編輯/渝夫·天津河東

【渝言不止】

看到秋蟲兄發來的關於故鄉和本人的文字,渝夫倍感親切的同時,還有深深的感動。

人之相交相知,貴在坦誠相待。最近兩次回鄉探親,與秋蟲兄多次交流,次次心情愉悅。尤其是老兄的才學、灑脫和通透,令我眼界大開、受益匪淺。

「秋蟲隨筆」柏樹樑印象

遠處風景,尋常沒有去過,固然不錯;近處風景,朝夕相處,更有味道。

冬日陽光很好,適逢文友阿儉自軍營歸鄉,去其家鄉柏樹樑,聊聊天,走一走,看一看,樂而為之。

越過柏樹樑,正是阿儉兒時居處。此地四周密林,門前開闊,入眼群山,山清水秀,人在高處,銀白飛機掠過,吼聲極大,機頭機尾色彩清晰可見。飛機個子大,真擔心乘客蹲在衛生間,施肥人間,落到小可頭上。

阿儉自幼在此長大。先領我品鑑屋後古墓,看一下,有嘉慶年辰,名字姓盛姓安者有之,縣長安明珊長眠此地,人傑地靈。墓石高大,簷牙凌空,較之現代版墳墓,顯然高出一籌。現代版墓,精緻小巧,能經多少歲月?更荒唐的是,使用水泥或是磁磚,現在工匠有名言,只要當時沒有問題便可領了酬金,高枕無憂了,嘻嘻自樂,以為高明,可嘆可笑!阿儉說,古墓,古人智慧,村人良善,沒有潑物去毀壞,真好!

這阿儉先生,我最早是讀他寫的感恩袁隆平的文章,寫他自幼對食糧的認識,自從袁公培育的水稻良種之後,可以飽飽地吃大白米飯了。文章深情款款,催人淚下。由此,透過網路識得阿儉,此君早年家境貧寒,父母卻竭力供其上學,幸遇良師李達明、趙麗芬等老師,初中畢業,考入高中。那時山區教學環境惡劣,高中招生極少,考上一兩個已是極為不易。高中畢業後,幾經周折,進入軍營。窮苦人家的孩子自立自強,如今應該是師級幹部了?我不是很清楚。

阿儉不是赳赳武夫,應該是個周瑜式儒將,他寫的《您好,譚世英》《越過那道山樑》……是厚厚的書,我讀了,一口氣讀的,寫母親,寫家世,深為書中人物所感動。優秀的人,歷經苦難,在鹼水裡泡過,在鹽水裡泡過,在苦水裡泡過,古來如此;安穩處順,養尊處優,歷來鮮有人傑。自識阿儉之日起,見他以“渝夫”之名每天網路寫文一篇,從不間斷,早早入睡,五點晨跑,風雨何妨?寫文近四千則,少有的勤奮,點贊阿儉,這個重慶開州區嶽溪鎮人,作為老鄉,為之光榮驕傲。

阿儉人在軍營,不忘家鄉故土,幾番努力,終於爭取到一些資金,投入家鄉建設,山民渴望了近百年公路,總算變成了現實。懸壁峭崖,壁上公路,父老鄉親能不喜出望外?眼睛盼紅了,眼睛盼綠了,眼睛盼枯了,終於在近一年變成了現實。這當然是黨的關懷,同時也有阿儉不辭辛勞,為之奔走呼號的結果。我去看了,挖掘機將山路挖平後,日後再水泥硬化,很快便四通八達,讓我摩托逛八方了,豈止方便我一人?幸福世居此地的父老鄉親。

柏樹樑,正在此地。停車下來,仔細看看,山樑上一排柏樹,整整七十二株,兩三百年了。我沒法合抱,太粗了。阿儉祖上先人,鑿石置樹,紮根黃土,瘦土韌木。那樹,堅硬如鐵,雨雪風霜,有何懼哉?倒象狼牙山壯士,更象八百赳赳老秦,守護山樑,侵略者膽敢越雷池一步?青天白日,天光下洩,人在樹下,人面皆綠,天光瀉地,竟然疏疏如殘雪,少年阿儉在此割草幹活。有志者,自古英雄出少年,他的所作所為,委實不負父老鄉親之厚望。

柏樹樑上方還有一硝洞,山岩之中,攀援可上,入洞則仰身匍匐洞深不可測,幽靜乾燥,讓人發毛,倏然蝙蝠繆飛,伴著尖厲叫聲。我想想,入洞到底為了什麼?出洞白光耀眼,吾經歷人間異域了呵!

關於柏樹樑,聽當地壽者言,多年前,來一群強盜,見了柏樹粗大,生砍伐之邪念,執斧頭執大鋸,張牙舞爪而來,但折騰得臭汗淋漓,古柏樹紋絲不動,僅留了一點牙印。這當兒,四五個殺樹行兇之徒,驀地面色青白,冷汗齊出,牙齒打架,忍不住疼得很,紛紛扔了利器,卻用手捂了肚子,喃喃作胡言亂語!顯然,柏樹樑有神人護佑,歹徒只得鼠竄消遁;異日,在不遠處留下一具人體,鼻子屁眼兒不來風了。自此,再無混蛋對柏樹起邪念者矣!

這個地方不是凡俗之地,阿儉先生不論生活在哪裡,都與這兒根深蒂固。他娶的是鄰家女孩,青梅竹馬,姓安,胡家地代,多有此姓。如今,兒子上大學,當然有個幸福的家。古代陳士美,考了個鳥狀元,便忘卻自己斤兩,棄糠糟之妻,而現實生活中,身份地位發生變化,以陳士美為榜樣的傢伙多如過江之鯽,拜金時代,居然被人們認為是識時務者為俊傑,荒唐!

阿儉常嘆惋,別認為所謂城市大麗人了不起,非有房有車另加房車者不嫁,高視闊步,彷彿主宰世界,真如與之過日子,別說什麼同甘共苦共患難,一旦見了人生小溝小坎,馬上眨巴著狐狸眼睛,溜得快,狗也攆不上,有這可能麼?言畢大笑!

這篇小文章該打住了!有景有人有山有水的!

「秋蟲隨筆」柏樹樑印象

「秋蟲隨筆」柏樹樑印象

Tags:阿儉柏樹秋蟲父老鄉親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