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蘇曉輝教授: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危害,對方身體不好怎麼關心. . .

由 九派健康 發表于 運動2021-05-16

簡介就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地方病防治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申紅梅教授以及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中華預防醫學會甲狀腺疾病防治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專家蘇曉輝針對

對方身體不好怎麼關心

中國食品藥品網訊 2021年5月15日為我國第28個“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科學補碘,健康一生”。就此,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地方病防治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申紅梅教授以及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中華預防醫學會甲狀腺疾病防治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專家蘇曉輝針對公眾在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危害的一些問題和困惑進行了權威解答與解讀。

我國大部分地區碘缺乏

申紅梅教授解釋說,我國是受碘缺乏嚴重威脅的國家,碘缺乏的根本原因是人類生活的外環境缺碘,生長在這種環境中的動植物含碘量也匱乏,因此生活在這類地區的人群碘攝入量不夠。人類生活的外環境缺碘狀態是長期並難以改變的,而且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停止碘攝入的情況下,體內儲備的碘僅夠維持2-3個月。如果不能長期、持續地堅持補碘,碘缺乏病就會捲土重來,所以必須堅持長期食用碘鹽。

申紅梅教授認為,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可能受到碘缺乏危害影響。1994年,在哈爾濱、瀋陽、北京、上海、濟南、鄭州、合肥、福州、西安、武漢等10大城市開展的學齡兒童碘營養狀況調查結果顯示,上海等5市屬於碘營養不良;濟南等7市有兒童得甲狀腺腫大。調查表明,營養和生活水平較好的大城市同樣存在人群碘缺乏問題。

申紅梅教授介紹,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為碘缺乏地區,每天從飲水中獲得的碘量約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碘量約為25-50微克;如果不特殊增加富碘食物,則一般人群每天從食物和飲水中獲得的碘就無法滿足人體需求。按照我國《食用鹽碘含量》標準,如食鹽強化碘量水平為25毫克/公斤,每天攝入5克食鹽,烹調損失率按世界衛生組織(WHO)等國際組織推薦的20%計算,每天從加碘食鹽中可攝入碘100微克,加上飲水和食物中攝入的碘,則能達到一般人群碘推薦攝入量。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區的居民不食用加碘食鹽外,其他居民都應食用加碘食鹽。

常用的補碘方式有哪些

蘇曉輝介紹,目前,常用的補碘方法以食鹽加碘為主,其他渠道包括口服碘油丸、服用含碘藥物及營養素補充劑、食用富碘食物等。食鹽加碘是WHO等國際組織推薦的控制碘缺乏病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為預防和控制碘缺乏病,WHO等國際組織在全球推行普遍食鹽加碘策略。首先,食鹽加碘是一種持續、方便、經濟、生活化的補碘措施,可以透過較小的投入獲得巨大的社會收益和間接的經濟效益,以實現提高人口素質的目的。

蘇曉輝建議,在選擇補碘方式時,可先考慮透過食用加碘食鹽及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補碘;還可考慮給予含碘營養素補充劑等。根據碘缺乏的程度選擇補碘的劑量。在碘缺乏重病區,當碘鹽防治措施不能有效落實時,可以給育齡婦女、妊娠婦女和哺乳婦女服用碘油丸。

蘇曉輝解釋,從母親懷孕到子代出生後至3週歲以內,是子代腦發育的關鍵時期,若此時發生碘營養不良,會埋下大腦發育遲滯的“伏筆”。兒童青少年各器官生長髮育快,基礎代謝增強,碘消耗較多。妊娠婦女、哺乳婦女、嬰幼兒等人群均是碘的特需人群,兒童青少年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點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這部分人群尤應注意充分補碘。妊娠婦女孕期碘的推薦攝入量從非孕時的120微克/天增加到230微克/天,哺乳期婦女對碘的推薦攝入量增加一倍,達到240微克/天。

申紅梅教授認為,對於個人而言,只要堅持食用碘鹽,就不用擔心碘缺乏問題。個體碘的攝入水平可從兩方面判斷。一是用膳食碘攝入量估算,正常食用碘鹽從飲食中攝入量約為168-184微克,再考慮碘的生物利用度等因素,可以滿足健康成人每日膳食碘的推薦攝入量120微克。採集一次尿樣檢測尿碘,很難作出個體碘營養水平的正確判斷。因為一次尿碘測定結果很難反映碘攝取的平均水平。申教授建議在採尿的前幾天內避免食用含碘高的飲食或藥物,在通常飲食情況下收集尿樣,最好是收集24小時的總尿樣。由於收集24小時的尿樣有一定困難,收集隨機尿樣較為方便。隨機尿樣不能只收集一次,最好間隔一定天數至少收集3次隨機尿樣進行測定,根據動態觀察結果做出碘營養狀況判斷。

蘇曉輝指出,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常見甲亢、甲狀腺炎)患者,因治療需要遵照醫囑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生活在高水碘地區且尚未改水的居民,每天從飲水和食物中已經獲得了較高劑量的碘,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鹽。

甲狀腺癌與食鹽加碘是否相關

蘇曉輝指出,甲狀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甲狀腺癌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均呈快速增長趨勢。在我國,甲狀腺癌上升幅度位居所有癌症之首,近10年的年平均增長約18%,調整年齡結構後年平均增長約16。8%。目前甲狀腺癌的病因並不明確,已知的危險因素包括電離輻射、環境、飲食、生活方式及精神壓力等多種因素。我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上升而死亡率基本保持平穩,與臨床診斷水平的提高,影像學技術的進步,臨床過度診斷密不可分。目前證據表明,食鹽加碘與甲狀腺癌升高的現象沒有關聯。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無論是否採取補碘措施,無論碘攝入量是增加、穩定亦或下降,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都增加,並且主要以直徑小於1。0釐米的微小癌增加為主。

另外,很多人還擔心碘酸鉀作為食鹽碘強化劑的安全性。為此,申紅梅教授解釋說,因碘酸鉀比碘化鉀穩定,我國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採用碘酸鉀代替碘化鉀作為食鹽的碘強化劑。碘酸鉀是一個具有較強氧化性的物質,作為食鹽碘強化劑其安全性引起社會關注。但是,碘酸鉀碘鹽並不等於碘酸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證實,碘鹽中的碘酸鉀與各種食物烹飪後都能轉變為碘離子和碘分子(揮發損失)。其中,86。5%轉變為碘離子,13。2%轉變為碘分子,總轉化率為99。7%。因此,碘鹽經烹飪後或者涼拌30分鐘後,碘酸鉀幾乎不再存在,不必擔心碘酸鉀碘鹽的安全性問題。

如果按成人碘的每日推薦攝入量120微克進行推算,理論上1分子碘酸鉀可以氧化6分子維生素C,那麼,碘鹽每天消耗的維生素C的量僅為1。2毫克。而一般綠色蔬菜每100克中含數十毫克維生素C,因此,碘鹽中的碘酸鉀對食物中還原性物質的消耗量很小,不可能導致健康危機。(衣曉峰)

(責任編輯:宋佳薇)

Tags:碘鹽碘酸鉀加碘食鹽甲狀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