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由 東傑聊海 發表于 運動2023-01-18

簡介柏林系統底缸的結構非常簡單,由三個區域構成:下水+蛋分倉、藻缸、上水倉

海缸藻缸怎麼設定

老規矩,結論黨直接拉到最後!

柏林系統底缸的結構非常簡單,由三個區域構成:下水+蛋分倉、藻缸、上水倉。

來看幾個示意圖: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這個構造適合方缸,或者接近方缸的魚缸,例如60方,80方,90方。他可以最大化的利用空間。

而下面這兩種結構很適合長條形的魚缸: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這種結構可以把藻缸作為一個觀賞區域,但是蛋分不易清理)

要注意的幾個地方:

1、下水必須先經過蛋分!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2、下水+蛋分割槽域完全沒必要隔離開來,因為我想不到有什麼實際意義。

3、蛋分——>藻缸這裡要用上翻水,因為蛋分正常工作需要穩定的水位。

4、藻缸——>上水倉這裡要用下翻水,儘量大的水體可以減少補水頻率。

5、藻缸跟上水倉一定要有隔離,目的是避免異物卡泵引起事故。

6、補水器/球閥/補水探頭放在藻缸裡就可以(有疑問看第四條)。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底缸的水流走向與隔斷設定,側檢視)

————-東傑聊——————

再著名的底缸品牌,也是在以上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小配置,讓底缸看上去更美觀或者操作便捷一些而已,絕對不會增加你飼養生物的成功機率。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BK的成品底缸,售價上萬)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vertex的底缸,售價也在萬元以上)

另外還有一些國產的樣子貨,用玻璃做底缸之後再貼皮……實物又醜又Low!——-我這個評價帶有嚴重的個人偏見。反正我是覺得low到爆!這裡我就不貼圖了。

再看看魚友們的底缸:

這個底缸完全前置了藻缸,可以作為一個觀賞區域,飼養一些小生物。如果你有心情,完全可以把底缸打造成一個海水草缸。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兼具了藻缸與LPS飼養區域的底缸)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你看,是不是“漂亮的品牌千篇一律,有趣的玻璃槽子各有不同呢?”

————-東傑聊——————

底缸的隔斷可以採用淡水的雙層溢流方式: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也可以採用這種單片玻璃+魚梳的方式: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這兩種翻水方式那個更好?我的觀點如下:

先說翻水對底缸的意義,在淡水中,普遍使用大量濾材, 且只有透過“過濾”的方式才能讓魚缸中的顆粒物被過濾出系統。

翻水可以讓不同格子中沉積的灰塵有機會再一次的被帶入下一個格子的濾材上,回到主缸,再進入底缸的濾棉上,週而復始。而

海缸

的顆粒物的過濾方式主要是透過濾袋及蛋分,尤其是蛋分在撇除魚缸顆粒物上的效果尤為突出。

並且我也希望灰塵可以沉積在底缸(回到主缸多難看呀),而藻缸區的作用之一也是讓灰塵在這裡緩沉。

再說海缸到底需要雙玻璃翻水還是單玻璃。

我的意見是:

對於1米以內的底缸,我指的是底缸尺寸,可以使用單塊玻璃+魚梳的方式,這樣最大化利用空間。

而對於1米以上的底缸,可以考慮使用雙玻璃翻水,但是意義不大。 如果是我製作底缸,那麼所有尺寸全部會用單玻璃+魚梳做翻水。

下面這個是我用了幾年的80缸底缸: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這個是我收的二手的40底濾缸的底缸,我準備養SPS。

這個底缸有一個問題:如此狹小的底缸,空間非常緊張,魚缸製作者居然還把下水跟蛋分做了一個隔斷。我這大胖手,未來很難去做什麼操作了。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東傑聊——————

如果魚缸在90cm長度及90cm以內,我建議底缸越大越好,最好充滿整個底櫃。而90cm以上長度的魚缸,我認為沒有必要設定過大的底缸,而是要考慮底櫃空間的合理利用的問題了。

對於90cm以上長度的缸,我建議在底櫃設定一個乾溼分離區域,用來放置電源,若有可能的話,例如120以上的缸,還可以考慮將鈣反,滴定等裝置一同設計在底櫃中。這樣可以避免魚缸外面一堆亂糟糟的裝置。

例如下圖是我家裡的90*75*60的缸(已經賣二手了),因為足夠寬,所以我保留了一個區域(大約20cm寬)用來佈線以及安置各種電源插頭。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海缸有很多裝置是比較高,且需要放在底缸裡的,最高大威猛的應該是蛋分了。所以,我們需要考慮底缸與底櫃的高度問題。

海缸的底櫃一般要保持在90cm高度。而底缸的高度,我的建議是在35-40cm高。這樣預留出來的空間比較好調整、維護裝置。

————-東傑聊——————

這幾年有的玩家會給柏林系統(珊瑚缸)設定乾溼分離。

首先我不支援這個做法,我不認為設定一個乾溼分離區域比直接套一個絲襪或者50目濾袋更有助於控制魚缸的懸浮顆粒物。

其次,你的魚缸已經有活石,藻,蛋分,並不需要額外的乾溼分離區域來處理生化問題。

乾溼分離對於FOT來說,可以很好的提供一個生化過濾區域,更快的轉化氨氮為NO3。

而SPS&LPS缸的思路是有機物、蛋白質等被分解前,就被蛋分撇出魚缸,應該避免或者減少有機物/蛋白質等被轉換為氨氮。(這也是為啥我上面說柏林底缸不需要太大的原因之一)

所以讓那些蛋白質跟各種物質腐爛在 不斷接受水流衝擊的濾棉上我認為不是一個好主意。

同理,濾袋也不應該長期套在下水口而不清洗。因為各種有機物、蛋白質同樣會在濾袋裡被異養菌分解成氨,再被附著的硝化細菌轉換為NO2,NO3。

對於濾袋,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缸裡的魚有病,請掛200目的濾袋。準備三個輪流清洗暴曬;如果你魚缸粉塵多,掛你老婆/女朋友/單身狗去超市買/ 的絲襪或者50目-100目濾袋,2-3天清洗一次。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但是如果你魚缸沒啥事,不用掛濾袋。

————-東傑聊——————

還有濾材的問題,同乾溼分離一樣,我也不建議在魚缸放濾材,包括:XX陶瓷環、XX神磚這些(不過“神磚”理論上是可以有反硝化作用的)。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加強氨氮轉換的,而柏林系統(珊瑚缸)的主要問題是氮磷轉換。

珊瑚缸以珊瑚為主,他不像FOT一樣會有大量的廢棄物產生。所以珊瑚缸沒有大量的氨產生,並不需要很強大的硝化系統促進氨->氮的轉換。

珊瑚缸的主要問題是過快累積的NO3與磷酸鹽。

現在大部分玩家都知道生物生長消耗CNP的比例是100:5:1。我們所有投入到魚缸裡的魚糧,珊瑚糧等最後都會多少分解出C\N\P。但是分解出的比例肯定不是100:5:1。所以最後P,也就是磷酸鹽就非常容易過剩而累積在魚缸裡(C/N是很容易被消耗掉的)。

不管你是厭氧、藻還是用碳源法,對於磷酸鹽來說,遠比硝酸鹽難以降低。

這個話題今天就不深入的聊了,但是我表達的意思你應該接收到了。

————-東傑聊——————

我總結下本篇內容:

1。海缸的底缸三格(下水蛋分+藻缸+上水)為千錘百煉的結構,萬變不離其宗。

2。下水蛋分倉——>藻缸用上翻水;藻缸——>上水倉用下翻水。

3。底缸溢流用雙層玻璃還是單層玻璃取決於底缸大小,我建議單層足以。

4。從長度看,90cm及以內的魚缸儘量把底缸充滿底櫃。90cm以上的魚缸可以考慮留出一些空間來放置電源或者裝置。

5。如果魚缸櫃子高度是90cm,那麼底缸可以做35-40cm高。

6。柏林系統的珊瑚缸不需要乾溼分離。

7。柏林系統的珊瑚缸不需要濾材。

8。治病請掛200目濾袋,1天清洗一次;粉塵多用絲襪/50目-100目濾袋,2-3天清洗一次;沒事兒別掛濾袋。蛋分會幫你打泥的。

海缸的底缸介紹 底缸設計(下)

Tags:魚缸底缸蛋分翻水藻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