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讀懂“反彈效應”,這便是最好的家

由 市場之聲 發表于 運動2023-01-08

簡介例如:孩子寫錯一個字,父母立即指出這裡不對,便是一種針對行為結果的反饋,這種溝通方式,常常會讓孩子形成退縮的心態,形成固定型思維方式,認為自己能力有限,不值得信任

培禮的錯別字是什麼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讀懂“反彈效應”,這便是最好的家

去朋友家串門,正好碰見她陪女兒練琴:

“錯了錯了,又不看琴譜!”

“哎哎,怎麼回事,手形又塌下來了!”

“慢一點慢一點,別總搶拍子!”

女兒彈奏一小節,朋友就打斷一下,再彈奏一小節,又被嫌棄一下。

幾次三番下來,把孩子折騰得筋疲力盡,從剛開始躊躇滿志,到後來像一棵蔫了的白菜,耷拉著腦袋沉默著。

這時候,朋友不甘心,又開始挑剔孩子學習態度不認真:

“你說你,每次練個五分鐘就退縮,太不像話了,就你這樣,能練好才怪!”

一連串的“挑刺”+“抨擊”,讓孩子徹底罷工,摔下琴蓋,氣呼呼地走了。

看到這一幕,不由得想起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的一段經歷。

親戚家的小男孩興致勃勃地給她講故事,由於年齡太小,難免敘述中有詞不達意的地方。

尹建莉發現一處錯誤,就立馬給男孩糾正,接連糾正幾個後,男孩

號啕

大哭起來,說什麼都不肯再講故事了。

事後她非常懊悔,發現是自己急切地糾錯,打擊了孩子的自尊心,傷害了孩子。

心理學家約翰·霍特在《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一書中指出:

“我們應當給他時間讓他自己糾正錯誤,讓他在練習的過程中培養出能力和自信。”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離不開試誤和彎路,這是個體走向成熟的必然過程。

若是父母的眼睛裡,只看到孩子身上的汙漬和瑕疵,缺少欣賞美好和優點的能力,則更容易養出一個不敢愛自己的孩子。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讀懂“反彈效應”,這便是最好的家

01

01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曾經設計過一個著名實驗。

他要求被試者不要去想一頭白熊,結果大家都控制不住地想象出一頭白熊。

01

這一心理現象,被稱為

01

遷移到教育情景中,如果孩子練琴或者從事學習活動時,不停地聽到“這樣不對,那樣不對”的聲音,大腦接收到的指令,反而是在強化這件錯誤的事情。

久而久之,腦海中的白熊,印象越來越深刻,怎麼都甩不掉了。

即便孩子主觀上想要避免出錯時,行動上會更不由自主地陷入錯誤之中。

01

樊登老師曾經在講座中談到過一個案例。

他朋友的孩子寫作業總是出錯,母親會很嚴厲地糾正,甚至由於情緒失控,會忍不住吼孩子。

結果顯而易見,孩子的出錯率更高了。

原因在於,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

注意力的偏移,削弱了孩子的學習能力,陷入越挑剔越差勁的惡性迴圈中。

更深入而持久的影響是,來自對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自我認知上的改變。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讀懂“反彈效應”,這便是最好的家

孩子的每一個舉動,迎來的父母的反饋,如果總是包含挑剔、嘲諷、挖苦、否定等消極評價,都是在孩子心裡刻下這幾個字:“你不行。

這幾個字,就像一塊塊沉重的大石頭,不斷壓實孩子的自卑,固化孩子的自我認知,把自己定義為:

越是禁止,越是反彈。

一旦形成固定思維模式後,孩子的內驅力和發展潛力都會被壓制,連自己都會挑剔自己,不敢相信自己。

正如心理學家趙周老師所言:

“反彈效應”。

刀斧鋒利,如果用得不恰當,反而會讓對方鮮血淋漓,遭受巨大的傷害。

而越是警惕出錯,越容易積累內心對錯誤的焦慮,錯得更多。

父母的挑刺,擠佔了孩子的心智頻寬,令他的一部分專注力,都用於對抗父母帶來的壓迫和恐懼感。

比起眼睛容不得半點沙粒的苛刻型父母,那些心態更淡定、更從容的父母,則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幸運。

《生命成長》節目中,有一期訪談心理學博士賀嶺峰,看完受益匪淺。

賀嶺峰的女兒數學成績很差,老師束手無策,於是,決定“請家長”。

他來到學校後,被數學老師嚴厲地質問了許久:

我能力不足,我做不到。

“孩子的大腦若是雕塑,父母的反饋就是斧和鑿。”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讀懂“反彈效應”,這便是最好的家

面對老師不留情面的訓話,賀嶺峰也感到很不爽,但卻依然沒有撼動他的“從容”。

回到家裡,女兒忐忑地問:“老師跟你說了什麼呢?”

“沒什麼,說你最近一段時間的考試,卷面更整潔了,說明你學習態度端正多了,希望你以後做題時多審題,多驗算,就能提高成績了!”

“就這些?”

“就這些。”

02

教育的真諦,從來不是糾正一道數學題,一個錯別字,而是要去參悟隱藏在事情背後,滲透到孩子內心的那份力量。

02

想起紀錄片《他鄉的童年》導演周軼君,在參觀芬蘭教育後失控的一幕。

當她看到在畫室中沉浸式繪畫的孩子,甚至還有老年人時,忍不住潸然淚下:

02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讀懂“反彈效應”,這便是最好的家

02

誠然,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指引,但這雙手,應該是託舉起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幫助他們走得更遠,變得更優秀,而不是挑剔式的捶打和攻擊,進而摧毀他們的安全感和信心。

02

父母越從容,孩子越優秀

《父母的語言》作者達娜·薩斯金德說:

“有沒有給孩子檢查作業?”

親子互動的方式,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在每一個跟孩子相處的瞬間,我們不妨多一點斟酌和思考,為孩子的成長創設一種更有利的環境。

“孩子同一道題錯了4次,為什麼沒看出來?”

很多時候,父母不曾察覺,自己在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時,急切地用“貼標籤”的方式做出負面評價。

例如:

孩子寫錯一個字,父母立即指出這裡不對,便是一種針對行為結果的反饋,這種溝通方式,常常會讓孩子形成退縮的心態,形成固定型思維方式,認為自己能力有限,不值得信任。

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如果父母能轉換一種語言,更多地使用過程反饋,則會塑造出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敢於努力和接受挑戰的孩子。

同樣的場景下,父母不妨說:“你剛才寫得很認真,比昨天更努力了。”

這種對內心品質的鼓勵和褒獎,才能激發學習動力,更專注於自我提升,不斷最佳化和改變自己。

這位擁有大格局的父親,不僅吸收和消解了所有負面情緒,還用鼓勵、支援、信任的語言,在女兒心裡灑下暖陽。

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女神安妮·海瑟薇曾被親媽赤裸裸地“嫌棄”。

舞臺上光鮮亮麗的安妮,邀請坐在觀眾席上的母親發言,母親卻說:

從細微處著眼,卻不侷限於微末,用更大的智慧和格局,把控孩子的人生不走偏,即為優質的教育。

父母越“挑”孩子越差,讀懂“反彈效應”,這便是最好的家

“好吧,媽媽請你坐下。”安妮無奈又尷尬地迴應道。

“總是有人告訴我,這也不對,那也不對。”

她骨子裡的自卑,總是在不經意間隱隱作痛,令她很痛苦,父母當年的挑剔,像一根尖銳的刺,貫穿在她的生命中。

03

孩子做錯一件事,告訴他沒關係,我們慢慢來,耐心地陪伴他們走向成熟和完善,勝過一切嘮叨和挑剔。

看過一句話:

03

有些錯誤,只有在孩子身上才會出現,接納這份獨特的“萌”和成長的階段性,才能迎來美好的親子關係,給他踏實的安全感。

03

教學學者朱永新說:

03

歸根結底,孩子才是教育的原點,是舞臺的主角。

先去讀懂孩子的心,才能找到開啟教育之門的鑰匙。

不要用挑剔和苛責,讓孩子感到無助、迷茫、恐懼,而是要呼喚愛的微風,輕撫著孩子的臉頰,給他堅實的臂膀依靠,讓他們勇敢地乘風起航。

於己,這是父母之職;於他,這便是最好的家。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市場之聲

宣告:載發此文出於更多分享,不做商業,不代表機構立場,如有相關事宜,請及時聯絡侵刪。

Tags:孩子父母挑剔03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