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陳丹燕:銀行在我眼裡,曾是個“危險”的地方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運動2022-12-10

簡介”本文刊於1996年出版的《作家與銀行》小編有話說:在陳丹燕老師的印象中,老底子人們去銀行辦理業務,是“一長溜人手指夾著銅牌子,等在櫃檯外面”

怎麼把肥皂融合到一起

原創 單靈逸 上海市銀行博物館

文│單靈逸

上世紀九十年代,時值浦東開發開放大環境,金融成為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人們對銀行也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工行上海分行邀請了近五十多位滬上赫赫有名的作家,寫寫他們與銀行的故事,並出版《作家與銀行》一書。作家們作為普通市民談他們眼中的銀行,談他們與銀行之間的關係,分享他們與銀行之間有趣的故事,時值今日,讀起來依然津津有味。為了讓廣大讀者一同欣賞這些名家故事,我們特闢【金融“作”談薈】欄目,邀您與我們一起溫“故”知新。

陳丹燕:銀行在我眼裡,曾是個“危險”的地方

作者:陳丹燕

作家

著有上海三部曲《上海的風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葉》《上海的紅顏遺事》;散文集《唯美主義者的舞蹈》《長裙上的花朵》等。

我眼中的銀行,一向是個危險的地方,首先,是抵抗力弱的人不能工作的。

那是我從小得來的印象。小時候我媽一直警告我不可以碰錢,碰到錢以後,馬上要去洗手,而且要用肥皂洗兩遍。我媽媽說錢是經萬人手的東西,是髒,上面全是細菌。

有時候我到銀行去,趴在高高的櫃檯上看裡面的人嘩嘩地數著錢,心想,數得快的時候,我都可以聞到掀動一疊錢時,融合了食物、汽油、細菌、油墨香的氣味。那麼多的錢,在一個人的手指下流過,翻得比水還要快。

那時候我想,不知道有過多少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瘧疾、流行性感冒、肺結核、猩紅熱的細菌在一張張錢上路過,在那些整理它們的手指上靠岸。不知道在銀行工作的人,心裡對這怎麼想。一輩子都要記住用肥皂洗兩遍手,累不累?

其次,是天天和錢在一起的刺激。那是上海經濟起飛以後的某一天,我去銀行。銀行在我小時候還是個清靜的地方,現在卻也忙亂起來。一長溜人手指夾著銅牌子,等在櫃檯外面,像看賽馬的人一樣,看著裡面的人數錢。那時候銀行用了數錢的機器,銀幣像牙膏一樣緩緩地從出口流出來。

陳丹燕:銀行在我眼裡,曾是個“危險”的地方

我看到一個人把錢像磚頭一樣一紮一紮地扔進一箇舊布袋裡,走了。還看到一個人存17元定期存款,然後把淡黃色的存單方方整整地疊小、再疊小,放在無指手套裡,走了。現在有錢的人是真有錢,沒錢的人是真沒錢。我不知道銀行的小姐是不是有錢。要是一個人,想有錢,可是自己沒有,卻天天經手大把大把的錢,接過來,數了,又送出去,心裡會怎麼想?會不會有自怨自艾?會不會心中不平?會不會想到昨天下班後在百貨店裡看到的一樣中間的東西,因為太貴了而沒有買的事?那年輕的,細細勾了粉紅色唇線的女子,有沒有在平靜如水的臉色底下,日日經歷著考驗?

第三樣危險的,是黃昏時分,店堂要關門的時候。離我家很近的,就有一家銀行,每天到黃昏時候,都有一輛運錢的車來銀行,運走這一天存進來的錢。那時候,有幾個年輕的兵平端著槍從車上下來,站在車和銀行大門之間的人行道兩邊,那一條被真的槍保衛出來的通道上,銀行的人臉色嚴肅地拎出來鐵皮的銀箱,送上車去。我知道走在那條通道上,心裡不一定會是好滋味。如果真有什麼,一定是他們是最沒能力保護自己的。

我有一個從小長大的朋友,在一間銀行做領導。我對他說過我的想法,他看了我一眼,說:“能說不好聽的嗎?”

我說:“大概能。”

他說:“你太蠢。”

本文刊於1996年出版的《作家與銀行》

陳丹燕:銀行在我眼裡,曾是個“危險”的地方

小編有話說:

在陳丹燕老師的印象中,老底子人們去銀行辦理業務,是“一長溜人手指夾著銅牌子,等在櫃檯外面”。陳老師說的“銅牌子”,它的專業名稱為“對號牌”,尺寸比一元硬幣稍大,上面有數字,是銀行網點排隊叫號用的。

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銀行早已由人工派號改為系統自動叫號。客戶可以透過銀行APP或是官方微信等渠道,提前線上預約排隊取號,線上完成預約操作後,在預約的時間前往預約網點,從而節省排隊等候時間。

陳丹燕:銀行在我眼裡,曾是個“危險”的地方

原標題:《【金融“作”談薈】陳丹燕:銀行在我眼裡,曾是個危險的地方……》

Tags:銀行陳丹燕預約作家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