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中文詩詞課堂如何教聲調

由 精選熱點資訊 發表于 運動2022-12-09

簡介綜上所述,在國際中文教學的詩詞課堂上,運用吟唱的方式教聲調,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從“字正”到“腔圓”的變化,而且能幫助他們更深刻地感受中文尤其是詩詞的聲律美,激發他們學習中文的興趣

都是的聲調是幾聲

聲調是漢字語音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於國際中文課堂教學來說,讓學生感受、掌握中國古典詩詞的聲調,會幫助他們感受聲律的美妙。

課堂上,老師對學生作普通話“四聲”的示範,然後在黑板上標出相關線條,告訴學生按照聲調的實際相對音高,可以採用五度標記法來理解;或者是一邊語音示範,一邊伸出手,將聲調行進的方向轉化成手勢,“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個彎,四聲直接降”。這兩種方法,很顯然,第二種更容易理解,也表現了聲調動態的線條美。

那麼,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者想要讀好中國古詩詞的聲調,在筆者看來,除了讀準單個字的聲調,還可以借鑑詩詞吟唱的辦法。

詩詞吟唱,簡單地說,就是延長平聲,縮短仄聲,並且有停有連。在實際中,可以先後開展3個層次的教學:首先,節奏要分明。延長聲調,是一種對聲調調性的“誇張”,但不能忽視詩詞的節奏美。比如,在中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讓學生讀朱熹的《春日》,只有注意到節奏,才能順利讀下去。假如沒有節奏和仄聲的停頓,就會上氣不接下氣,聽起來也毫無美感。在中文課堂上,作為教學延伸,老師還可以向學生解釋,為什麼“識得”二字明明是普通話的陽平聲,卻要讀得和仄聲一樣短促,讓學生在瞭解古入聲字的同時,也體會到漢語聲律滿滿的歷史感。

其次,平聲低、仄聲高。在詩詞中,讀出聲調的高低,才能展現聲音上高低錯落的美感。一般來說,拖長的平聲,聲音就相對低一點,也悠長一點;短促的仄聲,聲音略高昂和響亮。

舉一個例子,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作為示範,老師將詩中的一些字加點標註,這些字的聲調需讀得短而高,再將其他的平聲字讀得低沉而悠長,於是詩中的音樂就被奏響了,學生會情不自禁地跟著老師“唱”起來。

之後,老師可以進而介紹詞作,因為其長短句的設定,聲調就呈現更多組合,音樂性也更強了。老師可以請學生運用前面的規律,自己嘗試著跟隨聲調來“歌唱”。

這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透過吟唱,所唱詩詞的聲調音樂風格是歡快的、溫婉的,還是憂傷的?這種感覺和詩詞傳遞的感情是相似的嗎?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當學生順著這樣的思路找到答案,一定會驚歎於詩詞的聲音美,由此激發起學習中文、瞭解中國文化的興趣。

最後,吟唱聲調注重個體感受,不是表演。作為中文學習的一個環節和組成部分,最重要的還是要體會到聲調的吟唱和作品本身的聯絡。建議學生在熟悉聲調以後,利用吟唱的方法,不妨多接觸一些中國古詩詞,獨立地和詩詞進行“聲音”的交流,感受它們不同的風貌和情感特徵。

綜上所述,在國際中文教學的詩詞課堂上,運用吟唱的方式教聲調,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從“字正”到“腔圓”的變化,而且能幫助他們更深刻地感受中文尤其是詩詞的聲律美,激發他們學習中文的興趣。

(作者系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

Tags:聲調詩詞中文吟唱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