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由 新京報書評週刊 發表于 運動2021-12-14

簡介其實透過賈誼對正坐的描述,我們不難看出,古人的正坐不同於跪,姿勢看似輕鬆,其實要坐穩當,那還是需要技巧的:首先,正坐時,臀部需穩穩地落在腳後跟上

坐是什麼意思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坐是一個常見的姿勢。說起坐姿,你會想到什麼?關於坐的故事有很多,比如在歷史上我們熟悉的故事“孟子休妻”,正是因為箕踞這種坐姿引起的。在當下,跟箕踞類似的坐姿就是“葛優躺”。人們常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那麼,你真的會坐嗎?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原文作者 | 海英

摘編|安也

古人的坐姿與現代人的坐姿,完全不一樣。

古有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古人無論在哪種場合,都有著一套極為嚴格的坐姿規範,不會坐或亂坐,都屬失禮行為。《論語·憲問》就記載了有關坐姿失禮“原壤夷俟”的小故事:

一次,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從外面回來,剛一進門,就看見自己的老友原壤,兩腿前伸、岔開著懶散地坐在席上等著他,氣得夫子當場訓斥道:“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大概意思是說,你看看你啊,從小不守禮,不懂規矩,對兄長、朋友也不尊敬。等長大了,該有些長進了吧,可沒想到,你還是老樣子那麼不懂禮。對家庭、對社會也沒有什麼貢獻,沒有什麼可以稱道的。行,這也就罷了!你有幸活到現在,都一大把年紀了,何況你還是一名知識分子,仍然這麼不守禮。唉,看看你自己,這和田裡的害蟲有什麼兩樣。夫子邊說邊用手杖敲了敲原壤伸著的腿,一來是提醒原壤,在年輕人面前,你擺出這麼一副粗俗無禮的樣子,年輕人看到了,影響多不好啊!二來呢,我想夫子也是順便敲打給身邊的學生們看的吧,希望日常的行為舉止,要恭敬有禮!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像原壤這樣隨性的坐姿,在古代,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是極其不尊重他人的一種失禮行為。為什麼這麼說呢?古人凡事都講究中正、規矩,舉手投足都需端正謙和,正所謂“故始有禮儀之正,方可有心氣之正也”,一個人內心中正和氣,自然而然就會外顯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上,古人認為,這才是一個君子該有的表現。所以,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坐姿,背後也暗含著一門大學問,同時也為我們瞭解先祖日常生活當中的民風儀俗,開啟了一扇大門。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禮儀中國》,海英 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版。

首先,讓我們從古人的“席地而坐”開始學習吧!

“席地而坐”這種姿勢,對於現代人來說並不陌生,但也只是一知半解,到底正確的坐姿是什麼樣子的呢?先秦時期是沒有凳子的,那個時候的座位,就是一張席。古人席地而坐,其實就是在地上鋪席,人跪坐在上面。百姓的起居生活,基本上都處在一個平面狀態下,日常的吃飯、議事、睡覺等,都是席地而坐、擇地而臥。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才有了後世的“筵席”“寢不安席”這些形象生動、極富生活化的詞彙。

據史料記載,我們的祖先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從商周時期開始,歷時兩千多年直至唐代,甚至還完整地被複制到了當時的朝鮮和日本,直至今日,日、韓等國仍然保留著席地而坐的姿勢。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講經圖》磚畫。《禮儀中國》插圖。

從古籍文獻來看,古人坐姿方式的變化,在時間上大概一分為二。自上古時期到隋朝,人們採取的都是跪坐方式;唐宋之後,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席地而坐的姿勢,也慢慢演變成為了椅坐方式。

不論方式怎麼改變,但古人對坐姿的講究,那可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什麼場合用什麼坐姿,分得非常清楚。根據具體的場合,按具體的情景和交流物件,坐姿的範圍、種類具體分為坐、跪、箕、蹲等不同的姿勢。

01

正坐

正坐,又稱平坐、經坐、安坐或正襟危坐。古人在正式場合一律採用正坐姿勢。《孟子·正義》雲:“禮者,所以正身也。”可以說,正坐是我國古代最端正、最恭敬、最符合禮儀的一種雅坐,也是“正人君子”之坐態 ,是古代帝王、卿大夫、士人們平時飲食、社交的標準坐姿。

那麼正坐到底是怎樣一種坐姿呢?漢代大儒賈誼的《新書·容經》篇裡,就有對正坐的詳細敘述:“坐以經立之容, 胻不差而足不跌”,尚秉和在《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中提到:“古之坐自膝以下向後屈,而以尻(kāo)坐於足上。”大意是說,正坐時,雙膝跪地,且雙腿平置向後,腳揹著地。兩腿不能伸得一長一短,更不能交叉。臀部需要輕落在腳後跟上,同時重心微微向上提起。整個姿態,兩肩要端平,後背挺直,雙手規矩放於膝上,神情莊重,目視前方。賈誼對正坐姿勢講解得十分清楚,所以《新書·容經》在當時也成為了王公貴族子弟們學習優雅儀態的最佳實訓教材。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男子正坐。《禮儀中國》插圖。

其實透過賈誼對正坐的描述,我們不難看出,古人的正坐不同於跪,姿勢看似輕鬆,其實要坐穩當,那還是需要技巧的:

首先,正坐時,臀部需穩穩地落在腳後跟上。如果臀部不落在腳後跟上,這叫跪,不叫坐。

其次,上半身的重心,不能完全都重重地壓在腳後跟上。如果整個上半身需要三分力的話,正坐時則需要均勻支配力度。三分之一的重量,落在腳後跟上;另外三分之一的重量,由大小腿來支撐;最後三分之一的重量,由腰、後背來支撐就好。

最後,男女雙手的放置也有區別。男子正坐時,雙手不斂,掌心向下或握拳,分別平放在大腿靠近膝蓋處即可。而女子的雙手,則需斂手垂拱,或掌心向下,右手疊於左手之上,自然放於身前,起到遮壓衣裳的作用。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女子正坐。《禮儀中國》插圖。

說到這兒,也許有人會問,在古代不論長幼尊卑,一律都得這個正坐姿勢嗎?其實,古人也不是時刻都是如此的。在社交場合,根據交流物件的身份地位,正坐時的俯身深淺和視線高低,也會有所區別。賈誼在《新書·容經》篇裡,對這種正坐姿勢的區別具體做了說明:“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通‘恭’)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賈誼根據不同的俯身程度和視線位置,把正坐又細分為經坐、共坐、肅坐、卑坐。

經坐:

正坐時,不用俯身,視線平視對方即可。經坐姿勢其實就是正坐,一般用於雙方身份、地位相等、相近或平輩之間,也可用於獨坐。

共坐:

正坐時,頭微低,視線向下微俯約15度即可。尤其是與尊者交流、傾聽對方說話的時候,目光需要自然地落在對面尊者膝蓋處的位置。共坐,一般用於下級對上級或獨坐時用。

肅坐:

正坐時,稍低頭,目光不超出對面尊者身邊數尺遠。肅坐一般是晚輩對長輩的禮節。

卑坐:

正坐時,頭完全低下來,視線落在尊者身體前方的地面上,同時手肘下垂。這是僕人對主人的坐姿,同時也是用於表達歉意、謝罪時的一種姿態。

雖說古代的正坐,會根據不同的交流物件,有不同的細微差異,但是先秦時期的正坐,並沒有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那樣,帶有卑微、低下、順從的特殊含義在裡面。人們不論是會親朋好友,還是讀書、進食、議事,也不論是坐在席上還是榻上,不論對方的身份高低,人人都採用正坐,就連君王和群臣議事,面對臣下的跪拜,君王也需要嚴肅、恭謹地跪坐著,以示對臣下的禮敬之意。

02

跪,是正坐姿勢的變形。有些學者把跪統稱為“跽坐”,其實古代的跪,視具體情況不同,動作會發生細微的改變,準確一點說,古代的跪可以細分為“長跪”和“跽”兩種姿勢,但都屬於跪的範圍。

先說說“長跪”。

長跪姿勢與正坐的主要區別是,臀部不用落在腳後跟上,而是上半身直起,用膝蓋和腳趾來支撐上半身的重心,這種姿勢相比正坐,看起來上身顯得很長,所以稱為“長跪”。

雖說長跪是跪的一種,但卻是跪坐當中最為鄭重的,甚至比正坐更能體現敬重之意。一般向他人請教問題,或向對方表達感謝時,往往都採用長跪姿勢。《史記·孟嘗君列傳》中有這樣的描述:“秦王跽而問之曰:‘何以使秦無為雌而可?’”秦王聽得入神而挺直身子問馮驩。這裡的“跽”屬跪,也就是跽坐中的長跪姿勢,往往用來表達一種尊敬之意。

再說說“跽”。

還有一種“跽”雖然與“長跪”一樣,也同屬於跪的一種,但兩者還是稍有區別的。“跽”坐,是因周圍突發某種意外,身體快速由坐變成跪,有提高警惕的意思,更表示一種心情急切或緊張的狀態。為了我們更好地理解“跽”與“長跪”的區別,用《史記·鴻門宴》來舉個例子。文中有一段太史公司馬遷對“跽”的描述,非常生動而準確。

鴻門宴飲之時,項羽數次動了暗殺劉邦的念頭,但一直猶豫不決。正在此時,劉邦的隨從樊噲,一聽帳中有情況,隨即衝了進來。而此時的項羽,一看有人凶神惡煞般突然衝了進來,便很快做出了一個動作反應。這個動作,在太史公的筆下是這樣描述的:“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從這段文字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項羽原本席地正坐,身邊突然發生了意外情況,他便順勢“按劍而跽”,從正坐轉瞬變為跪,也就是臀部迅速離開腳後跟,聳身直腰,做出隨時能拔劍而出的姿勢,這就是“跽”的動作特點,即周圍事發突然,隨時做好起身準備的姿勢。

03

箕踞

“箕”,顧名思義,就是簸箕。坐下來的時候,臀部會直接坐在席上,而不是落在腳後跟上。雙膝不跪,兩腿直接往前伸,兩膝微曲呈“八”字形狀,岔開坐著。同時,上身與腿成直角,整個身體姿勢形狀,就像一個簸箕造型,所以古人把這種姿勢又稱“箕坐”。

箕踞,在古代被視為一種極不規矩的坐姿。

我們熟悉的故事“孟子休妻”,正是因為箕踞而引起的。孟子有一次從外面回來,剛一走進房間,就看見自己的妻子正叉著兩腿,箕踞而坐。氣得孟子對母親說:“婦無禮,請去之。”

孟子為何如此生氣,還要休了自己的妻子?更何況只是在自己的臥室箕踞而已,有何不可呢?孟子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其實,孟子如此生氣,這是有原因的。在古代,箕踞而坐是很容易“走光”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三千多年前的古人著裝,還沒有我們現在所謂的分襠褲的款式。大家上身穿“衣”,下身穿“裳”。裳類似於今天的裙,裳的裡面貼身穿的叫“脛衣”,款式就像今天的兩隻襪筒,關鍵是沒有襠,兩隻褲筒不相連。穿的時候,只需要把兩隻褲筒分別套在兩腿上,上端用繩系在腰間即可。所以,這種款式雖然可以將身體的全部遮住,但行動只要稍大一點,就有可能“走光”,尤其是對女性來說,如果箕踞而坐,那可是極為不妥的行為,更何況是大儒孟子的妻子!

其實,箕坐不只是“走光”的問題,如果故意對著他人箕踞而坐,那就是對他人極大的侮辱。《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軻在咸陽宮刺殺秦王失敗,“自知事不就”,於是對著秦王“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一位“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視死如歸、大義凜然之士,怎會如此粗魯?那隻不過是,刺殺行動失敗的荊軻,到死也要擺出一個箕踞的姿勢,來羞辱站在面前的秦王罷了!

可想而知,箕踞在古代有多麼的不受歡迎。但在殷商時期,東方夷人卻普遍都是這個坐姿。這和當時中原漢民族的正襟危坐姿勢相比,實在是顯得粗俗。為了區別開來,漢人把箕踞又別稱為“夷坐”。實際上,古人跟我們一樣,正坐雖是主流,但每個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要“正襟危坐”,偶爾還是會箕踞,放鬆一下,不過只限於非公開場合。

其實在今天,也有跟箕踞類似的坐姿,還有一個有趣的名字,叫“葛優躺”。只因演員葛優在電視劇《我愛我家》裡有這麼個姿勢而得名。葛優演的角色,是一個較為懶散的人物,此人標誌性的坐姿就是,總要把後背歪斜地靠在椅背上,同時兩腿往外伸岔開,把整個身體窩在沙發裡,眼看著身體要出溜下去了,但又沒溜下去的狀態,給人一種不可靠、沒正形兒的形象。雖然“葛優躺”不是箕踞,但在公共場所或面對尊長,我還是建議,再累也儘量避免這樣的坐姿,看起來確實不雅觀!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電視劇《我愛我家》(1993)劇照。

04

蹲踞

蹲踞,整個姿態用一個比較形象的說法,就像青蛙那樣蹲坐的樣子。整個人的兩腿稍微分開,臀部不著地蹲著,古人謂之“蹲踞”,也是一種不受歡迎的姿勢。

說來也有趣,曾經有網友還專門就“蹲踞”這一姿勢,來了個大爭論。有網友認為,只有我們亞洲人才能做這樣的動作。其實不然,不僅僅亞洲人可以做,事實上,外國人也可以做蹲踞姿勢。只不過在國外的大街小巷,很少看到有人蹲踞。因為看起來實在是不得體,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在國內,蹲踞而憩可是常事兒,我們在火車站、地鐵裡、馬路邊,常看到此景。平時站累了,蹲踞休息一下,我覺得無傷大雅。但是,在正式場合或公共場所,確實有礙觀瞻。而且經常做蹲踞這樣的動作,還會損傷到膝關節。所以,我們還是提倡在公共場所儘量避免蹲踞。

05

結跏

趺坐

這是一種最安穩、又不疲勞的坐姿。整個姿態,需要兩腳相互交疊,左腿放置在右腿上,再將右腳放置在左腿上,盤腿而坐,姿勢很像現在的雙腿盤。不過,結跏趺坐在古代不是很流行。我們從一些古代畫作中可以看出,一般都是輕鬆場合,古人才會偶爾採用一下。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區域性)·結跏趺坐。《禮儀中國》插圖。

06

垂足坐

垂足坐的姿態,與我們現代人的常規坐法,極為相似。據史料記載,此坐法最早出現在漢代,因西域胡人引入一種叫做“胡床”的簡易摺疊凳而流行起來。在當時,垂足坐可謂是最新潮的坐法。具體的前因後果,我們一會兒來探討。

透過對以上幾種古代坐姿的瞭解,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在秦漢以前,我們的先祖對其中兩種坐姿最為鍾情。第一種是“坐”,另一種是“跪”。相比之下,“跪”要比“坐”更有敬意。雖說稍有差異,但兩種姿態看起來,顯得中正肅穆,展現了一種謙恭有禮的風範,我想,這正是為什麼正坐能夠延續千年的原因所在吧!

07

登席儀節

在今天,如果面前有一把凳子,也許有人會把椅子拖近點再坐下,或者撅著臀,就隨意坐下了。今人這樣的入座方式,如果回到古代貴族家庭裡,我想一定是會挨板子的。在古代,不僅對每個人的坐姿十分講究,同時,對怎麼登席入座,也有一套嚴格的規矩。這些規矩是每個人從小都要學習的基本禮儀內容。

第一, 登席要摳衣。

古人的服裝下裳較長,在登席時首先需兩手摳衣。就是稍微把自己的下衣前擺,提起來一點。讓衣服的下端邊沿大概離地一尺左右,這樣一來,既避免了腳踩到衣服,造成尷尬,也不容易被絆倒。然後,在登席坐穩後,要把下衣放好擺整齊,以示對他人的尊重。

古人登席的摳衣禮儀,放在現代也是非常合適的。比如,穿裙裝的女士們在落座之際,可以用雙手或單手,稍微斂一下後側的衣裙,弄得平展一點,再落座。這樣一來,就避免了久坐之後裙子壓出許多褶皺的尷尬。

第二,登席不由前。

《禮記·玉藻》中對登席入座的禮儀,講述得非常清楚:“登席不由前,為躐(liè)席。”意思是,登席時,絕不可以從席的前面直接跨過去,或直接跳過去入席,這叫逾越席,屬於失禮行為。正確的方法是,應該走到席的下角處,也就是席的後面,摳衣再登席。

其實,生活在今天的我們,雖然不再席地而坐,垂足高坐也需要注意禮儀細節。一般在入座時,我們應當從椅子的兩側或前方落座。常見到有人在正式場合,入座沒有靠背的凳子時,岔開兩腿,直接跨過椅面入座,動作看起來確實不優雅!

第三,跪起有順序。

古人入席跪起的動作順序,與拜禮動作不同,在文獻中少有記載。專家學者各有說法,茲取其中一種闡明如下。

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前集》記載:“凡相跪,其式用兩手相疊按於右膝,左足先跪,次以右足從之,後叉手架於頸下。”入席跪坐時,需“先左後右”,即兩手相疊按於右膝,左腳約退半步,先跪左膝,後跪右膝,兩腿並齊跪坐席上。離席起立時,則是“先右後左”,先起右腳,再起左腳,然後恭敬起立退席。

“左腳先跪,右腳先起”的跪起順序,據說跟古人的日常生活習慣有關。我國古代計程車,都有佩劍的習慣,而且都佩戴在身體的左側。秦漢以前,大多是青銅劍。這種劍,劍身短,可以隨身佩帶,坐下來也不必解下。可到了秦漢時期,劍身慢慢加長,士人入席後,為了方便入座,需要把劍解下來,放在自己身體的左側。所以,入席跪坐之時,左腳先跪。起身時,需右腳先起,原因就是為了讓身體的左側,始終留有空間,以便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可以迅速地拔劍自衛。其實,在今天日本的劍道里,仍然保留著“左腳先跪,右腳先起”的跪起習慣。

08

坐姿演變

我國幾千年的傳統“跪坐”,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為現代的“垂足坐”呢?那些常用的幾、席、榻,又是何時廢除而改用桌椅的呢?

對於古代席地而坐的演變,著名史學家尚秉和先生,做了權威的總結:“蓋席地之風歷三代兩漢,至晉而更。跪坐之容,歷三代兩漢以訖於唐,約數千年,至宋而革。迄於今,惟日本、高麗仍席地跪坐,閤中國無有也。且高几、高案亦相因以起。凡讀書、習字諸動作,亦相因以變更。此乃中國起居史上之一大革命。”具體一點說,古人席地而坐,從低處到高處,可以說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其實,拋開其他因素,席地而坐的改變,主要還是與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傢俱有關。既然與傢俱有關,那麼我們就按照時間順序,作個深入的瞭解。

先秦時期,古人的傢俱用品,除了筵、席之外,在席前還會設定幾、案,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小課桌,是一種席地而坐時的撫憑之器。

先說說古代的幾。

幾的功能,跟我們現代椅子的扶手、椅背差不多,它能起到緩解身體疲勞的作用。古人席地而坐,跪坐在席上時間久了,定會引起腰腿不適,於是可以藉助放置在席前的幾,將手臂稍微支撐在上面,稍事休息一下,起到舒緩身體的作用。

憑几時,要將跪坐的膝蓋,放在幾下面。然後用手肘扶於几上,來緩解壓力,這樣的優雅姿勢才叫“憑几”或“依幾”。經濟條件好的家庭,等到冬天,還會在几案上鋪毯子以增加舒適感。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憑几·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禮儀中國》插圖。

我們不難看出,古人為了起居舒適,也會不惜花費大量心思!

古禮規定,人幾在左,神幾在右,但通常只設右幾。即使偶爾設左幾,那也是優待老者、尊者的一種禮遇。所以,古人常把“幾”與老人所使用的“杖”並稱。至於其他人等,只有在非正式場合,或者是關係非常親密的人面前,跪坐累了,可以憑一下幾,稍作小憩。像唐代詩人杜甫那首《白露》詩裡“憑几看魚樂”的輕鬆自在,在平日裡是難得的。在上班或公務訪問的時候,古人的自律性更強,雖席前設幾,卻很少憑几,身體再累再不適,正式場合下也須保持“正襟危坐”不可憑几。即使在日常,與親朋好友相見,坐而倚幾,也會被視為一種不敬、懶散的失禮行為。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唐·閻立本《李代帝王圖》。《禮儀中國》插圖。

我們再瞭解一下古代的案。案,其實與幾在用途上、形制上都較為相近。只不過當時的案,根據用途分得更細,有食案(就餐用的)、氈案(供人坐的)、書案(讀書用的)等。

最後說說古代的榻。榻,在古代又稱“床”,它出現在戰國以後。相比幾、案,榻的形制上要矮很多,但又比席高一點,有很強的承重能力。古代早期的榻,不像今天的床,不是用來睡臥的,而是和鋪在地上的席並用,都是客廳裡的坐具。

古人坐在榻上的姿勢,與席地而坐基本上沒區別,仍是雙膝跪地,臀部著腳跟,以跪姿為最莊重有禮。古禮規定,坐席時,一席可以坐數人,以獨坐席為尊,而榻可以共坐兩人,謂之“連榻坐”,也以獨坐榻為尊。不過,那個時期古人坐榻並不普遍,也只有天子、官僚、士族、富貴人家裡的長者,才有資格享用,普通百姓仍是席地而坐。

東漢末年,特別是永嘉之亂後,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五胡文化與中原文化便開始了大融合。其中,西域胡人常用的一種坐具,也被傳入到了中原,漢人把它叫做“胡床”。正是這一張小小的胡床,解放了漢民族的膝蓋,改變了“席地而坐”的習慣。

何謂“胡床”?其實就是一種能摺疊的板凳,類似於今天的馬紮。形制較小,用繩索連線著兩個交叉的木架,可以隨時收攏張開,攜帶輕便,在野外或狹窄處也可以使用。

胡床較小,只能坐一人,更無法跪坐在上面。如果要坐胡床,只能兩腿張開,跨坐在上面。相對於習慣“正襟危坐”的漢人來說,面對這種誇張而新潮的跨坐姿勢,最終還是接受了。既然是胡人傳進來的,為了與本土的床榻區別開來,中原人就把這種坐具叫作“胡床”,把坐胡床的坐姿稱為“胡坐”。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區域性)。《禮儀中國》插圖。

其實,胡坐與現代常規的坐法是極其相似的。胡床雖然低矮,但坐上去身體也很舒服,還能隨時攜帶,所以在當時深受上層社會的歡迎。東漢時期,皇帝劉宏就是一位喜好胡服、胡帳、胡坐、胡飯、胡笛、胡舞的人。據《集異志》記載,“漢靈帝好胡床胡坐”是也。京都的貴戚們,也紛紛效仿。同時,這股潮流風,也流行到了民間。

雖然貴族們趨之若鶩都來“胡坐”,但在正式場合以及日常起居,漢人們仍以“席地而坐”為最高標準,這仍是大家心目中最有修養、最為得體的姿勢。不過,隨著胡床的流行,家裡使用的傢俱形式慢慢有了逐漸加高加大的趨勢。比如日常起居用的榻,便慢慢加高了。人們既可以坐在榻上,也可以垂足坐在榻沿上。跪坐形式也逐漸有了些變化,兩腿向前朝裡盤曲的箕踞,開始增多。胡人用的椅子、方凳、圓凳等高型坐具,開始向民間普及。由此,我國古人沿用了上千年的“席地而坐”慢慢地發生了變化。

到了唐五代時期,胡風更為盛行。這一時期,人們的起居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各種形式同時存在,而且漢代以前的種種煩瑣的禮節,也不太講究了。雖說“正坐”仍是正式場合的規範坐姿,但“垂足坐”已然是大趨勢了。

唐代初期,除了胡床外,杌子、椅子、桌子、案子、高几等逐漸普及,還出現了一種帶有靠背扶手、身體可以倚靠的交椅。因高度的改變,配合交椅的高腳桌子也應運而生。儘管以前配合坐席、坐榻所用的矮几仍然存在,但從此大家開始不以跪姿晤談了,宴飲時也用上了桌椅。所以,交椅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古人的坐法。

最初,椅子、杌子的出現,基本上是上層社會男士們的專用物品,而女性則基本不坐椅子、杌子。杌子,就是今天所謂的矮凳,沒有靠背的那種。尤其是在士大夫的家裡,如果女性坐椅子、杌子,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封建士大夫們認為,女性坐於其上,兩腿仍需下垂,姿勢怎麼看都像“胡坐”,所以女性還是兩腿向後的跪姿,最為優雅。

不過,這種禁忌到了五代時期,開始發生了變化。那個時期,古人已基本進入到了垂足高坐的時代,當然,女性就更為自由。我們可以從南唐時期的《韓熙載夜宴圖》裡面,尋找到答案。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室內陳設,有床、榻、屏、椅、桌、墩等各式傢俱並存。畫中的人物,已經完全擺脫了席地而坐的舊俗,尤其是畫中的歌姬樂女,也已經垂足坐在杌子上了。

到了宋代,垂足高坐基本上成為了主流坐姿。但椅子在宋代,仍屬新奇高檔品,後來出現的太師椅,也只有在仕宦貴族以及有名望的人家中才有。到了元明清時期,人們的坐姿則完全成為了垂足高坐,直至今天。但先秦時期的跪姿,在那個時期並沒有徹底消失。只不過最初代表友好、恭敬的含義,徹底成為了封建社會里帶有尊卑貴賤等級的標識。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從“席地而坐”到“椅坐”,你真的會“坐”嗎?

Tags:正坐坐姿姿勢古人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