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第一島鏈,比封鎖秦國的函谷關差遠了!

由 家國視野 發表于 運動2021-12-08

簡介商鞅變法中的“獎勵軍功”是文字很小的一段,可實際上,這是秦國不同於“山東六國”,最終一統天下的“強軍靈魂”

澠池會面是歷史故事嗎

第一島鏈,比封鎖秦國的函谷關差遠了!

讀史,可以知興替!

我們中華文明有5000年國運史,所以每當我們處於變局核心,看不清國際大勢時,可以從歷史中尋找答案。

上世紀五十年代,剛剛二戰獲勝的美國,就開始佈局“封鎖亞洲的軍事戰略”。

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將之命名為“島鏈戰略”,其中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指的是: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臺灣島,南至菲律賓、大巽他群島的鍊形島嶼帶。

當時日本的“太上皇”,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將第一島鏈稱為“不沉的航空母艦”。

杜勒斯和麥克阿瑟,自認為自己是贏得世界大戰的最強外交官與最強武將,他們認為自己發明了人類歷史上海洋文明鎖死“大陸文明”的最強戰略。

第一島鏈,比封鎖秦國的函谷關差遠了!

可惜建國史不足兩百年的美國佬,根本不知道兩千多年前,關外六國鎖死秦國的“函谷關”有多強!

歷史終將走向宿命中的軌跡,被封鎖在西部蠻夷之地的秦國,東出函谷關之後,奠定了逐滅六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01

壹、曾經的秦國與關外六國!

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多半是大秦帝國兵強馬壯,將其他“戰國六雄”逐一吞併。

可實際上,從春秋到戰國七雄並舉之時,秦國,一直是戰國世界的“邊緣人”。

秦國與其他六國以崤山為界限,戰國七雄裡,只有秦國在崤山以西的貧瘠之地,因此戰國七雄有西秦蠻夷和“山東六國”之稱,這裡的“山東”,不是今天的山東省,是崤山以東的所有諸侯國。

秦國的疆土,從開始就是西北蠻荒之地,而且遠離山東六國的“禮樂華章”。

山東六國,挾制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推行相同的“王道教化”與“共同價值觀”。

與此同時,崤山以西的秦國,國力貧弱,缺乏糧草,遠離中原,也就沒有先進的冶鐵技術,軍備奇差。

在戰國前期,西秦蠻夷,一直是山東六國的“貴公子們”,組織聯軍,奪取軍功的狩獵場。

當時的天下第一雄關,函谷關,就在崤山附近,本是秦國疆土的東部屏障,卻被東山六國裡的魏國輕易奪取。

在魏國佔據函谷關的日子,山東六國制定依靠“函谷關”鎖死秦國的戰略。

只要山東六國佔據函谷關,秦國就無法奪取河西之地,富庶的巴蜀糧倉。

沒有賦稅,沒有耕地與錢糧,沒有辦法吸引天下人才以及掌握先進工藝的冶鐵工匠,秦國就無法形成自給自足的“軍工保障體系”。

函谷關被魏國掌控的幾十年,是秦國“韜光養晦”的幾十年,幾代秦王勵精圖治,雖然沒法突破函谷關,爭霸天下,卻迎來“國內變法圖強”的契機。

02

貳、商鞅變法的核心是什麼?

在我國曆史中,春秋與戰國都是挾制周天子的諸侯割據時代,可是為什麼會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呢?

因為春秋五霸,輪流執掌天下霸權的春秋時代,是重禮樂,重規矩的時代,用今天的話說,春秋諸侯國爭霸,尊重“規則與秩序”。

戰國時代的標誌,就是禮樂崩壞,動盪不安,諸侯國競爭空前劇烈。

第一島鏈,比封鎖秦國的函谷關差遠了!

戰國七雄之間,不再像春秋時期那樣在戰場奉行“君子與禮樂”,各國為了擴大自身的國土與國民,奉行“本國優先”的國家思想,曾經在春秋時代被奉為經典的“普世價值”“王道思想”,都被“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所取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戰國七雄,都開始尋找“實務派”大臣開始推動變法。

戰國七雄裡,魏國,楚國,齊國都最先透過變法,國力強盛,向外擴張。

秦國的“商鞅變法”,不是最早的一個,卻是戰國七雄裡,變革最徹底的一個。

商鞅變法的“歷史經典故事”有許多,變法條文中學歷史課本里也有,可我們過去很少站在“今天改革”的視角,去審視兩千年前的變法。

我們用今天的視角去解讀,並不是說在今天可以照搬“商鞅變法”兩千年前的政策,就能讓國家重新強大。

而是需要看到商鞅變法“每一條的目的,以及最終每一條的效果”。

商鞅變法的目的是“富國強兵”,最終的結果是奠定了秦國東出函谷關的“國力基礎”與“民族性格”。

商鞅變法的第一個故事,是變法前期的“立木為信”。

這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說的是:商鞅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隨即便出示佈告:

“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

百姓們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來搬動。

商鞅又出示佈告說:

“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兩金(古時的“金”實際為黃銅)。”

重賞之下,終於有貧民壯漢抱著“試試看不吃虧”的態度,搬動了木頭,商鞅遵守承諾,給足了五十兩金。

經歷了“立木為信”,秦國貧民與普通百姓,開始相信商鞅變法是“動真格的”,承諾的利益是“保證兌現”的。

這個故事放在今天,對應的就是‘深化改革必須讓百姓有切實的獲得感’。

執政者兌現了“改革的利益承諾”,就會凝聚“改革進一步深入”的廣泛民意。

商鞅變法的具體政策,是:重農抑商,獎勵軍功,廢分封設縣制,廢除井田制,承認私人開發土地以及土地買賣。

這些政策,直接放在今天,是不合時宜的,比如我們不可能在今天,專注發展農業,將佔比超過經濟50%的商業給廢棄掉。

可是重農抑商的本質,是因為兩千年的農業,是稅基,稅源,也是國家穩定之本,如果一定要用今天的視角去類比,起碼相當於農業+所有實體制造業。

所以放在今天,“重農抑商”代表的是,鼓勵實體小微企業,打擊資本無序擴張與過度投機。

商鞅變法中的“獎勵軍功”是文字很小的一段,可實際上,這是秦國不同於“山東六國”,最終一統天下的“強軍靈魂”。

商鞅變法的“獎勵軍功”,本質上是鼓勵平民英勇作戰,以戰功實現“階層躍升”,打破傳統軍功勳貴集團的壟斷。

山東六國在戰國前期與中期,能夠碾壓秦國,總打勝仗,戰國後期,卻在秦軍鐵騎面前不堪一擊。

過去歷史經常用“秦國粗野蠻夷戰勝東山六國的詩書文明”的角度,看待秦國統一天下的過程。

03

叄、東出函谷關的秦國“先進”在哪?

秦國滅掉“山東六國”,真的是野蠻戰勝文明?落後戰勝先進麼?

經歷了“商鞅變法”的秦國,或許在貴族“誇誇其談”“雄辯滔滔”的能力,遠遜於山東六國。

可是“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在國家凝聚力,貧民動員力等方面,已經遠比“軍隊貴族,世代傳承”的東山六國“先進許多”。

過去的人分析“商鞅變法”,往往分析具體政策,如何影響經濟,軍事,土地,地方治理等等。

實際上,商鞅變法徹底執行後,最先進的是變法的底層邏輯,就是“公平!公平!還是公平!”

商鞅變法的“鼓勵軍功”,其實就是打破“國家核心戰力的階級固化”。

放在今天,這一條對我們的啟示不應該侷限在“軍隊將領升遷”這一領域。

兩千多年前的秦國與山東六國,爭霸天下的唯一方式,就是“軍隊與戰爭”。

七國較量,最終比拼的就是誰的軍隊,能夠將其他六國徹底滅掉。

所以商鞅變法的“打破階層流動”,僅僅體現在軍隊改革裡,就激發了平民階層的無限戰役。

可是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全球大國博弈的“綜合國力比拼”,已經不是僅僅“軍事力量”的單一斗爭。

新時代的大國博弈,只有在社會的更多“競爭領域”,實現“平民與人才”的無障礙躍升通道,才能最終激發更強的整體國力。

商鞅變法後大秦帝國與權貴固化的東山六國的國力差距,證明當今世界,哪個國家最先解決好“公平與階層固化”問題,哪個國家就能獲得最終綜合國力的碾壓。

04

肆、中國崛起,必將東出!

函谷關曾經是秦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國力貧弱時,被魏國領導六國聯軍奪走。

從此之後的幾十年,函谷關成為東山六國限制秦國發展空間,國力增強的最強鎖鏈。

在東山六國的聯手壓力,抹黑敵視下,秦國人忍辱負重,吃苦耐勞,韜光養晦,在“被封鎖”的情況下,深化“商鞅變法”。

當秦國解決了“國內實體經濟與投機”的問題,解決了“公平與分配”的問題,解決了權貴與資本對生產資料的壟斷問題,解決了平民階層的功勳躍升通道問題,西秦蠻夷就已經蛻變為“大秦帝國”。

最終,大秦鐵騎,收復失土,實現統一,東出函谷關,奪取河西之地的一天,就是大秦帝國與山東六國“攻守之勢完全轉換”的一天。

秦國收復函谷關之後,函谷關從扼殺秦國戰略發展的鎖鏈,轉為秦國抵禦六國聯軍“瘋狂反撲”的最佳壁壘。

從此,封鎖咽喉的鎖鏈,成為守護髮展利益的“最強屏障”。

從此,東山六國從“聯軍到西秦刷軍功”,變成“瑟瑟發抖中,時刻恐懼大秦帝國隨時東出”!

瞭解了兩千年前,函谷關在大秦帝國與山東六國間的“標誌性地位”,我們對今天的“第一島鏈”,也會有更清晰的認知。

當我們沒有突破第一島鏈時,第一島鏈是凝聚全民意志,推動深化改革的“西方枷鎖”。

一旦我們完成了“深化改革”,全球第一個解決“公平與分配”,“階層固化與流動”的關係,我們就具備隨時“東出第一島鏈”的能力。

當然,我們會發現今天的中國,在:“公平與分配”,“階層固化與流動”“壟斷與反壟斷”的改革中,同樣存在巨大阻力。

第一島鏈,比封鎖秦國的函谷關差遠了!

但我們會看到,曾經的“商鞅變法”,也不是一帆風順的,比較全國各國政體代表的利益階層與執政能力,中外各國戰略政治家與嘴瓢政客的對比,只有中國,是最接近最先完成“公平與分配”改革的國家。

東出函谷關的大秦帝國,從佔據河西巴蜀富庶之地,到萌生“統一天下”的夢想。

今天,崛起中的中國,距離“東出第一島鏈”,讓美國轉為“龜縮防禦”的時間已經不再遙遠!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

天下紛擾,何得康寧!秦有銳士,誰與爭鋒!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家國視野

Tags:秦國商鞅變法函谷關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