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年過而立又開始學英語?育兒邂逅育己,才是育見的最高境界!

由 二孃說育兒 發表于 運動2021-12-07

簡介03 “育見孩子”的三個法門我家孩子還三歲,可以說前路漫漫

生長的英文怎麼讀

最近,36歲的小梅又重新開始學英語了。

年過而立又開始學英語?育兒邂逅育己,才是育見的最高境界!

在工作中,小梅用英語並不多。最後一次系統學英語還是在大學四年級。那一年,為了考研,她做了市面上幾乎所有有名的英語教輔資料,最後取得了一個還算不錯的英語成績。只不過,她依然是啞巴英語。

十年後,小梅又拾起了英語,而且五音不全的她試圖開口唱英文歌。因為,她的孩子三歲,小梅想對兒子英語啟蒙。

小梅還順手把和兒子一起學的英文歌做成了影片,釋出在了網站上。雖然受眾不多,但自得其樂。

你猜對了,其實小梅就是我。

不過,我不是第一個這樣的寶媽,也不是最後一個。

01 “育見孩子”的三個收穫

我有一個寫作的朋友叫大白,她開了賬號叫“大白的育兒經”。她開始寫這個賬號時,還是個孕婦,如今她已經晉級為寶媽。

年過而立又開始學英語?育兒邂逅育己,才是育見的最高境界!

讀她的文,可以見證她與寶寶的成長。從母乳餵養到遊戲力,從電影《海蒂和爺爺》到《少年的你》,她把育兒的焦慮轉化為前行的動力,如同《西遊記》一樣,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悟出育兒七十二變。我看到她,從“新手媽咪”蛻變為“嫻熟媽咪”,寫作日臻佳境,斬獲一個又一個獎項,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我們育兒,我們成長。在“育見”中,我們看到了這些:

育見需求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求,我們也對他有不同的期望。

比如:

孩子剛剛出生,寶媽最關心的就是黃疸、母乳問題,各種育兒寶典齊上陣;

娃大一點,我們想到的是規則、界限,寶媽們開始關注李玫瑾教授的影片,希望透過“做規矩”來教會孩子們自我控制;

孩子三歲,準備上幼兒園了,如何讓孩子順利地從家庭轉向幼兒園,成了寶媽們育兒的焦點;

孩子開始幼升小了,選擇民辦小學還是公辦小學,未來的路到底如何走,父母們面對選擇題。

……

養育孩子就像是“升級打怪”。問題層出不窮,焦慮不可避免,選擇紛繁複雜,可是身為寶媽的我們,育見了孩子,只能一往無前。

育見理論

年過而立又開始學英語?育兒邂逅育己,才是育見的最高境界!

生了孩子以後,我們發現自己的理論功底見長。和其他爸媽交流,動不動就是理論。

你脫口告訴我一個“浸潤式學習法”,我立刻回敬一個廖彩杏英文書單;你告訴我有一個“海沃塔理論”,我立馬可以說上一個“直升機父母”;你和我討論海尼曼分級閱讀,我立刻問問raz分級閱讀到底怎麼樣。

育兒大大的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從英語學習到心理學知識,從醫學常識到營養早餐……好像我們的求知慾突然被孩子激發起來,人生開始有了一個新的生長。

比如,最近我的孩子快三歲了。我開始研究如何對他英語啟蒙。

我讀了市面上廖彩杏的相關文字,分析了育兒論壇上的各種路線,繼而審視了一下《最強大腦》的腦科學專家doctor 魏的“大腦的用進廢退”原理,最後邂逅了外研社編輯蓋兆倫所寫的《做孩子英語學習的最好規劃師》。

年過而立又開始學英語?育兒邂逅育己,才是育見的最高境界!

育見生活

有了孩子,兩個人的“二人世界”和三口之家,甚至是5口之家迥然不同。我們的時間管理發生了這麼大變化,我們可能需要在不同代際育兒理念中的碰撞,我們需要在育兒和職業中追求一個平衡。

前不久,我的閨蜜王姐辭職了。她原本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是個空中飛人,整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前途無量。她年紀輕輕就做了高管,上司非常器重,可她選擇了急流勇退。我不解,但她自有自己的邏輯。

她說:

想想孩子長大就那麼幾年,工作總是忙不完。我不想後悔,這是我的選擇,我不是為了孩子而放棄職業,我是為了我自己。

選擇職場還是孩子,每個人可能做出不同的選擇。可是,王姐順從了自己的心。

她不是“被迫”,她是主動選擇,可我相信她的選擇基於愛。

蒙特梭利說:

「母親和幼教老師之愛,近乎於神。」

可我更想說:

我們希望自己成為神,但我們認識到我們只是人

。套用電影《請回答1988》中所說的話:“媽媽也是第一次做媽媽。”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

02 “育見孩子”的三重境界

學者王國維曾經引用過詩詞來講治學,他說,治學有三重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其實,育兒也有三個境界:

第一重境界:育見孩子

每一個新手媽咪育兒都是從認識孩子開始的。孩子的啼哭意味著什麼樣的需求;孩子的性格和個性和其他同齡的孩子有什麼不同……這當中,“見”一個字知易行難。

有一天,我給2歲半的兒子講《后羿射日》的故事,講到“天上有十個太陽,太熱了,地上著火了。怎麼辦?”。兒子說:“消防車救火。”

我們成年人有自己的固定思維模式,而孩子並沒有。在育兒過程中,如果強求孩子按照我們父母的思維方式去做,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殘忍。育見孩子,就是要真正“看到”孩子。

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兒科醫生、心理學家曾經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一個小女孩第一天去上幼兒園,她看見幼兒園掛著的其他小朋友的畫,說:“誰畫的這麼難看的畫。”

她的媽媽覺得她很沒有禮貌。可是幼兒園老師卻理解了她的擔心,告訴她:“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畫你喜歡的畫。”老師知道孩子這麼問,並不是真的覺得畫很難看,而是因為她擔心自己在幼兒園會因為畫畫的不好看而被批評。

育見孩子,就是要洞悉。我們需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夠穿越小小的孩子身上的那些“小別扭”,直擊他們內心深處。

第二重境界:育見自己

有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紀錄片叫做《幼兒園》,其中有的片段耐人尋味。

一個小男孩看著對面的一個小男孩說:“你不要坐在我對面,看著都煩。”還順帶問問其他同學:“看著都煩,對吧?”

孩子猶如一張白紙,他們最初對待世界的方式實際上就是他們的父母對待世界的方式。這個情節讓我想象到他在家中,爸爸媽媽用這樣的方式和他說話。他把父母的不耐煩投射到了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身上,那個被透視的小朋友成了“踢貓效應”中那隻無辜的貓。

誠然,我們都是普通人,在日復一日忙碌的工作中,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窘迫中,我們難免會吼孩子,宣洩自己的情緒。可每每這時,我希望自己能停一停,看見自己猙獰的模樣,然後抱抱自己: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要亂髮脾氣。你沒必要做到最好,但要認識自己。

拍《幼兒園》這部電影的導演張以慶說:

「可能是孩子,可能是我們自己。」

是的,育見孩子,還需要育見自己。

第三重境界:育見他人

每個寶媽大概都有無數媽媽群,而且往往是一人有難,八方支援。

前幾天,我在一個寶媽群裡吐槽了這樣一件事情。我家小朋友上幼兒園才一個月,被同一個小朋友打了兩次,第一次手上咬了一個印兒,第2次被拽的耳朵外面出血了。向老師瞭解,兩個孩子之間沒有什麼不愉快,對方孩子比較活躍,平時聽到旁邊小朋友哭的聲音比較大聲,都會去打別的孩子。對方的爸爸媽媽第一次沒什麼反應,第二次也只是在微信上輕描淡寫地道了歉。

群裡的爸爸媽媽炸開了鍋,不同的觀點在碰撞。

有的爸媽說:這種事情太常見了,沒必要太當回事兒。

有的爸媽說:你需要和老師溝通一下,,讓老師稍微關注一下。

有的爸媽說:每天接送的時候,找到那個小朋友,嚴肅的跟那個小朋友講一講,讓他知道怕。

還有的爸媽說:鼓勵自己的孩子“你一定有辦法”,讓他自己去處理這件事情。

雖然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統一的答案,但是和大家一起溝透過,我也瞭解了不同的處理方案,考慮問題也會更周詳。

而我自己,也將育兒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寫成文章。雖然未必對,但總有自己的思考,也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育見孩子,也要看到其他人的想法。

如果力所能及,還可以幫助到其他人。

03 “育見孩子”的三個法門

年過而立又開始學英語?育兒邂逅育己,才是育見的最高境界!

我家孩子還三歲,可以說前路漫漫。在將近三年的摸索中,我發現了“三個法門”。

第一個法門:不被育兒理論所綁架。

生過二胎的媽媽常常會說這樣一句話: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

有時候書讀多了,難免會想的太多。對孩子吼了一聲,就會自責的不得了,覺得自己是不是傷害了小朋友幼小的心靈,害怕他長大了以後缺愛;給孩子英文英語啟蒙晚了一點,就生怕他落在了別的孩子後面,擔心自己拖了孩子的後腿;任由婆婆給孩子綁了腿,突然發現書上說不能綁腿,就擔心孩子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其實,我們的父母也沒有那麼多的理論知識,他們用一代代傳承的育兒知識把我們養大,把我們養育的也很好。如今的我們有條件去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這很好,但是也不要矯枉過正。

第二個法門:不做完美的媽咪。

最近流行說要做60分的媽咪,不做100分的母親,我覺得說的很對。

我真的沒辦法大清早爬起床給孩子做一個色香味俱全的早餐。但是,這又怎麼樣呢?我給孩子提供了有足夠的營養早餐,即使不那麼秀色可餐,也沒那麼太重要。

我真的沒辦法把孩子送進雙語幼兒園,因為價格實在太貴,價效比太低。可是,那又怎麼樣呢?我還可以每天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雖然我的口語不好,但是我足夠用心,而且我為孩子定製的方案是獨一無二的。

養育孩子,不要對自己過於苛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只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在能力範圍內給了孩子足夠的幫助,孩子自然會長得很好,我們只需要順其自然。

第三個法門:接納孩子是普通人

有人說:

人生最成功的境界就是接納自己是普通人,接納孩子是普通人。

沒有那麼多人能夠成為比爾蓋茨,成為喬布斯,成為巴菲特。我們自己尚且是普通人,更無法強求孩子超凡脫俗。他健康快樂就好。我們只需要在他成長的時候伸一把手,引導他走向他的興趣所在。

年過而立又開始學英語?育兒邂逅育己,才是育見的最高境界!

如果有人問我:

你覺得“育見”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我覺得是育見自己邂逅育見孩子,成全自己然後放手孩子。

因為孩子終將長大,而我希望放手時他能走的穩、走的遠。

Tags:孩子育見育兒我們英語